一种电力柜体智能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3477发布日期:2018-11-23 21:07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柜体智能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柜体在工作过程中,当空气湿度过大时,设备表面会凝聚水分,造成霉菌滋生,降低电气绝缘强度,导致元件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现有技术的电力柜体一般没有有效的除湿装置,无法及时对柜体内进行干燥处理,且无法随时掌控柜体内状况,维护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柜体智能除湿装置,实现有效对柜体内进行除湿,且可随时掌控柜内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柜体智能除湿装置,其结构包括电力柜柜体、密封条、除湿灯、湿度传感器、控制装置、通风孔、排水口,其中电力柜柜体上设柜门,电力柜柜体与柜门闭合处设一圈密封条,电力柜柜体内顶部设除湿灯,电力柜柜体内壁上设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电力柜柜体背板上均匀开有若干通风孔,电力柜柜体底板上设排水口,控制装置分别连接除湿灯和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电力柜柜体侧壁上设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电力柜柜体外侧。抽风机的设置可提高除湿效果。

优选的,抽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加热管的一端,加热管位于电力柜柜体外侧,加热管上设电热装置,加热管的另一端设出风口,出风口与电力柜柜体相通。配有加热装置的加热管配合抽风机,可对抽出的湿气在加热后重新吹入柜体内,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

优选的,出风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出风口分别设置在电力柜柜体一侧侧壁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出风口的设置提高了除湿效率。

优选的,电力柜柜体内设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连接控制装置。维护人员可远程及时获知柜内湿度情况,有助于快速应变突发状况。

优选的,电力柜柜体内设摄像头,摄像头连接控制装置。摄像头的设置可使维护人员更全面了解柜体内情况,进一步有助于快速应变突发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有效,密封条提高了密封性,防止湿气进入,湿度传感器感知柜内湿度提高时,可通过控制装置启动除湿灯,湿气可通过通风孔散出,当发生大量渗水时,也可从排水口排出,控制装置还可启动抽风机,抽出的湿气经过配有电热装置的加热管的加热后,重新从三个出风口吹入柜体内,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摄像头的设置可更全面掌握柜内情况,采集的图像信息及湿度信息可在控制装置处理后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发送给远程维护人员,有助于快速应变突发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柜体智能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是电力柜柜体、2是柜门、3是密封条、4是除湿灯、5是湿度传感器、6是控制装置、7是通风孔、8是排水口、9是抽风机、10是加热管、11是电热装置、12是出风口、13是无线通讯装置、14是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柜体智能除湿装置,其结构包括电力柜柜体1、密封条3、除湿灯4、湿度传感器5、控制装置6、通风孔7、排水口8,其中电力柜柜体1上设柜门2,电力柜柜体1与柜门2闭合处设一圈密封条3,电力柜柜体1内顶部设除湿灯4,电力柜柜体1内壁上设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装置6,电力柜柜体1背板上均匀开有若干通风孔7,电力柜柜体1底板上设排水口8,控制装置6分别连接除湿灯4和湿度传感器5。

电力柜柜体1侧壁上设抽风机9,抽风机9的出风口位于电力柜柜体1外侧。抽风机的设置可提高除湿效果。

抽风机9的出风口连接加热管10的一端,加热管10位于电力柜柜体1外侧,加热管10上设电热装置11,加热管10的另一端设出风口12,出风口12与电力柜柜体1相通。配有加热装置的加热管配合抽风机,可对抽出的湿气在加热后重新吹入柜体内,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

出风口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出风口12分别设置在电力柜柜体1一侧侧壁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出风口的设置提高了除湿效率。

电力柜柜体1内设无线通讯装置13,无线通讯装置13连接控制装置6。维护人员可远程及时获知柜内湿度情况,有助于快速应变突发状况。

电力柜柜体1内设摄像头14,摄像头14连接控制装置6。摄像头的设置可使维护人员更全面了解柜体内情况,进一步有助于快速应变突发状况。

根据以上结构,使用时,柜门关闭后密封条提高了密封性,防止湿气进入,湿度传感器感知柜内湿度提高时,可通过控制装置启动除湿灯,湿气可通过通风孔散出,当发生大量渗水时,也可从排水口排出,控制装置还可启动抽风机,抽出的湿气经过配有电热装置的加热管的加热后,重新从三个出风口吹入柜体内,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摄像头的设置可更全面掌握柜内情况,采集的图像信息及湿度信息可在控制装置处理后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发送给远程维护人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