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947发布日期:2018-11-30 19:5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工程接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工程基础设备线路敷设中,各种线路入户后都会预留较多的接口,而在接线时,需要使用到接线排等设备,尤其对于家庭及有隐蔽需求的工程时,需要将接线排隐蔽安装在接线盒内。对于现有技术使用的接线排,端子有多个接头位置,通常是2、3、4、6、12位,在接线时,需要操作人员逐一对各个点位进行连接定位,工序繁琐,误操作率高。严重时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接线排接线工序繁琐,误操作率高,且不便于隐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包括嵌入外盒体、接线内盒体、伸缩滑杆、接线排本体、接线定位机构,所述接线内盒体通过伸缩滑杆套设在嵌入外盒体的内腔,所述接线排本体安装在接线内盒体的内部,所述接线排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接线位,所述接线定位机构安装在接线排本体的两侧,所述接线定位机构伸缩固定在接线位的正前方。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定位机构包括伸缩杆、定位盖板、线头定位孔,所述伸缩杆安装在接线本体的侧边,所述定位盖板通过伸缩杆设置在接线位的正前方,所述线头定位孔贯通开设在定位盖板上,所述线头定位孔分别正对接线位。

作为优选,所述线头定位孔内还均布有单向限位卡,所述单向限位卡斜向固定在线头定位孔的内壁上,所述单向限位卡的端部朝向接线位的方向。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引导两端待接线线路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分别与嵌入外盒体和接线内盒体贯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管包括进入弯头、弹性伸缩管路、连接导向弯头,所述进入弯头贯通安装在嵌入外盒体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导向弯头贯通设置在接线内盒体的侧壁,所述进入弯头与连接导向弯头通过弹性伸缩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技术使用的接线排,端子有多个接头位置,通常是2、3、4、6、12位,在接线时,需要操作人员先对各条线路进行对齐,再逐一对各个点位进行连接定位,整个工序繁琐,效率低下,误操作率高,且不易隐蔽。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分体式的接线盒结构,利用嵌入外盒体和接线内盒体,实现隐蔽便捷的接线,同时,设计了接线定位机构,能在安装接线时对各条线路进行预先定位,避免误操作,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和接线准确度。本装置工作时,首先将嵌入外盒体两侧待连接线头穿入到接线内盒体的内腔,调整各个线头的位置,使其对应到接线定位机构,从而实现各条线路的自动定位连接,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及接线的隐蔽性。

2.线头在接线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触动线路,小范围的触动不会导致线头松脱,而一旦出现大范围的触动,导致线头移位甚至松脱,就会出现线路失效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在线头定位孔内设计了单向限位卡,利用单向限位卡,线头是顺着单向限位卡的方向插入到线头定位孔的,只能顺着其单向移动,而一旦出现反方向的作用力,单向限位卡就会卡紧线头,使其无法轻易的松脱,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3.本装置的接线内盒体在接线时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拉出的距离,而内部的线路在往复的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打结等问题,引起设备故障。针对这些情况,本装置进一步设计了导线管,导线管能将两端线路进行有效规划,使其在往复的伸缩时仍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不会互相缠绕打结,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三维图;

图2是接线定位机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定位盖板的正视图;

图4是单向限位卡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接线排本体,2-接线位,3-接线定位机构,31-伸缩杆,32-定位盖板,33-线头定位孔,34-单向限位卡,6-嵌入外盒体,7-接线内盒体,8-伸缩滑杆,9-导线管,91-进入弯头,92-弹性伸缩管路,93-连接导向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包括嵌入外盒体6、接线内盒体7、伸缩滑杆8、接线排本体1、接线定位机构3,所述接线内盒体7通过伸缩滑杆8套设在嵌入外盒体6的内腔,所述接线排本体1安装在接线内盒体7的内部,所述接线排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接线位2,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安装在接线排本体1的两侧,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伸缩固定在接线位2的正前方。

进一步的,为了更清楚解释本实施例,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包括伸缩杆31、定位盖板32、线头定位孔33,所述伸缩杆31安装在接线本体的侧边,所述定位盖板32通过伸缩杆31设置在接线位2的正前方,所述线头定位孔33贯通开设在定位盖板32上,所述线头定位孔33分别正对接线位2。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现有技术使用的接线排,端子有多个接头位置,通常是2、3、4、6、12位,在接线时,需要操作人员先对各条线路进行对齐,再逐一对各个点位进行连接定位,整个工序繁琐,效率低下,误操作率高,且不易隐蔽。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分体式的接线盒结构,利用嵌入外盒体6和接线内盒体7,实现隐蔽便捷的接线,同时,设计了接线定位机构3,能在安装接线时对各条线路进行预先定位,避免误操作,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和接线准确度。本装置工作时,首先将嵌入外盒体6两侧待连接线头穿入到接线内盒体7的内腔,调整各个线头的位置,使其对应到接线定位机构3,从而实现各条线路的自动定位连接,大大提高了接线效率及接线的隐蔽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包括嵌入外盒体6、接线内盒体7、伸缩滑杆8、接线排本体1、接线定位机构3,所述接线内盒体7通过伸缩滑杆8套设在嵌入外盒体6的内腔,所述接线排本体1安装在接线内盒体7的内部,所述接线排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接线位2,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安装在接线排本体1的两侧,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伸缩固定在接线位2的正前方。

进一步的,为了更清楚解释本实施例,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包括伸缩杆31、定位盖板32、线头定位孔33,所述伸缩杆31安装在接线本体的侧边,所述定位盖板32通过伸缩杆31设置在接线位2的正前方,所述线头定位孔33贯通开设在定位盖板32上,所述线头定位孔33分别正对接线位2。

所述线头定位孔33内还均布有单向限位卡34,所述单向限位卡34斜向固定在线头定位孔33的内壁上,所述单向限位卡34的端部朝向接线位2的方向。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头在接线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触动线路,小范围的触动不会导致线头松脱,而一旦出现大范围的触动,导致线头移位甚至松脱,就会出现线路失效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进一步在线头定位孔33内设计了单向限位卡34,利用单向限位卡34,线头是顺着单向限位卡34的方向插入到线头定位孔33的,只能顺着其单向移动,而一旦出现反方向的作用力,单向限位卡34就会卡紧线头,使其无法轻易的松脱,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工程入墙式接线盒,包括嵌入外盒体6、接线内盒体7、伸缩滑杆8、接线排本体1、接线定位机构3,所述接线内盒体7通过伸缩滑杆8套设在嵌入外盒体6的内腔,所述接线排本体1安装在接线内盒体7的内部,所述接线排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接线位2,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安装在接线排本体1的两侧,所述接线定位机构3伸缩固定在接线位2的正前方。

还包括用于引导两端待接线线路的导线管9,所述导线管9分别与嵌入外盒体6和接线内盒体7贯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管9包括进入弯头91、弹性伸缩管路92、连接导向弯头93,所述进入弯头91贯通安装在嵌入外盒体6的侧壁上,所述连接导向弯头93贯通设置在接线内盒体7的侧壁,所述进入弯头91与连接导向弯头93通过弹性伸缩管路92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装置的接线内盒体7在接线时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拉出的距离,而内部的线路在往复的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打结等问题,引起设备故障。针对这些情况,本装置进一步设计了导线管9,导线管9能将两端线路进行有效规划,使其在往复的伸缩时仍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不会互相缠绕打结,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