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4436发布日期:2019-01-29 17:5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时,需要提供很大的瞬间电流。由于电机控制器与供电电池相连的导线上存在很大的分布电感,再加上供电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导致供电电池侧瞬间无法输出如此大的电流,使一些电能无处存储,因此,需要设置电容模块来存储电能。

实际生产组装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电机控制器普遍存在电容模块安装操作繁琐、安装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实际应用中发现,需要更换电容模块时,一般需要替换件与原本的电容模块的形状、大小均一致,导致电容模块的更替很不方便。

有鉴于此,如何开发一种电机控制器,使其能够规避电容模块安装操作繁琐、安装效率低、更替不便的弊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电路模块和电容模块,所述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内部;所述电容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电路模块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a、现有技术中,普遍将电容模块安装在控制器壳体的内部,并使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控制器壳体,加之由于其他电控组件也均安装在控制器壳体的内部,安装电容模块时,存在安装空间狭窄、受到其他电控组件的干涉的问题,造成电容模块安装操作繁琐、安装效率低;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电容模块安装固定过程中,安装空间充足,不存在受到其他电控组件干涉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b、现有技术中,设计之初,会在控制器壳体内的固定位置给电容模块预留出固定大小和固定形状的空间,一旦电容模块损坏,基本只能更换同等形状、同等大小的电容模块,造成电容模块的更替不便。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不存在固定形状、固定大小的安装空间,因此可以更替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电容模块,使电容模块更替方便。

c、现有技术中,配置较大体积的电容模块时,需要重新开模设计控制器壳体,造成设计生产成本较高。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同一规格的控制器壳体可以适配不同体积的电容模块,增强了控制器壳体的通用性,降低了电机控制器的生产成本。

d、现有技术中,电容模块及其他电控组件的散热效果较差。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利于电容模块的散热,降低了电容模块过热损坏的风险,并且减少了控制器壳体内部的热源,降低了其他电控组件过热损坏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电容模块包括封装壳体和位于所述封装壳体内的电容本体。

可选地,自所述电容本体引出两个第一连接端,两所述第一连接端伸出至所述封装壳体的外部;自所述电路模块引出两个第二连接端,两所述第二连接端伸出至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外部;每所述第一连接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连接端电连接。

可选地,自所述电容本体引出两个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连接端,两所述电源连接端伸出至所述封装壳体的外部;或者,自所述电路模块引出两个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连接端,两所述电源连接端伸出至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端子压接相连或者通过航空插头插接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处套设有卡套。

可选地,所述电容本体由多个电容单元并联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控制器壳体,2电路模块,21控制电路模块,22驱动电路模块,23主电路,231直流回路,3电容模块,31封装壳体,32电容本体,4电源;

a第一连接端,b第二连接端,c电源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1、电路模块2、电容模块3和用于向电路模块2和电容模块3供电的电源4。

其中,电路模块2设置在控制器壳体1的内部。电容模块3设置在控制器壳体1的外部,并与所述电路模块2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容模块3可以与控制器壳体1通过紧固件(比如螺栓)固定在一起,也可以相互独立设置。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电容模块3包括封装壳体31和位于封装壳体31内的电容本体32。更具体的,电容本体32可以由多个电容单元并联而成,当然,如果设置一个电容单元即可满足控制需求,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电容单元。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电路模块2包括主电路23、驱动电路模块22和控制电路模块21。其中,主电路23设置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并形成有直流回路231。

具体的,图1和图2中分别示出了电容模块3、电路模块2和电源4之间的两种不同的电连接方式,下面逐一进行说明:

第一种电连接方式

如图1所示,自电容本体32引出两个第一连接端a,两个第一连接端a伸出至封装壳体31的外部。

并且,自电路模块2引出两个第二连接端b和两个电源连接端c,两个第二连接端b伸出至控制器壳体1的外部,两个电源连接端c也伸出至控制器壳体1的外部。具体的,两个第二连接端b和两个电源连接端c均自直流回路231引出。

并且,每个第一连接端a分别与一个第二连接端b电连接,电源4与两个电源连接端c电连接。

第二种电连接方式

如图2所示,自电容本体32引出两个第一连接端a和两个电源连接端c,两个第一连接端a伸出至封装壳体31的外部,两个电源连接端c也伸出至封装壳体31的外部。

并且,自电路模块2引出两个第二连接端b,两个第二连接端b伸出至控制器壳体1的外部。具体的,两个第二连接端b均自直流回路231引出。

并且,每个第一连接端a分别与一个第二连接端b电连接,电源4与两个电源连接端c电连接。

具体的,第一连接端a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端b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通过端子压接相连,也可以通过航空插头插接相连。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a与对应的第二连接端b的连接处套设有卡套,通过设置卡套,可以降低连接处断开的风险,提高电机控制器的运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a、现有技术中,普遍将电容模块安装在控制器壳体的内部,并使其通过多个螺栓固定于控制器壳体,加之由于其他电控组件也均安装在控制器壳体的内部,安装电容模块时,存在安装空间狭窄、受到其他电控组件的干涉的问题,造成电容模块安装操作繁琐、安装效率低;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电容模块3安装固定过程中,安装空间充足,不存在受到其他电控组件干涉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安装效率。

b、现有技术中,设计之初,会在控制器壳体内的固定位置给电容模块预留出固定大小和固定形状的空间,一旦电容模块损坏,基本只能更换同等形状、同等大小的电容模块,造成电容模块更替不便。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不存在固定形状、固定大小的安装空间,因此可以更换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电容模块3,使电容模块3更替方便。

c、现有技术中,配置较大体积的电容模块时,需要重新开模设计控制器壳体,造成设计生产成本较高。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同一规格的控制器壳体1可以适配不同体积的电容模块3,增强了控制器壳体1的通用性,降低了电机控制器的生产成本。

d、现有技术中,电容模块及其他电控组件的散热效果较差。

相比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利于电容模块3的散热,降低了电容模块3过热损坏的风险,并且减少了控制器壳体1内部的热源,降低了其他电控组件过热损坏的风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控制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