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夹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447发布日期:2019-06-26 01:25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线夹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线夹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对架空电缆进行检修维护时,通常需要将线夹(电力工具的夹线结构)固定安装在架空电缆上,用于对架空电缆进行接地或者进行其他操作,目前,在架空电缆上安装线夹,通常是施工人员近距离直接操作,需要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效率较低且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架空裸导线带电,带电近距离直接操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停电操作将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而且会因停电而造成一系列损失和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线夹安装工具,能够使施工人员远距离将线夹安装在架空电缆上,不需要高空作业,施工人员不需要直接触碰线夹和架空电缆,安全性好,且施工时不需要对架空电缆进行停电处理。

本实用新型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线夹安装工具,包括绝缘操作杆、安装座、转接件和驱动杆,转接件包括转接轴和配合转接轴的轴承,转接轴的一端与操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座与轴承固定连接,驱动杆上沿轴向依次设有螺头、螺纹段和限位段,转接轴上设有轴孔,驱动杆插入轴孔中并能沿轴向往复运动,所述轴孔上设有配合所述限位段的限位孔从而限制驱动杆相对轴孔转动,所述驱动杆露出于轴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容置槽以容置线夹且能够限制线夹转动,容置槽的槽底设有穿孔,驱动杆的螺纹段和穿孔螺纹连接,驱动杆的螺头能够抵接线夹的紧线结构且能够传递扭矩以驱动线夹的紧线结构夹紧电缆。

优选,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设有能够与线夹配合的定位结构,使线夹能够弹性定位在容置槽的侧壁上而不会在重力作用下相对容置槽移动。

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能够能够关闭或打开线夹进线口的第一限位结构,以利用线夹内穿过的电缆来限制安装座跟随操作杆转动。

优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容置槽槽口的挡板,在电缆进入线夹进线口之前,利用所述定位结构使线夹悬挂在容置槽内,以使线夹进线口与挡板错开而打开线夹进线口;在电缆进入线夹进线口之后,通过所述操作杆向上挤压能够使线夹克服定位结构的弹性定位而沿容置槽的侧壁向下滑动,以使挡板挡住线夹进线口。

优选,所述定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的弹性凸起。

优选,所述限位段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以防止驱动杆从轴孔中滑脱,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限位段末端的环槽及安装在环槽上的卡环。

优选,所述限位段为非圆形杆,所述限位孔为配合限位段的非圆形孔。

优选,所述转接轴的末端设有轴座,转接轴与操作杆通过轴座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所述操作杆的两端设有能够配合的连接结构,两根以上操作杆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依次串联。

使用时,先将线夹安装在线夹安装工具的容置槽中,然后通过操作杆将线夹举至架空电缆的高度,使电缆横向进入线夹的过线空腔内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位,同时驱动杆与线夹的紧线结构抵接配合,然后转动操作杆,带动驱动杆旋转并通过容置槽的穿孔螺旋前进,进而驱动线夹的紧线结构将电缆压紧在线夹内,然后向下拉操作杆即将线夹安装工具从线夹上脱离,从而实现施工人员远距离将线夹安装在架空电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通过线夹安装工具将线夹安装在架空电缆上,不需要高空作业,施工人员不需要直接触碰线夹和架空电缆,安全性好,且操作杆为绝缘杆,施工时不需要对架空电缆进行停电处理;②设置定位结构,既能将线夹悬挂在容置槽内而使线夹的进线口高出挡板,从而不妨碍电缆进入线夹,又能通过操作杆向上挤压而使线夹克服定位结构的弹性定位而向下滑动使挡板挡住进线口,从而能够利用电缆限制线夹、安装座跟随操作杆转动;③多个操作杆能够依次串联拼接而改变长短,从而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灵活设置,增加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线夹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夹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线夹进线口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线夹进线口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线夹安装工具1,操作杆11,安装座12,容置槽121,挡板122,弹性凸起123,驱动杆13,螺头131,螺纹段132,限位段133,环槽1331,转接件14,转接轴141,轴座1411,轴孔1412,轴承142,线夹2,线夹本体21,静夹头211,螺纹孔212,过线空腔213,进线口214,凹槽215,压线螺丝22,接线柱23,压线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以一种线夹安装装置为例,结合附图及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线夹安装工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文中的线夹,泛指需要夹持在电缆上工作的电力工具的夹线结构,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线夹安装装置,包括线夹安装工具1和线夹2,线夹安装工具1包括绝缘操作杆11、安装座12、转接件14和驱动杆13,转接件14包括转接轴141和配合转接轴141的轴承142,转接轴141的一端与操作杆11的一端通过轴座1411进行可拆卸固定连接,安装座12与轴承142固定连接从而能够相对转接轴141转动,驱动杆13上沿轴向依次设有螺头131、螺纹段132和限位段133,转接轴141上设有轴孔1412,驱动杆13插入轴孔1412中并能沿轴向往复运动,所述轴孔1412上设有配合所述限位段133的限位孔从而限制驱动杆13相对轴孔1412转动,所述驱动杆13露出于轴孔1412,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能够容置线夹2的容置槽121,容置槽121的槽底设有穿孔以使驱动杆13能够伸入容置槽121内,且驱动杆13的螺纹段132与穿孔螺纹连接;线夹2包括线夹本体21和压线螺丝22,线夹本体2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静夹头211和螺纹孔212、以及供电缆穿过的过线空腔213,压线螺丝22与螺纹孔212进行螺纹连接且压线螺丝22的一端与静夹头211能够配合夹持电缆,过线空腔213的侧壁设有供电缆从侧面进入的进线口214;线夹本体21外侧壁与容置槽121内侧壁相配合以使线夹本体21能够在容置槽121内侧壁的导向下往复移动而不能转动,驱动杆13正对螺纹孔212,驱动杆13的螺头131与压线螺丝22的另一端能相互抵接配合以传递扭矩,优选驱动杆13的螺头131为六角螺头,压线螺丝22的另一端为对应的内六角螺头;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能够关闭或打开进线口214的第一限位结构,以利用过线空腔213内穿过的电缆来限制安装座12跟随操作杆11转动。其中,驱动杆13的螺纹段132与压线螺丝22的螺纹螺距相同,穿孔的内螺纹与螺纹孔212的内螺纹螺距相同。

使用时,先将线夹2安装在线夹安装工具1的容置槽121中,然后通过操作杆11将线夹2举至架空电缆的高度,使电缆横向进入线夹2的过线空腔213内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位,同时驱动杆13与压线螺丝22抵接配合,然后转动操作杆11,带动驱动杆13旋转并通过穿孔螺旋前进,进而驱动线夹2的压线螺丝22螺旋前进直至配合静夹头211将电缆压紧在线夹2内,然后反转操作杆11将驱动杆13退出螺纹孔212,向下拉操作杆11即将线夹安装工具1从线夹2上脱离,从而实现施工人员远距离将线夹2安装在架空电缆上。通过线夹安装工具1将线夹2安装在架空电缆上,不需要高空作业,施工人员不需要直接触碰线夹2和架空电缆,安全性好,且操作杆11为绝缘杆,施工时不需要对架空电缆进行停电处理。

所述线夹本体21外侧壁和容置槽121内侧壁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机构,使线夹2能够弹性定位在容置槽121的侧壁上而不会在重力作用下相对容置槽121移动。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容置槽121槽口的挡板122,在电缆进入所述过线空腔213之前,如图5所示,利用所述定位机构使所述线夹2悬挂在容置槽121内,以使所述进线口214与挡板122错开而打开进线口214;在电缆进入所述过线空腔213之后,如图6所示,通过所述操作杆11向上挤压能够使线夹2克服定位机构的弹性定位而沿容置槽121的侧壁向下滑动,以使挡板122挡住进线口214。设置定位机构,既能使线夹2能够悬挂在容置槽121内而使线夹2的进线口214高出挡板122,从而不妨碍电缆进入线夹2,又能通过操作杆11向上挤压而使线夹2克服定位机构的弹性定位而向下滑动使挡板122挡住进线口214,从而能够利用电缆限制线夹2、安装座12跟随操作杆11转动。附图中省略了电缆。

所述定位机构为弹性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置槽121内侧壁的定位结构弹性凸起123和设置在线夹本体21外侧壁的定位结构凹槽215,弹性凸起123和凹槽215能够相互配合。

所述限位段133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为设置在限位段133末端的环槽1331及安装在环槽1331上的卡环,以防止驱动杆13从轴孔1412中滑脱。

所述限位段133为非圆形杆,所述限位孔为配合限位段133的非圆形孔。

所述操作杆11的两端设有能够配合的连接结构,两根以上操作杆11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依次串联。多个操作杆11能够依次串联拼接而改变长短,从而能够根据使用环境灵活设置,增加了适用性。

所述线夹本体21上设有凸出的接线柱23,所述螺纹孔212贯穿所述接线柱23,该接线柱23能够便于接地线连接,从而实现架空电缆接地。

所述压线螺丝22上用于配合所述静夹头211夹持电缆的一端还设有压线板24,所述压线板24与压线螺丝22进行可转动连接。优选压线板24为便于夹持电缆的凹弧形结构,且上面设有防滑纹。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