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电缆沟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5956发布日期:2019-05-21 20:50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电缆沟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室内外且便于阻水改进型电缆沟构筑物。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泵闸设计中,水泵电机布置分为室内、室外两种形式。水泵电机的供电电源一般从设置在管理房内的变配电站引出,变配电站分为与泵房合建或独立的型式,当变配电站采用与泵房分开布置型式时,水泵电机的供电电缆需从变配电站引至泵房,供电电缆通常采用电缆沟的方式进行敷设。图1中给出的是现有的电缆沟穿墙结构示意图,电缆沟分为室外电缆沟10和室内电缆沟20,室外电缆沟10的一端延伸至管理房或泵房的墙体30处,室外电缆沟20的一端延伸至管理房或泵房的墙体30处,管理房或泵房的墙体30上设有一用于将室外电缆沟10与室内电缆沟20连通的通孔31。由于受到室内外高差及泵房、管理房结构的限制,室外电缆沟10的沟底高程通常与泵房或管理房墙体上开设的通孔31齐平或略低一些,这就造成室外电缆沟10内的积水容易进入泵房或者管理房内,引发电缆接地故障导致电源中断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给泵闸运行维护和管理造成很大的不便。

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室内外且便于阻水的改进型电缆沟构筑物。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型电缆沟构筑物,包括室外电缆沟和室内电缆沟,所述室外电缆沟的一端延伸至建筑物墙体处,所述室内电缆沟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建筑物墙体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电缆沟延伸至所述建筑物墙体的那一端部的顶面上设有一室外走线通道,并在该顶面上构筑有一与所述室外走线通道连通的电缆走线小室,在所述建筑物墙体设有一用于将所述电缆走线小室与建筑物室内空间连通的通孔,在所述室内电缆沟延伸至所述建筑物墙体的那一端部的电缆沟盖板上预留有一桥架凸弯通穿越孔,所述桥架凸弯通穿越孔与建筑物墙体的通孔之间架设有一用于将供电电缆从所述建筑物墙体的通孔垂直向下引导至室内电缆沟的垂直桥架凸弯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物墙体上开设的通孔位于电缆走线小室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缆走线小室的顶面高程距离室外电缆沟的沟顶高程的距离为1m~2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走线小室内位于建筑物墙体的外侧设置有一角钢横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缆走线小室远离所述建筑物墙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方便检修及维护的检修小门。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供电电缆引至与建筑物墙体的连接处时先垂直引上至电缆走线小室,再水平引入建筑物室内,然后通过建筑物室内架设的垂直桥架凸弯通引至室内电缆沟,可以有效地阻挡室外电缆沟内的积水进入建筑物室内,为运行管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电缆沟穿墙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构筑物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沟构筑物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2和图3,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改进型电缆沟构筑物,包括室外电缆沟100和室内电缆沟200,室外电缆沟100的一端延伸至建筑物墙体30处,室内电缆沟200的一端延伸至建筑物墙体30处。其中,建筑物墙体30可为泵房或管理房的墙体。

在室外电缆沟100延伸至建筑物墙体30的那一端部的顶面上开设有一室外走线通道110,并在该顶面上构筑有一与室外走线通道110连通的电缆走线小室300,电缆走线小室300的顶面高程距离室外电缆沟100的沟顶高程的距离为1m~2m。

在建筑物墙体30设有一用于将电缆走线小室300与建筑物室内空间连通的通孔31,建筑物墙体30上开设的通孔31位于电缆走线小室300的上部,并靠近电缆走线小室300的顶面高程处。

在室内电缆沟200延伸至建筑物墙体30的那一端部的电缆沟盖板上预留有一桥架凸弯通穿越孔210,在桥架凸弯通穿越孔210与建筑物墙体30开设的通孔31之间架设有一垂直桥架凸弯通400,垂直桥架凸弯通400用于将供电电缆从建筑物墙体30开设的通孔31垂直向下引导至垂直桥架凸弯通穿越孔210处,便于供电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200内。

为了便于对供电电缆进行敷设,在电缆走线小室300内位于建筑物墙体30开设的通孔31的一侧设置有一角钢横担310。

此外,在电缆走线小室300远离建筑物墙体30的侧壁上开设有一方便检修及维护的检修小门320,便于对电缆走线小室300进行维护和检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