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8177发布日期:2019-05-07 20:5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输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对电力的基础设施如输电线路进行定时规律的设备检修。外护套是电缆的最外层,电缆外护套绝缘的优劣程度十分重要,不仅对电缆长期运行寿命有着重大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电缆的短期运行安全。在输电线路外护套故障巡检及快速修复运维中,会遇到树木、河流湖泊、峡谷等障碍物,给工作人员的现场抢修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可平稳的在导线上行进的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包括设置在输电线路上且通过行走组件连接的本体以及设置在该本体上的执行组件和功能组件,所述本体内设有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装置运行,所述行走组件为至少两个,且沿输电线路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由驱动轮、驱动电机、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一端与本体相连,另一端设置驱动轮和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使行进轮在输电线路上行走,所述执行组件包括连接在本体沿输电线路延伸方向的两侧上的左支撑臂和右支撑臂,以及通过左转动轮与左支撑臂转动连接的左执行臂,通过右转动轮与右支撑臂转动连接的右执行臂;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左执行臂和右执行臂前端的左抓手和右抓手,以及设置在左执行臂上的功能清障枪,所述功能清障枪用于清除输电线路前方的障碍物;还包括第一红外摄像头和第二红外摄像头,所述第一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本体顶部且位于输电线路的下方,用以初步判断输电线路外护套是否异常,所述第二红外摄像头设置在本体沿输电线路延伸方向的两侧上,用于查看到外护套可能存在故障部分的实际情况,确认线路外护套的破损情况。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采用添加有环氧树脂的橡胶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轮、固定臂组成,所述固定轮包括前固定轮和后固定轮,均通过固定臂设置在连接杆上,且作用于输电线路上。

进一步,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活动塑胶夹以及绝缘胶带,所述活动塑胶夹的夹体内侧上端部位设有小型刀片,用于切割卡紧卷状绝缘胶带,以修复输电线路破损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掌握输电线路外护套运行情况,清理输电线路上的障碍,修补输电线路破损点,有效减少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而且易于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装置清障作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输电线路1、障碍物2、前固定轮3、左抓手4、功能清障枪5、左执行臂6、左转动轮7、第一红外摄像头8、左支撑臂9、控制箱10、右支撑臂11、右转动轮12、后固定轮13、后驱动轮14、右执行臂15、右抓手16、第二红外摄像头17、前驱动轮18。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输电线路1外护套巡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输电线路1上且通过行走组件连接的本体以及设置在该本体上的执行组件和功能组件,所述本体是控制箱10,所述行走组件为至少两个,且沿输电线路1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由前驱动轮18、后驱动轮14、驱动电机、连接杆组成,连接杆的一端与本体相连,另一端设置驱动轮和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使行进轮在输电线路1上行走,所述执行组件包括连接在本体沿输电线路1延伸方向的两侧上的左支撑臂9和右支撑臂11,以及通过左转动轮7与左支撑臂 9转动连接的左执行臂6,通过右转动轮12与右支撑臂11转动连接的右执行臂15;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左执行臂6和右执行臂15前端的左抓手4和右抓手16,以及设置在左执行臂6上的功能清障枪5,第一红外摄像头8设置在本体顶部且位于输电线路1的下方,用以初步判断输电线路外护套是否异常,第二红外摄像头17设置在本体沿输电线路1延伸方向的两侧上,用以查看到外护套可能存在故障部分的实际情况,用于确认线路外护套的破损情况。

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控制单元和电源,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第一红外摄像头8和第二红外摄像头1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行走组件和功能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电源电性连接,且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外接移动终端。

主体内的控制单元执行数据处理单元的控制指令,控制整个装置在输电线路上的行进、制动以及固定。数据采集单元负责第一红外摄像头8和第二红外摄像头17的图像处理,数据传输单元将图像传送到移动终端,以供工作人员查看情况。在确定输电线路外护套破损后,移动终端可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向数据处理单元发出指令,使其自动进行线路外护套的修复工作。其中,主体左右两侧装设有执行组件,且其上方装设有行走组件。这样设置会使整个装置在输电线路上行进并进行巡检工作或在停止运动进行修复工作时保持平衡,保证了装置在输电线路上工作时的稳定性。而第一红外摄像头8装设在本体顶部且位于输电线路1的下方,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将接收输电线路的红外辐射转变为热图像,从而得到其温度分布场信息,用以初步判断输电线路外护套是否异常。同时,根据第一红外摄像头8得到的热图像初步判断外护套可能存在故障后,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红外摄像头17查看到外护套可能存在故障部分的实际情况,用于确认线路外护套的破损情况。主体内部数据传输单元可将经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第一红外摄像头8检测到的线路热图像以及第二红外摄像头17查看到的线路外护套实际情况图像传到工作人员所持移动终端,接收工作人员所发出的行进或修复指令并执行。

在行进途中,当第二红外摄像头17检测到输电线路1前方出现障碍物2,将反馈信息到数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根据信息控制左支撑臂9、左执行臂6和左抓手4进行相应位置调整,使功能清障枪5能够接触障碍物2,将障碍物2清除干净。

可选地,所述驱动轮采用添加有环氧树脂的橡胶制成。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轮、固定臂组成,所述固定轮包括前固定轮3和后固定轮13,均通过固定臂设置在连接杆上,且作用于输电线路1上。

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活动塑胶夹、转轴以及绝缘胶带,所述活动塑胶夹的夹体内侧上端部位设有小型刀片,用于切割卡紧卷状绝缘胶带,以修复输电线路1破损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