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763发布日期:2019-04-02 23:5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轴停机减速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机自身一般是不带减速机构,因此,电机高速旋转断电后,由于惯性的存在,电机会继续转动一段时间,需要依靠电机本身的摩擦阻力才能停车,减速效果比较差。并且电机轴不具有自锁能力,无法满足需要有自锁要求的工况下使用。

带有减速机构电机的电机轴的减速或者电机的刹车一般采用抱刹的方式,在电机轴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呈环形分布的摩擦片,通过对摩擦片施加径向上的力,使摩擦片抱紧在电机轴的外周面上,从而实现电机轴的减速或者刹车作用,该种方式存在两个弊端:①电机体积大,摩擦片的设置势必占用电机内部空间,造成电机体积增大,成本高,不便于电机的使用,②容易引发电机轴故障,摩擦片会磨损电机轴的表面,会引起电机轴轴向跳动,引起电机运行不稳定,缩短电机使用寿命,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端面摩擦,电机轴具有自锁力,消除惯性转动,减速或止转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包括电机轴、电机后端盖,所述的电机轴端部处设有与电机轴端面接触的摩擦套,摩擦套连接在电机后端盖上,电机后端盖与摩擦套间设有使摩擦套贴附在电机轴端面上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套设置在电机后端盖内部对应电机轴端部处,摩擦套靠近电机后端盖侧设有嵌入电机后端盖内的定位凸起,电机后端盖对应处设有与定位凸起结构吻合的定位槽,摩擦套靠近电机轴的一侧设有向电机轴外周面延伸且套设在电机轴端部处外周面的套接部,套接部与摩擦套一体成型,所述的弹性件为套设在减速板外的弹簧。

进一步的,套接部的外周面设有锥面段,锥面段较大端远离电机后端盖一侧,锥面段较小端外径与套接部外径一致,锥面段轴向长度部不大于套接部轴向长度,锥面段外径由较小端向较大端递增,所述的弹簧的内径不小于套接部外径、不大于锥面段最大处外径,弹簧的一端与电机后端盖内壁对应处抵触,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套接部且与套接部锥面段的某处外周面抵触。

进一步的,锥面段设置在套接部远离电机后端盖一侧,锥面段外径最大处与套接部远离电机后端盖的端部平齐,套接部远离电机后端盖的端部设有沿电机轴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

进一步的,套接部处开设多道沿电机轴轴向的储油槽,多道储油槽沿套接部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套的外周面为锥面,摩擦套较小端朝向电机后端盖一侧,所述的弹簧的内径不小于摩擦套最小处外径、不大于摩擦套最大处外径,弹簧的一端与电机后端盖内壁对应处抵触、弹簧的另一端与摩擦套外周面某处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件为设置在摩擦套与电机后端盖间的碟形或弧形弹片。

进一步的,述的电机后端盖上设有控制摩擦套沿轴向做远离/靠近电机轴端部的推动机构,所述的摩擦套上设有多道增大摩擦力的摩擦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相接面为锥面,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的结构相互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摩擦套设置在电机后端盖外部,电机后端盖外部设有支撑摩擦套的支架,所述的弹性件为设置在摩擦套、电机外壳外壁间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电机轴端部设置与电机轴端面接触的摩擦套,对电机轴端面产生压力、及摩擦,使电机轴具有自锁力,具有止转性,对电机轴进行制动、减速,减速效果显著,摩擦套始终与电机轴端面保持接触,消除了电机轴的惯性转动,本机构相比现有的刹车机构占用空间小,促使减小电机体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摩擦套与电机后端盖配合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套接部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套接部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套接部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套接部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相接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相接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摩擦套的端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摩擦套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摩擦套与电机后端盖配合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中摩擦套与电机后端盖配合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电机轴,2为电机后端盖,21为定位槽,22为支架,3为摩擦套,31为定位凸起,32为套接部,33为凸台,34为锥面段,35为储油槽,4为弹簧,5为弹片,6为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图3,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包括电机轴1、电机后端盖2,电机轴1端部处设有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的摩擦套3,摩擦套3采用高分子耐磨材料制作而成,摩擦套3设置在电机后端盖2对应电机轴1的端部处,摩擦套3靠近电机后端盖2的端面设有向电机后端盖2凸出的一字型定位凸起31,电机后端盖2对应处设有配合定位凸起31且与定位凸起31结构吻合的定位槽21,定位凸起31卡入定位槽21内,实现电机后端盖2对摩擦套3的定位,避免摩擦套3转动,使固定不动的摩擦套3与转动中电机轴端面接触产生摩擦力,起到减速或者制止电机轴转动的作用。摩擦套3靠近电机轴1一侧设有向电机轴外周面延伸且套设在电机轴1端部处外周面外的套接部32,套接部32与摩擦套3一体成型,使摩擦套3为套设在电机轴端部的套装结构,提高摩擦套与电机轴间的吻合度,加强连接强度,保证对电机轴的减速作用,套接部32的外部套设使摩擦套3始终与电机轴端面保持贴合接触的弹簧4,套接部32远离电机后端盖的端部设有沿电机轴径向的凸起33,凸起33的设置提高摩擦套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摩擦套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性能,与凸起前侧的套接部32的外周面为设置的锥面段34,锥面段34较小端的外径与套接部32外径一致,与套接部32外周面平滑相接,锥面段34较大端的与凸台33处平滑相接,弹簧4的外径与套接部外径一致,弹簧4的一端抵触在锥面段34较小端处,弹簧4的另一端抵靠在电机后端盖内壁面对应位置处,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的弹力使摩擦套3始终对电机轴1的端面产生压力,电机轴静态下,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的压力、静摩擦力使电机轴具有较好的自锁效果,避免电机轴转动,弹簧4紧紧套设在套接部33外,锥面段34的设置,压缩的弹簧4的对锥面段产生径向压力,继而锥面段34、套接部32的内壁产生对电机轴的压力,对电机轴起到减速、止转的作用,在电机轴的端面、外周面均具有减速、止转作用,电机轴具有较好的自锁力,电机不通电情况下,电机轴保持静态不转动,由于摩擦套始终与电机轴端面、外周面接触,始终对电机轴具有减速、止转的阻尼效果,因此,电机减速时,消除了电机轴的惯性转动现象,减速、刹车、止转的效果好,设置在电机后端盖端部,相比现有的减速结构,本机构占用的空间小,电机体积小,便于使用,另外,本减速机构适用于所有轴类部件的减速、止转,例如蜗杆、传动杆,为了减轻摩擦套3、套接部32的磨损,延长摩擦套3、套接部32的使用寿命,套接部32处的壁面开设有多道沿电机轴轴向的储油槽35,多道储油槽35沿套接部32的周向均匀分布,储油槽35可开设在套接部32处的内壁面,也可由内壁面贯穿至外壁面,储油槽35内贮存润滑油脂,润滑油脂在电机轴转动时,进入到与套接部32、摩擦套3相接面处,起到减缓摩擦套3、套接部32作用,延长摩擦套、套接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参照图1、图4,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包括电机轴1、电机后端盖2,电机轴1端部处设有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的摩擦套3,摩擦套3采用高分子耐磨材料制作而成,摩擦套3设置在电机后端盖2对应电机轴1的端部处,摩擦套3靠近电机后端盖2的端面设有向电机后端盖2凸出的一字型定位凸起31,电机后端盖2对应处设有配合定位凸起31且与定位凸起31结构吻合的定位槽21,定位凸起31卡入定位槽21内,实现电机后端盖2对摩擦套3的定位,避免摩擦套3转动,使固定不动的摩擦套3与转动中电机轴端面接触产地摩擦力,起到减速或者制止电机轴转动的作用,摩擦套3靠近电机轴1一侧设有向电机轴外周面延伸且套设在电机轴1端部处外周面外的套接部32,套接部32与摩擦套3一体成型,使摩擦套3为套设在电机轴端部的套装结构,提高摩擦套与电机轴间的吻合度,加强连接强度,保证对电机轴的减速作用,套接部32的外部套设使摩擦套3始终与电机轴端面保持贴合接触的弹簧4,套接部32远离电机后端盖的端部设有沿电机轴径向的凸起33,凸起33的设置提高摩擦套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摩擦套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性能,套接部32的外周面为锥面,套接部32较大端与凸起3相接,弹簧4套设在套接部32的外部,弹簧4的外径小于套接部最大处外径、大于套接部最小处外径,弹簧4的一端抵触在套接部32外周面的某处,弹簧4的另一端抵靠在电机后端盖内壁面对应位置处,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的弹力使摩擦套3始终对电机轴1的端面产生压力,电机轴静态下,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的压力、静摩擦力使电机轴具有较好的自锁效果,避免电机轴转动,弹簧4紧紧套设在套接部33外,压缩的弹簧4对套接部产生径向压力,继而使套接部32的内壁产生对电机轴的压力,对电机轴起到减速、止转的作用,在电机轴的端面、外周面均具有减速、止转作用,电机轴具有较好的自锁力,电机不通电情况下,电机轴保持静态不转动,由于摩擦套始终与电机轴端面、外周面接触,始终对电机轴具有减速、止转的阻尼效果,因此,电机减速时,消除了电机轴的惯性转动现象,减速、刹车、止转的效果好,设置在电机后端盖端部,相比现有的减速结构,本机构占用的空间小,电机体积小,便于使用,另外,本减速机构适用于所有轴类部件的减速、止转,例如蜗杆、传动杆,为了减轻摩擦套3、套接部32的磨损,延长摩擦套3、套接部32的使用寿命,套接部32处的壁面开设有多道沿电机轴轴向的储油槽35,储油槽35可开设在套接部32处的内壁面,也可由内壁面贯穿至外壁面,储油槽35内贮存润滑油脂,润滑油脂在电机轴转动时,进入到与套接部32、摩擦套3相接面处,起到减缓摩擦套3、套接部32作用,延长摩擦套、套接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参照图1,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包括电机轴1、电机后端盖2,电机轴1端部处设有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的摩擦套3,摩擦套3采用高分子耐磨材料制作而成,摩擦套3设置在电机后端盖2对应电机轴1的端部处,摩擦套3靠近电机后端盖2的端面设有向电机后端盖2凸出的一字型定位凸起31,电机后端盖2对应处设有配合定位凸起31且与定位凸起31结构吻合的定位槽21,定位凸起31卡入定位槽21内,实现电机后端盖2对摩擦套3的定位,避免摩擦套3转动,使固定不动的摩擦套3与转动中电机轴端面接触产地摩擦力,起到减速或者制止电机轴转动的作用,摩擦套3靠近电机轴1一侧设有向电机轴外周面延伸且套设在电机轴1端部处外周面外的套接部32,套接部32与摩擦套3一体成型,使摩擦套3为套设在电机轴端部的套装结构,提高摩擦套与电机轴间的吻合度,加强连接强度,保证对电机轴的减速作用,套接部32的外部套设使摩擦套3始终与电机轴端面保持贴合接触的弹簧4,套接部32远离电机后端盖的端部设有沿电机轴径向的凸起33,凸起33的设置提高摩擦套整体的结构强度,延长摩擦套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性能,参照图5,摩擦套3的外周面为锥形,弹簧4套设在摩擦套3的外周面上,弹簧4的一端抵触在摩擦套3外周面的某处,弹簧4的另一端抵靠在电机后端盖内壁面对应位置处,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的弹力使摩擦套3始终对电机轴1的端面产生压力,电机轴静态下,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的压力、静摩擦力使电机轴具有较好的自锁效果,避免电机轴转动,套接部32的内径小于电机轴外径,或者套接部32的内壁对锥面,套接部32的内壁对电机轴外周面产生压力,使套接部可紧紧的套设在电机轴上,保证摩擦套对电机轴端面的接触效果,套接部32的内壁产生对电机轴的压力,对电机轴起到减速、止转的作用,在电机轴的端面、外周面均具有减速、止转作用。

实施例4:参照图1,一种电机轴减速机构,包括电机轴1、电机后端盖2,电机轴1端部处设有与电机轴1端面接触的摩擦套3,摩擦套3采用高分子耐磨材料制作而成,摩擦套3设置在电机后端盖2对应电机轴1的端部处,摩擦套3靠近电机后端盖2的端面设有向电机后端盖2凸出的十字型定位凸起31,电机后端盖2对应处设有配合定位凸起31且与定位凸起31结构吻合的定位槽21,定位凸起31卡入定位槽21内,实现电机后端盖2对摩擦套3的定位,避免摩擦套3转动,使固定不动的摩擦套3与转动中电机轴端面接触产地摩擦力,起到减速或者制止电机轴转动的作用,摩擦套3靠近电机轴1一侧设有向电机轴外周面延伸且套设在电机轴1端部处外周面外的套接部32,套接部32与摩擦套3一体成型,使摩擦套3为套设在电机轴端部的套装结构,提高摩擦套与电机轴间的吻合度,加强连接强度,保证对电机轴的减速作用,参照图6,摩擦套3与电机后端盖2间设有蝶形或者弧形的弹片5,弹片5固定在摩擦套或者电机后端盖内壁上,弹片5处于压缩状态,弹片5的弹力使摩擦套紧紧压贴在电机轴1的端面上。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7,摩擦套3与电机轴1端面相接面为向摩擦套3一侧内凹的锥面,电机轴1端面结构与摩擦套3结构吻合,锥面接触,增大了接触面积,摩擦减速、止动的效果更好。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8,摩擦套3与电机轴1端面相接面为向电机轴一侧外凸锥面,锥面前端为平面,电机轴1端面结构与摩擦套3结构吻合,该种结构的相接面,增大了摩擦套与电机轴端面的接触面积,摩擦减速、止动的效果更好。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9,摩擦套3与电机轴1端面相接面上设有多道呈环状均匀分布的摩擦纹路36,摩擦纹路36可由摩擦套板面处内凹或外凸形成,以增大对电机轴端面的摩擦力,提高对电机轴的制动力,使电机轴具有更好的自锁力。

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中,摩擦套3上不设置套接部,电机轴1的端部为外径增大的盘式结构,摩擦套3与电机轴1外部的盘式结构端面接触,盘式结构的接触面大,制动力强,减速、止动效果好。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11,电机后端盖2上设有控制摩擦套3沿轴向做远离/靠近电机轴端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为沿电机轴轴向设置在电机后端盖2上的气缸6,气缸6缸身固定在电机后端盖上,气缸6的输出端连接摩擦套3,控制摩擦套3靠近或远离电机轴端面,当摩擦套3与电机轴端面接触时,对电机轴产生制动作用,不接触时,不产生制动作用,摩擦套、电机轴均具有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磨损,推动机构还可以为其他的能够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构,如电动推杆、直线步进电机等。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2,摩擦套3通过电机后端盖2上的支架22固定在电机后端盖2的外部,支架22上设有嵌设摩擦套的腔体,摩擦套与腔体内壁滑动配合,电机轴端部延伸至电机后端盖外部至摩擦套3处并与摩擦套3保持接触,支架22处设有弹簧4,弹簧4的一端连接在摩擦套上,弹簧的另一端与电机后端盖连接,弹簧4处于拉长受力状态,弹簧的弹力使摩擦套紧紧压覆在电机轴端面上,腔体使摩擦套便于设置,使摩擦套保持一定的浮动性,避免过度磨损,摩擦套在腔体内不可转动,摩擦套可为矩形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