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驱动可绕双轴旋转机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752发布日期:2019-04-02 23:54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驱动可绕双轴旋转机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驱动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驱动可绕双轴旋转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需要复合而不是单一的运动,如何实现既可绕Z轴旋转,又同时可以绕X轴旋转,同时体积也有一定限定。在此情形下,特设计出一种结构可以实现以上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可绕双轴旋转机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驱动可绕双轴旋转机械结构,包括主电机、主支撑板、联轴器、轴承座、Z轴主轴、X轴轴承座组件、U型板、U型盒、舵机和上盖板组件;

所述主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定位孔中,所述联轴器紧固在主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孔用卡簧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中,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将轴承座固定在柱支撑板上,所述Z轴主轴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中,并以轴用卡簧加以限位,所述Z轴主轴最下部小轴进入联轴器的安装孔中,紧固与联轴器中,所述U型板套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Z轴主轴上;

所述U型板上连接U型盒,通过第二支撑组件将所述舵机固定在U型盒内侧一侧,所述U型盒组件包括上盖板组件、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舵机内齿圈固定在U型板内侧一侧,所述U型盒内侧另一侧固定导向轴支座,所述U型板外侧另一侧固定X轴轴承座组件,中间贯穿一根横轴,所述上盖板组件通过T型导向轴支座固定在上盖板上,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别焊接在U型盒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筒、螺丝和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U型板中间开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装置运行轨迹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组件包括摄像头与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较小的体积限定下,实现既可绕Z轴(纵轴),又可绕X轴(横轴)旋转,可以实现这一复合运动。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由主电机带动联轴器,联轴器带动Z轴主轴,进而带动U型板及其上的部件绕Z轴(纵轴)做旋转运动;同时舵机将驱动U型盒组件绕X轴(横轴)做旋转运动;以实现同时绕双轴旋转,并在此结构基础上,实现相关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总成图。

图中:1-主电机,2-主支撑板,3-联轴器,4-轴承座,5-Z轴主轴,6-X轴轴承座组件,7-U型板,8-U型盒,9-舵机,10-上盖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电机驱动可绕双轴旋转机械结构,包括主电机1、主支撑板2、联轴器3、轴承座4、Z轴主轴5、X轴轴承座组件6、U型板7、U型盒8、舵机9和上盖板组件10;

所述主电机1安装在支撑板2的定位孔中,所述联轴器3紧固在主电机1的输出轴上,通过孔用卡簧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座4中,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将轴承座4固定在柱支撑板2上,所述Z轴主轴5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孔中,并以轴用卡簧加以限位,所述Z轴主轴5最下部小轴进入联轴器3的安装孔中,紧固与联轴器3中,所述U型板7套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Z轴主轴5上;

所述U型板7上连接U型盒,通过第二支撑组件将所述舵机9固定在U型盒8内侧一侧,所述U型盒8组件包括上盖板组件10、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舵机9内齿圈固定在U型板7内侧一侧,所述U型盒8内侧另一侧固定导向轴支座,所述U型板7外侧另一侧固定X轴轴承座组件6,中间贯穿一根横轴,所述上盖板组件10通过T型导向轴支座固定在上盖板上,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别焊接在U型盒8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套筒、螺丝和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和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U型板7中间开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装置运行轨迹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组件10包括摄像头与水管。

主电机1从下向上安装在主支撑板2上开的定位孔中;将一联轴器3安装并紧固在主电机1输出轴上。将轴承安装在轴承座4中,并以孔用卡簧定位;4套第一支撑组件(支撑套筒+螺丝+垫片)将轴承座4固定在主支撑板2上。Z轴主轴5从上向下安装在轴承的内孔中,下端以轴用卡簧加以限位,主轴最下部小轴则进入联轴器3安装孔中,紧固于联轴器3中。U型板7套装在Z轴主轴5上,以螺丝加垫片加以固定。至此,绕Z轴(纵轴)旋转结构装配完成,主电机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带动Z轴主轴5,进而带动U型板7及其上的部件绕Z轴(纵轴)做旋转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U型板7的中间板开有一弧形槽,其作用是机械限位,是通过固定在轴承座4上的限位柱,装配后,限位柱会通过弧形槽,且运行轨迹与弧形槽一致,旋转至槽的两端时,即被限位。

U型板7作为承载绕X轴(横轴)旋转的副支撑板,U型盒8组件连接其上。四个第二支撑组件(支撑柱+螺丝)将舵机9固定在U型盒8内侧一侧,舵机9内齿圈固定在U型板7内侧一侧,为固定部件,依靠齿轮传动,为舵机9旋转提供反作用力。U型盒8内侧另一侧固定导向轴支座,U型板7外侧另一侧,固定X轴轴承座组件6,中间贯穿一根X轴(横轴)。至此,X轴(横轴)旋转部分结构装配完成,舵机9将驱动U型盒8组件(包括上盖板组件10、前盖板和后盖板)绕X轴(横轴)做旋转运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盖板组件10包括摄像头与水管,通过T型导向轴支座固定在上盖板上,前盖板与后盖板分别焊接在U型盒8的前后两端,最后上盖板组件扣在上部,以螺丝分别固定前盖板与后盖板。形成完整组件,完成相关功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