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振动能量储能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127发布日期:2019-05-11 00:2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收振动能量储能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生能、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振动能量储能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在遇到颠簸路面时,考虑到悬架经常上下振动,而该部分能量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其空气悬架的经常运作,会导致气泵的过热,影响寿命,热量不能很好的散发出去。相比市面提出的技术,其往往都是采用液压式复杂的结构,并且用途单一,往往只能储能。缺少一种能见减振、储能、散热这几项功能集成的装置。而本装置将减振、储能、散热这几项功能集成到一个箱体中。装置简单,可以安装拆卸,使用的场所更广,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吸收振动能量储能散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兼顾减振、储能和散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吸收振动能量储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减振机构、储能机构、散热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的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前侧伸缩板、后侧伸缩板、左侧伸缩板和右侧伸缩板;

所述的前侧伸缩板、后侧伸缩板、左侧伸缩板和右侧伸缩板均为上下两部分构成,位于下侧的板为中空且开口的结构,上侧的板可以进入下侧的板中,所述的后侧伸缩板的下部布置有第二轴孔、定位凹陷和第一定位孔;

所述的底板两端外侧、前端和后端布置有螺纹孔,还布置有储能机定位机构、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电动机定位机构和稳压器定位机构,所述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的储能机定位机构在稳压器定位机构中;

所述的减振机构包括小刚度弹簧、大刚度弹簧和阻尼器,小刚度弹簧的长度大于大刚度弹簧的长度,小刚度弹簧的直径大于大刚度弹簧的直径,小刚度弹簧固定在箱体的顶板和底板之间,大刚度弹簧与小刚度弹簧同轴安装,只固定在顶板上,阻尼器与小刚度弹簧同轴安装,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之间;

所述的储能机构包括发电机和稳压器,发电机上连接有发电机齿轮,发电机固定在发电机定位机构上,稳压器固定在稳压器定位机构中;

所述的散热机构包括电动机、风扇和第二阶梯轴,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电动机定位机构中,电动机上连接有电动机齿轮,第二阶梯轴的一端通过第二轴孔伸出箱体外与风扇相连,第二阶梯轴上固定有第二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第二大齿轮和电动机齿轮啮合,电机轴伸出电动机齿轮的部分与定位凹陷相配合;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阶梯轴、齿条、第一大齿轮和第一小齿轮,第一阶梯轴固定在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中,第一大齿轮和第一小齿轮固定在第一阶梯轴上,第一大齿轮和发电机齿轮啮合,齿条固定在顶板上,齿条和第一小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第二阶梯轴和第二大齿轮通过棘轮机构连接。

所述的风扇与第二阶梯轴通过花键和紧定螺钉相连。

所述的减振机构、储能机构和散热机构均与箱体螺纹连接。

还包括防撞机构,所述的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杆、限位突起、第二定位孔和防撞弹簧,第二定位孔的位置与第一定位孔的位置相对应,防撞杆固定在后侧伸缩板上部,限位突起固定在后侧伸缩板下部,布置在第一定位孔两侧,防撞弹簧固定在限位突起之间,防撞杆和限位突起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的储能机定位机构、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电动机定位机构和稳压器定位机构上均加工有螺纹孔;所述的顶板前端和后端布置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Ⅰ)本装置通过将减振、储能和散热这几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箱体内。能够在有效的利用座椅或者悬架的振动下,还能将能量储存起来。或者推动风扇叶对悬架的气泵等进行散热。能使振动的能量多效利用。

(Ⅱ)振动装置还能使所连接的部件振动更加幅度小、更加舒适。

(Ⅲ)箱体的这几种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上,十分方便拆卸,箱体四周都有螺纹孔,可以十分方便的固定在各种振动的场所中。箱体将这几种功能集成,在不需要哪种装置时也可以拆卸,十分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去掉前侧伸缩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面剖面示意图。

图4是前侧伸缩板示意图。

图5是整体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6是第一阶梯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阶梯轴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大齿轮与棘轮配合示意图。

图9是整体结构去掉风扇后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B面剖面示意图。

图11是稳压器内部电路图。

图12是本装置一种应用位置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箱体,2-减振机构,3-储能机构,4-散热机构, 5-传动机构,6-螺纹孔,7-棘轮,8-花键,9-紧定螺钉,10-防撞机构;

101-顶板,102-底板,103-前侧伸缩板,104-后侧伸缩板,105-左侧伸缩板,106-右侧伸缩板;107-第二轴孔、108-定位凹陷,109-第一定位孔,110- 储能机定位机构、111-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112-电动机定位机构,113-稳压器定位机构,114-第一轴孔;

201-小刚度弹簧、202-大刚度弹簧,203-阻尼器;

301-发电机,302-稳压器;

401-电动机、402-风扇,403-第二阶梯轴,404-电动机齿轮,405-第二大齿轮,406-第二小齿轮,407-电机轴;

501-第一阶梯轴、502-齿条、503-第一大齿轮,504第一小齿轮;

1001-防撞杆、1002-限位突起、1003-第二定位孔,1004-防撞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吸收振动能量储能散热装置,包括箱体1、减振机构2、储能机构3、散热机构4和传动机构5,所述的箱体1包括顶板101、底板102、前侧伸缩板103、后侧伸缩板 104、左侧伸缩板105和右侧伸缩板106;可以将上板推到下板中,起到一个伸缩的作用。

所述的前侧伸缩板103、后侧伸缩板104、左侧伸缩板105和右侧伸缩板 106均为上下两部分构成,位于下侧的板为中空且开口的结构,上侧的板可以进入下侧的板中,所述的后侧伸缩板104的下部布置有第二轴孔107、定位凹陷108和第一定位孔109;可以将上板推到下板中,起到一个伸缩的作用。

所述的底板102两端外侧、前端和后端布置有螺纹孔6,还布置有储能机定位机构110、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111、电动机定位机构112和稳压器定位机构113,所述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11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14,所述的储能机定位机构110在稳压器定位机构113中;底板具有螺纹孔,可以很方便地将该装置装到悬架、座椅等振动场所上。

所述的储能机定位机构110、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111、电动机定位机构 112和稳压器定位机构113上均加工有螺纹孔6;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将不需要的装置拆除。具有减轻质量、节省成本的优点。

所述的顶板101前端和后端布置有螺纹孔6;可以很方便地将该装置装到悬架、座椅等振动场所上。

所述的减振机构2包括小刚度弹簧201、大刚度弹簧202和阻尼器203,小刚度弹簧201的长度大于大刚度弹簧202的长度,小刚度弹簧201的直径大于大刚度弹簧202的直径,小刚度弹簧201固定在箱体1的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大刚度弹簧202与小刚度弹簧201同轴安装,只固定在顶板101上,阻尼器203与小刚度弹簧201同轴安装,固定在顶板101和底板102之间;小刚度弹簧201、大刚度弹簧202和阻尼器203的嵌套可以更好地实现减振的功能。

所述的储能机构3包括发电机301和稳压器302,发电机301上连接有发电机齿轮303,发电机301固定在发电机定位机构110上,稳压器302固定在稳压器定位机构113中;发电机301与稳压器302相连,稳压器302可以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全波整流整成直流电存储到充电电池中。

所述的散热机构4包括电动机401、风扇402和第二阶梯轴403,所述的电动机401固定在电动机定位机构112中,电动机401上连接有电动机齿轮 404,第二阶梯轴403的一端通过第二轴孔107伸出箱体1外与风扇402相连,第二阶梯轴403上固定有第二大齿轮405和第二小齿轮406,第二大齿轮405 和电动机齿轮404啮合,电机轴407伸出电动机齿轮404的部分与定位凹陷 108相配合;当汽车缓慢运动在颠簸路面时。此时风扇402由于箱体1的压缩速度慢而运转速度很低。散热能力很差。此时便可以通过储能装置3的电能连接电动机401。带动风扇42运作,增大对此处气泵、制动片的散热能力。

所述的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阶梯轴501、齿条502、第一大齿轮503和第一小齿轮504,第一阶梯轴501固定在第一阶梯轴定位机构111中,第一大齿轮503和第一小齿轮504固定在第一阶梯轴501上,第一大齿轮503和发电机齿轮303啮合,齿条502固定在顶板101上,齿条502和第一小齿轮504啮合。传动效率更高。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阶梯轴403和第二大齿轮405通过棘轮机构7连接。棘轮机构只可以传递一种方向的运动,因此上升时阶梯轴不会转动,因此风扇也不会逆转。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风扇402与第二阶梯轴403通过花键8 和紧定螺钉9相连。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减振机构2、储能机构3和散热机构4均与箱体1螺纹连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可以将不需要的装置拆除。具有减轻质量、节省成本的优点。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防撞机构10,所述的防撞机构10 包括防撞杆1001、限位突起1002、第二定位孔1003和防撞弹簧1004,第二定位孔1003的位置与第一定位孔109的位置相对应,防撞杆1001固定在后侧伸缩板104上部,限位突起1002固定在后侧伸缩板104下部,布置在第一定位孔109两侧,防撞弹簧1004固定在限位突起1002之间,防撞杆1001和限位突起1002的中心线重合。箱体还装有防撞固定的装置。箱体1内防撞杆1001 足够长保证箱体1内的齿条等,不能与箱体1内的零件发生碰撞,损坏零件。该装置还可以将定位销装进定第二定位孔1003和第一定位孔109里,在不需要装置运作时,使箱体固定不动。

箱体工作时的三种状态如下所示:

振动状态:由于箱体的减振系统有两个不同刚度比、不同高度的弹簧嵌套而成。所以在箱体运动幅度比较小时。只有小刚度弹簧201在工作。此时装置的刚度小,比较软、隔振性能好。当箱体幅度比较大时。箱体的内部大刚度弹簧202开始工作,形成两个弹簧一块工作。使刚度增加,此时能更好的阻碍路面的振动造成的冲击的传递。减震系统内部的阻尼器203也起到消耗振动的作用。而储能装置通过内部发电机301的感应电动势的阻碍作用为其提供一个阻尼力。而当运动波动很大时,可以通过为电动机401供电电流反向,使第二阶梯轴403的齿轮运动方向与电动机401运动方向相反。从而阻碍汽车的振动状态,起到一个减振的作用。提高舒适性的目的。

储能状态:当箱体被压缩或上升时,齿条502与第一阶梯轴501的第一小齿轮504啮合,带动轴转动。而第一阶梯轴501的第一大齿轮503与左侧的储能机构3的发电机齿轮303啮合。该储能箱齿轮与发电机301连接。发电机 301的端口与稳压器302相连。稳压器302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全波整流整成直流电存储到充电电池中。若与汽车相连存储到汽车的蓄电池中,还需要升压电路,将电压变成12v。使交变力产生的电流稳定的存储在电池内部。电池还与外部的电动机相连,可以给电动机供电。

散热状态:第一阶梯轴501上的第一大齿轮503与第二阶梯轴403上的第二小齿轮406啮合运转。当箱体下压时,第一阶梯轴501与齿条502之间将竖向运动转换成轴向运动。并通过齿轮传递到第二阶梯轴403,连接风扇402转动,而当箱体上升时,由于第二阶梯轴403和第二大齿轮405通过单向离合器棘轮7连接,而棘轮7只可以传递一种方向的运动,因此上升时第二阶梯轴 403不会转动,因此风扇402也不会逆转。而电动机401也与第二阶梯轴403 上的第二大齿轮405相连,当汽车缓慢运动在颠簸路面时。此时风扇402由于箱体1的压缩速度慢而运转速度很低。散热能力很差。此时便可以通过储能机构3的电能连接电动机401。带动风扇402运作,增大对此处气泵、制动片的散热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