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250发布日期:2019-10-19 03:27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定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冲片利用率和保证接头可靠性的定子组件。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 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通常的压缩机包括一个电动机单元,电动机单元具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 转子可旋转地安装在定子附近,还包括一个曲轴,一个连杆和一个活塞。定子上缠绕有线圈,定子与转子之间产生磁力线,在通电的情况下,磁通量发生变化使转子转动。

然而,现有的定子组件因为引出线缺乏保护,存在冲片利用率低和接头可靠性差的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提高冲片利用率和保证接头可靠性的定子组件,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定子组件存在冲片利用率低和接头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冲片利用率和保证接头可靠性的定子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定子,设于定子上的线圈和设于线圈上的线圈引线;所述定子由若干片电机冲片层叠而成,各片电机冲片均呈环形,各片电机冲片的内圈上均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线圈引线与线圈固定连接,线圈引线末端上设有接头。

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冲片根据额部计算磁密,设计额部宽度,确定外形形状尺寸,提高冲片利用率,所述额部宽度为电机冲片上凹槽底端与电机冲片边缘之间的距离。另外,线圈引线与线圈采用先压接再加锡焊的连接方式,增加了线圈引线末端接头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高冲片利用率和保证接头可靠性的特点。

作为优选,各片电机冲片上的凹槽均呈U形,凹槽底部为弧形,凹槽底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的宽度。

作为优选,各个凹槽底端与电机冲片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8mm-20mm。

作为优选,各片电机冲片内圈上的所有凹槽沿电机冲片内圈圆周均匀分布,各个凹槽的开口处均设有左右对称的挡头。各个凹槽开口处设有的挡头能够对位于凹槽上的线圈,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线圈引线外部依次设有聚酯套管和薄膜套管。线圈引线外采用聚酯套管加薄膜套管,双重保护线圈引线不磨损,确保定子组件的安全性能。

作为优选,接头外部设有热缩套管。线圈引线与线圈采用先压接再加锡焊的连接方式,接头外用热缩套管收缩保护,能够有效保证接头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线圈位于定子上的凹槽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电机冲片根据额部计算磁密,设计额部宽度,确定外形形状尺寸,提高冲片利用率;(2)线圈引线外采用聚酯套管加薄膜套管,双重保护线圈引线不磨损,确保定子组件的安全性能;(3)线圈引线与线圈采用先压接再加锡焊的连接方式,接头外用热缩套管收缩保护,能够有效保证接头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冲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定子1、线圈2、线圈引线3、电机冲片4、凹槽5、接头6、挡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1,设于定子上的线圈2和设于线圈上的线圈引线3;所述定子由若干片电机冲片4层叠而成,各片电机冲片均呈环形,各片电机冲片的内圈上均设有若干凹槽5,所述线圈引线与线圈固定连接,线圈引线末端上设有接头6。

其中,如图3所示,各片电机冲片上的凹槽均呈U形,凹槽底部为弧形,凹槽底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的宽度。各片电机冲片内圈上的所有凹槽沿电机冲片内圈圆周均匀分布,各个凹槽的开口处均设有左右对称的挡头7。各个凹槽开口处设有的挡头能够对位于凹槽上的线圈,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各片电机冲片的四个顶角边缘均呈阶梯状。各个顶角处均设有固定孔。各个顶角的左右两侧边缘均设有“W”形的缺口。

此外,线圈引线外部依次设有聚酯套管和薄膜套管。线圈引线外采用聚酯套管加薄膜套管,双重保护线圈引线不磨损,确保定子组件的安全性能。接头外部设有热缩套管。线圈引线与线圈采用先压接再加锡焊的连接方式,接头外用热缩套管收缩保护,能够有效保证接头的可靠性。

另外,线圈位于定子上的凹槽内。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