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9403发布日期:2019-10-19 03:2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机在运转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电机进行散热,但是现有技术的电机都只有简单的风扇结构,散热效果不好。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散热效果好的散热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散热电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电机都只有简单的风扇结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散热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前轴承、转轴、机座、后罩、后端盖、通风管、通风孔、后轴承、中轴承、风扇、后盖、转子和定子,所述机座上设置机壳,机壳左侧设置前端盖,前端盖内设置前轴承,机壳后侧为后端盖,后端盖上设置中轴承,转轴上端设置在前轴承和后轴承内,转轴贯穿机壳内部,转轴上设置转子,转子设置在定子内,定子设置在机壳内壁上,后端盖内设有多个通风孔,后端盖右侧设有多个通风管,通风管位于通风孔右侧,通风管和通风孔相互连通,通风孔的孔径小于通风管的孔径,后端盖右侧设有后罩,后罩右侧为后盖,转轴右端设置在后轴承内,后轴承设置在后盖上,转轴上设置风扇,风扇位于后罩内,后罩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

所述后盖为圆形结构。

所述通风孔和通风管之间的连接部位为弧形段。

所述转子和定子相互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风孔和通风管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特点,外部空气从通风管的一端进入,在通风孔一端流进机壳内,实现气流参数变化,气流进入机壳内部时由于通风孔和通风管的特点,使得气流的流通通道变小,使气流更加集中,比起没有这种大小头相结合的通气孔的普通电机,散热更快,具有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电机整体结构图;

图2是后端盖的右视图;

图3是后罩的左视图;

图4是后罩的俯视图;

图中:1、机壳 2、前端盖 3、前轴承 4、转轴 5、机座 6、后罩 7、后端盖 8、通风管 9、通风孔 10、后轴承 11、中轴承 12、风扇 13、后盖 14、转子 15、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散热电机,包括机壳1、前端盖2、前轴承3、转轴4、机座5、后罩6、后端盖7、通风管8、通风孔9、后轴承10、中轴承11、风扇12、后盖13、转子14和定子15,所述机座5上安装机壳1,机壳1左侧安装前端盖2,前端盖2内安装前轴承3,机壳1后侧为后端盖7,后端盖7上安装中轴承11,转轴4上端安装在前轴承3和后轴承10内,转轴4贯穿机壳1内部,转轴4外周安装转子14,转子14安装在定子15内,转子14和定子15之间有间隙,定子15安装在机壳1内壁上,后端盖7内设有多个通风孔9,后端盖7右侧设有多个通风管8,通风管8位于通风孔9右侧,通风管8和通风孔9相互连通,通风孔9的孔径小于通风管8的孔径,后端盖7右侧设有后罩6,后罩6右侧为后盖13,转轴4右端安装在后轴承10内,后轴承10安装在后盖13上,转轴4右端安装风扇12,风扇12位于后罩6内,后罩6的左端直径小于右端直径,后罩6右侧壁上设有连通外部的风孔。

所述后盖13为圆形结构。

所述通风孔9和通风管8之间的连接部位为弧形结构。

所述转子14和定子15相互匹配。

所述后盖13设有连通外部的风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通风孔9和通风管8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特点,外部空气从通风管8的一端进入,在通风孔9一端流进机壳1内,实现参数压力变化,气流进入机壳1内部时就被压缩冷却,起到了降低机壳1内的温度,使机壳1温度降低,散热效果好;且后罩6左端小右端大的结构,配合风扇12,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后罩6内的空气参数压力变化,进而降低温度。

通风孔9和通风管8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特点,外部空气从通风管8的一端进入,在通风孔9一端流进机壳1内,实现气流参数变化,气流进入机壳1内部时由于通风孔9和通风管8的特点,使得气流的流通通道变小,使气流更加集中,比起没有这种大小头相结合的通气孔9的普通电机,散热更快,具有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