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高频组合式的电机转子铁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4988发布日期:2020-07-31 21:5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高频组合式的电机转子铁芯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转子铁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高频组合式的电机转子铁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转子铁芯一般有铁芯和形芯两部分构成;加热时一般采用中频加热的方式,对金属圈和形芯两部分共同加热;现有技术中,对铁芯的加热利用中频多级加热手段对铁芯加热,如本申请人的授权专利申请号20120514789.3,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铁芯的加热方法及加热装置,此装置的加热线圈通入的是中频电流,采用2级加热的方式;且加热装置的上、下磁轭是分开式结构,通过动力源上下推动上、下磁轭叠加在一起通过中频加热线圈加热铁芯和形芯的,最后通过活动磁轭将形芯推入铁芯中;由于上、下磁轭是分开式结构,在实际生产中易产生磁漏的技术问题,从而造成线圈的磁场降低,即降低了加热效果;

而且专利申请号20120514789.3此专利的加热装置主要是针对小尺寸的转子铁芯加热所制,不适于大尺寸的铁芯加热;因为铁芯的大小不同,所以对加热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但当铁芯尺寸较大时,再采用中频共同加热的方式,就易造成铁芯上下加热不均匀,尤其是形芯部分;因为电磁线圈大多是设置在磁轭外围的,顶部没有设置线圈,而形芯部分是设置在转子铁芯的顶部,由于加热时顶部没有加热线圈通入电流,从而导致温度较低,从而就造成了形芯部分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如果延长加热时间就会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会出现铁芯已加热完成,而形芯部分还未完成,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

另,此加热装置的转子铁芯的输送方式是,当铁芯加热完成后通过夹爪夹住铁芯进行输送的,此类方式在多工位加热时需要每个工位都要匹配一个夹爪和夹爪动作气缸,从而使得加热工位处的空间紧凑且不美观,更不方便加热工位处其它部件的维护,这种传送方式容易反生故障,工作状态不稳定;一个工位的夹爪出现故障,就需要整台设备停机进行维修,维修成本和代价太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种中、高频组合式的电机转子铁芯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中频加热方式不适于大尺寸铁芯加热以及铁芯传送方式不稳定和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高频组合式的电机转子铁芯加热装置,其特征包括基座、加热装置、上下动作装置和左右动作装置;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工件加热支架和便于左右动作装置移动的滑轨;所述的工件加热支架上设置有与加热装置对应的加热工位;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形芯加热装置和加热装置安装座,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包括:外磁轭、外磁轭固定板、内磁轭、内磁轭升降气缸、升降板、内磁轭连接板和电磁加热线圈构成,所述的外磁轭固定板和内磁轭升降气缸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的内磁轭安装在内磁轭连接板上,所述的内磁轭连接板安装在升降板上,所述的升降板安装在内磁轭升降气缸上;所述的上下动作装置包括:上下运动伺服电机、上下运动丝杆、上下运动托板;所述的左右动作装置包括:左右运动伺服电机、左右运动丝杆、左右运动托板;所述的上下运动伺服电机通过皮带连接上下运动丝杆,所述上下运动托板与上下运动丝杆连接;所述的上下运动托板上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安装有工件托架;所述左右运动伺服电机固定在基座上与左右运动丝杆连接,所述的左右运动托板上装有连接桥,所述的左右运动丝杆与连接桥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左右运动托板的底端与滑轨连接;所述的左右运动托板上还安装有固定上下运动装置的固定板;所述的上下运动装置利用连接杆与固定板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形芯加热装置均由保温罩、形芯加热升降气缸、形芯加热升降板、盘式加热线圈、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和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组成;所述的保温罩和形芯加热升降气缸固定在安装座上,所述的形芯加热升降板固定在形芯加热升降气缸上,所述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安装在形芯加热升降板上,所述的盘式加热线圈安装在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的底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分为磁轭铁芯加热装置a、磁轭铁芯加热装置b和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

作为优选,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a和磁轭铁芯加热装置b连接同一个电源接入中频电流,组成一级加热;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各连接一个电源接入高频电流,组成二级加热;所述的形芯加热装置各连接同一个电源接入高频电流,组成三级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上还安装有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气缸上安装有卸料升降柱,所述卸料升降柱上设置有卸料托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三级非同时对铁芯加热的方式,从而解决了铁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轭铁芯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形芯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盘形加热线圈示意图。

图中标示:基座1、工件加热支架101、加热工位1010、滑轨102、磁轭铁芯加热装置a2、磁轭铁芯加热装置b22、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23、外磁轭201、外磁轭固定板202、内磁轭203、内磁轭升降气缸204、升降板205、内磁轭连接板206、电磁加热线圈207、形芯加热装置3、保温罩301、形芯加热升降气缸302、形芯加热升降板303、盘式加热线圈304、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305、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306、加热装置安装座4、上下运动伺服电机5、上下运动丝杆501、上下运动托板502、升降柱503、工件托架504、左右运动伺服电机6、左右运动丝杆601、左右运动托板602、连接桥603、固定板604、所述卸料气缸7、卸料升降柱701、卸料托架702。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高频组合式的电机转子铁芯加热装置,基座1、加热装置、上下动作装置和左右动作装置;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工件加热支架101和便于左右动作装置移动的滑轨102;所述的工件加热支架上设置有与加热装置对应的加热工位1010;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形芯加热装置3和加热装置安装座4,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包括:外磁轭201、外磁轭固定板202、内磁轭203、内磁轭升降气缸204、升降板205、内磁轭连接板206和电磁加热线圈207构成,所述的外磁轭固定板202和内磁轭升降气缸204安装在安装座4上,所述的内磁轭203安装在内磁轭连接板206上,所述的内磁轭连接板206安装在升降板205上,所述的升降板205安装在内磁轭升降气缸204上;所述的上下动作装置包括:上下运动伺服电机5、上下运动丝杆501、上下运动运托板502;所述的左右动作装置包括:左右运动伺服电机6、左右运动丝杆601、左右运动托板602;所述的上下运动伺服电机5通过皮带连接上下运动丝杆501,所述上下运动托板502与上下运动丝杆501连接;所述的上下运动托板502上安装有升降柱503,所述升降柱503上安装有工件托架504;所述左右运动伺服电机6固定在基座1上与左右运动丝杆601连接,所述的左右运动托板601上装有连接桥603,所述的左右运动丝杆601与连接桥603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左右运动托板602的底端通过滑块与滑轨102连接;所述的左右运动托板602上还安装有固定上下运动装置的固定板604;所述的上下运动装置利用连接杆与固定板604连接固定。

本方案中,所述的形芯加热装置3均由保温罩301、形芯加热升降气缸302、形芯加热升降板303、盘式加热线圈304、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305和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306组成;所述的保温罩301和形芯加热升降气缸302固定在安装座4上,所述的形芯加热升降板303固定在形芯加热升降气缸302上,所述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306安装在形芯加热升降板302上,所述的盘式加热线圈304安装在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305的底端;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分为磁轭铁芯加热装置a2、磁轭铁芯加热装置b22和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23;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a2、磁轭铁芯加热装置b22连接同一个电源接入中频电流,组成一级加热;所述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23各连接一个电源接入高频电流,组成二级加热;所述的形芯加热装置3连接同一个电源接入高频电流,组成三级加热;所述的基座1上还安装有卸料气缸7,所述卸料气缸7上安装有卸料升降柱701,所述卸料升降柱701上设置有卸料托架702。

该装置共有两组,使用时,两组同时工作,首先将铁芯放在带加热工位上,然后通过左右动作装置与上下动作装置将铁芯放置加热工位上,上下动作装置向上动作顶起转子铁芯在加热工位处,磁轭铁芯加热装置a、磁轭铁芯加热装置b向下运动,对加热工位上的铁芯先进行一级加热,加热到200度左右;上下动作装置向下动作后,左右动作装置推动上下动作装置运动到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对应的加热工位处,然后上下动作装置顶起磁轭铁芯加热装置c向下运动,对加热工位上的铁芯进行二级加热,加热到500度左右;重复上述动作,带动转子铁芯运动到形芯加热装置对应的加热工位处,最后形芯加热装置向下运动,对加热工位上的铁芯的形芯进行三级加热;该装置工件的传送通过左右动作装置与上下动作装置的配合,完成递进式的传送方式;该装置的一级加热采用的是中频加热方式,二级和三级采用的是高频加热方式,从而使铁芯各部分加热更加均匀;加热完成后卸料气缸工作,带动卸料升降柱向上运动,通过卸料托架将铁芯顶起卸料;该装置采用递进的方式传送,即一级加热完成时,上下动作装置工作将工件顶起,再通过左右动作装置将部件推送至二级加热区,最后通过左右动作装置推送至三级加热区。

磁轭铁芯加热装置动作时,当工件托架运送工件到加热工位时,内磁轭升降气缸动作,带动升降板动作,升降板带动内磁轭连接板动作到外磁轭内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完后内磁轭升降气缸复位,带动其他内组件复位;形芯加热装置动作时,工件到加热工位时,形芯加热气缸带动形芯加热升降板动作,形芯加热升降板动作带动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动作,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固定片带动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动作,盘式加热线圈安装板带动盘式加热线圈动作到保温罩内,从而完成对形芯的加热;加热完成后形芯加热气缸复位带动其他组件复位。

该装置的上下动作装置,动作时,首先通过上下运动伺服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连接上下运动丝杆上的皮带轮从而带动上下运动丝杆工作,上下运动丝杆带动上下运动托板工作,上下运动托板带动升降柱运动,升降柱带动工件托架工作。

该装置的左右动作装置,动作时,首先左右运动伺服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左右运动丝杆上的皮带轮,从而带动左右运动丝杆工作,左右运动丝杆推动左右运动托板工作,左右运动托板带动固定板在滑轨上运动,固定板带动上下动作装置左右运动。

该装置,通过采用将内、外磁轭合二为一,从而提高了线圈的磁场强度,防止了线圈漏磁的技术问题,并且通过采用中频和高频结合以及不同电源的使用,从而避免了了铁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而且还节省了能源的消耗;通过设置独立的形芯加热装置,从而避免了形芯加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通过采用左右动作装置和上下动作装置代替了夹爪传送铁芯的方式,从而减少了加热工位处的部件安装,从而方便了加热工位处其他部件的维护,并且提高了美观程度,降低了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