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绕线圈整齐排列成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6203发布日期:2019-11-25 23:12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绕线圈整齐排列成型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绕线圈整齐排列成型夹具。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是指安装在定子上的绕组,也就是绕在定子上面的铜线。绕组是由多个线圈或线圈组构成一相或整个电磁电路的统称。电动机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集中式绕组的绕制和嵌装比较简单,但效率较低,运行性能也差。目前的交流电动机定子绝大部分都是应用分布式绕组,根据不同机种、型号及线圈嵌绕的工艺条件,电动机各自设计采用不同的绕组型式和规格。定子绕组根据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数的关系,可分为显极式与隐式两种类型。

当线圈进行完竖绕粗略加工后,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定型加工操作,然而目前鲜有一种针对竖绕线圈排列成型加工的器具可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竖绕线圈整齐排列成型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竖绕线圈整齐排列成型夹具,包括上下模座,所述上下模座的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模芯,所述模芯表面包裹有四氟带,所述上下模座的侧面还设有多个用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上下连接的侧压连接板,所述模芯侧面上与所述上下模座形成的凹槽内还设置有用于侧压固定的侧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下模座的上模座与下模座内均设有用于插接所述模芯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至少2个用于竖直方向螺栓固定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下模座的上模座与下模座的侧面均设有至少2个用于与所述侧压连接板配合横向螺栓固定的第一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上设有至少2个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压连接板上还设有至少2个与所述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压连接板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横向侧压把手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芯中的中间挤压块设有用于安装竖向侧压把手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紧固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针对竖绕线圈的特点,通过上下模座的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模芯,模芯表面包裹有四氟带,上下模座的侧面还设有多个用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上下连接的侧压连接板,模芯侧面上与上下模座形成的凹槽内还设置有用于侧压固定的侧压板以及对应位置的侧压把手,可以进行横向和竖直方向的侧压定向,对于线圈的紧固效果好。

(2)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构建造型简单,加工设计成本低廉,并且安装也简易。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以上和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参考附图来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因此将不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并且,附图中示出的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大小是示例性的,而不应当被理解成各个部分之间唯一确定的位置或尺寸关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模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模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模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模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压连接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压连接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压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压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侧压连接板,2为侧压板,3为上下模座,4为模芯,5为侧压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上下模座3,上下模座3的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设置有模芯4,模芯4表面包裹有四氟带,上下模座3的侧面还设有多个用于上模座与下模座上下连接的侧压连接板1,模芯4侧面上与上下模座3形成的凹槽内还设置有用于侧压固定的侧压板2,

如图2、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模芯4的多个视角的具体结构示意图,模芯4中的中间挤压块设有用于安装竖向侧压把手5的螺纹孔,中间挤压快的侧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其两侧的对称固定块也均设有用于安装的第二通孔。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上下模座3的多个视角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上下模座3的上模座与下模座内均设有用于插接模芯4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2个用于竖直方向螺栓固定的第一通孔,除此之外,上下模座3的上模座与下模座的侧面均设有2个用于与侧压连接板1配合横向螺栓固定的第一开孔。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侧压连接板1的多个视角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侧压连接板1上还设有2个与第一开孔对应的第二开孔,此外,侧压连接板1上中心位置处还设有用于安装横向侧压把手5的螺纹孔。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侧压板2的多个视角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结构为长方体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