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8173发布日期:2020-03-24 15:5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现有的电机铜线束缠绕在转子外,电机在运行时铜线束的电压较高,容易使转轴漏电导致工作人员触电,危险性较高且铜线束容易产生散乱。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内的走线方式容易漏电,危险性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铜线束,所述外壳内转动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外套设有定子,所述定子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定子由多个工型件组成,所述铜线束绕卷在多个工型件之间,所述外壳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盒,所述铜线束的两端均与接线盒电线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贯穿外壳设置,所述转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外套设有风罩,所述风罩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轴与外壳之间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圈与外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型件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与转子外侧壁相抵接触,所述第二弧形板与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铜线束在多个连接板之间通过s型绕卷的方式进行缠绕。

优选地,所述铜线束由多根铜线螺旋绕而成,多根所述铜线通过多个扎带固定捆绑。

优选地,所述转子内嵌设有永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工型件和铜线束,通过将铜线束螺旋绕卷,可以使铜线束形成一个整体,使铜线束不会产生散乱,同时,将铜线束与工型件进行s型绕卷,即可将铜线束绕卷在定子内,在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转轴不会与高压电接触,漏电几率小,危险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线束不会散乱且漏电几率小,危险性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的正面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的侧面结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中工型件与铜线束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中工型件与铜线束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转轴、3转子、4定子、5工型件、6铜线束、7接线盒、8风扇、9风罩、10轴承、11第一弧形板、12第二弧形板、13连接板、14铜线、15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避免触电的电机走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铜线束6,进一步的,铜线束6在多个连接板13之间通过s型绕卷的方式进行缠绕,外壳1内转动贯穿设有转轴2,需要说明的是,转轴2与外壳1之间通过两个轴承10转动连接,轴承10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与转轴2同轴固定连接,外圈与外壳1固定连接,转轴2外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子3,需要注意的是,转子3内嵌设有永磁铁,转子3外套设有定子4,定子4的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定子4由多个工型件5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工型件5包括第一弧形板11和第二弧形板12。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弧形板11与第二弧形板12之间通过连接板13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11与转子3外侧壁相抵接触,第二弧形板12与外壳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铜线束6绕卷在多个工型件5之间,外壳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接线盒7,铜线束6的两端均与接线盒7电线连接,转轴2的两端均转动贯穿外壳1设置,转轴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风扇8,风扇8外套设有风罩9,风罩9与外壳1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铜线束6由多根铜线14螺旋绕而成,多根铜线14通过多个扎带15固定捆绑。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铜线束6螺旋绕卷,使得多根铜线14螺旋缠绕形成整体,从而不会使铜线14产生散乱的情况,且将铜线束6通过s型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多个连接板13上,使得铜线束6不用和转轴2一起转动,也不会与转轴2接触,在进行运行时,铜线束6上的高压不会产生泄漏,漏电的几率较小,大大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接线盒7对铜线束6进行通电,电流流动的过程中产生电磁场,转子3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转动,转子3带动转轴2转动,即可进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