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7667发布日期:2020-06-17 00:5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因此,电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现有的电机输出端大多是通过皮带连接至其负载上,皮带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在长期使用后,皮带由于老化出现松弛现象,这时,必须及时的对皮带的张紧度进行调整,否则严重影响电机的输出功率或使电机超负荷运转,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调节杆底端设有支撑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均为螺母,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调节杆上设有刻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孔为长条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设有通孔的基座底端与工作台间还活动设有垫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基座一端的中间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调节基座上的通孔在调节杆上的不同高度来实现电机输出端的皮带与负载间的张紧度,从而实现皮带的张紧调整,使电机正常运转,本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孔沿调节杆下移一定高度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9底端的基座1,基座1一端与工作台10通过铰链连接,基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基座的自由端可沿基座与工作台铰接的一端旋转,基座1另一端上即自由端上设有通孔2,通孔2内竖直设有调节杆3,通孔2沿调节杆3上下移动,调节杆3上设有第一锁紧部4和第二锁紧部5,第一锁紧部4位于通孔2上端的调节杆3上,第二锁紧部5位于通孔2底端的调节杆3上。

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7与负载8连接,初始使用电机9时,由于基座的一端与工作台铰接连接,便于基座的另一端沿铰接处向上抬起,即将基座1上的通孔2沿调节杆3上移,即使得电机9输出端与负载8间的皮带7张紧即可;使用一段时间后,当皮带出现松弛现象时,将基座1通过通孔2沿调节杆下移,带动基座1上的电机9一端下移,使得电机9输出端与负载8间的间距变大,即起到张紧电机输出端与负载间的皮带的作用,实现电机输出端皮带张紧度的调整,如此反复,实现了皮带的多次张紧调整,使得电机正常运转。

为了缓解基座上的电机对调节杆的压力,调节杆3底端设有支撑座301。

第一锁紧部4和第二锁紧部5均为螺母,调节杆3上设有螺纹,即通过设置在通孔2上下两端的螺母实现对调节杆3的锁紧固定,避免基座在调节杆3上移动,保持基座1和调节杆3的相对稳定性。

调节杆3上设有刻度302,便于通孔每次下移在调节杆上的距离,实现皮带张紧度的有效调节,避免皮带过紧或过松。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通孔2在调节杆3上的上下移动,实现基座1一端与另一端的不同角度倾斜,通孔2为长条形;且设有通孔2的基座1一端与水平面间还活动设有垫块6,在调节通孔2在调节杆3上下移动过程中,起到对基座1及电机的暂时支撑作用,减少人力。

为了提高调节杆3对基座1的支撑稳定性,将通孔2设置在基座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即调节杆3处于基座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避免调节杆3设置在基座1一端造成基座和电机的不平衡。

通过调节基座1上的通孔2在调节杆3上的不同高度来实现电机输出端的皮带7与负载8间的张紧度,从而实现松弛皮带的张紧调整,使电机正常运转,本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省时省力。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底端设有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均为螺母,所述调节杆上设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条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通孔的基座底端与工作台间还活动设有垫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基座一端的中间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调节基座上的通孔在调节杆上的不同高度来实现电机输出端的皮带与负载间的张紧度,从而实现皮带的张紧调整,使电机正常运转,本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梁品;林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同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