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216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微电机,全称“微型电动机”,微电机常用于控制系统或传动机械负载中,用于实现机电信号或能量的检测、解析运算、放大、执行或转换等功能,在微电机中,碳刷通过弹性的碳刷臂安装到电机的端盖,碳刷在碳刷臂的弹力作用下与转子的换向器摩擦接触,碳刷臂是导电体,分别与碳刷以及安装在端盖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外部的电源依次通过导电端子、碳刷臂、碳刷、换向器给转子的电枢绕组供电。现有的电机结构繁琐复杂,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并未采用绝缘保护措施,导致导电端子在工作时会与磁瓦、电机壳体发生意外电性接触,进而导致电机漏电引发危险,带来使用的不便和各种安全隐患,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绝缘保护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高压和运行稳定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设置有磁瓦,所述电机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绕制有电枢绕组,所述转子连接有换向器,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碳刷臂,所述碳刷臂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碳刷臂之间连接有螺钉,所述碳刷臂的一端悬空且设置有碳刷,所述端盖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隔离导电端子与磁瓦以及用于隔离导电端子与电机壳体的保护边沿,所述保护边沿的高度大于导电端子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保护边沿呈弧形且与端盖的外侧面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端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端盖的四周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盖板的四周均设置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以及电机壳体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电机转轴连接的轴承。

优选的,所述碳刷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端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往端部弯折,所述端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卡块,所述碳刷设置有与弹性卡块配合卡接的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设置有磁瓦,所述电机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绕制有电枢绕组,所述转子连接有换向器,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碳刷臂,所述碳刷臂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碳刷臂之间连接有螺钉,所述碳刷臂的一端悬空且设置有碳刷,所述端盖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隔离导电端子与磁瓦以及用于隔离导电端子与电机壳体的保护边沿,所述保护边沿的高度大于导电端子的高度。

在微电机中,磁瓦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内壁,电机转轴贯穿电机壳体,电机转轴与绕制有电枢绕组的转子连接,转子与换向器连接,当端盖安装到电机壳体时,换向器进入端盖并主动撑开端盖两侧的碳刷臂,导电端子与碳刷臂通过螺钉安装在端盖,碳刷在碳刷臂的弹力作用下与换向器摩擦接触,由于碳刷臂是导电体,分别与碳刷、导电端子电连接,外部的电源依次通过导电端子、碳刷臂、碳刷、换向器给转子的电枢绕组供电,进而驱动微电机运作。保护边沿的高度大于导电端子的高度,保护边沿能够有效隔离导电端子与磁瓦,使磁瓦与导电端子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1mm,同时,保护边沿能够有效隔离导电端子与电机壳体,防止导电端子与电机壳体之间接触而发生跳弧漏电,起到隔离绝缘防护作用,进一步使电机达到耐高压不跳弧,漏电量小于每分钟5ma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绝缘保护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高压和运行稳定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盖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碳刷臂与碳刷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电机壳体2——磁瓦3——电机转轴

4——转子5——电枢绕组6——换向器

7——端盖71——导电端子

72——碳刷臂721——端部722——连接部

723——安装孔724——卡口725——弹性卡块

73——螺钉74——碳刷741——凸台

75——保护边沿76——定位柱

8——盖板81——定位孔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高压电机结构,包括电机壳体1,所述电机壳体1内设置有磁瓦2,所述电机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电机转轴3,所述电机转轴3设置有转子4,所述转子4绕制有电枢绕组5,所述转子4连接有换向器6,所述电机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7,所述端盖7的两侧均设置有碳刷臂72,所述碳刷臂72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端子71,所述导电端子71与碳刷臂72之间连接有螺钉73,所述碳刷臂72的一端悬空且设置有碳刷74,所述端盖7的两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隔离导电端子71与磁瓦2以及用于隔离导电端子71与电机壳体1的保护边沿75,所述保护边沿75的高度大于导电端子71的高度。

在微电机中,磁瓦2固定安装在电机壳体1的内壁,电机转轴3贯穿电机壳体1,电机转轴3与绕制有电枢绕组5的转子4连接,转子4与换向器6连接,当端盖7安装到电机壳体1时,换向器6进入端盖7并主动撑开端盖7两侧的碳刷臂72,导电端子71与碳刷臂72通过螺钉73安装在端盖7,碳刷74在碳刷臂72的弹力作用下与换向器6摩擦接触,由于碳刷臂72是导电体,分别与碳刷74、导电端子71电连接,外部的电源依次通过导电端子71、碳刷臂72、碳刷74、换向器6给转子4的电枢绕组5供电,进而驱动微电机运作。保护边沿75的高度大于导电端子71的高度,保护边沿75能够有效隔离导电端子71与磁瓦2,使磁瓦2与导电端子71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1mm,同时,保护边沿75能够有效隔离导电端子71与电机壳体1,防止导电端子71与电机壳体1之间接触而发生跳弧漏电,起到隔离绝缘防护作用,进一步使电机达到耐高压不跳弧,漏电量小于每分钟5ma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且设计合理,绝缘保护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高压和运行稳定性,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边沿75呈弧形且与端盖7的外侧面一体成型。具体地,一体成型的保护边沿75与端盖7的外侧面,结构更紧凑,整体美观,便于生产制造,整体构造更稳定牢固,使用寿命长。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端盖7的端面设置有盖板8,所述端盖7的四周均设置有定位柱76,所述盖板8的四周均设置有与定位柱76匹配的定位孔81。具体地,端盖7通过定位柱76与盖板8的定位孔81相对应连接,实现端盖7与盖板8之间的安装连接,连接稳定可靠,定位效果好。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盖板8的内部以及电机壳体1的底部均设置有与电机转轴3连接的轴承9。具体地,设置于盖板8内部以及电机壳体1底部的轴承9分别连接在电机转轴3的顶端与底端,有效稳定电机转轴3的工作位置,提高电机转轴3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碳刷臂72包括一体成型的端部721与连接部722,所述连接部722往端部721弯折,所述端部721设置有安装孔723,所述连接部722设置有卡口724,所述卡口724的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卡块725,所述碳刷74设置有与弹性卡块725配合卡接的凸台741。具体地,一体成型的端部721与连接部722结构紧凑,结构稳定性好,支撑承载面积大,连接部722往端部721弯折,使连接部722处于悬挂状态,有利于换向器6进入端盖7并主动撑开碳刷臂72的连接部722,方便碳刷74与换向器6摩擦接触,碳刷臂72的端部721通过螺钉73与导电端子71稳定安装在端盖7,碳刷74连接于碳刷臂72的连接部722,碳刷74插进卡口724内再通过凸台741与弹性卡块725配合卡接,进而完成碳刷74与碳刷臂72之间的安装连接。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