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219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



背景技术:

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磁兼容的测量由测试场地和测试仪器组成,emc测试目的是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场所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的电器产品的干扰影响。

随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微电机正在往高性能、小体积、重量轻的方向发展,不仅需要在较小的体积空间内完成结构设计,而且还要满足较高的emc要求,因此在有限的体积空间内来完成满足较高的emc要求的电机设计一直是行业难点,电机端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些对emc有较高要求的微电机,目前采用传统直插式电气元件来实现,但是这些电气元件体积较大,不仅导致微电机体积增大,而且还使微电机的emc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结构精巧且设计合理,通过巧妙安装电容来起到吸波作用,达到电磁兼容的标准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碳刷臂与接电端头,所述碳刷臂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碳刷臂之间连接有螺钉,所述碳刷臂的一端悬空且设置有碳刷,所述碳刷臂分别与导电端子、碳刷电连接,所述端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收纳电容的收容腔。

优选的,所述收容腔的内部设置有电容,所述电容与接电端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容包括芯体,所述芯体连接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接电端头连接,所述第二引脚引出到端盖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导电端子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接电端头通过第一连接孔纵向贯穿端盖并延伸到端盖的外部,所述螺钉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碳刷臂连接在端盖。

优选的,所述碳刷臂包括一体成型的端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往端部弯折,所述端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卡块,所述碳刷设置有与弹性卡块配合卡接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端盖的四周均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盖板的四周均设置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与电机的转轴连接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两侧均设置有碳刷臂与接电端头,所述碳刷臂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与碳刷臂之间连接有螺钉,所述碳刷臂的一端悬空且设置有碳刷,所述碳刷臂分别与导电端子、碳刷电连接,所述端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收纳电容的收容腔。

在微电机中,碳刷臂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连接于端盖的两侧,碳刷臂的固定端通过螺钉与导电端子稳定安装在端盖,碳刷也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两个碳刷臂的活动端且保持悬挂状态,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端盖内部的闲置空间,在端盖的内部开设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组装或拆卸电容,使用灵活方便,当收容腔内安装电容时,能够使微电机起到防止emc干扰的作用,收容腔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干扰其他零部件的正常运作。当端盖安装到微电机时,换向器进入端盖并主动撑开端盖两侧的碳刷臂,碳刷在碳刷臂的弹力作用下与转子的换向器摩擦接触,由于碳刷臂是导电体,分别与碳刷以及安装在端盖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外部的电源通过接电端头依次传导到导电端子、碳刷臂、碳刷、换向器、转子,为转子的电枢绕组供电,进而驱动微电机运作,工作性能稳定,降低微电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且设计合理,通过巧妙安装电容来起到吸波作用,达到电磁兼容的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碳刷臂与碳刷之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端盖11——定位柱

2——导电端子21——第一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

3——接电端头

4——碳刷臂41——端部42——连接部

43——安装孔44——卡口45——弹性卡块

5——螺钉

6——碳刷61——凸台

7——收容腔

8——电容81——第一引脚82——第二引脚

83——芯体

9——盖板91——定位孔9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防emc干扰的电机端盖组结构,包括端盖1,所述端盖1的两侧均设置有碳刷臂4与接电端头3,所述碳刷臂4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端子2,所述导电端子2与碳刷臂4之间连接有螺钉5,所述碳刷臂4的一端悬空且设置有碳刷6,所述碳刷臂4分别与导电端子2、碳刷6电连接,所述端盖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收纳电容8的收容腔7。

在微电机中,碳刷臂4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连接于端盖1的两侧,碳刷臂4的固定端通过螺钉5与导电端子2稳定安装在端盖1,碳刷6也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两个碳刷臂4的活动端且保持悬挂状态,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端盖1内部的闲置空间,在端盖1的内部开设有收容腔7,收容腔7用于组装或拆卸电容8,使用灵活方便,当收容腔7内安装电容8时,能够使微电机起到防止emc干扰的作用,收容腔7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干扰其他零部件的正常运作。当端盖1安装到微电机时,换向器进入端盖1并主动撑开端盖1两侧的碳刷臂4,碳刷6在碳刷臂4的弹力作用下与转子的换向器摩擦接触,由于碳刷臂4是导电体,分别与碳刷6以及安装在端盖1的导电端子2电连接,外部的电源通过接电端头3依次传导到导电端子2、碳刷臂4、碳刷6、换向器、转子,为转子的电枢绕组供电,进而驱动微电机运作,工作性能稳定,降低微电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且设计合理,通过巧妙安装电容8来起到吸波作用,达到电磁兼容的标准要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收容腔7的内部设置有电容8,所述电容8与接电端头3连接。具体地,收容腔7用于组装或拆卸电容8,使用灵活方便,当收容腔7内安装电容8时,吸波效果好,使得微电机因电磁反应产生的电磁干扰通过电容8得到有效削弱,满足更高的emc电磁兼容要求,降低微电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容8包括芯体83,所述芯体83连接有第一引脚81和第二引脚82,所述第一引脚81与接电端头3连接,所述第二引脚82引出到端盖1的外侧。具体地,芯体83通过第一引脚81与接电端头3连接,通过第二引脚82引出到端盖1的外侧,当端盖1安装到微电机时,第二引脚82与电机壳导电连接,由于在微电机使用时,电机壳是接地的,进而也使电容8是接地的,从而使微电机满足更高的emc电磁兼容要求,安装布局合理,结构简单小巧,发挥电容8的吸波作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导电端子2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与第二连接孔22,所述接电端头3通过第一连接孔21纵向贯穿端盖1并延伸到端盖1的外部,所述螺钉5通过第二连接孔22与碳刷臂4连接在端盖1。具体地,接电端头3通过第一连接孔21纵向贯穿端盖1并延伸到端盖1的外部,实现对接电端头3进行定位,使接电端头3插入安装在端盖1,连接稳定可靠,螺钉5通过第二连接孔22将碳刷臂4固定安装在端盖1,安装简单方便,定位效果好。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碳刷臂4包括一体成型的端部41与连接部42,所述连接部42往端部41弯折,所述端部41设置有安装孔43,所述连接部42设置有卡口44,所述卡口44的四周均设置有弹性卡块45,所述碳刷6设置有与弹性卡块45配合卡接的凸台61。具体地,一体成型的端部41与连接部42结构紧凑,结构稳定性好,支撑承载面积大,连接部42往端部41弯折,使连接部42处于悬挂状态,有利于换向器进入端盖1并主动撑开碳刷臂4的连接部42,方便碳刷6与换向器摩擦接触,碳刷臂4的端部41通过螺钉5与导电端子2稳定安装在端盖1,碳刷6连接在可活动的连接部42且处于悬挂状态,碳刷6插进卡口44内再通过凸台61与弹性卡块45配合卡接,进而完成碳刷6与碳刷臂4之间的安装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端盖1的底部设置有盖板9,所述端盖1的四周均设置有定位柱11,所述盖板9的四周均设置有与定位柱11匹配的定位孔91,所述盖板9的内部设置有与电机的转轴连接的轴承92。具体地,端盖1通过定位柱11与盖板9的定位孔91相对应连接,实现端盖1与盖板9之间的安装连接,盖板9内的轴承92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有效稳定转轴的工作位置,提高工作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