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0813发布日期:2020-11-25 15:4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储能系统是可在电网、脉冲功率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通用技术。在电网中可用于填峰削谷,满足城市配电网分时段、分区域出现的用电高峰、低谷时供电需求;在脉冲功率领域可用于给脉冲电容器充电,脉冲电容器放电产生力学、声波等特性在地质勘探、建筑废弃物回收、污水处理、页岩气开采等行业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中,大型电池储能系统通常使用集装箱作为储能电池的载体,以方便移动运输,然而,储能电池的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不容易装入集装箱中。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储能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旨在通过改造集装箱来方便装入储能装置中的储能电池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集装箱及容置在所述集装箱中的储能电池组与变流模块;所述集装箱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储能电池组与所述变流模块的收容空间、若干用于将所述收容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双开门及一个雨棚,所述若干双开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一侧,所述雨棚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一端;所述储能电池组包括若干并联的并间隔设置的电池簇,所述若干电池簇容置在所述收容空间靠近所述双开门的一侧,且每个电池簇正对一个双开门;所述变流模块容置在所述收容空间靠近所述雨棚的一端,且所述变流模块用于交直流转换并所述储能电池组接入到电网中。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电池组远离所述双开门的一侧与所述集装箱的内壁间隔形成检修通道。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固定在所述集装箱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检修通道的上方,所述电连接组件将所述若干电池簇并联后电连接至所述变流模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变流模块包括两个储能双向变流器,每个储能双向变流器通过所述电连接组件与相同数量的电池簇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并联铜排,每个电池簇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模块,每个并联铜排将一个电池簇中的电池模块并联后电连接至对应的储能双向变流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储能电池组、所述变流模块及所述电连接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有空调组件,所述空调组件容置在所述收容空间远离所述变流模块的一端,且所述空调组件设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位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上方并固定在所述集装箱的内壁上以用于对所述储能电池组进行加热或者制冷。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设有消防组件,所述消防组件包括消防管道及若干设置在所述消防管道上的报警器,所述消防管道与所述集装箱的内壁相连并位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上方,所述若干报警器与所述若干电池簇一一对应,所述消防管道在每个电池簇的上方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喷射灭火物质的喷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通过在集装箱上设置双开门,使得集装箱可以通过双开门进行储能电池组的安装,使得储能电池组的安装更加简单快捷,同时也利于储能电池组的维修与更换。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储能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储能装置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图2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100,主要用于方便储能电池组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储能装置100包括集装箱10及容置在集装箱10中的储能电池组20与变流模块30;集装箱10设有用于容置储能电池组20与变流模块30的收容空间101、若干用于将收容空间101与外界连通的双开门102及一个雨棚103,若干双开门102设置在集装箱10的一侧,雨棚103设置在集装箱10的一端;储能电池组20包括若干并联的并间隔设置的电池簇201,若干电池簇201容置在收容空间101靠近双开门102的一侧,且每个电池簇201正对一个双开门102;变流模块30容置在收容空间101靠近雨棚103的一端,且变流模块30用于交直流转换并储能电池组20接入到电网200中。

可以理解,双开门102可以作为储能电池组20进入集装箱10的窗口,如此非常方便使用叉车等工具将每个电池簇201通过对应的双开门102装入集装箱10内,可以缩短储能电池组20的安装时间,同时双开门102也可以储能电池组20的维修与更换窗口,如此工作人员不用在狭小的集装箱10内进行储能电池组20的维修与更换操作。雨棚103则起到挡雨的作用,这里需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查看或者操作变流模块30的工作状态,集装箱10设有变流模块30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供工作人员进出的检修门(图未示),雨棚103则用于防止检修门在雨水的侵蚀下发生锈蚀。

进一步的,储能电池组20远离双开门102的一侧与集装箱10的内壁间隔形成检修通道104,检修通道104给工作人员提供对储能电池组20进行日常检修的空间,以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储能电池组20的工作状态。

更为具体的是,储能装置100还包括电连接组件40,电连接组件40固定在集装箱10的内壁上并位于检修通道104的上方,电连接组件40将若干电池簇201并联后电连接至变流模块30,可以理解,电连接组件40设置在检修通道104的上方,一方面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接线,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检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另一个方面电连接组件40可以远离储能电池组20,可以提高安全性能,比如储能电池组20出现问题时,电连接组件40可以迅速断开,或者电连接组件40出现火花的不良时不会影响到储能电池组20的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流模块30包括两个储能双向变流器301,每个储能双向变流器301通过电连接组件40与相同数量的电池簇201电连接,对应的,电连接组件40包括若干并联铜排401,每个电池簇201包括至少两个电池模块2011,每个并联铜排401将一个电池簇201中的电池模块2011并联后电连接至对应的储能双向变流器301。

进一步的,储能装置100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50,电池管理系统50与储能电池组20、变流模块30及电连接组件40电连接以用于控制储能装置100的工作状态,比如,电池管理系统50可以用来监控每个电池模块2011在工作时的电压状态与温度状态,以防止电池模块2011出现过充、过放及过热的问题,电池管理系统50也可以用来自动控制变流模块30的工作状态,以在用电低峰时段将电网200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充入储能电池组20,或者在用电高峰时段将储能电池组20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后输入电网200中进行使用。

优选的,为了防止电池模块2011出现过热的问题,电池管理系统50设有空调组件501,空调组件501容置在收容空间101远离变流模块30的一端,且空调组件501设有送风管道5011,送风管道5011位于储能电池组20的上方并固定在集装箱10的内壁上以用于对储能电池组20进行加热或者制冷。这里需说明的是,变流模块30在工作的时候也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因此空调组件501与变流模块30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的远,以避免变流模块30产生的热量干扰空调组件501的制冷效果。

同时,为了防止电池模块2011因过热而出现起火或者爆炸的安全事故,电池管理系统50还设有消防组件502,消防组件502包括消防管道5021及若干设置在消防管道5021上的报警器5022,消防管道5021与集装箱10的内壁相连并位于储能电池组20的上方,若干报警器5022与若干电池簇201一一对应,且消防管道5021在每个电池簇201的上方至少设有一个用于喷射灭火物质的喷头5023,在本实施方式中,报警器5022用于检测集装箱10内的温度与烟雾信息以检测电池模块2011是否出现起火的安全隐患,电池管理系统50根据报警器5022的检测信息控制喷头5023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