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8438发布日期:2020-11-03 23:54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轴式电驱动装置通常包括电机、差速装置和与电机基本同轴配置的减速器,转子轴为中空轴,且由于减速器配置在电动机的一侧,因此还设有一穿过转子轴的内腔里的电机的传动轴。

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将油泵安设在电机前,利用转子齿轮轴上的传动齿轮带动油泵齿轮,由于空间的限制以及油泵布置位置的要求,油泵齿轮的直径与输入齿轮的直径相当,当电机的最高转速达到13000rpm时,油泵的转速也接近该数值,这增加了产生气穴的风险。为此,还期待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同时具有较低油泵转速的电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一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向外伸出;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包括:

壳体,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

轴承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并向所述电机一侧伸出;

所述轴承支撑部远离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一安装座;

支架,设置在所述差速器内部,并向所述输出轴伸出;

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套设在所述轴承支撑部上;

传动齿轮,套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油泵,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油泵包括:

输入轴,设置在所述油泵的上,并向所述差速器一侧伸出;

油泵齿轮,设置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油泵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还包括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轴承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输入轴一侧

支撑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孔中;

安装头,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的远离所述油泵一侧,且套设在所述支撑轴承中。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一管状部,所述管状部设置在所述轴承和所述轴承支撑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油泵齿轮和所述油泵输入轴之间通过端面花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和油泵齿轮均为直齿齿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和油泵齿轮均为斜齿齿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和油泵齿轮的增速比小于1。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和油泵齿轮的增速比为1/3。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将油泵安装在电机前方,输出轴驱动设置在轴承支撑部上的传动齿轮,再通过传动齿轮带动油泵齿轮以驱动油泵,因此使得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紧凑,同时将传动齿轮和油泵齿轮的增速比设置成小于1,降低油泵转速,防止油泵产生气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

电机1,电机1上设置有一输出轴11,输出轴11向外伸出;

差速器,差速器包括:

壳体21,套设在输出轴11上;

轴承支撑部22,设置在壳体21的靠近电机1的一侧,并向电机1一侧伸出;

轴承支撑部22远离壳体一侧设置有一安装座23;

支架24,设置在差速器2内部,并向输出轴11方向伸出;

轴承25,设置在支架24上,并套设在轴承支撑部22上;

传动齿轮26,套设在安装座23上;

油泵3,设置在电机1和差速器2之间,油泵3包括:

输入轴31,设置在油泵3的上,并向差速器2一侧伸出;

油泵齿轮32,设置在输入轴31上,油泵齿轮32和传动齿轮26啮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空间的限制以及油泵布置位置的要求,油泵齿轮的直径与传动齿轮的直径相当,油泵齿轮的转速也接近传动齿轮的转速,存在增加了油泵产生气穴的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1为本实用新型电驱动装置提供动力,电机1上设置有一输出轴11,输出轴11向外伸出,电机1工作带动输出轴11转动,通过输出轴11输出电机1的动力;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壳体21,套设在输出轴11上,将壳体21套设在输出轴11上后,壳体21跟随输出轴11转动,轴承支撑部22,设置在壳体21的靠近电机1的一侧,并向电机1一侧伸出,轴承支撑部22连接壳体21,跟随壳体21同步转动,轴承支撑部22远离壳体一侧设置有一安装座23,安装座23用于安装传动齿轮26,此时传动齿轮26可以跟随输出轴11转动;支架24,设置在差速器2内部,并向输出轴11方向伸出,支架24用于固定轴承25,同时轴承25套设在轴承支撑部22上,此时轴承支撑部22被限制在轴承25内部;传动齿轮26,套设在安装座23上,实现了电机1带动传动齿轮26;油泵3,设置在电机1和差速器2之间,用于齿轮润滑和电机散热功能,油泵3包括:输入轴31,设置在油泵3上,并向差速器2一侧伸出,油泵齿轮32,设置在输入轴31上,油泵齿轮32和传动齿轮26啮合,通过传动齿轮26转动带动油泵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输入轴31的转动。优选的,在进行装配时,先将轴承25套在轴承支撑部22上并与轴承支撑部22固定,然后再将传动齿轮5套在轴承支撑部22上的安装座23上并与安装座23固定;也可以采用内径略大的轴承25,传动齿轮26具有管状部261,管状部261安装在安装座23上,轴承25套设在管状部261上。

油泵3设置在电机1和差速器之间,同时将传动齿轮26套设在轴承支撑部22前端的安装座23上,传动齿轮26带动油泵齿轮32转动以驱动油泵3转动,因此使得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紧凑同时油泵3具有较低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

轴承安装孔41,设置在支架24的靠近输入轴11一侧;

支撑轴承42,设置在轴承安装孔41中;

安装头43,设置在输入轴11的远离油泵3一侧,且套设在支撑轴承42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支撑轴承42,设置在轴承安装孔41中,并将输入轴11上的安装头43套设安装在支撑轴承42中,此时输出轴11转动时,安装头43也在支撑轴承42中转动,该结构可以使输出轴11的一端支撑在支撑轴承42上,增加了输出轴11工作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6上设置有一管状部261,管状部261设置在轴承25和轴承支撑部22之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传动齿轮26上设置管状部261,并通过轴承25和轴承支撑部22对管状部261进行固定,增加了传动齿轮26安装在安装座23的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油泵齿轮32和输入轴11之间通过端面花键111连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此在油泵齿轮32与输入轴11之间采用端面花键111进行连接,端面花键由于具有自定位特性,因此在轴向装配时,其端面花键111可以自动啮合到位,提升盲配的容易度。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6和油泵齿轮32均为直齿齿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于壳体21的遮挡,油泵齿轮32与传动齿轮26基本需要盲配,当采用直齿轮时,装配前将油泵齿轮4的凸齿与传动齿轮5的凸齿定好位,从轴向推入使其中一个齿轮的凸齿进入另一个齿轮的凸齿中,即可实现配对,从而易于实现装配。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6和油泵齿轮32均为斜齿齿轮。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6和油泵齿轮32均为斜齿齿轮,斜齿齿轮之间也可以实现传动。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6和油泵齿轮32的增速比小于1。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传动齿轮26和油泵齿轮32的增速比为1/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传动齿轮26和油泵齿轮32的增速比设置成小于1时,油泵3中不会产生气穴;例如:当壳体21的转速约为1444rpm时,传动齿轮26与油泵齿轮32之间的增速比设为1/3,则油泵3的输入轴31的最高转速约为4333rpm,不会在油泵3中产生气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