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4391发布日期:2021-01-15 11:5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线缆是供电系统中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传输电力。通常在布设电力线缆时,采用电力线缆支撑架对线缆进行架设。电力线缆支撑架的上端一般都会安装线缆架,线缆架内布设线缆。

基于以上描述,并检索了一件申请号为:cn201920602066.6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包括底座,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插桩......圆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线缆架。通过检索发现,主要是通过插桩、滑套、支撑筒和弹簧等来实现对线缆支撑架的固定和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缓冲效果,可以避免避免线缆崩断等情况。

通过检索分析后,该线缆支撑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该线缆支撑架不具备防撞击能力,当线缆支撑架在受到外界力量冲击后,会对线缆支撑架造成形变等情况,这样就会对线缆的支撑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当电力线缆支撑架受到外界力量的撞击后,通过其装置,能够对其支撑架进行防护处理,从而保障其线缆支撑架的使用寿命,并为其电力线缆进行稳定的支撑。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防护筒,防护筒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主体的外侧端面处,支撑架主体还包括有插桩、第一线缆架、转动座、开槽、第二线缆架、连接架、转杆、线缆槽、夹环、弹簧、连接板、螺栓固定件,插桩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主体的底部端面处,第一线缆架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主体的顶部端面处,转动座固定设置于第一线缆架的左侧端面处,开槽贯穿设置于转动座的外侧端面处和内侧端面处,第二线缆架转动设置于第一线缆架的顶部端面处,连接架固定设置于第二线缆架的左侧端面处,且连接架的一端活动设置于转动座的内侧端面处,转杆固定设置于连接架的前侧端面处和后侧端面处,且转杆的一端贯穿设置于转动座的开槽内部,线缆槽嵌入式设置于第一线缆架的顶部端面处和第二线缆架的底部端面处,夹环配套设置于线缆槽的内部,弹簧固定设置于线缆槽的内壁端面处,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环,连接板配套设置于第一线缆架和第二线缆架的右侧端面处,且当第一线缆架和第二线缆架处于闭合状态时,其2个连接板均相互接触、相互对称,螺栓固定件配套设置于连接板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且防护筒与支撑架主体的连接处也配套设置有螺栓固定件;

防护筒还包括有卡槽、卡块、防护垫,卡槽嵌入式设置于防护筒的顶部端面处,卡块卡合设置于卡槽内部,防护垫固定设置于卡块的外侧端面处。

优选的:第一线缆架和第二线缆架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宽度和长度均相互一致,同时线缆槽为半圆状结构设置,均嵌入式设置于第一线缆架和第二线缆架的顶部端面处或底部端面处。

优选的:夹环整体为半圆状结构设置,其中夹环的直径小于线缆槽的直径。

优选的:连接板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均固定设置于第一线缆架和第二线缆架的右侧端面处,同时其2个连接板处均配套设置有螺纹槽,并且其2个螺纹槽相互贯穿,而螺纹槽的内壁又与螺栓固定件相互配套。

优选的:转杆和开槽均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并且其转杆的直径与开槽的直径相互配套,同时其连接架整体为l形状结构设置,均活动设置于转动座的内侧端面处。

优选的:卡槽和卡块整体均为圆弧状t形结构设置,并且其卡槽的内壁宽度和厚度均与卡块宽度和厚度相互配套。

优选的:防护垫和夹环整体均为胶质材料设置。

有益效果:

1、这种电力线缆支撑架设置有防护筒、卡槽、卡块和防护垫,能够对支撑架主体的外侧端面进行防撞处理,这样便于保障其线缆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2、这种电力线缆支撑架设置有第一线缆架、第二线缆架、线缆槽、夹环、弹簧,可以对线缆槽处的电力线缆进行减震保护,这样可以杜绝电力线缆因震动力等因素而出现拉断等情况。

3、这种电力线缆支撑架设置有转动座、开槽、连接架、转杆、连接板和螺栓固定件,可以快速的对第一线缆架和第二线缆架进行闭合处理,这样能够对线缆架处的电力线缆进行限位工作,从而避免线缆出现脱槽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俯视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座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图1中的a处正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图2中的b处侧面示意图。

图1-5中:1-支撑架主体;101-插桩;102-第一线缆架;1021-转动座;1022-开槽;103-第二线缆架;1031-连接架;1032-转杆;104-线缆槽;105-夹环;106-弹簧;107-连接板;108-螺栓固定件;2-防护筒;201-卡槽;202-卡块;203-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线缆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1、防护筒2,防护筒2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支撑架主体1还包括有插桩101、第一线缆架102、转动座1021、开槽1022、第二线缆架103、连接架1031、转杆1032、线缆槽104、夹环105、弹簧106、连接板107、螺栓固定件108,插桩101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主体1的底部端面处,第一线缆架102固定设置于支撑架主体1的顶部端面处,转动座1021固定设置于第一线缆架102的左侧端面处,开槽1022贯穿设置于转动座1021的外侧端面处和内侧端面处,第二线缆架103转动设置于第一线缆架102的顶部端面处,连接架1031固定设置于第二线缆架103的左侧端面处,且连接架1031的一端活动设置于转动座1021的内侧端面处,转杆1032固定设置于连接架1031的前侧端面处和后侧端面处,且转杆1032的一端贯穿设置于转动座1021的开槽1022内部,线缆槽104嵌入式设置于第一线缆架102的顶部端面处和第二线缆架103的底部端面处,夹环105配套设置于线缆槽104的内部,弹簧106固定设置于线缆槽104的内壁端面处,且弹簧1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环105,连接板107配套设置于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的右侧端面处,且当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处于闭合状态时,其2个连接板107均相互接触、相互对称,螺栓固定件108配套设置于连接板107的顶部端面处和底部端面处,且防护筒2与支撑架主体1的连接处也配套设置有螺栓固定件108;

防护筒2还包括有卡槽201、卡块202、防护垫203,卡槽201嵌入式设置于防护筒2的顶部端面处,卡块202卡合设置于卡槽201内部,防护垫203固定设置于卡块202的外侧端面处。

其中: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整体均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其宽度和长度均相互一致,同时线缆槽104为半圆状结构设置,均嵌入式设置于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的顶部端面处或底部端面处,通过第一线缆架102、第二线缆架103和线缆槽104之间的布局设置,当电力线缆放入至线缆槽104内部后,即可通过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的闭合关系,对电力线缆进行限位和保护,这样可以避免电力线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槽等情况。

其中:夹环105整体为半圆状结构设置,其中夹环105的直径小于线缆槽104的直径,通过夹环105与线缆槽104之间的布局和形状设置,当电力线缆放置在夹环105内部处后,其电力线缆在线缆槽104处具有一定的位移空间,这样可以防止支撑架主体1在手动外界撞击后,其电力线缆因震动力等因素而出现拉断等情况。

其中:连接板107整体为矩形状结构设置,均固定设置于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的右侧端面处,同时其2个连接板107处均配套设置有螺纹槽,并且其2个螺纹槽相互贯穿,而螺纹槽的内壁又与螺栓固定件108相互配套,通过连接板107、螺纹槽和螺栓固定件108的设置关系,当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处于闭合状态时,可以利用连接板107、螺纹槽和螺栓固定件108对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进行固定和限位工作,这样可以保障其线缆架的使用效果。

其中:转杆1032和开槽1022均为圆柱状结构设置,并且其转杆1032的直径与开槽1022的直径相互配套,同时其连接架1031整体为l形状结构设置,均活动设置于转动座1021的内侧端面处,通过转杆1032、开槽1022之间的设置关系,可以使连接架1031以转杆1032、开槽1022为支撑点而在其转动座1021处进行转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对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进行闭合工作、在闭合的过程中就能够完成对电力线缆的固定目的。

其中:卡槽201和卡块202整体均为圆弧状t形结构设置,并且其卡槽201的内壁宽度和厚度均与卡块202宽度和厚度相互配套,通过卡槽201和卡块202的形状和布局设置,能够将卡块202稳定的安装在卡槽201内部,这样可以便于将防护垫203快速的安装在支撑架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从而达到对支撑架主体1的防撞击目的,同时,由于卡块202和卡槽201的连接关系设置,可以对损坏了的防护垫203进行更换,这样可以保障其防护垫203的防撞击效果。

其中:防护垫203和夹环105整体均为胶质材料设置,通过其胶质材料的设置,能够对支撑架主体1和电力线缆进行减震和保护,从而避免支撑架主体1或电力线缆在受到撞击冲击力时出现损坏等情况。

工作原理:

当支撑架主体1受动外界力量的撞击后,通过防护筒2、卡槽201、卡块202和防护垫203的设置关系,能够对支撑架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进行防撞保护,由于卡槽201、卡块202和防护垫203的布局设置,能够将卡块202稳定的安装在卡槽201内部,这样可以便于将防护垫203快速的安装在支撑架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从而就能够达到对支撑架主体1的防撞击目的,同时利用第一线缆架102、第二线缆架103、线缆槽104、夹环105、弹簧106的设置关系,可以对线缆槽104处的电力线缆进行减震保护,当支撑架主体1在受到撞击后,其夹环105会带动电力线缆进行一定程度的晃动,在晃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弹簧106进行挤压,这样就可以缓解其撞击所带来的振动力,从而就能够杜绝电力线缆因震动力等因素而出现拉断等情况,最后通过其转动座1021、开槽1022、连接架1031、转杆1032、连接板107和螺栓固定件108的设置关系,可以快速的对第一线缆架102和第二线缆架103进行闭合处理,这样能够对线缆架处的电力线缆进行限位工作,从而避免线缆出现脱槽等情况。

最终,通过此装置,完成了对支撑架主体1的防撞击处理,从而保障了其支撑架主体1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