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6751发布日期:2020-12-04 14:1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装置;逆变器主要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其广泛应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中。

参阅图1,图1示出了一种三电平逆变器的电路原理图,其包括四个开关管,以及续流二极管,四个开关管分别为开关管t1、开关管t2、开关管t3及开关管t4,其中开关管t1和开关管t4为桥臂的外管,开关管t2和开关管t3为桥臂的内管。

目前,常用的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限流控制系统主要包括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波和故障驱动保护模块、逆变电流检测电路和逆变拓扑电路,其基本的控制策略是:dsp产生两路驱动信号,其中两路驱动信号分别为正半波驱动信号pwma和负半波驱动信号pwmb,以及输出电压正负半周选择信号pwms,还有使能信号pwmen。当pwmen为高电平时,cpld按照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发波逻辑,经过发波模块产生四路驱动,当pwmen为高电平且pwms为高电平时,表示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处于正半周,开关管t2导通、开关管t4截止,开关管t1和t3以互补方式导通并保证死区时间;当pwmen为高电平且pwms为低电平时,输出电压处于负半周,开关管t3导通,开关管t1截止,开关管t2和t4以互补方式导通并保证死区时间,所述死区时间是在cpld发波模块产生,防止因开关管的开关延时导致互补管同时导通的现象。

然而现有的逆变器限流控制系统是根据外管的驱动信号和硬件限流检测信号,进行外管、内管的驱动封锁和解锁,为防止管子因应力过大损坏,驱动封锁时必须先关外管驱动再关内管驱动,解锁时必须保证先开通内管在开外管。该方式在出现硬件限流信号处理存在延时和或线间短路的时候,导致在内管打驱动的时候触发限流,解锁时会出现内管切换频率变的很大的现象,即使内管的开关状态频繁切换,容易造成内管的损伤,同时内管的开关损耗也会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逆变器限流电路对逆变器中开关管损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及装置。

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限流电路,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包括:主控模块,发波模块、过流检测模块及多个封解锁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发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波模块具有多个输出端,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发波模块的一所述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三电平逆变器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各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解锁模块的数量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中控制信号输入端的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解锁模块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封解锁模块、第二封解锁模块、第三封解锁模块及第四封解锁模块;所述发波模块具有四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封解锁模块的第四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为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限流装置,该装置包括三电平逆变器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器的限流电路;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为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包括:开关管t1、开关管t2、开关管t3、开关管t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及电容c1;所述开关管t1的第一端用于与正半波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管t1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t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t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3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t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4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半波电源,所述开关管t3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还用于接地,所述开关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1、所述开关管t2、所述开关管t3及所述开关管t4的控制端分别与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4的第一端连接。

上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封解锁模块,分别连接三电平逆变器中各个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对三电平逆变器的各个开关管进行独立驱动,以保证三电平逆变器的每一开关管在发生限流时,都能逐周期进行封锁驱动,以更好地达到逐波限流的效果,并使得当三电平逆变器出现线间短路时,能够延长开关管状态切换时间,即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以减少对开关管的损伤,及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可以减少逆变器输出波形的频繁跳变,即使得逆变器输出的限流电流波形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逆变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现有逆变器的限流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4为图2中现有逆变器的限流控制系统的异常限流时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的异常限流时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装置中的三电平逆变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例如,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限流电路,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包括:主控模块,发波模块、过流检测模块及多个封解锁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发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波模块具有多个输出端,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发波模块的一所述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三电平逆变器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各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封解锁模块,分别连接三电平逆变器中各个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对三电平逆变器的各个开关管进行独立驱动,以保证三电平逆变器的每一开关管在发生限流时,都能逐周期进行封锁驱动,以更好地达到逐波限流的效果,并使得当三电平逆变器出现线间短路时,能够延长开关管状态切换时间,即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以减少对开关管的损伤,及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可以减少逆变器输出波形的频繁跳变,即使得逆变器输出的限流电流波形更佳。

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逆变器的限流电路的结构框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的限流电路10,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10包括:主控模块100,发波模块200、过流检测模块500及多个封解锁模块400;所述主控模块100与所述发波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波模块200具有多个输出端,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入端与所述发波模块200的一所述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出端用于与三电平逆变器400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的输出端与各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即三电平逆变器中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封解锁模块用于向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发送逻辑电平信号,以控制三电平逆变器中对应的开关管工作状态的变换。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三电平逆变器具有多个控制信号输入端,即三电平逆变器具有多个开关管,每一封解锁模块用于与一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即一封解锁模块用于控制一开关管状态的切换。

具体的,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三电平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大小,当检测到所述电流大于预设值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即限流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封解锁模块,以使封解锁驱动模块输出封锁信号,进入限流逻辑。当检测到所述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并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至封解锁模块,以使所述封解锁模块正常工作,即使得封解锁模块输出正常的驱动脉冲信号;如此达到逐波限流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过流检测模块为现有技术,例如,所述过流检测模块可以采用电流检测单元与比较器组合而成,其具体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中不在一一列举。

上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封解锁模块,分别连接三电平逆变器中各个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对三电平逆变器的各个开关管进行独立驱动,以保证三电平逆变器的每一开关管在发生限流时,都能逐周期进行封锁驱动,以更好地达到逐波限流的效果,并使得当三电平逆变器出现线间短路时,能够延长开关管状态切换时间,即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以减少对开关管的损伤,及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可以减少逆变器输出波形的频繁跳变,即使得逆变器输出的限流电流波形更佳。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图4所示,其展示了传统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在正半波信号中出现线间短路时的时序图,即图2中的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应在图1的逆变器中,其在正半波信号中出现线间短路时的时序图,简称为异常限流时序图;在正常模式下一般是在外管打驱动的时候才会过流,但是在外管打驱动的时候实际已经发生过流;第一控制信号,即限流信号ic由于硬件延时,在内管t2和t4打驱动时信号才生效,按照现有逐波限流的技术。如图4所示,t1时刻检测到限流信号ic,将封解锁模块接收电位拉低,进入限流逻辑,关闭外管,即关闭开关管t1和开关管t4,这时开关管t1和开关管t4本身驱动处于关闭状态,t1时直接关闭内管;即开关管t2和开关管t3;检测到限流信号拉低,同时正半波驱动上升沿来到,同时打开开关管t2和开关管t3,延时至t4,按正常逻辑打驱动,图中的δt时间很短,在一个周期内开关管频繁跳变,这时就会出现开关管t3切换频率变的很大的现象,对开关管造成损坏的同时,开关管的开关损耗也会加大。

而本申请中的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将该电路应用在图1的三电平逆变器电路中,即将图1中开关管t1、开关管t2、开关管t3及开关管t4分别与一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该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在正半波信号中出现线间短路时的时序图如图5所示,以正半波为例,例如在外管打驱动的时候实际已经发生过流,但是限流信号由于硬件延时,在内管打驱动时信号才生效,t1时刻检测到限流信号ic,将封解锁模块接收电位拉低,进入限流逻辑,封解锁模块关闭开关管t1和开关管t4,这时开关管t1和开关管t4本身驱动处于关闭状态,t1时直接关闭开关管t2和开关管t3;检测到限流信号拉低,由于各个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不同的封解锁模块,以使各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不随其他封解锁模块发出的逻辑信号影响,使得开关管t2及开关管t3驱动根据周期源信号进行导通或者关闭,也就是使得开关管t2及开关管t3在t4时刻开通,然后按照正常时序发驱动,图5中的δt时间相较于图4中δt长,使得开关管t3在接近一个周期内保持关闭状态,即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以减少对开关管的损伤,及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

为了降低逆变器的限流电路的生产制造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解锁模块的数量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中控制信号输入端的数量相等。具体的,由于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三电平逆变器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即三电平逆变器中每一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一封解锁模块连接,通过将封解锁模块的数量设置为与三电平逆变器中控制信号输入端的数量相等,以达到在满足对逆变器的限流保护同时,降低封解锁模块资源的占用,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即“1”字型三电平逆变器,即本申请的逆变器的限流电路可以应用在一字型逆变器中,以对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进行限流保护,并且可以在三电平逆变器出现线间短路时,能够延长开关管状态切换时间,即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以减少对开关管的损伤,及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解锁模块的数量为四个。具体的,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通常包括两个外管和两个内管,通过设置四个封解锁模块,以分别对两个外管和两个内管进行驱动,以满足对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限流保护,及降低逆变器中开关管的损耗。详细的,四个所述封解锁模块为分别为第一封解锁模块、第二封解锁模块、第三封解锁模块及第四封解锁模块;所述发波模块具有四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及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封解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封解锁模块的第四输出端用于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100还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连接,具体的,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连接,即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调节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对过流检测模块的限流电流进行调节,即对预设值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产品或者用户的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具体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即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是一种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专用芯片。通过设置数字信号处理器,以更好地对发波模块发送正半波驱动信号和负半波驱动信号。

请参阅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逆变器的限流装置20,该装置包括三电平逆变器40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器的限流电路10;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的输出端连接。一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的限流电路10包括:主控模块100,发波模块200、过流检测模块500及多个封解锁模块300;所述主控模块100与所述发波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波模块200具有多个输出端,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入端与所述发波模块200的一所述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中的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的输入端与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的输出端与各所述封解锁模块300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逆变器的限流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封解锁模块,分别连接三电平逆变器中各个控制信号输入端,以对三电平逆变器的各个开关管进行独立驱动,以保证三电平逆变器的每一开关管在发生限流时,都能逐周期进行封锁驱动,以更好地达到逐波限流的效果,并使得当三电平逆变器出现线间短路时,能够延长开关管状态切换时间,即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以减少对开关管的损伤,及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延长开关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通过降低开关管的开关状态切换频率,可以减少逆变器输出波形的频繁跳变,即使得逆变器输出的限流电流波形更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为一字型三电平逆变器。

请参阅图8和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包括:开关管t1、开关管t2、开关管t3、开关管t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及电容c1;所述开关管t1的第一端用于与正半波电源+bus连接,所述开关管t1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t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2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t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3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管t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4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半波电源-bus,所述开关管t3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与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还用于接地,所述开关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用于接地,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过流检测模块5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1、所述开关管t2、所述开关管t3及所述开关管t4的控制端分别与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具体的,所述封解锁模块的数量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封解锁模块、第二封解锁模块、第三封解锁模块及第四封解锁模块;所述开关管t1、所述开关管t2、所述开关管t3及所述开关管t4的控制端分别与一所述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即所述开关管t1的控制端与第一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2的控制端与第二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3的控制端与第三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t4的控制端与第四封解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三电平逆变器,通过封解锁模块输出的逻辑电平信号,以分别控制开关管t1、开关管t2、开关管t3及开关管t4的开关状态的改变,以输出三种电平信号,例如,控制开关管t1和开关管t2导通,开关管t3和开关管t4断开,以使电容c1的第一端输出正半波信号。又例如,控制开关管t1和开关管t2断开,开关管t3和开关管t4导通,以使电容c1的第一端输出负半波信号。再例如,控制开关管t1和开关管t4断开,以使电容c1的第一端接地,如此以使逆变器能够输出三电平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场效应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为三极管。

请参阅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400还包括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管d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电平逆变器还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及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管t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管t4的第一端连接。具体的,通过在开关管t1、开关管t2、开关管t3及开关管t4中分别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相当于阻尼二极管,为感性负载能量回馈提供回路,以防止感性负载产生的反相电动势将开关管击穿损坏,以对开关管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