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7258发布日期:2020-11-10 12:0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线槽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工程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有各种具体的工作要做,其中的电线槽铺设也是常规的工作之一。在做电线槽铺设工作中,对于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的铺设工作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高粘泡棉的铺设专用仪器很少,在做这样的作业时,都是靠工程人员边揭开、边铺设在电线槽的底部背面。由于高粘泡棉的粘性很强,在具体的铺设时,往往在高粘泡棉没拉直时就容易与电线槽底背面相沾连,出现皱褶不平的现象,根本无法再次拉直铺平。有时如果强行对出现皱褶进行拉直,经常把高粘泡棉拉断,或者把高粘泡棉的一部分留在了电线槽背面,造成电线槽背面带有高粘泡棉痕迹。再次沾贴高粘泡棉时电线槽背面就会有凹凸现象,沾于墙面时,出现高低不平的感觉,这就容易造成电线槽铺设后高低不平,影响室内的美观。同时由于高粘泡棉反复校直、粘贴揭开,不平坦的电线槽在与墙壁的接触时间长了,容易沾固不牢,造成电线槽内导线随槽的不稳来回晃动,长时间这样,容易造成导线接头松动,导致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电线槽的边棱材质较硬,电气工程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划伤手指。因此迫切需要发明一种即铺设快捷又粘贴均匀的高粘泡棉铺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本体和设于铺设本体一侧的盖体,所述盖体一端通过活动轴与铺设本体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铺设本体底部连接,方便开合;所述铺设本体内壁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部套接有旋转套,旋转套能够自由旋转;所述铺设本体端面靠近底部设有高粘泡棉出口,在高粘泡棉出口底部设置一外翻45°的锯齿形刀片,用于随时根据高粘泡棉的所需长度进行切割;在高粘泡棉出口前方设有压紧轮,压紧轮两端分别通过一弹性连接杆与铺设本体两侧连接;铺设本体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至与电线槽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铺设本体上与高粘泡棉出口相对的另一端面装有把手,便于牵拉装置前行。

高粘泡棉出口宽度单边大于高粘泡棉宽度1毫米,高度单边大于高粘泡棉厚度2毫米。

第一卡爪具有第一卡爪固定端,第二卡爪具有第二卡爪固定端,第一卡爪固定端与第二卡爪固定端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对应的长槽孔,第一卡爪固定端、第二卡爪固定端及铺设本体底面自下而上通过在长槽孔上加装螺钉,从而叠加连接在一起;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距离在调节时,拧松螺钉,将第一卡爪固定端、第二卡爪固定端沿长槽孔长度方向左右移动,即可将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距离调节至与线槽宽度匹配,之后拧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制作成本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高粘泡棉装卸方便,高粘泡棉铺设装置铺设快捷,效率高。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底部装有可伸缩的电线槽卡爪,可根据阻燃绝缘pvc电线槽的宽窄进行调节,便于把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卡在电线槽的底部的背面,结构稳定;同时,使用高粘泡棉铺设器在电线槽背面铺设高粘泡棉时,可防止电线槽棱的锋利而划伤电气工程人员的手指,达到安全、快捷铺设高粘泡棉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铺设本体,2.盖体,3.高粘泡棉出口,4.弹性连接杆,5.压紧轮,6.第一卡爪,7.连接柱,8.旋转转轴,9.把手,10.锯齿形刀片,11.第二卡爪固定端,12.第一卡爪固定端,13.螺钉,14.第二卡爪,15.长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包括铺设本体1和设于铺设本体1一侧的盖体2,所述盖体2一端通过活动轴与铺设本体1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铺设本体1连接,方便开合;所述铺设本体1内壁设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外部套接有旋转套8,旋转套8能够自由旋转;所述铺设本体端面靠近底部设有高粘泡棉出口3,在高粘泡棉出口3底部设置一外翻45°的锯齿形刀片10,用于随时根据高粘泡棉的所需长度进行切割;在高粘泡棉出口3前方设有压紧轮5,压紧轮5两端分别通过一弹性连接杆4与铺设本体两侧连接,;铺设本体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爪6和第二卡爪14,所述第一卡爪6和第二卡爪14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至与电线槽宽度相匹配。

铺设本体1上与高粘泡棉出口3相对的另一端面装有把手9,便于牵拉装置前行。

高粘泡棉出口3宽度单边大于高粘泡棉宽度1毫米,高度单边大于高粘泡棉厚度2毫米。

第一卡爪6具有第一卡爪固定端11,第二卡爪14具有第二卡爪固定端12,第一卡爪固定端11与第二卡爪固定端12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对应的长槽孔,第一卡爪固定端11、第二卡爪固定端12及铺设本体1底面自下而上通过在长槽孔上加装螺钉13,从而叠加连接在一起;第一卡爪6和第二卡爪14之间的距离在调节时,拧松螺钉13,将第一卡爪固定端11、第二卡爪固定端12沿长槽孔长度方向左右移动,即可将第一卡爪6和第二卡爪14的距离调节至与线槽宽度匹配,之后拧紧螺钉。

具体制作时,铺设本体1底面前、后需各装一对第一卡爪6和第二卡爪14,每个卡爪采用不伤害电线槽的pvc材质电线槽的材料制成,第一卡爪固定端11与第二卡爪固定端12的接触面宽度方向上均设有对应的长槽孔,通过在长槽孔加装螺钉,使第一卡爪固定端11、第二卡爪固定端12及铺设本体1依次叠加固定在一起。

由于存在不同宽度的电线槽,所以需要进行来回移动卡爪柄,调节每对卡爪的两卡爪之间距离。在具体操作时,先松开螺钉,依据不同的电线槽的宽度,沿长槽孔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调整每对卡爪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电线槽匹配,再紧固螺钉。

使用时打开盖体2,把高粘泡棉的内圈套在旋转转轴8上,拉出高粘泡棉的自由端,使高粘泡棉的自由端伸出高粘泡棉出口3,盖上盖体2,调节卡爪的宽度与电线槽相适应,并把各卡爪卡在在电线槽,使高粘泡棉铺设装置不再左右晃动,这样就可以把高粘泡棉一端粘在电线槽背面的一端头,向电线槽另一端滑动高粘泡棉铺设装置,一条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完成,铺设完成后通过锯齿片刀片将泡棉斩断。

附图3中展示了第二卡爪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卡爪固定端11表面设有长槽孔15,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结构相似,第一卡爪固定端比第二卡爪固定端长度短一些,表面同样设有与第二卡爪端表面相匹配的长槽孔。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本体和设于铺设本体一侧的盖体,所述盖体一端通过活动轴与铺设本体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铺设本体底部连接,方便开合;所述铺设本体内壁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部套接有旋转套,旋转套能够自由旋转;所述铺设本体端面靠近底部设有高粘泡棉出口,在高粘泡棉出口底部设置一外翻45°的锯齿形刀片,用于随时根据高粘泡棉的所需长度进行切割;在高粘泡棉出口前方设有压紧轮,压紧轮两端分别通过一弹性连接杆与铺设本体两侧连接;铺设本体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至与电线槽宽度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铺设本体上与高粘泡棉出口相对的另一端面装有把手,便于牵拉装置前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高粘泡棉出口宽度单边大于高粘泡棉宽度1毫米,高度单边大于高粘泡棉厚度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爪具有第一卡爪固定端,第二卡爪具有第二卡爪固定端,第一卡爪固定端与第二卡爪固定端的接触面上均设有对应的长槽孔,第一卡爪固定端、第二卡爪固定端及铺设本体底面自下而上通过在长槽孔上加装螺钉,从而叠加连接在一起;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的距离在调节时,拧松螺钉,将第一卡爪固定端、第二卡爪固定端沿长槽孔长度方向左右移动,即可将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距离调节至与线槽宽度匹配,之后拧紧螺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线槽背面高粘泡棉铺设装置,包括铺设本体和设于铺设本体一侧的盖体,所述盖体一端通过活动轴与铺设本体顶部连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铺设本体底部连接,方便开合;所述铺设本体内壁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部套接有旋转套,旋转套能够自由旋转;所述铺设本体端面靠近底部设有高粘泡棉出口,在高粘泡棉出口底部设置一外翻45°的锯齿形刀片,用于随时根据高粘泡棉的所需长度进行切割;在高粘泡棉出口前方设有压紧轮,压紧轮两端分别通过一弹性连接杆与铺设本体两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电线槽棱的锋利而划伤电气工程人员的手指,达到安全、快捷铺设高粘泡棉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全德
技术研发日:2020.05.18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