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3344发布日期:2020-12-22 10:5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



背景技术:

采空区是指地下矿产被开采后留下的空洞区,在矿产被开采后,上覆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遭到破坏,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去支撑,向采空区内逐渐移动。采空区对地表的影响主要是垂直方向的移动和变形(沉降、倾斜、曲率)与水平方向的移动和变形(水平移动、拉伸或压缩)。对于处于采空区的输电线路来说,位于采空区线路杆塔可能发生下沉、倾斜、移位、扭曲等破坏,进而使杆塔的根开和各塔腿高差发生变化,塔体结构产生较大附加应力,绝缘子倾斜移位,导致导线对地距离、电气间隙不足引发线路跳闸或停运。

采空区地形变化并非出于长期变化状态,而是在开采时间段内变化剧烈,输电线路所在采空区经过开采后及地形变化后,会日趋平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该装置不需要更改原有输电线路结构,安装简便,不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包括碗头挂板、l型联板、ps型挂板和替代滑轮,所述碗头挂板与输电线路绝缘子连接,碗头挂板底部的两块侧板之间连接有l型联板顶部,l型联板底部通过ps型挂板连接有多组替代滑轮,ps型挂板的两侧板的顶部位于l型联板两侧,并通过转轴连接;ps型挂板的两侧板的底部位于替代滑轮两侧,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替代滑轮中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导线;

所述l型联板顶部与碗头挂板底部的两块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l型联板底部与ps型挂板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所述ps型挂板与替代滑轮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

所述替代滑轮两侧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一端连接替代滑轮,另一端紧密抵触ps型挂板。

替代滑轮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应的弹片,至少有一对弹片位于替代滑轮顶端。

所述l型联板顶部还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连接碗头挂板,所述连接板中部设置有弹簧,弹簧外套装有套管。

所述连接板中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弹簧。

碗头挂板与l型联板之间、l型联板与ps型挂板之间、ps型挂板与替代滑轮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一端设置有转轴帽,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

所述转轴可以是螺栓,并设置有r型销。

所述转轴贯穿替代滑轮上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实用新型可避免因采空区地形变化而导致的输电线路直线塔绝缘子倾斜移位,进而减小导线应力,减小输电线路杆塔倾斜,避免输电线路发生恶性跳闸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置结构左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碗头挂板、2-l型联板、3-ps型挂板、4-替代滑轮、5-导线、6-转轴、7-限位槽、8-弹片、9-连接板、10-弹簧,11-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如图1-4所示,

实施例1

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包括碗头挂板1、l型联板2、ps型挂板3和替代滑轮4,所述碗头挂板1与输电线路绝缘子连接,碗头挂板1底部的两块侧板之间连接有l型联板2顶部,l型联板2底部通过ps型挂板3连接有多组替代滑轮4,ps型挂板3的两侧板的顶部位于l型联板2两侧,ps型挂板3的两侧板的底部位于替代滑轮4两侧,所述替代滑轮4中部设置有限位槽7,限位槽内设置有导线5;碗头挂板1与l型联板2之间、l型联板2与ps型挂板3之间、ps型挂板3与替代滑轮4之间均通过转轴6连接;

所述l型联板2顶部与碗头挂板1底部的两块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l型联板2底部与ps型挂板3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所述ps型挂板3与替代滑轮4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

所述转轴6贯穿替代滑轮4上部。

转轴6一端设置有转轴帽,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

所述转轴6可以是螺栓,并设置有r型销。

实施例2

实施例1装置中,所述替代滑轮4两侧设置有弹片8,所述弹片8一端连接替代滑轮,另一端紧密抵触ps型挂板3。

替代滑轮4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应的弹片8,至少有一对弹片位于替代滑轮4顶端。

实施例3

实施例1装置中,所述l型联板2顶部还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顶部连接碗头挂板1,所述连接板9中部设置有弹簧10,弹簧外套装有套管11。所述连接板9中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弹簧10。

实际中,碗头挂板与线路绝缘子相连接,导线挂线于替代滑轮上。通过将碗头挂板、l型联板、ps型挂板、替代滑轮相互连接,碗头挂板与输电线路绝缘子连接,替代滑轮与导线进行连接,换掉原有直线塔悬垂线夹,保证原有应力的基础上,改变绝缘子与导线硬连接,改为滑轮连接,使绝缘子能够根据导线应力变化而进行自我调节,避免杆塔绝缘子倾斜移位。

该实用新型装置所用金具均为标准件,不需要进行力学计算,可直接应用到现有110千伏及220千伏输电线路直线塔中。

该方法的直接应用,可最大程度减少因采空区地形变化导致输电线路直线塔应力增加,同时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较长寿命,可长期应用,方便检修等优点。

所述装置安装于输电线路直线塔。对处于采空区线路的直线塔,需将原有直线塔悬垂线夹更换。

该方法为临时措施,在采空区变化较为剧烈情况下使用,采空区变化平稳后,恢复悬垂线夹安装方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碗头挂板(1)、l型联板(2)、ps型挂板(3)和替代滑轮(4),所述碗头挂板(1)与输电线路绝缘子连接,碗头挂板(1)底部的两块侧板之间连接有l型联板(2)顶部,l型联板(2)底部通过ps型挂板(3)连接有多组替代滑轮(4),ps型挂板(3)的两侧板的顶部位于l型联板(2)两侧,ps型挂板(3)的两侧板的底部位于替代滑轮(4)两侧,所述替代滑轮(4)中部设置有限位槽(7),限位槽内设置有导线(5);

碗头挂板(1)与l型联板(2)之间、l型联板(2)与ps型挂板(3)之间、ps型挂板(3)与替代滑轮(4)之间均通过转轴(6)连接;

所述l型联板(2)顶部与碗头挂板(1)底部的两块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l型联板(2)底部与ps型挂板(3)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所述ps型挂板(3)与替代滑轮(4)之间设置有活动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贯穿替代滑轮(4)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转轴(6)一端设置有转轴帽,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可以是螺栓,并设置有r型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替代滑轮(4)两侧设置有弹片(8),所述弹片(8)一端连接替代滑轮,另一端紧密抵触ps型挂板(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替代滑轮(4)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对相对应的弹片(8),至少有一对弹片位于替代滑轮(4)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联板(2)顶部还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顶部连接碗头挂板(1),所述连接板(9)中部设置有弹簧(10),弹簧外套装有套管(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中部设置有至少两条弹簧(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空区用输电线路直线塔悬垂线夹替代金具,包括碗头挂板、L型联板、PS型挂板和替代滑轮,所述碗头挂板与输电线路绝缘子连接,碗头挂板底部的两块侧板之间连接有L型联板顶部,L型联板底部通过PS型挂板连接有多组替代滑轮,PS型挂板的两侧板的顶部位于L型联板两侧,并通过转轴连接;PS型挂板的两侧板的底部位于替代滑轮两侧,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替代滑轮中部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导线;该装置不需要更改原有输电线路结构,安装简便,不影响输电线路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陈永强;孙睿;韩军;崔宏;宋治;樊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