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06135发布日期:2021-04-23 16:49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电机,特别是涉及具备安装于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2.以往,公知有具备安装于转子铁芯的绝缘部件的旋转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安装于铁芯(转子铁芯)的绝缘板 (绝缘部件)的换向器电机(旋转电机)。该换向器电机具备旋转轴、绕组、换向器以及突出壁。铁芯包括具有多个铁芯片的铁芯。绕组以拉伸的状态(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卷绕于多个铁芯片。换向器包括接触片。接触片与卷绕于多个铁芯片的绕组的绕组端部电连接。
4.上述专利文献1的绝缘板为了使铁芯和绕组绝缘,被压入铁芯中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的两端部。突出壁从配置在换向器侧的一个绝缘板朝向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上的换向器侧呈环状突出。
5.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换向器电机中,在将换向器向压入了铁芯的旋转轴压入时,首先,将换向器压入到远离铁芯的位置。在换向器远离铁芯的位置中,将绕组以拉伸的状态卷绕于铁芯的多个铁芯片,并且使绕组端部以拉伸的状态与接触片连接。其后,将换向器从远离铁芯的位置进一步压入(再次压入)到铁芯的附近位置,从而完成转子的组装。
6.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换向器电机中,在上述再次压入时,为了消除由于将换向器移动到铁芯的附近位置而产生的绕组端部的松弛,使向换向器侧呈环状突出的突出壁与绕组端部抵接而使绕组端部成为拉伸的状态。突出壁形成为环状,因此能够与绕组端部抵接而与绕组端部的配置位置无关。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343971号公报
8.然而,认为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换向器电机中,存在在远离铁芯的位置将绕组卷绕于多个铁芯片时,绕组的绕组端部以外的部分与呈环状突出的突出壁抵接而成为拉伸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绕组以拉伸状态卷绕于多个铁芯片,因此根据突出壁的突出量,存在绕组的除上述绕组端部以外的部分在被突出壁拉伸的状态下因被施加的载荷而断线的不良状况。因此,在这样的直流电机中,需要抑制突出壁的高度,无法在一个绝缘板上设置具有足够的突出量的突出壁,因此存在难以一边抑制绕组的断线一边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抑制绕组的断线一边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的旋转电机。
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具备绕组、转子以及在径向上与转子相对地设置的定子,上述转子包括:轴;转子铁芯,其具有缠绕有绕组的多个齿
部;换向器,其具有多个钩部,该多个钩部具有与缠绕于多个齿部中的规定齿部的绕组的终端连接的第一钩部;以及绝缘部件,其安装于转子铁芯,绝缘部件具有:环状部,其设置为向与转子铁芯相反侧突出并且包围沿着轴的周向排列的多个钩部;和突出部,其比环状部的与转子铁芯相反侧的前端向与转子铁芯侧相反侧突出,突出部配置在绕组中的从规定齿部到与第一钩部连接的绕组为止的终端的终端侧部分所通过的路径上而钩挂终端侧部分。
11.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中,如上述那样,将突出部配置在绕组中的从规定齿部到与第一钩部连接的终端为止的终端侧部分所通过的路径上而钩挂终端侧部分。由此,能够不增加环状部的突出长度,通过突出部使绕组的终端侧部分成为拉伸的状态(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另外,由于能够使环状部的突出长度小于突出部的突出长度,因此能够抑制绕组的除终端侧部分以外的部分被环状部钩挂到突出部而断线。其结果,能够在绝缘部件设置具有足够的突出量的突出部,因此能够一边抑制由环状部引起的绕组的断线一边充分地消除将换向器从远离转子铁芯的位置进一步压入到转子铁芯内的规定位置后(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因此能够抑制因绕组向转子铁芯外飞出而引起的绕组的断线。另外,通过利用树脂材料固定绕组或者利用在规定温度以上熔融的部件覆盖绕组能够在不抑制绕组的松弛的情况下,仅通过将绕组缠绕于转子铁芯就能够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因此能够容易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
12.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中,优选多个钩部还具有不与缠绕于所述规定齿部的所述绕组的终端连接的所述第一钩部以外的第二钩部,突出部不设置在与第二钩部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而设置在与第一钩部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
13.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突出部的配置位置仅配置在确实需要的位置,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绕组的除终端侧部分以外的部分钩挂于突出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绕组的除终端侧部分以外的部分钩挂于突出部而断线。
14.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中,优选突出部具有周向的宽度随着朝向突出前端而变小的梯形形状的肋形状。
15.根据这样的结构,绕组的终端侧部分钩挂于突出部的任意部分,都与突出部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不同,在使从规定齿部到与第一钩部连接的终端为止的绕组的终端侧部分迂回与最短路径大致相同的距离的状态下,能够使绕组的终端与第一钩部连接。另外,通过使突出部构成为具有梯形形状的肋形状,与设置为圆弧状的肋形状的情况相比,突出部的突出前端部的尺寸大,不细致地管理突出部的前端部的尺寸,就能够形成突出部。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突出部设置为环状部。另外,通过使突出部构成为具有梯形形状的肋形状,与使突出部形成为棒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突出部的周向的宽度,因此能够将绕组的终端侧部分可靠地钩挂于突出部。
16.在该情况下,优选肋形状的突出部设置为从环状部的外周面中的根部与前端之间立起。
17.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环状部的厚度上进一步加上肋形状部的厚度而形成突出部,因此能够使突出部的厚度具有足够大小的厚度。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钩挂有绕组的终端侧部分时突出部挠曲,因此能够可靠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
18.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中,优选第一钩部的与绕组的终端连接的位置配置在
轴的延伸方向上比突出部的突出前端位置靠转子铁芯侧的位置。
19.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绕组的终端侧部分可靠地钩挂于突出部而使绕组成为拉伸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
2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具有多个齿部的转子铁芯上安装有具有设置为包围多个钩部的环状部和比环状部的前端向与转子铁芯侧相反侧突出的突出部的绝缘部件的状态下,将固定有具有多个钩部的换向器的轴相对于转子铁芯压入到规定位置的工序;在将固定有换向器的轴压入到规定位置的工序之后,在所述多个齿部中的规定齿部缠绕绕组并将所述绕组的终端与多个钩部中的规定钩部连接的工序;以及在将绕组的终端与规定钩部连接的工序之后,再压入固定有所述换向器的所述轴,并且将绕组中的从规定齿部到规定钩部的终端侧部分钩挂于配置在终端侧部分的路径上的绝缘部件的突出部的工序。
21.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中,如上述那样,设置再次压入轴并且将绕组中的从规定齿部到规定钩部的终端侧部分钩挂于配置在终端侧部分的路径上的绝缘部件的突出部的工序。由此,能够不增加环状部的突出长度,通过突出部使绕组的终端侧部分成为拉伸的状态 (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另外,由于能够使环状部的突出长度小于突出部的突出长度,因此能够抑制绕组的终端侧部分以外的部分被环状部钩挂到突出部而断线。其结果,能够获得由于能够将具有足够的突出量的突出部设置在绝缘部件,因此能够一边抑制由环状部引起的绕组的断线一边充分地消除将换向器从远离转子铁芯的位置压入到转子铁芯内的规定位置后 (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的松弛,因此即使在使绕组的终端侧部分更长而将固定于轴的换向器再次压入到更深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再次压入后的绕组不易产生松弛。
22.此外,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和第二方面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考虑以下结构。
23.(附记事项1)
24.即,在具备具有上述梯形形状的肋形状的突出部的旋转电机中,突出部中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面和周向的两端面形成为沿着径向带有圆角的形状。
25.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施加在钩挂于突出部的状态下的绕组的终端侧部分的载荷分散,因此能够抑制绕组的终端侧部分断线。
26.(附记事项2)
27.即,在上述第一方面的旋转电机中,突出部设置有多个,多个突出部相对于轴的中心点配置为点对称。
28.根据这样的结构,从点对称的位置开始将绕组卷绕于齿部,即使在使绕组的终端与对应的多个第一钩部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由突出部钩挂绕组的终端侧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绕组的松弛。
附图说明
29.图1是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30.图2是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31.图3是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俯视图。
32.图4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和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的剖视图。
33.图5a是表示再次压入前的旋转电机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b是表示再次压入后的旋转电机的状态的立体图。
34.图6是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绝缘部件的立体图。
35.图7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再次压入后的旋转电机的突出部和第一钩部的剖视图。
36.图8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再次压入后的旋转电机的突出部和第一钩部的主视图。
37.图9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绝缘部件的突出部和第一钩部的放大图。
38.图10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绝缘部件的突出部和多个钩部的俯视图。
39.图11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40.图12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再次压入前的旋转电机的状态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41.图13是表示基于一个实施方式的再次压入后的旋转电机的状态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42.附图标记说明
[0043]1…
绕组;3

定子;12

终端侧部分;41

轴;42

转子铁芯;42b

齿部;43

换向器;43b

多个钩部;44

绝缘体(绝缘部件);44b

环状部;44c

突出部;100

旋转电机;142

规定齿部;143

第一钩部(规定钩部);144

根部;243

第二钩部;244

前端;p3

连接位置;p4

突出前端位置;t

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基于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5]
参照图1~图10对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46]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电机100例如构成为带电刷直流电机。具体而言,旋转电机100具备绕组1、定子2、供电电刷3以及转子4。
[0047]
在旋转电机100中,定子2和转子4的z2方向侧被未图示的电机壳体覆盖。在旋转电机100中,定子2和转子4被未图示的折叠器从z1方向侧覆盖。绕组1由导线构成。绕组1遍及多个(12个)后述的齿部42b 地被缠绕。通过将绕组1缠绕于多个齿部42b,从而形成线圈部11。线圈部11通过遍及多个(三个)齿部42b地缠绕绕组1的分布卷绕而缠绕。此外,线圈部11跨设的齿部42b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
[0048]
定子2构成为产生使转子4旋转用的磁力。定子2包括永久磁铁等。定子2固定在电机壳体的内表面。供电电刷3构成为从外部取得电力并将所取得的电力供给到后述的换向器43。换向器43与供电电刷3接触。供电电刷3固定于折叠器。
[0049]
转子4构成为通过在转子4产生的磁力和定子2的磁力,绕轴41的旋转轴线c旋转。
具体而言,转子4包括轴41、转子铁芯42以及换向器 43。
[0050]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轴41的轴向设为z方向,将z方向的换向器43 侧设为z1方向,将z方向中的转子铁芯42侧设为z2方向。另外,将轴 41的周向设为r方向。另外,将轴41的径向设为d方向。
[0051]
转子4在d方向上与定子2对置。这样,旋转电机100构成为内转子型的电机。
[0052]
轴41构成为能够绕沿z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c旋转。转子铁芯42 通过形成有供轴41压入的贯通孔(未图示)的多个电磁钢板42a沿r方向旋转地层叠(旋转层叠)而形成。转子铁芯42具有多个齿部42b和多个槽42c。在多个齿部42b缠绕有绕组1。多个齿部42b分别在与z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从供轴41压入的贯通孔的附近部分朝向外侧突出。多个槽42c是在多个齿部42b彼此之间形成的空间。另外,转子铁芯42构成为与轴41一体地旋转。
[0053]
换向器43具有多个(12个)换向器片43a和多个(12个)钩部43b。多个换向器片43a相互之间具有间隙,从z1方向观察以等角度间隔配置。而且,多个换向器片43a分别与供电电刷3可滑动地抵接。多个钩部43b 分别固定于多个换向器片43a。多个钩部43b构成为挂住(卡止)绕组1 的卷绕始端或卷绕终端。而且,多个钩部43b分别构成为在配置了绕组1 的卷绕始端或卷绕终端的状态下,通过熔融焊接等接合加工,使绕组1与换向器片43a电连接。
[0054]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钩部43b分别具有第一钩部(权利要求书的“规定钩部”的一个例子)143和第二钩部243。
[0055]
第一钩部143构成为与缠绕于多个齿部42b中的规定齿部142的绕组 1的终端连接。即,第一钩部143与插通与规定齿部142邻接的规定的槽242的绕组1的终端连接。第一钩部143配置在多处(两处)。第一钩部 143相对于轴41的中心点ce点对称地配置。第一钩部143根据绕组1相相对于多个齿部42b的卷绕方法而设定。
[0056]
这里,绕组1的卷绕方法包括用于将绕组1缠绕于多个齿部42b的装置、和通过集中卷绕将绕组1缠绕于多个齿部42b或者通过分布卷绕将绕组1缠绕于多个齿部42b等。例如,如果用于将绕组1缠绕于多个齿部 42b的装置是单飞轮,则第一钩部143被设定在一处,如果是双飞轮,则第一钩部143被设定在两处。
[0057]
另外,将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绕组1中的从规定齿部142到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终端的部分设为终端侧部分12。即,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表示从规定的槽242突出的部分到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部分。另外,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配置在缠绕于规定齿部142的绕组1中的r 方向上的外侧的位置(参照图9)。
[0058]
第二钩部243是不与缠绕于规定齿部142的绕组1的终端连接的除第一钩部143以外的钩部。第二钩部243配置在多处(十处)。第二钩部243 相对于沿第一钩部143的排列方向延伸的线配置成线对称。
[0059]
(绝缘体)
[0060]
转子4包括安装于转子铁芯42的绝缘体(权利要求书的“绝缘部件”的一个例子)44。绝缘体44构成为使绕组1与转子铁芯42绝缘。例如,绝缘体44由树脂材料形成。绝缘体44配置为覆盖转子铁芯42的外侧面。
[0061]
这里,如图4所示,若将换向器43配置在远离转子铁芯42(参照图 2)的位置p1时的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m1(虚线所示的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距离)与将换向器43再次压入到转子铁芯42内的规定位置p2时的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再
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点划线所示的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距离)进行比较,则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m1大于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m1表示将换向器43配置在远离转子铁芯42的位置p1时,在使绕组1 的终端侧部分12以拉伸状态与第一钩部143连接时的距离。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表示将换向器43再次压入到转子铁芯42的规定位置p2时,在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以拉伸状态与第一钩部143连接时的距离。由此,在没有后述的突出部44c的状态下,在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m1的状态下,将换向器43再次压入到转子铁芯42的规定位置p2的情况下,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松弛与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m1—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的差(以下,规定的差(松弛))对应的部分。
[0062]
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44构成为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相对于从规定的槽242到第一钩部143的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迂回(参照图3)。即,如图5a和图5b所示,绝缘体44构成为,在远离转子铁芯42的位置p1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以拉伸状态与第一钩部143电连接后将换向器43再次压入到转子铁芯42的规定位置p2时,配置在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的位置。这里,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的长度是比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大出与再次压入前最短距离m1-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的规定的差(松弛)对应的部分的长度。更优选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的长度是比在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加上规定的差后的长度稍大的长度。
[0063]
如图6所示,具体而言,绝缘体44具有齿盖部44a、环状部44b以及突出部44c。
[0064]
齿盖部44a覆盖多个齿部42b。齿盖部44a形成为与多个齿部42b的形状相匹配。
[0065]
环状部44b在从z1方向侧观察下形成为圆环状。环状部44b在再次压入后配置在换向器43与转子铁芯42之间。即,环状部44b构成为在再次压入后,从d方向的外侧覆盖换向器43。环状部44b设置在齿盖部44a 的d方向上的内侧。这样,环状部44b设置为向与转子铁芯42相反侧(z1 方向侧)突出并且包围沿着r方向排列的多个钩部43b。
[0066]
突出部44c构成为,在远离转子铁芯42的位置p1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以拉伸状态与第一钩部143电连接后将换向器43再次压入到转子铁芯42的规定位置p2时,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地进行引导。即,突出部44c构成为配置于在再次压入后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的位置。
[0067]
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7所示,突出部44c比环状部44b的与转子铁芯42相反侧的前端244向与转子铁芯42侧相反侧(z1方向侧)突出。即,突出部44c设置为从环状部44b的外周面中的根部144与前端244之间立起。突出部44c的根部344在再次压入后配置在z方向上环状部44b 的外周面的中央位置u附近。突出部44c的前端部444在再次压入后配置在第一钩部143的根部144与供电电刷3之间。这里,第一钩部143的与绕组1的终端连接的位置p3配置在比突出部44c的突出前端位置p4靠 z2方向侧的位置。
[0068]
另外,突出部44c的突出长度e在再次压入后,形成为能够消除绕组 1的终端侧部分12的松弛的长度以上且小于不会对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 12施加过度的载荷的长度。即,突出部44c的突出长度e优选为在再次压入后最短距离m2加上规定的差(松弛)后的长度。具体而言,突出部 44c的突出长度e在再次压入后,形成为环状部44b的z方向的长度e1 以上且小于从环状部44b的根部144到供电电刷3的长度e2。
[0069]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突出部44c具有r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前端部444而变小的梯形形状的肋形状。即,肋形状的突出部44c具有从d 方向的外侧观察随着朝向z1方向而前
端变细的锥形形状。另外,肋形状的突出部44c具有承受在再次压入时在钩挂有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状态下施加的载荷的强度。具体而言,在d方向上,肋形状的突出部44c 的厚度比绝缘体44的环状部44b以外的部分的厚度(齿盖部44a的厚度) 大且比环状部44b的根部144的厚度小。
[0070]
突出部44c构成为即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钩挂于承受面544的任意位置,都能够以相同的方式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仅规定的差(松弛)的量。具体而言,突出部44c具有钩挂(抵接)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承受面544。承受面544配置在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仅规定的差的量的位置。
[0071]
承受面544具有第一侧面544a、第二侧面544b以及第三侧面544c。第一侧面544a是突出部44c的突出方向的前端面。第二侧面544b和第三侧面544c分别是r方向的两端面。第二侧面544b是r方向的一侧的端面。第三侧面544c是r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第一侧面544a、第二侧面 544b以及第三侧面544c分别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迂回仅规定的差 (松弛)的量。另外,第一侧面544a、第二侧面544b以及第三侧面544c 分别形成为沿着r方向带有圆角的形状。
[0072]
另外,在再次压入后从d方向的外侧观察,突出部44c与第一钩部 143重叠。这里,在再次压入后从d方向的外侧观察时,突出部44c至少与第一钩部143和绕组1的终端的连接位置p3重叠。
[0073]
另外,如图9所示,突出部44c的r方向的宽度具有能够将绕组1 的终端侧部分12引导到迂回的位置而与规定的槽242内的位置无关的宽度。这里,在图9中,对突出部44c标注斜线。详细而言,突出部44c的 r方向的宽度是比槽42c的r方向的最大宽度大且比齿部42b的r方向的最大宽度小的宽度。
[0074]
另外,如图10所示,突出部44c配置在绕组1中的从规定齿部142 到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绕组1的终端的终端侧部分12所通过的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权利要求书的“路径”的一个例子)t上而钩挂终端侧部分12。这里,在图10中,对突出部44c标注斜线并且用虚线表示多个钩部43b。突出部44c配置在能够将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配置在从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向r方向或z1方向偏移的位置的位置。具体而言,突出部44c构成为通过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偏移而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配置在迂回的位置而不是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上。
[0075]
这里,突出部44c沿r方向延伸。突出部44c的一部分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上。突出部44c的一部分以外的部分在俯视观察下配置在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以外的位置。
[0076]
突出部44c不设置在与第二钩部243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而设置在与第一钩部143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即,突出部44c在d方向上不与第二钩部243对置而与第一钩部143对置。另外,突出部44c配置在d方向上与规定的槽242相邻的位置。
[0077]
如图10所示,突出部44c配置在多处(两处)。突出部44c相对于轴 41的中心点ce点对称地配置。突出部44c根据第一钩部143的配置位置而设定。
[0078]
(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0079]
以下,参照图11~图13对旋转电机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旋转电机100的制造方法是使换向器43压入到压入了转子铁芯42的轴41的方法。
[0080]
在步骤s1中,将轴41压入转子铁芯42直至规定位置。详细而言,在具有多个齿部42b的转子铁芯42上安装有绝缘体44的状态下,将固定有具有多个钩部43b的换向器43的轴41压入转子铁芯42至规定位置。
[0081]
在步骤s2中,将绕组1的终端与第一钩部143连接。即,如图12所示,在将固定有换向器43的轴41压入到规定位置的工序之后,使绕组1 缠绕于多个齿部42b中的规定齿部142并且将绕组1的终端与多个钩部 43b中的第一钩部143连接。
[0082]
在步骤s3中,再次压入轴41而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钩挂于突出部44c。即,如图13所示,在将绕组1的终端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工序之后,对固定有换向器43的轴41进行再次压入并且使绕组1中的从规定齿部142到第一钩部143的终端侧部分12钩挂于配置在终端侧部分12 的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上的绝缘体44的突出部44c。此时,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配置在通过突出部44c迂回的位置。
[0083]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084]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那样的效果。
[008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突出部44c配置在绕组1中的从规定齿部142到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终端的终端侧部分12所通过的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上而钩挂终端侧部分12。由此,能够不增加环状部44b 的突出长度,通过突出部44c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成为拉伸的状态 (施加有张力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绕组1的除终端侧部分12以外的部分钩挂于突出部44c。另外,由于能够使环状部44b的突出长度小于突出部44c的突出长度,因此能够抑制绕组1的除终端侧部分12以外的部分被环状部44b钩挂到突出部44c而断线。其结果,由于能够在绝缘体44 设置具有足够的突出量的突出部44c,因此能够一边抑制由环状部44b引起的绕组1的断线一边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因此能够抑制因绕组1飞出到转子铁芯42外而引起的绕组1的断线。另外,通过利用树脂材料固定绕组1或者利用在规定的温度以上熔融的部件覆盖绕组1,能够在不抑制绕组1的松弛的情况下,仅通过将绕组1缠绕于转子铁芯42就能够充分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因此能够容易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
[008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多个钩部43b设置不与缠绕于规定齿部142的绕组1的终端连接的除第一钩部143以外的第二钩部 243。突出部44c不设置在与第二钩部243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而设置在与第一钩部143的配置位置对应的位置。由此,通过将突出部44c的配置位置仅配置在确实需要的位置,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绕组1的除终端侧部分12以外的部分钩挂于突出部44c,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绕组1的除终端侧部分12以外的部分钩挂于突出部44c而断线。
[008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突出部44c设置为r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前端部444而变小的梯形形状的肋形状。由此,即使绕组1 的终端侧部分12钩挂于突出部44c的任意位置,都与突出部44c为矩形形状的情况不同,在使从规定齿部142到与第一钩部143连接的终端的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绕行与再次压入后最短路径t大致相同的距离的状态下,能够使绕组1的终端与第一钩部143连接。另外,通过将突出部 44c构成为具有梯形形状的肋形状,与设置为圆弧状的肋形状的情况相比,突出部44c的前端部444的尺寸大,不用细致地管理突出部44c的前端部 444的尺寸,就能够形成突出部44c。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突出部44c 设置在环状部44b。另外,通过将突出部44c构成为具有梯形形状的肋形状,与将突
出部44c形成为棒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突出部44c的r方向的宽度,因此能够将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可靠地钩挂于突出部44c。
[008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肋形状的突出部44c设置为从环状部44b的外周面中的根部144与前端244之间立起。由此,能够在环状部44b的厚度上进一步加上肋形状部的厚度而形成突出部44c,因此能够使突出部44c的厚度具有足够大小的厚度。其结果,能够抑制在钩挂有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时突出部44c挠曲,因此能够可靠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
[00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将第一钩部143的与绕组1的终端连接的位置p3配置在轴41的延伸方向上比突出部44c的突出前端位置p4靠转子铁芯42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可靠地钩挂于突出部44c而使绕组1成为拉伸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
[009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旋转电机100的制造方法中,设置再次压入轴41并且将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钩挂于绝缘体44的突出部44c的步骤s3。由此,能够获得通过将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钩挂于突出部44c,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的旋转电机100的制造方法。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地消除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的松弛,因此即使在使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更长而将固定于轴41的换向器43再次压入到更深处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再次压入后的绕组1不易产生松弛。
[0091]
[变形例]
[0092]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的点应被认为是例示,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在其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变形例)。
[0093]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线圈部11通过遍及多个(三个) 齿部42b地缠绕绕组1的分布卷绕而被缠绕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线圈部也可以通过遍及两个或四个以上的齿部的分布卷绕来缠绕绕组。另外,线圈部也可以通过集中卷绕而将绕组缠绕于齿部。
[009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钩部143配置在多处(两处) 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钩部也可以配置在一处或三处以上。
[0095]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出部44c配置在多处(两处)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突出部只要与绕组的终端侧部分的配置相匹配地配置即可,也可以配置在一处或三处以上。
[0096]
示出了突出部44c具有钩挂(抵接)绕组1的终端侧部分12的承受面544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突出部也可以具有形成有供绕组的终端侧部分嵌入的凹部的承受面。
[009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出部44c具有r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前端部444而变小的梯形形状的肋形状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突出部也可以具有r方向的宽度随着朝向前端部而变小的圆弧状的肋形状。
[009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突出部44c设置为从环状部44b的外周面中的根部144与前端244之间立起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突出部也可以设置为从环状部的外周面中的根部立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