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4956发布日期:2021-01-26 15: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用于对蓄电池进行电压电流检测,并发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外界的开关信号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并且响应所述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第一通断模块,设置在蓄电池与电源之间,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蓄电池和应急电源之间的通断;第二通断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通断模块的通断;所述控制模块对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判断后若所述控制模块发出高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二通断模块,进而第二通断模块响应所述高电平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通断模块断开;若所述控制模块发出低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二通断模块,进而第二通断模块响应所述高电平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通断模块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模块包括第一通断单元,所述第一通断单元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g极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三mos管的d极连接应急电源、s极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s极,所述第四mos管的d极连接蓄电池;所述第一mos管的s极和d极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三mos管的s极和d极上,所述第二mos管的s极和d极分别并接在所述第四mos管的s极和d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模块还包括第二通断单元,所述第二通断单元与所述第一通断单元并联,且所述第二通断单元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的g极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五mos管的d极连接应急电源、s极连接所述第六mos管的s极,所述第六mos管的d极连接蓄电池;所述第八mos管的s极和d极分别并接在所述第五mos管的s极和d极上,所述第七mos管的s极和d极分别并接在所述第六mos管的s极和d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 管、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均为p沟道型mos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断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b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e极接地,c极耦接于第三mos管g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连接点;第二三极管的b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c极,e极接地,c极耦接于第三mos管g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连接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通断模块,所述第三通断模块包括第九mos管,所述第九mos管为n沟道mos管,且g极连接控制模块,s极接地,d极耦接于第四mos管d极连接蓄电池的连接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反充检测单元、过流检测单元、过压检测单元、短路反接检测单元、欠压检测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mos管、第三三极管和光电耦合器,所述第十mos管的s极连接蓄电池的正极、d极连接蓄电池的负极、g极
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c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e极接地,b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第三三极管接受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进而所述第十mos管导通,进而所述光电耦合器工作并传输信号给所述控制模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光报警单元,所述灯光报警单元共设有两个发光电路,分别设有发光颜色为绿色和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负极均接地。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mos智能夹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鸣器报警单元,所述蜂鸣器报警单元上的蜂鸣器一端通过第十一mos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连接,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十一mos管为n沟道型,所述第十一mos管的g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s极接地,d极连接所述蜂鸣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