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501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使用智能终端时的各方面需求越来越丰富。以续航需求为例,智能终端的充电功率越来越大,从最初的5w,10w,27w逐渐演进到65w、120w,当120w的时候充电线上的电流已经达到6a。

一般智能终端充电时,采用一端为usba口与充电器连接,另一端为type-c口与智能终端连接的方式。如图1所示,示出了type-c口内各信号的线径。为满足充电器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连接,如识别充电线、匹配充电协议,需包括白色、绿色、黄色的线径。而随着充电功率的提高,若需要满足该充电要求,无外乎两种方式,一为提升电压,二位增加线上电流。若采用第二种方案,继续提高电流,势必会增加数据线的直径,即增加红色的线径,使得数据线变粗。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在保证原有充电方案的情况下,减少充电线的线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及充电系统,利用带外通信方式实现充电器和智能终端之间的充电协议握手,从而在不增加充电线直径的基础上增加充电线的通电流能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组件,包括电连接的充电器及充电线,充电线包括与充电器电连接的第一端口,及与外部电器电连接的第二端口,

充电器内具有第一蓝牙芯片,充电线的第二端口内具有与第一蓝牙芯片通信连接的第二蓝牙芯片;

当充电器插入电源及第二端口插入外部电器时,电源向第一蓝牙芯片和第二蓝牙芯片供电,且第二蓝牙芯片与外部电器电连接,以建立充电器与外部电器的通信链路。

优选地,第二蓝牙芯片的第一端连接至充电线的vbus引脚;

第二蓝牙芯片的第二端连接至充电线的cc引脚,以将充电线支持的充电协议发送至第二蓝牙芯片内;

第二蓝牙芯片的第三端、第四端接地。

优选地,第二端口内包括vbus引脚、sbu1引脚及sbu2引脚,sbu1引脚及sbu2引脚并接至vbus引脚;

vbus引脚与sbu1引脚及sbu2引脚间分别电连接有下拉电阻。

优选地,下拉电阻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

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vbus引脚,另一端连接至sbu1引脚;

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sbu1引脚,另一端接地;

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vbus引脚,另一端连接至sbu2引脚;

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sbu2引脚,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充电线内取消传输dn1、dp1、cc信号的线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及如上所述的充电组件,智能终端为外部电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充电线的通流能力得到提升;

2.不增加充电线直径,甚至可减小充电线直径,降低充电线成本及提高携带性;

3.利用带外通信方式充电器和手机之间的充电协议握手,满足充电器和充电线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type-c口的线径排布截面图;

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蓝牙芯片在充电线内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充电线内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组件,包括有充电器及充电线,充电器通常与市电、移动电源等电源设备连接,以获取电能,而充电线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端口与充电线电连接,延伸获取电能的链路,第二端口与外部需要被充电的外部电器连接,从而实现自电源至充电器、充电线、外部电器的充电电路。

为实现对充电线线径较小的要求,将取消充电线内传输dn1、dp1、cc信号的线径,则为实现原这3束线束的作用,即配对智能终端与充电器,以判断充电器是否支持向智能终端一般充电、快速充电或极速充电,在充电器内设置有第一蓝牙芯片,对应地,充电线的第二端口内设有与第一蓝牙芯片通信连接的第二蓝牙芯片。在充电器插入到电源内,充电线的第一端口插入到充电器内,并将充电线的第二端口插入到外部电器时,电源的上电向充电器内的第一蓝牙芯片供电,使得第一蓝牙芯片激活,而随充电线内的其他线束,例如vbus线径,所形成的通电链路,供应电能至第二蓝牙芯片,使得第二蓝牙芯片激活,由此第一蓝牙芯片与第二蓝牙芯片匹配后,使得充电线与充电器间建立通信。也就是说,当充电器与外部电器需要建立通信连接,以交互信息时,充电器首先将通过第一蓝牙芯片与第二蓝牙芯片的连接将信息发送至第二蓝牙芯片,第二蓝牙芯片由于第二端口直接电连接至外部电器,则第二蓝牙芯片可将数据进一步地传输至外部电器内,从而相当于建立了充电器与外部电器的通信链路。

基于该通信链路,外部电器可识别充电器内所支持的充电协议、充电标准,从而确认是否可使用该充电器进行标准充电、快速充电或极速充电。

更进一步地,参阅图2,在充电线的第二端口内做出如下电路设计。如第二蓝牙芯片的第一端连接至充电线的vbus引脚,第二蓝牙芯片的第二端连接至充电线的cc引脚,以将充电线支持的充电协议发送至第二蓝牙芯片内;第二蓝牙芯片的第三端、第四端接地,则第二端口,如usbtype-c端口中的cc信号与第二蓝牙芯片相连,第二蓝牙芯片的供电由vbus提供,且cc信号满足type-c端口以及pd的协议标准。

为进一步识别数据线的类型,参阅图3,第二端口内包括vbus引脚、sbu1引脚及sbu2引脚,sbu1引脚及sbu2引脚并接至vbus引脚;vbus引脚与sbu1引脚及sbu2引脚间分别电连接有下拉电阻。其中,下拉电阻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的一端连接至vbus引脚,另一端连接至sbu1引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sbu1引脚,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连接至vbus引脚,另一端连接至sbu2引脚;电阻r4的一端连接至sbu2引脚,另一端接地。使用该sbu引脚,是因为type-c端口协议中定义的sbu,即sidebanduse,边带使用,这两个sbu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扩展使用。因此,本实施例中即使用sbu1引脚和sbu2引脚两个信号pin实现外部电器,如智能终端对充电线的识别。此外,通过对电阻r1-r4电阻的阻值配置,可保证智能终端可正确识别到插入的是否为与智能终端匹配的标配充电线。

通过上述配置,原充电线为白色、绿色、黄色三条信号线可作省略,由此可增加红色的vbus导线,用于增加充电电流。而充电线内的gnd回流仍通过屏蔽的编织金属线实现。

具有上述充电组件后,可将其应用至充电系统内,该充电系统包括的智能终端为外部电器。

智能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智能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智能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