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配电插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0369发布日期:2022-11-29 20: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配电插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信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配电插框。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嵌入式通信电源系统中,配电插框通常设计为3u高,将断路器及防雷器安装在插框正面,这种结构会导致空间占用过大,且需要拆除插框面板后才能接线及维护;或者设计为1u高时,将断路器安装在插框正面,但防雷器内置固定安装在插框内部,通过插框的后部接线,这种结构接线时不方便,特别是安装于只有前开门的机柜时,另外断路器或防雷器故障后,需要拆除整个配电插框才能维护断路器与防雷器。
3.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占用空间大及不易维护的问题,设计出抽拉结构,即将插框设计成抽屉的形式设于框体上,当需要维护时,将插框从框体中抽出即可,断路器和防雷器的电器模块均可以完整的暴露出来,便于操作人员对这些电器模块进行检查、维护、更换等操作。但是,设计成抽屉结构后存在结构稳定性差以及容易振动发生异响的问题,在外力的驱使下插框可能会与框体发生位移从框体中移出,或者与框体之间碰撞产生异响,这会对插框内部的结构以及插框和框体本身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配电插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插框与框体之间结构稳定性差导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及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问题。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配电插框,其包括:
6.框体,其内滑设有插框结构;
7.锁紧结构,其包括锁紧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锁紧单元设于所述插框结构内且一端与所述插框结构铰接,所述驱动单元与锁紧单元相连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插框结构;其中,
8.所述锁紧单元的底端用于在所述插框结构完全位于所述框体内时与所述框体的底面卡合,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插框结构完全位于所述框体内时,驱动所述锁紧单元沿铰接点朝远离所述框体底面的方向转动,以分离所述插框结构和框体。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框结构的底部设有避让孔和连接台,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卡合孔,所述锁紧单元包括:
10.至少一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与驱动单元相连,所述锁紧板与所述连接台铰接,且所述锁紧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卡合孔匹配的卡合勾;
11.弹性件,其设于所述锁紧板一侧,所述弹性件的顶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锁紧板上,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插框结构的底面相连。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单元的顶部与所述插框结构的顶部之前存在一驱动间隙。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台的底端与所述插框结构的底部相连,且所述连接台的
顶部与所述锁紧板铰接。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呈u形且两端分别与连接板相连,所述驱动单元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槽。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框结构滑设于所述框体内并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收容间隙,所述插框结构位于所述框体外的一侧设有过线槽,所述插框结构上设有断路器单元、防雷器单元及依次设于所述防雷器单元一侧的接线端子和扎线板;
16.所述过线槽用于线束的穿设,所述扎线板用于对经所述过线槽引入的线束进行固定,所述接线端子用于对经所述扎线板固定后的线束再次固定后分别分束至所述断路器单元和防雷器单元,所述收容间隙用于收容经所述断路器单元和防雷器单元引出的线束。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多个断路器,所述插框结构上安装有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安装固定条,所述安装固定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且竖向设置的第一导轨,每一所述第一导轨上均滑设有一所述断路器。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雷器单元包括多个防雷器,所述插框结构上安装有多个间隔且竖向设置的第二导轨,每一所述第二导轨上均滑设有一所述防雷器。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线槽沿其边沿设有一圈护线齿。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框结构设有所述过线槽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限位件,所述框体的两侧侧壁分别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均设有朝内延伸的弯折边,所述弯折边与对应侧的限位件匹配。
2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配电插框,由于框体内滑设有插框结构,锁紧单元的一端与插框结构铰接,驱动单元与锁紧单元相连且至少部分伸出插框结构,使得锁紧单元的底端在插框结构完全位于框体内时与框体的底面卡合,且驱动单元在插框结构完全位于框体内时,通过驱动锁紧单元沿铰接点朝远离框体底面的方向转动,以分离插框结构和框体,因此,本电源配电插框在插框结构相对框体移动至完全位于框体内时,锁紧单元的底端会与框体的底面卡合以实现插框结构和框体之间的锁定,可以避免在不需要维护或检修时插框结构相对框体移动造成异响,或是对插框结构内部的结构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而当需要维护时,直接通过驱动单元驱动锁紧单元沿铰接点朝远离框体底面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插框结构和框体的分离,方便易操作。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插框结构完全位于框体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插框结构完全位于框体外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插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配电插框的连接板与锁紧板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框体,10-收容间隙,2-插框结构,20-连接台,21-过线槽,22-安装固定条,23-第一导轨,24-第二导轨,25-安装耳,3-锁紧结构,30-锁紧单元,300-锁紧板,301-连接板,302-卡合勾,303-弹性件,304-连接杆,31-驱动单元,4-断路器单元,40-断路器,5-防雷器单元,50-防雷器,6-接线端子,7-扎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配电插框,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插框与框体之间结构稳定性差导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及相互碰撞产生异响的问题。
32.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电源配电插框包括框体1和锁紧结构3,框体1内滑设有插框结构2,锁紧结构3包括锁紧单元30和驱动单元 31,锁紧单元30设于插框结构2内且一端与插框结构2铰接,驱动单元31与锁紧单元30相连且至少部分伸出插框结构2;其中,锁紧单元 30的底端用于在插框结构2完全位于框体1内时与框体1的底面卡合,驱动单元31用于在插框结构2完全位于框体1内时,驱动锁紧单元30 沿铰接点朝远离框体1底面的方向转动,以分离插框结构2和框体1。
33.具体的,本电源配电插框由于框体1内滑设有插框结构2,锁紧单元30的一端与插框结构2铰接,驱动单元31与锁紧单元30相连且至少部分伸出插框结构2,使得锁紧单元30的底端在插框结构2完全位于框体1内时与框体1的底面卡合,且驱动单元31在插框结构2完全位于框体1内时,通过驱动锁紧单元30沿铰接点朝远离框体1底面的方向转动,以分离插框结构2和框体1,因此,本电源配电插框在插框结构2相对框体1移动至完全位于框体1内时,锁紧单元30的底端会与框体1的底面卡合以实现插框结构2和框体1之间的锁定,可以避免在不需要维护或检修时插框结构2相对框体1移动造成异响,或是插框结构2与框体1之间产生间隙后对插框结构2内部的结构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而当需要维护时,直接通过驱动单元31驱动锁紧单元30沿铰接点朝远离框体1底面的方向转动,即可实现插框结构2和框体1的分离,方便易操作,由于电源配电插框在使用时数量比较多,因此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螺钉紧固的方式,本电源配电插框省时省力,几乎不占用工时。
34.进一步的,插框结构2的底部设有避让孔和连接台20,框体1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卡合孔,其中,锁紧单元30主要包括至少一锁紧板300 和弹性件303,锁紧板300与驱动单元31相连,锁紧板300与连接台 20铰接,且锁紧板300的底部设有与卡合孔匹配的卡合勾302,弹性件303设于锁紧板300一侧,弹性件303的顶端设有一连接杆304,连接杆304穿设于锁紧板300上,弹性件303的底端与插框结构2的底面相连。
35.进一步的,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卡合孔的数量优选为2个,参见图4和图5所示,插框结构2的底部设有避让孔和连接台20,框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卡合孔,其中,对应的,当
存在两个卡合孔时,锁紧单元30的结构则主要包括两块相对间隔设置的锁紧板300和弹性件303,两块锁紧板300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两块锁紧板300的连接板 301,连接板301与驱动单元31相连,两块锁紧板300均与连接台20 铰接,且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均设有与卡合孔匹配的卡合勾302,弹性件303设于两块锁紧板300之间,弹性件303的顶端设有一连接杆 304,连接杆304的两端分别穿设对应侧的锁紧板300,弹性件303的底端与插框结构2的底面相连。
36.具体的,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两块锁紧板300和连接板301 一体成型,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穿过插框结构2底部的避让孔后用于与框体1底部的卡合孔卡合,以实现插框结构2与框体1之间的连接固定。插框结构2位于外侧的侧面上设有缺口,锁紧结构3设于缺口处且驱动单元31伸出缺口外,以方便操作人员通过驱动驱动单元31 控制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是否与框体1底部的卡合孔卡合。弹性件 303的作用则在与提供一个反作用力,当插框结构2划设于框体1上且未完全进入框体1内时,此时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在框体1的作用下没有与卡合孔卡合,弹性件303处于压缩状态,随着插框结构2进入框体1,当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移动至卡合孔处时则进入卡合孔实现相互卡合,此时刚好插框结构2完全进入框体1,弹性件303处于自然状态。由于插框在使用时可能存在震动或者晃动的情况,而由于有弹性件303的存在,因此使得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不会轻易从卡合孔内脱出,保证卡合的牢固性。
37.进一步的,锁紧单元30的顶部与插框结构2的顶部之前存在一驱动间隙,驱动间隙用于为驱动单元31和两块锁紧板300提供一个转动空间,其中,驱动间隙的大小足够使得两块锁紧板300的底部从卡合孔内脱出。
38.进一步的,连接台20的底端与插框结构2的底部相连,且连接台 20的顶部与锁紧板300铰接。当锁紧板300的数量为两块时,对应的,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参见图4所示,连接台20呈u形,连接台 20的底端与插框结构2的底部相连,连接台20的两侧分别位于两块锁紧板300的外侧,且每一侧均与同侧的锁紧板300铰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台20还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形状,如可以呈t字形,并位于两块锁紧板300之间。
39.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驱动单元31呈u形且两端分别与连接板301相连,驱动单元3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槽。具体的,由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握住驱动单元31后再向上提起的过程中驱动锁紧板 300绕铰接点转动,因此驱动单元31设计呈u形,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操作,另外,驱动单元31的外表面设置的多个防滑槽也很好的帮助操作人员施加作用力,避免出现打滑的情况。
40.进一步的,插框结构2滑设于框体1内并与框体1之间形成收容间隙10,插框结构2位于框体1外的一侧设有过线槽21,插框结构2 上设有断路器单元4、防雷器单元5及依次设于防雷器单元5一侧的接线端子6和扎线板7;过线槽21用于线束的穿设,扎线板7用于对经过线槽21引入的线束进行固定,接线端子6用于对经扎线板7固定后的线束再次固定后分别分束至断路器单元4和防雷器单元5,收容间隙 10用于收容经断路器单元4和防雷器单元5引出的线束。
41.具体的,过线槽21的设置使得本电源配电插框可以实现前进线,线束通过过线槽21直接进入插框结构2中,本来可以通过接线端子6 分束固定后与断路器单元4和防雷器单元5分别相连,但是在抽拉过程中线束可能也会产生拉扯,为了保证线束的稳定走向,因此
还增加扎线板7,通过扎线板7先对线束进行固定后再引至接线端子6。收容间隙10收容经断路器单元4和防雷器单元5引出的线束,且位于收容间隙10内的线束的长度不小于插框结构2可以相对框体1单程移动的最大距离。另外,接线端子6上有若干接线螺钉用于线束的安装紧固且配有防护盖,接线端子6的下方设有接线端子6安装支架,且安装在接线端子6安装支架上时靠上安装,下部为线束弯曲走线预留足够空间。
42.进一步的,参见图3所示,断路器单元4包括多个断路器40,插框结构2上安装有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安装固定条22,安装固定条22 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且竖向设置的第一导轨23,每一第一导轨 23上均滑设有一断路器40。具体的,当需要维护时,直接将安装固定条22与插框结构2之间分离后即可将整个断路器单元4从插框结构2 内取出,简单省时,安装固定条22通过螺钉固定在插框结构2的底部,安装固定条22可不局限于一整条的结构形式,也可设计为分段式,相邻的断路器40之间预留足够的走线空间。
43.进一步的,防雷器单元5包括多个防雷器50,插框结构2上安装有多个间隔且竖向设置的第二导轨24,每一第二导轨24上均滑设有一防雷器50。具体的,防雷器50通过第二导轨24固定在插框结构2上,安装拆卸都十分的方便。
44.进一步的,过线槽21沿其边沿设有一圈护线齿,用于保护光伏输入线束,过线槽21的周围设置有若干小孔,小孔用于绑孔护线齿,防止其脱落。其中,插框结构2和框体1距离可调的对应侧上分别设置若干间隔设置的小孔,其用于线束的穿设及绑扎固定,使得从插框结构2中抽出时,线束不从断路器40及防雷器50中松脱。具体的,线束均先通过插框结构2上的小孔进行绑扎固定,再在框体1上的小孔进行第二次绑扎固定,两个对应的扎线小孔之间采用u形走线方式,预留足够线长,保证插框结构2从框体1内抽出时,线束不发生拉扯,以保证线束连接的可靠性。
45.进一步的,插框结构2设有过线槽21的一侧的两端均设有限位件,框体1的两侧侧壁分别靠近限位件的一端均设有朝内延伸的弯折边,弯折边与对应侧的限位件匹配。
46.进一步的,在插框结构2的两侧安装有安装耳25。
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
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