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8289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4]绕线槽30绕线90。
【具体实施方式】
[0065]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结构适用于各种动力马达如永磁直流无刷马达、永磁直流有刷马达、变频马达、感应马达、磁激马达及其它各类动力马达,以及各种发电机等,均能奏效。
[0066]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适用于外转式,其包含有数第一组件10叠合、数第二组件20叠合,因为图中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为轴向的叠合,所以仅揭示最上层的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下文并将详细说明。
[0067]该第一组件10为硅钢片材料,用以作为基座。
[0068]该第二组件20为硅钢片材料,用以作为槽座,第二组件20 —侧以可活动状排列配置于第一组件10—侧,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的外廓形状共同界定出数绕线柱以及位于绕线柱之间的数绕线槽30,且第二组件20的外廓形状更于两侧界定出两突部21,突部21配置于绕线槽30 —侧,用以止挡限制绕线柱、绕线槽30所设的绕线90。
[0069]其中该第一组件10、该第二组件20 —部份成重叠压配,也就是上层的第一组件10与下层的第二组件20会有重叠部份。
[0070]以借由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采用活动组合式构造,便于进行组合,可增长绕线槽30长度、增加绕线匝数,提高绕线90占槽率(或饱和率或槽满率),增强磁力线,因而扭力增加,电流减少,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且借由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采用活动组合式构造,便于进行组合,进而使得量产简单容易,生产效率高,节省成本。
[0071]要强调的是,借由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成重叠压配,减少其缝隙增加接触面积,以增进磁通量(磁通量不至于因为缝隙而降低),且稳定性佳、不会松动,并减少噪音。
[0072]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二组件20为水平插入状排列配置于第一组件10一侧。
[0073]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二组件20包含有两侧边22,该两侧边22的距离为不等宽以使两侧边22成倾斜状,据此,可改变绕线柱与绕线槽30的形状使其形状多样化。
[0074]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为环型,第一组件10对应于第二组件20环设有数凹槽11,用以使第二组件20 —侧以可活动状插入于第一组件10 —侧;该凹槽11进一步包含有较浅状凹槽、较深状凹槽,使凹槽11所设的第二组件20也成较短状、较长状。
[0075]上述较浅状凹槽、较深状凹槽可任意交错间隔排列如以一个较浅状凹槽、一个较深状凹槽或两个较浅状凹槽、两个较深状凹槽依此类推的顺序重复交错间隔排列,同样的,较短状第二组件20、较长状第二组件20可任意交错间隔排列如以一个较短状第二组件20、一个较长状第二组件20或两个较短状第二组件20、两个较长状第二组件20依此类推的顺序重复交错间隔排列。
[0076]上述第一组件10的叠合,使上层、下层的第一组件10的较浅状凹槽、较深状凹槽相互叠合。
[0077]上述第二组件20的叠合,使上层、下层的较短状第二组件20、较长状第二组件20
相互叠合。
[0078]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绕线90为角板铜线或者圆型铜线(图中未示)其中任一者O
[0079]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叠合以插梢、压合、螺丝其中任一结合技术手段进行固定;而该第二组件20叠合以插梢、压合、螺丝其中任一结合技术手段进行固定。
[0080]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二组件20包含有两侧边22,该两侧边22的距离为等宽;该第二组件20为T形状。
[0081 ] 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二组件20包含有数固定孔23,供第二组件20叠合时进行固定之用,固定孔23为圆形、长方形其中任一,本构造实施例为圆形、长方形皆有。
[0082]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除了可为一体状,也可由数个弧形片体12所组成,再施予叠合固定,据此,当第一组件10为大面积时可以节省材料。
[0083]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第二组件20的叠合,其中第一层(最上层)以一个较短状第二组件20、一个较长状第二组件20的顺序重复交错间隔排列,而第二层以两个较短状第二组件20、两个较长状第二组件20的顺序重复交错间隔排列,而第三层以三个较短状第二组件20、三个较长状第二组件20的顺序重复交错间隔排列,第三层下面各层的较短状第二组件20、较长状第二组件20则依上述类推顺序重复交错间隔排列。
[0084]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第二组件20包含有较短T形状的第二组件20以及较长T形状的第二组件20。
[0085]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第一组件1a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而第一组件的叠合包含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的第一组件10a,以及周缘具有数凹槽11的第一组件10,凹槽11用以配置该第二组件20,使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的第一组件1a与周缘具有数凹槽11的第一组件10相叠合。
[0086]请参阅图7a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为单个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的第一组件1a与单个周缘具有数凹槽11的第一组件10相叠合,并依该类推的顺序重复叠合。
[0087]以下实施例为数个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的第一组件1a与数个周缘具有数凹槽11的第一组件10相叠合,并依该类推的顺序重复叠合。
[0088]请参阅图7b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为两个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的第一组件1a与两个周缘具有数凹槽11的第一组件10相叠合,并依该类推的顺序重复叠合。
[0089]请参阅图7c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为三个周缘为平整状(无凹槽)的第一组件1a与三个周缘具有数凹槽11的第一组件10相叠合,并依该类推的顺序重复叠合;三个以上的第一组件10a、第一组件10的叠合以上述方式类推。
[0090]请参阅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包含有数个成预定长度的长条部13,而第二组件20为T形状,第二组件20 —侧状排列配置于该第一组件10的长条部13—侧,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的外廓形状共同界定出数绕线柱以及位于该绕线柱之间的数绕线槽30。
[0091]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包含有数个成预定长度的长条部13,而第二组件20为长方形状,第二组件20 —侧状排列配置于该第一组件10的长条部13 —侧,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的外廓形状共同界定出数绕线柱以及位于该绕线柱之间的数绕线槽30。
[0092]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包含有数个成预定长度的长条部13,而第二组件20为长T形状,第二组件20 —侧排列配置于该第一组件10的长条部13—侧,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的外廓形状共同界定出数绕线柱以及位于该绕线柱之间的数绕线槽30。
[0093]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一组件10包含有数个成预定长度的长条部13,而第二组件20为短T形状,第二组件20 —侧排列配置于该第一组件10的长条部13 —侧,第二组件20与第一组件10的外廓形状共同界定出数绕线柱以及位于该绕线柱之间的数绕线槽30。
[0094]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二组件20周侧转角形状为圆弧角、斜角其中任
O
[0095]请参阅图10、图10a、图10b、图10c、图1OcU图10e、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构造实施例,该第二组件20为垂直插入状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