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318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定子,特别是关于内侧设置转子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动机是使用于压缩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大部分电器产品的核心驱动源,并根据转子的位置区分为内转子式和外转子式。
外转子式大致是把定子线圈从铁芯的外侧缠绕的外绕组方式,相反,内转子式大致是把定子线圈从铁芯的内侧缠绕的内绕组方式缠绕。内转子式由于缠绕线圈难度较大,因此,广泛使用先分离制作铁芯的轭铁部分和连接部分,在连接部分缠绕线圈后,再与轭铁部分组装的分割铁芯方式。
图1是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斜视图,图2是其平面图。
如图所示,在以往技术的内转子式电动机中,定子为形成磁路而把冲成环形的铁芯板层层叠装成环状的轭铁部分(1),为了缠绕线圈(C)而把冲成T字形的铁芯板层层叠装成‘T’字模样的连接部分(2),并在上述轭铁部分(1)的内周面以辐射形状结合多个连接部分(2)构成。
轭铁部分(1)的内周面按等间距形成连接部分(2)的插入槽(1a)。
连接部分(2)如前所述形成‘T’字模样,其一端与上述轭铁部分(1)的连接部分插入槽(1a)相吻合而凸出形成,另一端则扩张形成圆弧形状的磁极部分(2a)。
又,在连接部分(2)的外周面插入以绝缘材料做成的四角形的绕线筒(3)后,在绕线筒(3)的外周面缠绕线圈(C)。
但是,在如上所述以往技术的内转子式的定子中,一一制作连接部分(2)后缠绕线圈(C),再把此连接部分(2)组装在轭铁部分(1),因此,存在组装后需要在另外的电路板上连接电路或焊接各连接部分(2)线圈(C)的繁琐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组装生产所存在的问题而想出的,其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在铁芯外侧连续绕组而简化组装连接工程,并以此来提高生产电动机定子的效率及生产性。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在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中,提供了为使磁极位于内径侧而把铁芯板层层叠装后以辐射形状排列的多个连接部分;连接部分的内径侧采用模具注入法成型为使全部连接部分相互接续,相反,外径侧成型为使各个连接部分以等间距排列,并在其外周面缠绕线圈,且上述各连接部分的磁极部分中间部位和外侧末端部位一同被模具加压成型后露出形成的成型部分;连接全部连接部分的外径侧形成磁路由把环形的铁芯板层层叠装而成的环状的轭铁部分构成。
优点及积极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是,在叠加制作连接部分后在模具内形成接续内径侧的成型部分,并在成型时用模具同时加压各连接部分的外侧和内侧,因此,不仅能通过外绕组方式连续缠绕线圈而提高电动机的生产性,还可以消除注入成型液时因成型压力,各连接部分的铁芯板浮起而可能发生的各连接部分之间的高度差异来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图1是根据以往技术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斜视2是根据以往技术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平面3是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分解斜视4是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组装平面5是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线圈缠绕状态简略6是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制作过程的平面图附图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10连接部分11挂凸12磁极部分20成型部分21中间成型部分21a铁芯加压槽22内侧成型部分23外侧成型部分30轭铁部分31挂槽C线圈 M模具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组装平面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线圈缠绕状态简略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制作过程的平面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是由层层叠装利用硅钢板冲成的多个薄的‘T’字形铁芯板,并按辐射形状排列的连接部分(10);接续连接部分(10)的内径侧,相反,使外径侧相互分离而注入成型连接部分(10)外侧面的成型部分(20);层层叠装利用硅钢板做成的多个薄的环形铁芯板,并与连接部分(10)的外侧结合的轭铁部分(30)构成。
连接部分(10)如前所述形成‘T’字模样,其外侧末端为与后述的轭铁部分(30)的挂槽(31)相吻合而形成挂凸(11),内侧末端扩张形成圆弧形状的磁极部分(12)。
挂凸(11)形成为随长度逐渐变宽形状。
成型部分(20)由围绕连接部分(10)外侧面的中间成型部分(21);在中间成型部分(21)的内周侧以一定高度扩张形成,使各个连接部分(10)相互接续而形成圆形带模样的内侧成型部分(22);在中间成型部分(21)的外周侧以一定宽度扩张形成,使各个连接部分(10)分离并形成板状模样的外侧成型部分(23)构成。
为了绝缘相邻的两侧连接部分(10),中间成型部分(21)注入形成为与各连接部分(10)的中间形状相同的,平面投影时成‘T’字形的通体形状,并在内侧末端形成为能围绕磁极部分(12)的轴方向两侧面的部位,外侧末端形成到上述连接部分(10)的挂凸开始的部位。
又,中间成型部分(21)需要一同围绕相邻的两侧连接部分(10)的磁极部分(12),并在各连接部分(10)的中间部位上形成铁芯加压槽(21a)为宜。
内侧成型部分(22)在形成连接部分(10)的磁极部分(12)的部位向垂直方向凸出形成,以线圈(C)的缠绕厚度的高度凸出形成时比较适合于支持线圈(C)。
如前所述,外侧成型部分(23)在形成连接部分(10)的挂凸(11)的部位向垂直方向凸出形成,也以线圈(C)的缠绕厚度的高度凸出形成时比较适合于支持线圈(C)。外侧成型部分(23)如图5所示,为了相邻的外侧成型部分(23)容易缠绕线圈(C)其边角部位形成弧形为宜。
又,外侧成型部分(23)如图所示可以形成为平板形,但根据情况也可以形成为平面投影时如内侧成型部分(22)的具有曲率的圆弧面形状。
轭铁部分(30)形成为环状,其内周面形成压入上述连接部分(10)的挂凸(11)的挂槽(31)。
图面中对以往相同的部分赋予了相同的符号。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如图6(a)所示,利用薄的硅钢板冲成多个‘T’字形的铁芯板后,层层叠装制作连接部分(10),再把此连接部分(10)以辐射形状排列插入在一定形状的模具(M)上。这时,模具同时加压各连接部分(10)的外侧(挂凸11部位)和磁极部分(12)的轴方向中间部位,以免注入成型液时因成型压力各连接部分(10)的铁芯板之间浮起。
其次,如图6(b)所示,给模具注入如树脂等绝缘性材质的成型液,填充到连接部分(10)的外周面和模具(M)的内周面之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后形成以中间成型部分(21)和内侧成型部分(22),外侧成型部分(23)构成的成型部分(20)。这时,在连接部分(10)的外侧末端全部和磁极部分(12)的轴方向中间部位,因模具阻止成型液填充而露出。
再次,如图6(c)所示,分离模具(M),取出组装在内侧成型部分(22)的连接部分(10),并利用卷线机(未图示)在此连接部分(10)的外周面,更确切地说,在中间成型部分(21)的外周面上缠绕线圈(C)。这时,线圈(C)以从连接部分的外侧向内侧缠绕的外绕组方式缠绕。
最后,如图6(d)所示,把环状的铁芯板层层叠装而成的轭铁部分(30)压入到上述连接部分(10)的外侧末端。这时,连接部分(10)的外侧末端形成挂凸(11),相反,轭铁部分(30)的内周面形成挂槽(31)而能于上述连接部分(10)坚固地组装。
这样,在定子的内侧设置转子的所谓内转子式电动机中,分离形成定子的连接部分外侧而可以采用从连接部分的外侧缠绕线圈的所谓外绕组方式,还可以连续缠绕线圈而相比一一缠绕线圈后通过另外的电路板或焊接作业来连接线圈,可以简化组装工程,并以此来提高电动机的生产性。
又,注入成型液时用模具同时加压各连接部分的外侧和内侧以防止成型压力引起的各连接部分的铁芯板浮起,并以此来消除各连接部分之间的高度差异,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由轭铁部分及多个T字形磁极铁芯缠绕线圈构成的连接部分插接构成,其特征是在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中,包括有为使磁极位于内径侧而把T字形的铁芯板层层叠装后以辐射形状排列的多个连接部分;连接部分的内径侧成型为使全部连接部分相互接续,相反,外径侧成型为使各个连接部分以等间距排列,并在其外周面缠绕线圈,且上述各连接部分的磁极部分中间部位和外侧末端部位一同被模具加压成型后露出形成的成型部分;连接全部连接部分的外径侧形成磁路由把环形的铁芯板层层叠装而成的环状的轭铁部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其特征是其成型部分由围绕连接部分的中间部位,且内周侧一同围绕相邻的各连接部分的磁极部分,介于磁极部分之间的中间成型部分;在中间成型部分的内周侧以一定高度扩张形成,使各个连接部分相互接续而形成圆形带模样的内侧成型部分;在中间成型部分的外周侧以一定宽度扩张形成,使各个连接部分分离而形成板状模样的外侧成型部分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结构。它是在内转子式电动机的定子中,使各磁极位于内径侧而把T字形的铁芯板层层叠装后以辐射形状排列的多个连接部分;连接部分的内径侧采用模具注入法成型为使全部连接部分相互接续,而外径侧成型为使各个连接部分以等间距排列,并在其外面缠绕线圈,上述各连接部分的磁极中间部位和外侧末端部位一同被模具加压成型后露出成型部分;连接全部连接部分的外径侧形成磁路由把环形铁芯板层层叠装而成的环状的轭铁部分构成,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用外绕组方式连续缠绕线圈提高电动机的生产性,而且还可以防止注入成型液时因成型压力使各连接部分的铁芯板浮起造成各连接部分之间的高度差异来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文档编号H02K1/18GK1705192SQ20041001943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虎在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