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693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用于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航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动多轴飞行器采用的都是可充电的电池,每次飞行之后需要更换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工进行,都要有一定专业技术的人员来操作,这导致遥控飞行器的充电十分繁琐、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组件,以至少实现对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组件,包括:底座;至少一个充电柱,设置在底座上并且每个充电柱具有至少一个供电触点;以及充电凹腔,设置在遥控飞行器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受电触点,其中,在充电柱容纳在充电凹腔中的位置处,供电触点与受电触点电连接。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供电触点为均勾分布在每个充电柱外表面的多个供电触点。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受电触点为均匀分布在充电凹腔内壁中的多个受点触点。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每个充电柱包括与底座相连的基部和由基部延伸出的头部,其中,头部以尺寸渐缩的形式由基部向远离底座的方向凸出。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供电触点设置在基部和/或头部的外表面。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供电触点以沿充电柱的头部凸出的方向成排环绕地设置在充电柱的外表面。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每个供电触点均设置成由充电柱的外表面凸出的弹性触点;或者每个供电触点均设置成由充电柱的外表面凸出的环状弹性触点。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充电凹腔构造成向遥控飞行器的机身内部凹入的结构。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供电触点与外部充电设备电连接。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受电触点与遥控飞行器上的供电电路电连接。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遥控飞行器为多轴飞行器、固定翼模型飞机、模型直升机中任一种。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该自动充电组件用于对遥控飞行器进行充电,通过设置在遥控飞行器上的凹腔与充电柱配合,能够使得凹腔上的受电触点与充电柱上的供电触点电连接,从而将电能传递至遥控飞行器内部供电电路以对遥控飞行器进行充电。由此,实现了遥控飞行器的自动充电,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简化充电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遥控飞行器10位于充电柱2上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轴飞行器10与充电柱2结合处于充电状态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柱2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柱头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凹腔3的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
[0022]图6是图5中示出的充电凹腔3沿虚线L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遥控飞行器10的自动充电组件中,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I上的充电柱2以及充电凹腔3,其中,当遥控飞行器10使用该自动充电组件进行充电时,充电柱2可与充电凹腔3相配合,例如充电柱2可容纳在充电凹腔3中,具体地,如图2所示,充电柱2可部分地插入充电凹腔3中。此处应当理解,尽管在图1至图6中的实施例中仅具有一个充电柱2和一个充电凹腔3,但是更多个充电柱2和充电凹腔3也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这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充电柱2上设置有多个供电触点4,并且如图5至图6所示,在充电凹腔3上设置有多个受电触点5,其中,如图2所示,当充电柱2容纳在充电凹腔3中时,充电柱2上的供电触点4与充电凹腔3上的受电触点5电连接。换句话说,当充电柱2全部或部分地插入充电凹腔3中时,至少一个供电触点4与至少一个受电触点5之间可以实现电流导通。此处应当理解,尽管在图3至图6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多个供电触点4和多个受点触点5,但是只要能够满足当充电柱2容纳在充电凹腔3中时供电触点4与受电触点5电连接,不少于一个的任意数量的供电触点4与受电触点5也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这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遥控飞行器上的充电凹腔3与充电柱2配合,能够使得充电凹腔3上的受电触点5与充电柱2上的供电触点4电连接,从而将电能传递至遥控飞行器10内部供电电路以对遥控飞行器10进行充电。由此,实现了遥控飞行器10的自动充电,从而提高了充电效率、简化充电操作流程。
[0024]优选地,供电触点4为均勾分布在每个充电柱2外表面的多个供电触点,S卩,供电触点4设置在每个充电柱2的外表面上,并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供电触点4之间的间距相等,如果仅具有两个供电触点,那么这两个供电触点关于充电柱2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具体地,如图3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供电触点4围绕充电柱2的外表面径向均匀规则的分布。同样地,受电触点5为均匀分布在充电凹腔3内壁中的多个受点触点,即,受电触点4设置在每个充电凹腔3的内壁上,并且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受电触点5之间的间距相等,如果仅具有两个受电触点,那么这两个收电触点关于充电凹腔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具体地,如图5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受电触点5围绕充电凹腔3的内壁均匀规则的分布。
[0025]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充电柱2可构造为包括基部21和头部22,其中,基部21与底座I相连,头部22由基部21延伸而出,并且优选地,头部22以尺寸渐缩的形式由基部21向远离底座I的方向凸出,换句话说,按照图3定向,那么充电柱2的头部22从基部21向上延伸而出,并且头部22的靠近基部21的底部的尺寸大于顶部的尺寸,整个头部呈现锥形。此处应当理解,只要满足头部22从顶部到底部尺寸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