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控振荡器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046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控振荡器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路,包括用于控制该电路的可控振荡器,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可控振荡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振荡器以所选频率生成振荡信号,例如交流电(AC)。典型地,将振荡信号的频率锁定至参考频率。这里,所谓的压控振荡器可以与锁相环结合使用。锁相环是生成控制信号或电压Vtum的控制系统,该控制信号或电压Vt.的相位与外部参考信号的相位相关。锁相环将参考信号的相位与从振荡器传送的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并调整该信号的频率以保持相位匹配。参考信号的稳定频率通常在与由振荡器生成的频率相比低得多的频率处运行。因此,对振荡器的频率进行下变频以便与参考频率进行比较。这种锁相振荡器的典型应用是雷达系统或通信设备的发射机配置,其中可以对振荡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发射机信号。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包括可控振荡器、传输线和控制环。所述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所述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其中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所述控制环被配置为: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以及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包括: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以及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其中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环,所述控制环包括:混频器(或相位检测器),连接至所述传输线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混频器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输入端口分接(tap)的振荡信号与从所述输出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进行组合,使得可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相位)差异。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包括: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以及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环,所述控制环包括:混频器,连接至所述传输线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以及控制电路。此外,所述电路包括校准电路,所述校准电路包括查找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数模转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查找表中存储的校准数据将校准信号输出至所述混频器。所述混频器被配置为将所述校准信号、从所述输入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和从所述输出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进行组合,使得可检测振荡信号的相位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相位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 可控振荡器。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包括: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以及用于通过传输线来传输所述振荡信号以使得所述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改变的装置。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环,所述控制环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所述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可控振荡器的方法,所述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与振荡器的输出相连接的传输线来传输振荡信号,其中所述传输线的长度是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此外,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下一步骤是: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锁相环的传统振荡器;
图2 (包括图2A和2B)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振荡器、传输线和控制环的电路的示意框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另外实施例的包括振荡器、传输线和控制环的电路以及校准电路和校准环的示意框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振荡器、多个传输线和控制环的电路的示意框 图5a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包括振荡器、传输线和线性化电路的电路的示意框图;以及图5b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示意根据图5a的线性化电路的操作模式的频率相对于时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续将参照图1至图5来讨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预先将相同参考标记提供给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对象,使得在不同实施例内由相同参考标记指代的对象可互换并且其描述互相适用。以下将在讨论具有锁相环的振荡器的常见设计之后讨论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不出了被配置为输出振荡信号12的电路10的框图。可以将振荡信号12输出至混频器14或上变频器,以便通过使用与混频器14相连接的调制器16而对振荡信号12进行调制。因此,混频器14被配置为输出调制后的信号12’,例如发射机的频率调制信号(FMCff)或相位调制信号(BPSK)。电路10包括振荡器18 (例如,频率控制振荡器)和锁相环20。锁相环20经由分频器链22连接至振荡器18的输出以便接收振荡信号12。为了闭合锁相环20,将锁相环20连接至振荡器18的控制输入。此外,锁相环20连接至参考信号发生器24 (例如,具有石英的晶体)。以下将讨论电路10的功能。经由控制信号26(例如,电压Vtune)来控制振荡器18。控制信号26由锁相环输出,并由振荡信号12与由参考信号发生器24生成的参考信号之间的比较引起。通常在与振荡信号12相比低得多的频率处运行的参考信号发生器24生成稳定的频率(例如60 MHz)。因此,针对该比较对振荡信号12进行下变频。该下变频是通过使用可以是基于混频器的分频器链22或偏移下变频器来执行的。锁相环20调整振荡信号12,或者更详细地,经由控制信号26来调整振荡信号12的频率,只要下变频后的振荡信号12等于参考信号即可。由此,电路10和振荡器18分别能够以稳定的频率将振荡信号12输出至混频器14。然而,由于由分频器链22执行的下变频,导致一些效应。这种效应的示例是由分频器链22或分频器链22的功耗度量(scale)的振荡器18的抖动。另一效应是:可能发生信号发生器24的寄生振荡。此外,由于这种信号发生器24典型地需要外部石英的事实,信号发生器24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因此,需要改进的方案。将参照图2至图5来讨论这种改进的方案。图2a示出了包括振荡器18、传输线32和控制环34的电路30的框图。振荡器18被配置为将振荡信号12输出至混频器14,使得混频器14可以输出调制后的振荡信号12’(由调制器16调制),如上所述。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振荡器18的输出连接至传输线32的输入端口 32a,其中控制环34经由输入端口 32a和输出端口 32b连接至传输线32。反之亦然,控制环34还连接至振荡器18的控制输入,以便经由控制信号24来控制可控振荡器18,如以下将详细讨论。通过具有特定长度的传输线12 (例如,微带或共面波导)来传输振荡信号12。该长度(例如,1.22mm)是振荡信号12的波长(例如,122 GHz)的分数,其中波长与其频率成反t匕。形成慢波传输线的传输线32被配置为改变经过传输线32的振荡信号12的频率相关信号参数(例如,相位)。由此,在输入端口 32a处检测到的信号参数(例如,相位)的第一值与在输出端口 32b处检测到的相同输入参数的值不同。由于信号参数分别与频率和波长的这种依赖性,第一和第二值之间的差异可以用于控制振荡器18。这意味着:传输线32,或者更准确地,传输线32的参数(即,其长度)是频率确定的,使得传输线32表示振荡信号12的参考。为了使用该效应,控制环34被配置为例如通过直接比较来检测信号参数的第一和第二值之间的差异。这种所检测到的差异提供了控制信号26的基础。总而言之,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以下原理:传输线32或传输线32的频率相关参数可以用作频率参考。因此,控制环34将由振荡器18输出的振荡信号12与受传输线32影响的相同信号进行比较。该比较实现了对振荡信号12的频率的控制并由此将振荡器18锁定在所关注的所选频率处。这种控制振荡信号12的频率的方式尤其可以用于高频,例如122GHz (或者处于50至250 GHz之间的范围内),这是由于随着频率的增加,(金属)导电传输线32变得越来越短,使得可以在单个芯片上实现该导电传输线32。此外,该电路30不需要分频器链,因此直接将信号参数与振荡信号12的基本(未下变频的)频率进行比较而不与其分频版本进行比较。这在诸如抖动之类的相位效应方面有益。此外,有利地,由于丢失的外部参考信号发生器,电路30的复杂度降低。这可以对智能或小型传感器系统的前端的功耗具有积极效应,其中这依赖于相位比较器的性能。应当注意,不仅传输线32的长度影响振荡信号12。其他影响因素是在芯片上实现的传输线32的金属堆叠的几何结构或介质。然而,从所关注的给定频率开始,可以根据几何结构和介电常数ε ^来定义传输线32的长度。例如,在硅上,传输线的长度可以与振荡信号12的波长或振荡信号12的分数(例如,一半、四分之一或两倍)相对应。图2b示出了与图2a的电路30实质上相对应的具有压控振荡器18 (VCO)的电路的另一实施例。这里,控制环34被配置为检测从输入端口 32a分接的相位Ct1与从输出端口 32b分接的相位Φ2 之间的振荡信号12的相位差Λ φ。这两个不同相位Ct1 (在经过传输线32之前)和Φ2 (在经过传输线32之后)由具有实和复分量的两个(I/Q-)相位图示意。为了检测相位^与相位小2之间的相位差A (^,控制环34包括控制电路38和混频器36,或者一般地,相位检测器36。混频器36 (或相位检测器36)连接至输入端口 32a和输出端口 32b,以在经过传输线32之前和之后接收振荡信号,其中控制电路38布置在混频器36的输出与振荡器18的输入端口之间。用作相位比较器的混频器36通过乘法或求和将从输入端口 32a分接的振荡信号与从输出端口 32b分接的相同信号进行组合,并输出组合后的信号37,例如在电压域中。应当注意,从输出端口 32b分接的振荡信号12与从输入端口 32a分接的振荡信号相比延迟。该延迟由在经过传输线32时的相移A Cj5引起。例如,当振荡器18被锁定至所关注的频率时或者如果传输线32的长度等于振荡信号12的波长,相位差△ 0可以精确地合计为0°(360° )。如果振荡器18具有与所关注的频率相比不同的频率,则相位差A Cj5的值大于0° 0组合后的信号37包括与相位差A Cj5有关的信息,或者一般地,与检测到的差异有关的信息。组合后的信号37 (例如,AC电压(具有与振荡信号12相比两倍的频率))可用,使得控制电路38能够将控制信号26 (S卩,DC电压Vtune (例如在标准压控振荡器中))输出至振荡器18。例如,从输入端口 32a和输出端口 32b分接的振荡信号的乘法得到具有DC分量和AC分量的组合后的振荡信号37。DC分量可变换至DC电压Vtune。该变换由控制电路38执行,例如通过对组合后的信号37的DC分量进行滤波或通过对组合后的信号37求平均。因此,根据另外的实施例 ,控制电路38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和/或电荷泵。由于过程变化,频率确定因素(例如,传输线34的长度和氧化物的厚度或介电常数)可以变化,因此不可能保证所设计的传输线34被精确地调整至期望的频率。在这些情况下,添加将参照图3a和3b说明的用于校准控制环的装置将是有益的。图3a示出了与校准电路40和分离的校准环42结合的图2b的电路30的框图。校准电路40的目的在于:通过附加校准信号来校准控制信号26。该校准可以是基于由校准环42检测到且在查找表中存储的校准数据来执行的,其中校准数据可以包括相位信息。校准电路40被配置为根据该差异(例如,相位差A (]5 )与理论上计算出的差异的偏离而将校准信号(例如,DC电压或DC偏移)输出至混频器36。第一和第二值之间的差异的相应偏离不必是线性的,使得校准电路40可以输出取决于组合后的信号37的校准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校准电路40可以包括具有被配置为分析组合后的信号37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入,其中校准数据可以包括用于提供相应的组合后的信号37与要输出的校准信号之间的分配的分配数据。校准环42被配置为检测校准数据,并包括与传统锁相环相当的分频器链42a、混频器42b和参考信号发生器42c。分频器链42a (例如,具有值1/2000的分频器链)连接至振荡器18的输出以及混频器42b。可选地,校准环42可以包括开关63,经由开关63,可以分别启用和禁用校准环42,使得可以仅启用校准环42以检验和校准控制环34。在校准期间,混频器42b将由分频器链42a下变频的振荡信号12与参考信号发生器42c的参考信号进行组合。经由控制电路38将这些组合后的信号输出至振荡器18,使得校准电路40可以检测校准数据并将其存储至其查找表。图3b示出了与校准电路40结合的电路30的另一实施例。电路30等于图2b的电路30,但还包括用于连接校准电路40的附加求和电路44。附加求和电路44布置在混频器36与由低通滤波器形成的控制电路38之间。校准电路40包括:查找表40a,其中存储校准数据;数模转换器40b,被配置为在电压域中转换来自查找表40a的校准数据;以及低通滤波器40c,经由该低通滤波器40c,输出校准信号。通过附加求和电路44将(低通滤波后的)校准信号(例如,DC电压(还被称为偏移电压))与组合后的振荡信号37相加。由于这种改变后的控制信号26,振荡信号12的中心频率偏移到理想传输线32的期望中心频率处。因此,校准电路40使得能够考虑到非理想传输线32。图4示出了与控制环34和不同长度的多个传输线(例如,两个传输线33a和33b)结合的振荡器18。经由功率分配器45将传输线33a和33b以其输入端口与振荡器18的输出以及与混频器36相连接。相应传输线33a或33b的每个输出端口可以经由开关46选择性地耦合至混频器36。如上所说明,相应传输线33a和33b的长度对振荡信号12的频率有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将不同长度的传输线33a或33b耦合至混频器36来改变振荡信号12的频率。针对所关注的不同频率在不同传输线33a和33b之间的该切换可以用于实现简单FSK调制器(频移键控)或MFCW调制器(多频连续波)。应当注意,该原理不限于所示意的两个传输线33a和33b。例如,可以实现五个传输线,从而实现五个频率(例如,122、122.25,122.5,122.75和123 GHz)之间的偏移。这里,有益地,所述电路实现了可以是彼此相邻的所关注的不同频率之间(甚至在高频范围(100 GHz或更多))的切换。参照图5a和5b,将描述使得能够对啁啾信号进行线性化的上述电路的另一实施例。图5a示出了包括被配置为输出振荡信号12的振荡器18以及斜坡发生器48的电路。振荡器18由斜坡发生器48控制,斜坡发生器48经由低通滤波器52来输出控制信号50,例
如电压 Vtune sweep °这种电路可以用于以啁啾(振荡信号12的变化频率)的形式输出振荡信号12。典型地,由于振荡器18的非理想调谐特性,啁啾或者更详细地FMCW (频率调制的连续波)啁啾具有非线性斜坡,如图5b的曲线图54a示意。图5b示出了随时间(t)绘制的频率(f)的图。这里,当通过使用振荡器18来扫描频率时,振荡信号12的所得到的信号由具有非线性斜坡的曲线图54a示出。曲线图54b示意了应当由振荡器18输出的线性频率斜坡。因此,关于图5a描述的电路包括线性化通道56。线性化通道56包括用于存储线性化数据的查找表56a、数模转换器56b和低通滤波器56c。该线性化电路56经由混频器58耦合至振荡器18的控制输入,混频器58布置在斜坡发生器48与低通滤波器52之间。混频器58被配置为将线性化通道56的线性化信号和控制信号相加,从而适配控制信号50或控制电压Vtune sweep0以下将讨论被配置为调整振荡器18的调谐特性的线性化通道56的功能,其实质上符合图3b的校准电路40的功能。由数模转换器56b经由低通滤波器56c输出的线性化信号用于对非线性斜坡54a进行线性化,使得基于可以包括用于对斜坡54a进行线性化的一些离散时间点的线性化数据来生成线性斜坡54b。执行线性化,使得在O Hz频率处,线性斜坡54b的梯度等于非线性斜坡54a的梯度(参见h处的梯度)。因此,线性化通道56实现了所谓“软件锁相环”的但具有降低的复杂度的大多数功能。此外,与软件锁相环相比,可以节约昂贵的模数转换器,该模数转换器典型地用于监视分频器输出处的频率。应当注意,线性化通道56可以是经 由可选开关59可切换的。
通过使用线性化数据确定器60来确定线性化数据。线性化数据确定器60包括传输线32和与输入端口 32a和输出端口 32b相连接的混频器36。混频器36经由运算放大器62和模数转换器(未不出)将组合的信号37输出至查找表56a。以下将参照图5b来描述检测校准数据的方法。曲线图54a示意了从输入端口 32a保持的振荡信号12的非线性斜坡,而曲线图64a示意了从传输线32的输出端口 32b保持的相同振荡信号12的斜坡。如图所示,曲线图64a与曲线图54b相比延迟,其中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A (]5取决于相应频率f。因此,相位差A (]5随时间变化,如两个曲线图64a和54&之间的箭头(参见丨1、丨2和丨3处的箭头)所示意。线性化数据被选择为使得相位差A Cj5随时间恒定(A(J) = k),如两个线性化曲线图54b和65b之间的箭头(参见tx处的箭头)所示意。由此,线性斜坡64b与线性斜坡54b平行,使得其梯度相等。换言之,如果相位改变(A ¢)随时间是线性的,则斜坡54b和56b是线性的并具有恒定的频率范围(A f = k)。应当注意,根据另一实施例,线性化通道56与线性化数据确定器60之间的连接可切换,使得线性化数据 确定器60可以仅用于校准。根据另一实施例,包括线性化通道56的电路可以集成在单个芯片上。参照图2a,应当注意,传输线32可以可替换地终止于其输出32b,使得控制环34仅经由输入32a连接至传输线。这里,在输入端口 32a处检测振荡信号12的信号参数的第
一和第二值。替换方案(参见图2b)将是:电路30可以包括与振荡器18的输出相连接的可选分频器链39。该可选分频器链39服务于以下目的:对振荡信号12进行分析或者对电路30进行校准。参照图2b,应当注意,振荡器18可以包括具有振荡器18连接至传输线32所经由的分频器(例如,分频器值1/2或1/N)的输出,以便在频率太高的情况下降低振荡信号12的频率。由此,传输线32的长度可以是振荡信号12的分数(例如,1/2或1/N)的波长的分数。因此,控制环34将经由振荡器18的分频器而输出的分配后的振荡信号与受传输线32影响的相同信号进行比较。在该实施例中,振荡信号12可以经由具有分频器的输出而输出至混频器14作为分配后的信号,或者经由另一输出而输出至混频器14作为未分配的信号。参照图3a,应当注意,根据另外的实施例,电路30还可以仅与校准电路40结合使用,这意味着没有校准环42。根据另一实施例(参见图3b),控制环34可以在混频器36与控制电路38之间包括运算放大器43,以放大组合后的信号37。参照图4的实施例的替换方案将是:开关46还可以布置在传输线33a或33b的相应输入端口与混频器36之间。参照图5a,应当注意,根据另外的实施例,可以使用传输线32,其长度比振荡信号12的波长更长,例如是该波长的二倍。其背景在于:由芯片上的传输线32引入的延迟可能不足以使线性化数据确定器60对啁啾非线性足够敏感,这是由于应当由长度等于该波长(122 GHz频率处为1.2 mm)的传输线引入的最大延迟非常短(例如,4 ps)。更快的斜坡通常耗费10 u S0为了扩大该延迟,更长的传输线32 (例如,2.4 mm)或与传输线32串联的延迟元件将就灵敏度而言是有益的。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导电传输线的上下文中描述了用于传输振荡信号12的装置,但是应当注意,还可以使用用于传输振荡信号的其他装置,例如波导。此外,频率确定参数不限于传输线的长度。如上所讨论,传输线的介质(介电常数εκ和厚度)或者另一几何参数(例如,波导的宽度或直径)可以具有频率确定的影响。尽管在设备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一些方面,但是清楚地,这些方面还表示用于控制可控振荡器的对应方法的描述,其中块或设备与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的特征相对应。类似地,在方法步骤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方面还表示对应设备的对应块、项目或特征的描述。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来说仅是示意性的。要理解,本文描述的布置和细节的修改和变型将对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因此,意图在于仅由待审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而不受通过对本文的实施例的描述和说明而呈现的具体细节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路,包括: 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 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以及 控制环,被配置为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在所述传输线的输入端口处检测所述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以及其中在所述传输线的输出端口处检测所述信号参数的第二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环包括混频器,所述混频器连接至所述输入端口和所述输出端口,并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输入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与从所述输出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进行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信号参数是振荡信号的相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环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差异来输出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控制信号是DC电压,经由所述DC电压,能够对振荡器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和/或电荷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用于对向所述可控振荡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校准的校准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被配置为将校准信号输出至所述混频器或至所述控制环的求和电路的校准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校准电路包括: 查找表,在该查找表中存储校准数据;以及 数模转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存储的校准数据将所述校准信号输出至所述混频器或另一混频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校准数据的校准环。
12.根据权利要 求1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校准环包括分频器、混频器和/或晶体参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传输线终止。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与振荡器的输出相连接的不同长度的多个传输线;以及 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将所述传输线的输出端口之一耦合至所述混频器。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传输线的长度被选择为使得在经过具有所选波长的传输线的同时使相位偏移已知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分数合计为1/4、1/2、1或2。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具有线性化数据确定器和线性化电路的线性化通道, 其中所述线性化数据确定器被配置为分析所述差异以便检测线性化数据并将所述线性化数据存储至另一查找表,以及其中所述线性化电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线性化数据来控制振荡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中振荡器包括具有分频器的输出,经由所述分频器来连接所述传输线。
19.一种电路,包括: 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 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以及 控制环,包括:混频器,连接至所述传输线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和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混频器被配置为将从所述输入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与从所述输出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进行组合,使得能够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20.—种电路,包括: 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 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 控制环,包括:混频器,连接至所述传输线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和控制电路;以及 校准电路,包括查找表和数模转换器; 其中所述数模转换器被配·置为根据查找表信号中存储的校准数据将校准信号输出至所述混频器; 其中所述混频器被配置为将所述校准信号、从所述输入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和从所述输出端口分接的振荡信号进行组合,使得能够检测振荡信号的相位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相位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经由控制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21.—种电路,包括: 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 用于通过传输线来传输所述振荡信号以使得所述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改变的装置;以及 控制环,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所述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路,其中用于传输振荡的装置的参数取决于所述振荡信号的波长。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路,其中所述信号参数是相位,以及其中用于传输的装置被配置为执行传输,使得导致相移。
24.一种用于控制可控振荡器的方法,所述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与振荡器的输出相连接的传输线来传输振荡信号,其中所述传输线的长度是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 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以及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的步骤是通过使用控制信号来执行的,以及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校准的步骤。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经由不同长度的另一传输线来传输振荡信号,改变振荡信号的波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控振荡器的电路。一种电路包括可控振荡器、传输线和控制环。所述可控振荡器被配置为生成振荡信号。所述传输线连接至振荡器的输出,其中所述传输线具有作为振荡信号的波长的分数的长度。所述控制环被配置为检测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一值与已经过所述传输线的振荡信号的信号参数的第二值之间的差异。此外,所述控制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差异来控制所述可控振荡器。
文档编号H03L7/099GK103248361SQ2013100500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0日
发明者S.特罗塔 申请人: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