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其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48316发布日期:2018-06-22 05:2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在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进行输送来将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在基板安装电子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中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大多使用以将电子部件收纳于口袋状的收纳部的部件供给带的方式来进行供给的送带器(tapefeeder)。部件供给带在以给定长度卷绕收纳于卷轴的状态下被设置,通过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头从通过送带器而被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的部件供给带取出电子部件。然后,若收纳于1个卷轴的部件供给带被全部被抽出而部件用尽,则进行设置新的卷轴来追加供给下一个部件供给带的卷轴更换。

在该卷轴更换时,由作业者来进行将被取出了最后的电子部件的在先的部件供给带送出的“空带排出”、将后续供给的部件供给带的开头部件送至部件取出位置的“开头定位”。为了使这种伴随卷轴更换的作业极力省力化而提高作业效率,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各种对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记载了如下例子:在检测出在先的部件供给带的末尾部之后,根据安装头的吸附嘴所进行的部件吸附的成功与否来检测在在先的部件供给带的收纳部(口袋)内是否存在电子部件,若根据该检测结果判断为不存在电子部件,则对在先的使用完的部件供给带进行快速进给而从送带器排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112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所述的难点。即,在现有技术中,根据吸附嘴所进行的部件吸附的成功与否来进行在通过快速进给来排出使用完的部件供给带的定时(timing)的判断时所需要的部件有无检测,在连续给定次数检测出空的收纳部的情况下判断该部件供给带的部件用尽。因此,安装头需要反复执行使吸附嘴相对于空的收纳部进行升降的本来不必要的部件吸附动作,浪费时间的产生不可避免。而且,在吸附嘴所进行的部件有无检测中,不一定可靠地检测出部件有无,检测精度存在难点。像这样,在现有技术中,难以高效率地准确进行部件供给带的收纳部中的电子部件的有无的检测,其结果,在伴随卷轴更换的“空带排出”时难以避免浪费时间的产生,成为生产率提高的障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取出了电子部件之后的空的部件供给带迅速地排出,使生产率提高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将在多个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并将收纳于收纳部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具备:主体部,其具备将部件供给带从插入部件供给带的插入口引导至排出部件供给带的排出口的输送路,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其将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部件供给带向所述排出口进行输送,并将所述收纳部定位于比所述排出口更靠上游侧的部件取出位置;电子部件检测部,其在比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更靠上游侧的输送路中对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电子部件进行检测;部件有无判定部,其基于来自所述电子部件检测部的信息对所述收纳部中的电子部件的有无进行判定;部件用尽判定部,其在所述部件有无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无”或者连续多次为“无”的情况下,判断为部件供给带的电子部件已经用尽;和带排出处理部,其在所述部件用尽判定部判定为部件用尽后且在所述部件取出位置取出了最后的部件之后,使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已变空的部件供给带向所述排出口进行输送。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其将在多个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并将收纳于收纳部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具备:主体部,其具备将部件供给带从插入部件供给带的插入口引导至排出部件供给带的排出口的输送路;插入带进给部,其将沿着所述输送路被输送的部件供给带沿着所述输送路向所述排出口进行输送;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其将从所述插入口插入的部件供给带向所述排出口进行间距输送,并将所述收纳部定位于比所述排出口更靠上游侧的部件取出位置;电子部件检测部,其在比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更靠上游侧的输送路中对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电子部件进行检测;部件有无判定部,其基于来自所述电子部件检测部的信息对所述收纳部中的电子部件的有无进行判定;部件用尽判定部,其在所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为“无”或者连续多次为“无”的情况下,判断为部件供给带的电子部件已经用尽;带排出处理部,其在所述部件用尽判定部判定为部件用尽之后且在所述部件取出位置取出了最后的部件之后,使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利用连续进给输送将已变空的部件供给带向所述排出口进行输送;和后续带转交单元,其在已变空的部件供给带被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运出之后,由所述插入带进给部对位于所述输送路的后续的部件供给带进行输送并将所述后续的部件供给带的前端部转交给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将在多个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从输送路的插入口插入并沿着输送路进行输送,输送到设置于所述输送路的部件取出位置并将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所述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纳部定位步骤,由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所述收纳部依次定位于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最终部件检测步骤,在比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更靠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中,对最后的电子部件进行检测;检测通知步骤,向所述部件安装装置进行检测出了所述最后的电子部件的意思的通知;取出通知接收步骤,从所述部件安装装置接收进行了所述最后的电子部件的取出的意思的通知;和空带排出步骤,若接受了来自所述部件安装装置的所述通知,则由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已变空的部件供给带排出。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将在多个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从输送路的插入口插入并沿着输送路进行输送,输送到设置于所述输送路的部件取出位置并将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所述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纳部定位步骤,由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所述收纳部依次定位于所述部件取出位置;通过检测步骤,在比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更靠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中,对所述部件供给带的末尾部的通过进行检测;最终部件检测步骤,在所述通过检测步骤后,在所述输送路中对最后的电子部件进行检测;检测通知步骤,对所述部件安装装置进行检测出了所述最后的电子部件的意思的通知;取出通知接收步骤,从所述部件安装装置接收进行了所述最后的电子部件的取出的意思的通知;和空带排出步骤,若接受了来自所述部件安装装置的所述通知,则由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已变空的部件供给带排出,在所述空带排出步骤中,使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进行驱动,直到所述通过检测步骤后的基于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的进给量的累积达到给定的进给量为止。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所述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将在多个收纳部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从输送路的插入口插入并沿着输送路进行输送,输送到设置于所述输送路的部件取出位置并将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所述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纳部定位步骤,由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所述收纳部依次定位于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最终部件检测步骤,在比所述部件取出位置更靠上游侧的所述输送路中,在所述输送路中对最后的电子部件进行检测;检测通知步骤,对所述部件安装装置进行检测出了所述最后的电子部件的意思的通知;取出通知接收步骤,从所述部件安装装置接收进行了所述最后的电子部件的取出的意思的通知;空带排出步骤,若接受了来自所述部件安装装置的所述通知,则由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已变空的部件供给带排出;和通过检测步骤,在所述空带排出步骤中,对所述部件供给带的末尾部的通过进行检测,在所述空带排出步骤中,使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进行驱动,直到所述通过检测步骤后的基于所述部件供给带输送部的进给量的累积达到给定的进给量为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取出了电子部件之后的空的部件供给带迅速地排出,使生产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构成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作为供给对象的部件供给带的构成说明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单元的构成说明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单元的输出波形的说明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单元中的部件检测传感器以及进给孔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形态的说明图。

图6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单元所进行的部件有无检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控制处理功能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进给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进给的动作说明图。

符号说明

1送带器

2输送路

2a插入口

2b排出口

3馈送链轮

7输送链轮机构

8下一带检测传感器

9下一带停止器

10中间传感器

11传感器单元

13覆盖带处理部

14部件取出位置

20、20A部件供给带

21基带

21a收纳部

21b进给孔

22覆盖带

23底带

24a电子部件检测部

24b进给孔检测部

25光源

Wa、Wb、Wc、Wd检测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作为电子部件供给装置的送带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送带器1具有将在收纳部内收纳了电子部件的部件供给带20(参照图2)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来将收纳在收纳部内的电子部件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的功能。

如图1所示,送带器1构成为具备主体部1a以及从主体部1a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设置的装配部1b。在使主体部1a的下表面沿着部件安装装置(图示省略)的馈送器底座进行了装配的状态下,送带器1被固定装配于馈送器底座,并且送带器1中的为了控制带进给而内置的控制部15与部件安装装置的装置控制部(图示省略)连接。在主体部1a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控制部15连接的操作/显示面板16,能够进行送带器1的操作或状态显示所需的操作输入或显示。

在主体部1a的内部,设置有对取入到送带器1内的部件供给带20进行引导的输送路2。输送路2设置为从在送带器1中的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图1中左侧)的端部开口并插入部件供给带20的插入口2a,连通至在下游侧的端部开口并排出部件供给带20的排出口2b。

在输送路2中接近插入口2a的上游侧,配置有馈送链轮3。馈送链轮3经由单向离合器机构而装配于通过进给电动机3M(参照图7)来驱动的驱动轴4。在馈送链轮3与驱动轴4的结合部,设置有构成为通过编码器来检测从插入口2a插入的部件供给带20与馈送链轮3的卡合的馈送链轮传感器3a。通过由馈送链轮传感器3a来检测部件供给带20与馈送链轮3的卡合,从而进给电动机3M开始驱动,由此,部件供给带20沿着输送路2向下游侧、即向排出口2b被输送。

在该馈送链轮3所进行的部件供给带20的带进给中,经由单向离合器机构使馈送链轮3与驱动轴4结合。单向离合器机构仅允许馈送链轮3相对于驱动轴4的向带进给方向的相对旋转。由此,从驱动轴4向馈送链轮3传递的驱动力被限定为带进给方向的旋转。此外,馈送链轮3能够与驱动轴4的旋转无关地向带进给方向自由地旋转,因此不会妨碍与馈送链轮3卡合的部件供给带20向带进给方向的移动。在上述构成中由进给电动机3M来驱动的馈送链轮3,成为将插入到插入口2a的部件供给带20朝向排出口2b沿着输送路2进行输送的插入带进给部。

在输送路2中的馈送链轮3的下游侧,配置有下一带检测传感器8以及下一带停止器9。下一带停止器9具有如下功能:在在先被进给而成为部件取出的对象的部件供给带20(以下,记述为在先带20(1))的带进给正在继续的状态下,使追加从插入口2a插入的下一个部件供给带20(以下,记述为下一带20(2))的前端部抵接而停止。下一带检测传感器8对抵接于下一带停止器9而停止的下一带20(2)的存在进行检测。

在输送路2中在下一带停止器9的下游侧配置有中间传感器10,进而在中间传感器10的下游侧配置有传感器单元11。中间传感器10是带检测传感器,通过在输送路2的大致中间位置对部件供给带20的端部、即在先带20(1)的末尾部、下一带20(2)的前端部、以及收纳部21a、进给孔21b等在部件供给带20上规则地形成的形状进行检测,从而对部件供给带20的存在、通过进行检测。另外,作为带检测传感器,只要具有能够检测部件供给带20的功能,则也可以将中间传感器10以外的传感器配置于输送路2。

传感器单元11对以下构成的部件供给带20的收纳部21a(参照图2)中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进行检测。在此参照图2,对部件供给带2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a)、图2(b)所示,部件供给带20将以一定间隔形成了收纳电子部件P的收纳部21a以及带进给用的进给孔21b的纸制的基带(basetape)21作为主体。在此,示出了针对进给孔21b的1个间距(pitch),形成了2个收纳部21a的例子。

在基带21上形成了收纳部21a的范围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粘贴有覆盖带22、底带(bottomtape)23,防止收纳在收纳部21a内的电子部件P的脱落。在从部件供给带20取出电子部件P之前,从基带21剥离覆盖带22。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象的部件供给带20构成为具备收纳电子部件P的多个收纳部21a和以一定间隔形成的进给孔21b,在收纳部21a收纳电子部件P并用覆盖带22进行覆盖。

在此覆盖带22、底带23均具有透光性,从底带23的下方照射的光能够经由收纳部21a内的空间以及覆盖带22而透过到上方。在本实施方式的送带器1中,通过在覆盖带22的上方对从底带23的下方照射的光进行受光,来检测收纳部21a内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

另外图2(c)所示的部件供给带20A是用于供给尺寸比较大的电子部件的压花型带,在基带21A上设置有形成了能够在内部收纳电子部件P的收纳部21a的压花部21AE。在部件供给带20A上,也在形成了收纳部21a的范围的上表面粘贴了覆盖带22。基带21A、覆盖带22均具有透光性,或者在压花部21AE的底部设置有开口,从基带21A的下方照射的光能够经由收纳部21a内的空间以及覆盖带22而透过到上方。

在传感器单元11的下游侧,配设有输送链轮机构7,该输送链轮机构7构成为通过同一驱动源即输送电动机7M(参照图7)来驱动第1链轮5以及第2链轮6。从插入口2a被插入且通过馈送链轮3沿着输送路2被进给的部件供给带20,其前端部到达输送链轮机构7从而与第1链轮5以及第2链轮6卡合进而向下游侧被进给,并被输送到设定在排出口2b的上游侧的部件取出位置14。输送链轮机构7的上方被覆盖构件12覆盖,在覆盖构件12的背面配设有覆盖带处理部13。

通过输送链轮机构7来进行带进给的部件供给带20,在部件取出位置14的上游侧通过覆盖带处理部13的剥离爪来剥离覆盖带22,或者通过切削刃来切开覆盖带22,成为收纳于收纳部21a的电子部件P被露出的状态。由此,能够从被送至部件取出位置14的收纳部21a,通过部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安装头(图示省略)来拾取电子部件P。即覆盖带处理部13具有将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之前的部件供给带20的覆盖带22剥离或者切开而使收纳于收纳部21a的电子部件P露出的功能。

在上述构成中,输送链轮机构7成为将沿着输送路2被输送的部件供给带20向排出口2b输送,并将收纳部21a定位于比排出口2b更靠上游侧的部件取出位置14的部件供给带输送部。于是,作为插入带进给部的馈送链轮3以及作为部件供给带输送部的输送链轮机构7构成将从插入口2a插入的部件供给带20向排出口2b输送,并将收纳部21a定位于比排出口2b更靠上游侧的部件取出位置14的部件供给带输送单元。另外馈送链轮3、输送链轮机构7还能够根据需要来执行对部件供给带20连续地进行进给的连续输送、间歇地进行进给的间距输送的任意一者。

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作为部件供给带输送单元,示出了具备作为插入带进给部的馈送链轮3以及作为部件供给带输送部的输送链轮机构7这两者的例子,但作为插入带进给部的馈送链轮3并非必须,也可以仅通过输送链轮机构7来进行部件供给带20的输送。在此情况下,每当更换对部件供给带20进行了卷绕收纳的带卷轴时,由作业者来进行将部件供给带20设置于送带器1的作业,或者进行使已装配的部件供给带20的末尾部和新供给的部件供给带20的开头部对接的对接(splicing)作业。

接着参照图3,对传感器单元11的构成以及功能进行说明。另外图3(a)中的(A)、(B)分别表示带输送方向(参照箭头a)上的传感器单元11的侧面以及剖面。如图3(a)所示,传感器单元11构成为在以纵姿势配置的板状的单元底座11a的下部以及上部分别结合了发光部11b、传感器部11c。从单元底座11a的侧面突出设置有设置了安装孔26a的安装部26,将固定螺栓(图示省略)插通于安装孔26a来紧固于主体部1a的框部,由此传感器单元11经由安装部26而固定于主体部1a。检测对象的部件供给带20在发光部11b的上表面与传感器部11c的下表面之间被进行带进给。

在发光部11b,以使发光方向朝向上方的姿势配设有经由光源装配部25a而被固定装配的光源25。通过使光源25点亮,来对传感器部11c照射检测光。在传感器部11c,对应于检测对象的部件供给带20上的收纳部21a、进给孔21b的位置,配设有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进而在传感器部11c的下表面,装配有设置了与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位置对应的第2孔27a、第1孔27b的光圈部27。如前所述,由于在部件供给带20的上下表面粘贴的覆盖带22、底带23具有透光性,因此通过使光源25点亮而向上方照射的检查光透过收纳部21a、进给孔21b而向上方投光,进而被第2孔27a、第1孔27b收拢,分别被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受光。

图3(b)表示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第2孔27a的位置、与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第1孔27b的带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即,以进给孔21b为检测对象的第1孔27b、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与以收纳部21a内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为检测对象的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第2孔27a相比,在带进给方向(箭头b)上以给定的偏移尺寸D配置在上游侧(图3(b)中左侧)。

在此参照图4,说明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对由光源25照射的检测光进行受光而输出的检测波形。图4(a)、(b)分别示出了以收纳部21a、进给孔21b为对象而得到的检测波形。另外,在图4(a)、(b)中贯通部件供给带20而描绘的箭头表示由光源25照射并透过部件供给带20的检查光。

首先图4(a)的(A)、(B)表示在收纳部21a内存在电子部件P的情况下的检测波形。图4(a)(A)表示在收纳部21a内在电子部件P的两侧存在间隙空间21a1、21a2,检查光经由这些间隙空间21a1、21a2而透过到上方并被部件检测传感器28a受光的情况下的检测波形Wa。在此情况下,每当间隙空间21a1、21a2通过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下方,检查光就会被部件检测传感器28a受光,与其受光的程度相应的大小的2个波峰Wa1、Wa2作为检测波形Wa而被取得。

此外,如图4(a)(B)所示,在收纳部21a内电子部件P位于偏向一侧的位置,能够透过检查光的间隙空间21a3仅存在于一侧的情况下,每当间隙空间21a3通过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下方,检查光就会被部件检测传感器28a受光,包括与其受光的程度相应的大小的1个波峰的检测波形Wb被取得。

此外,如图4(a)(C)所示,在收纳部21a内不存在电子部件P的情况下,透过了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整个范围的检查光被部件检测传感器28a受光,与其受光量相应的大小的1个检测波形Wc被取得。检测波形Wc具有与检测波形Wa、Wb相比波形宽度、峰值变大的特征。因此若检测波形符合检测波形Wa、Wb则在收纳部21a内存在电子部件P,若符合检测波形Wc则在收纳部21a内不存在电子部件P。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存在电子部件P的情况下的检测波形中,包含几乎不出现波峰的检测波形。这被视为是收纳部21a的尺寸相对于电子部件P的尺寸而言余量较少、几乎不存在能透过检查光的间隙空间的情况。

进而,图4(b)表示进给孔21b通过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位置时所取得的检测波形Wd。在此情况下,来自光源25的照射光透过了进给孔21b的整个范围后的检查光被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受光,因此波形宽度/峰值都大的检测波形Wd以与进给孔21b的孔间距以及带进给速度对应的间隔而被取得。于是,通过将从这些取得的检测波形W中提取的评价参数(波形宽度、峰值、积分值等)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能够对检测对象的收纳部21a内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进给孔21b的通过进行检测。

在上述构成中,光源25、第2孔27a以及部件检测传感器28a构成电子部件检测部24a,该电子部件检测部24a在比部件取出位置14更靠上游侧的输送路2中,对收纳于部件供给带20的收纳部21a的电子部件P进行检测。同样地光源25、第1孔27b以及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构成进给孔检测部24b,该进给孔检测部24b在比部件取出位置14更靠上游侧的输送路2中,对部件供给带20的进给孔21b进行检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检测部24a和进给孔检测部24b构成了单一的传感器单元11。

在此,电子部件检测部24a、进给孔检测部24b均由光学式传感器构成,所述光学式传感器具有作为发光部的公共的光源25和作为受光部的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即传感器单元11构成为具备使用了LED的光源25作为发出进给孔检测用的光和电子部件检测用的光的单一的光源,并具备作为电子部件检测用的受光部的部件检测传感器28a、作为进给孔检测用的受光部的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由此,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来实现具备进给孔检测、电子部件检测这两者的功能的紧凑的传感器单元11。

进而,作为光学式传感器,在此采用了使用透过型的传感器的构成,但也可以使用将从发光部被照射并从被检测体被反射的反射光作为检查光的反射型的传感器。进而,作为用作电子部件检测部24a的传感器,也可以取代光学式传感器而使用与电子部件P的金属部分发生反应来输出检测信号的磁检测型的传感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进给孔检测部24b在带进给方向上与电子部件检测部24a相比以给定的偏移尺寸D配置在上游侧。通过采用这种构成,在相接近而形成的1对收纳部21a、进给孔21b中,能够总是先检测进给孔21b。而且通过将该进给孔检测结果作为基准,能够可靠地确定与后续的收纳部21a对应的检测信号,能够高效率且高可靠性地检测收纳部21a中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另外,也可以使用传感器单元11来作为对输送路2中的部件供给带20的存在或通过进行检测的带检测传感器。

接着参照图5,对传感器单元11中的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检测信号的相关进行说明。图5通过以公共的时间轴为横轴的上下2段的曲线图对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输出信号进行了波形显示。在与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输出对应的下段的曲线图中,沿着表示时间序列的横轴而记载的定时H1、H2、H3表示进给孔21b的中心通过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定时,按照这些定时的每一个取得图4(b)所示的检测波形Wd。

在与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输出对应的上段的曲线图中,沿着表示时间序列的横轴而记载的定时P10、P15、P20、P25、P30是收纳部21a的中心通过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定时,按照这些定时的每一个出现图4(a)所示的检测波形。如前所述,部件检测传感器28a与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在带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偏离了给定的偏移尺寸D。因此,与进给孔21b相邻的收纳部21a的检测波形Wa从进给孔21b的检测波形Wd起在检测延迟时间T0(T01,T02)后出现。

在此在部件供给带20上以固定间距形成了进给孔21b,但在送带器1中部件供给带20实际通过传感器单元11的速度不一定固定,会产生偏差。即,即使等速地对进给电动机3M进行驱动,也由于部件供给带20的带进给方式是从上游侧向下游侧推压部件供给带20的方式,因此容易发生在输送路2内部件供给带20产生起伏变形、或者局部挂住等卡住现象。

而且若发生这种卡住现象,则部件供给带20通过传感器单元11的速度不固定。在图5中,示出了在定时H1、H2间由于这种卡住现象而使中间传感器10的通过速度变慢,在定时H2、H3间由于卡住现象的消除而使通过速度变快的例子。即,即使基于进给电动机3M的驱动而预先规定了检测定时,收纳部21a实际通过传感器单元11的定时偏离所规定的检测定时的可能性也很高,存在产生误检测的危险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部件供给带20上以固定间距形成的进给孔21b通过传感器单元11的定时进行检测,基于该定时来确定从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输出的检测信号中在收纳部21a通过时所获得的检测波形,并基于所确定的检测波形来判定电子部件P的有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述的传感器单元11以在输送路2中通过覆盖带处理部13之前的部件供给带20为对象,对收纳部21a内的电子部件P进行检测。因此,检测对象的电子部件P在收纳部21a内通过覆盖带22而确保了姿势的稳定,能够提高部件检测的可靠性。进而,通过在覆盖带处理部13的上游侧进行部件检测处理,能够不受在覆盖带22的剥离或切开时所产生的粉尘等的影响地进行光学检查,能够长时间持续可靠性高的检查。

接着参照图7,对内置于送带器1的控制部15的构成以及处理功能进行说明。控制部15与对输送链轮机构7进行驱动的输送电动机7M、对馈送链轮3进行驱动的进给电动机3M连接,对这些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15与构成传感器单元11的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下一带检测传感器8、中间传感器10、馈送链轮传感器3a连接,接收来自这些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而控制部15与设置于操作/显示面板16(参照图1)的状态显示部16a、操作开关组16b连接,对状态显示部16a所进行的显示处理进行控制,并且接收经由操作开关组16b而输入的操作信号,经由作为通信接口的通信部40进行与部件安装装置之间的信号的授受。

对控制部15的处理功能进行说明。控制部15内置有传感信息存储部30、部件有无判定部31、部件用尽判定部32、下一带输送处理部33、下一带转移处理部34、打滑检测处理部35、开头定位处理部36、在先带输送处理部37、在先带排出处理部38、部件有无信息存储部39。

传感信息存储部30存储通过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下一带检测传感器8、中间传感器10、馈送链轮传感器3a检测到的传感信息。控制部15所进行的各部的控制处理基于存储于传感信息存储部30的这些传感信息来进行。

部件有无判定部31基于来自进给孔检测部24b的信息和来自电子部件检测部24a的信息来判定收纳部21a中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即部件有无判定部31基于来自进给孔检测部24b的信息,来确定在收纳部21a通过电子部件检测部24a时从该电子部件检测部24a获得的信息,并基于该确定的信息,来判定该通过的收纳部21a中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

这样,根据来自进给孔检测部24b的信息来确定在收纳部21a通过电子部件检测部24a时所获得的信息,由此能够排除输送路2中的部件供给带20的通过速度的偏差的影响,能进行高精度的部件有无检测。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送带器1中,基于部件有无判定部31的判定结果,通过控制部15来控制前述的部件供给带输送单元(馈送链轮3以及输送链轮机构7)。

部件用尽判定部32基于部件有无判定部31的判定结果,对在先带20(1)中的部件用尽进行判定。即,若部件有无判定部31的判定结果针对1个收纳部21a为“无”、或者连续多次为“无”,则判断为该在先带20(1)的电子部件P已经用尽。然后根据该部件用尽的判断,来确定收纳该在先带20(1)的最终部件Pe(参照图8)的收纳部21a,并在该最终部件Pe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的定时输出在先带排出指令或在先带更换指令。

下一带输送处理部33进行通过作为插入带进给部的馈送链轮3来输送从插入口2a插入的下一带20(2)的处理。即,进行将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送至作为待机位置的下一带停止器9来使下一带20(2)暂时停止,在在先带20(1)被排出后使下一带20(2)输送到向输送链轮机构7的第1链轮5的转交位置的处理。

此外,下一带输送处理部33还具有作为后续带输送单元的功能,该后续带输送单元在由中间传感器10或传感器单元11的电子部件检测部24a等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了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之后,由馈送链轮3将位于输送路2的后续的下一带20(2)输送到被带检测传感器检测的位置。这样,在在先带20(1)通过后,迅速输送下一带20(2),由此能够使基于后续带的部件供给开始时期提前,能够削减部件安装装置的等待时间所引起的时间损失。另外,在此,作为在先带20(1)的通过检测用的带检测传感器,也可以使用传感器单元11的电子部件检测部24a。

下一带转移处理部34进行如下处理:在输送链轮机构7中排出了已变空的在先带20(1)之后,将通过下一带输送处理部33的处理而输送的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转交给输送链轮机构7。即下一带转移处理部34成为后续带转交单元,该后续带转交单元在通过输送链轮机构7运出了已变空的在先带20(1)之后,通过馈送链轮3来输送位于输送路2的后续的部件供给带20即下一带20(2),并将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转交给作为部件供给带输送部的输送链轮机构7。

打滑检测处理部35进行对输送链轮机构7输送下一带20(2)时所产生的“打滑”进行检测的处理。即,检测“打滑”,该“打滑”是指在将通过馈送链轮3进行间距进给(Pitchfeeding)的下一带20(2)转交给输送链轮机构7时所产生的带进给的滑动。在此“打滑”是指,在使第1链轮5的进给爪与在基带21上以固定间距形成的进给孔21b卡合的状态下使第1链轮5旋转的带进给方式中,起因于在进给爪未正常地嵌合于进给孔21b的状态下第1链轮5进行旋转而产生的带进给异常。开头定位处理部36进行下述的开头定位处理:基于由打滑检测处理部35检测出的打滑,对输送链轮机构7所进行的下一带20(2)的输送进行校正,由此使下一带20(2)上的开头部件Ps位于部件取出位置14。

在先带输送处理部37通过基于来自部件安装装置的指令对在先带20(1)进行间距进给,从而进行将收纳于收纳部21a的电子部件P依次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14的处理。在先带20(1)的最终部件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而被取出之后,在先带排出处理部38进行将该在先带20(1)的空带部分从排出口2b排出的处理。即,在部件用尽判定部32判定为部件用尽之后且由部件取出位置14取出了最终部件Pe(最后的电子部件)之后,作为带排出处理部的在先带排出处理部38进行使输送链轮机构7将已变空的在先带20(1)向排出口2b输送的带排出处理。

该带排出处理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使输送链轮机构7驱动,直到由配置于输送路2的中间传感器10或传感器单元11的电子部件检测部24a等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之后的、该在先带20(1)的基于输送链轮机构7的进给量的累积达到给定的进给量为止。

部件有无信息存储部39按照每个收纳部21a来存储由部件有无判定部31检测出的部件供给带20的各收纳部21a、即存在于传感器单元11到部件取出位置14之间的收纳部21a中的部件有无。在在先带输送处理部37所进行的在先带输送处理中,基于存储在部件有无信息存储部39中的每个收纳部21a的部件有无信息来控制在先带20(1)的间距进给次数。

接着,参照图6对部件有无判定处理进行说明。该部件有无判定通过控制部15所具备的部件有无判定部31(参照图7)的处理功能来执行。部件有无判定部31确定存储在传感信息存储部30中的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输出信息中的与收纳部21a对应的检测波形的范围。具体来说,根据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输出来检测定时H1、H2,并决定从H1、H2延迟了标准延迟时间DT的定时T1、T2。在本实施例中,收纳部21a以进给孔21b的间距的1/2间距而设置,因此部件有无判定部31按照时间基准将定时T1至T2的(第1周期)分别等分割为第1区间A1、第2区间A2这2个区间。第1区间A1、第2区间A2与收纳部21a一对一地对应,在各区间A1、A2包含从对应的收纳部21a即将通过部件检测传感器28a之前到刚刚通过之后所获得的连续的检测波形(以下,称为连续波形)。

接着,部件有无判定部31在第1区间A1、第2区间A2分别对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输出进行评价,对是否符合检测波形Wc进行判定,由此判定通过了部件检测传感器28a的收纳部21a中的部件的有无。作为判定方法,有将检测波形的平均值或积分值等评价参数与基于图4(a)所示的部件有无模式而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的方法等。这样,部件有无判定部31基于来自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信息,确定在收纳部21a通过部件检测传感器28a时从部件检测传感器28a获得的输出信息(检测波形),并基于该确定的输出信息来判定该通过的收纳部中的电子部件的有无。

若部件有无判定部31针对第1周期S1的部件有无判定处理完成则针对第2周期S2以后的周期也执行同样的处理。在部件有无判定处理中决定定时T1、T2时所使用的标准延迟时间DT,是出于调整为定时T1、T2与连续波形不重叠的目的而使用的,并非必须。例如,在偏移尺寸D被设置为在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对进给孔的通过进行检测时部件检测传感器28a对并非收纳部21a的部件供给带20的部分进行检测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定时H1、H2直接作为定时T1、T2来进行部件有无判定处理。

接着,参照图8、图9,对送带器1中的部件供给带20的带进给动作进行说明。在此,示出了将图2所示的部件供给带20从输送路2的插入口2a插入并沿着输送路2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14,将收纳于收纳部21a的电子部件P提供给部件安装装置的电子部件供给方法,并且示出了送带器1中的部件供给带20的处理方法。

另外图8(1)~(5)、图9(1)~(4)示意性地简化表示在同一送带器1中,在先带20(1)以及继在先带20(1)之后追加补充的下一带20(2)的一系列的带进给动作。这些在先带20(1)、下一带20(2)从上游侧依次经过馈送链轮3、下一带停止器9以及下一带检测传感器8、中间传感器10、传感器单元11、第1链轮5、部件取出位置14而从排出口2b被排出。在这些带进给中,实线所示的箭头示出了对部件供给带20连续地进行带进给的连续进给输送动作,此外虚线所示的箭头示出了对部件供给带20间歇性地进行带进给的间距进给输送动作。

图8(1)表示在送带器1中在先带20(1)的基于间距进给(箭头c)的部件供给正在继续的状态下,作业者基于部件补充指示从插入口2a插入了下一带20(2)的状态。在此,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超过馈送链轮3而被插入到下游侧。由此馈送链轮3旋转,且馈送链轮传感器3a检测该旋转,由此开始进给电动机3M的驱动,进行下一带20(2)的输送。

然后,如图8(2)所示,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到达下一带停止器9而下一带检测传感器8对下一带20(2)进行检测,由此进给电动机3M的驱动停止,下一带20(2)停止。然后,直到被反复进行间距进给(箭头d)的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通过中间传感器10为止的期间,下一带20(2)在该位置进行待机。上述的图8(1)、(2)所示的动作,相当于在在先带20(1)的间距进给过程中,准备后续补充的下一带20(2)的下一带准备工序。

然后该下一带准备工序通过由下一带输送处理部33(参照图7)对各部进行控制来执行。即下一带输送处理部33作为后续带输送单元而发挥作用,该后续带输送单元在通过作为带检测传感器的中间传感器10检测到在先的部件供给带20(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之后,通过馈送链轮3将位于输送路2的后续的部件供给带20即下一带20(2)输送到被中间传感器10检测的位置。

然后,如图8(3)、(4)所示,在先带20(1)进一步被间距进给(箭头e、f)。即,输送链轮机构7基于来自部件安装装置的指令,对在先带20(1)进行间距进给,将收纳了电子部件P的收纳部21a依次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14来进行定位(收纳部定位步骤)。然后,在输送路2中由作为带检测传感器的中间传感器10来检测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通过检测步骤)。

在该通过检测步骤之后,如图8(4)所示,由作为插入带进给部的馈送链轮3通过连续进给将位于输送路2的后续的下一带20(2)输送到能够由中间传感器10检测的位置(箭头g),若中间传感器10检测出下一带20(2),则使进给电动机3M停止而使下一带20(2)在该位置进行待机。

在图8(2)、(3)所示的在先带20(1)的间距进给中,根据来自传感器单元11的输出,由部件有无判定部31来进行通过传感器单元11的收纳部21a中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判定。该部件有无判定结果与各收纳部21a建立对应地作为部件有无信息而存储于部件有无信息存储部39。以下说明的部件用尽判定、开头定位处理、带排出处理基于存储在部件有无信息存储部39中的部件有无信息来执行。

在部件有无判定部31针对1个收纳部21a判定为“无”的情况下,或者连续判定为“无”的情况下,控制部15判断为在最后被判定为“有”的收纳部21a中收纳了最终部件Pe。即在比部件取出位置14更靠上游侧的输送路2中,对最后的电子部件P即最终部件Pe进行检测(最终部件检测步骤)。在该检测处理的同时,计算最终部件Pe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为止的间距进给次数(最终部件间距进给次数)。然后在在先带20(1)的带进给时每次执行间距进给都对最终部件间距进给次数进行减法运算。

图8(4)表示在在先带20(1)的带进给中,最终部件间距进给次数成为零而最终部件Pe到达了部件取出位置14的状态。若成为该状态则控制部15对部件安装装置进行检测出了最终部件Pe的意思的通知(检测通知步骤)。然后收到了该通知的部件安装装置,在通过安装头从部件取出位置14取出了最终部件Pe之后,对送带器1输出最终部件Pe被取出而需要进行在先带排出或在先带更换的意思的指令。即送带器1从部件安装装置接收进行了最终部件Pe的取出的意思的通知(取出通知接收步骤)。

上述的图8(3)、(4)所示的动作相当于一边对在先带20(1)进行间距进给,一边通过传感器单元11进行部件有无检测,直到最终部件Pe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为止反复执行间距进给的在先带间距进给工序。而且该在先带间距进给工序通过由在先带输送处理部37(参照图7)控制各部来执行。

若接收到取出通知,则在先带排出处理部38为了通过对各部进行控制来使被取出了最终部件Pe之后的空的在先带20(1)排出,而执行以下说明的空带排出步骤。在该空带排出步骤中,使输送链轮机构7驱动,直到在输送路2中对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进行检测的通过检测步骤之后的、基于输送链轮机构7的进给量的累积达到空带的排出所需的给定的进给量为止。在此,在最终部件Pe到达了部件取出位置14的阶段,根据是否已经由配置于输送路2的中间传感器10检测到了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而在空带排出的方式中存在2种情况。

首先,在已经检测出末尾部20e的通过的情况(情况1)下,从中间传感器10的位置到排出口2b输送在先带20(1)所需的带进给量(输送电动机7M的驱动时间、编码器脉冲量、间距进给次数等)已经判明。在该情况下,在先带排出处理部38根据在先带20(1)通过了中间传感器10的定时和从该定时起到最终部件Pe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为止所要的带进给量,来计算为了排出该在先带20(1)所需的给定的带进给量,将输送电动机7M驱动与该给定的带进给量相应的量。即,对输送电动机7M进行驱动,直到通过检测步骤后的基于输送链轮机构7的进给量的累积达到所述给定的带进给量为止。由此被取出了最终部件Pe之后的空的在先带20(1)从排出口2b通过连续进给输送而被排出(箭头h)。

相对于此,在最终部件Pe到达了部件取出位置14的阶段,还未检测到末尾部20e的通过的情况(情况2)下,直接对输送电动机7M进行驱动来开始在先带20(1)的排出(空带排出步骤)。然后在空带排出步骤中,若由中间传感器10检测出末尾部20e的通过(通过检测步骤),则计算通过检测步骤后的从该中间传感器10的位置到排出口2b对该在先带20(1)进行带进给所需的给定的进给量,并将输送电动机7M驱动与该带进给量相应的量。由此取出了最终部件Pe之后的空的在先带20(1)从排出口2b通过连续进给输送而被排出。

在任意一种情况下,都能够在取出了最终部件Pe之后,迅速开始空带的排出,进而能够极力缩短空带排出所要的输送链轮机构7的驱动时间。特别是在(情况1)的情况下,由于在由品用尽判定部32判定了部件用尽的时间点,上述给定的进给量的一部分已经消化,因此能够缩短空带排出所要的时间。

若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通过中间传感器10,则对进给电动机3M进行驱动而开始下一带20(2)的输送,如图8(4)所示,若中间传感器10检测出了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则停止进给电动机3M,使下一带20(2)在该位置进行待机。接着如图8(5)、图9(1)所示,若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通过了传感器单元11,则对进给电动机3M进行驱动而开始下一带20(2)的基于连续进给的输送(箭头i),若由传感器单元11检测出了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则停止进给电动机3M。根据该定时,开始通过传感器单元11的开头部件Ps的检测。

然后在图9(1)中若在先带20(1)的排出(箭头j)完成,则通过连续进给对下一带20(2)进行输送(箭头k),并开始使其与输送链轮机构7的第1链轮5卡合而转移的下一带转移处理。首先对进给电动机3M进行驱动,如图9(2)所示,通过连续进给对下一带20(2)进行输送,直到前端部20s接近第1链轮5的附近(箭头1)。

接着,若前端部20s接近了第1链轮5的附近,则如图9(3)所示,将进给电动机3M的带进给动作变更为间距进给(箭头m),并且将驱动第1链轮5的输送电动机7M的带进给动作也变更为间距进给。此时,输送电动机7M的间距输送次数K1的计数和通过了进给孔检测传感器28b的进给孔21b的数K2的计数也开始。然后在被认为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通过了第1链轮5的定时,停止进给电动机3M的间距输送,以后仅对输送电动机7M进行驱动来进行下一带20(2)的基于间距进给的带输送(箭头n)。

然后下一带20(2)的前端部20s通过部件取出位置14,如图9(4)所示,开头部件Ps到达部件取出位置14,由此下一带20(2)的开头定位完成。然后,通过部件安装装置的安装头将开头部件Ps取出,以后开始以下一带20(2)为对象的部件取出。另外在上述的带进给动作中,示出了使用中间传感器10来作为对在先带20(1)的末尾部20e的通过进行检测的带检测传感器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传感器单元11的电子部件检测部24a来作为带检测传感器。

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送带器1中,在通过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在收纳部21a收纳了电子部件P的部件供给带20输送到部件取出位置14的部件供给带20的处理中,基于在比部件取出位置14更靠上游侧的输送路2中对电子部件P进行检测而对收纳部21a中的电子部件P的有无进行了判定的判定结果,对该部件供给带20的电子部件P的部件用尽进行判断,在电子部件P的部件用尽的判定后且在部件取出位置14取出了最终部件Pe之后,执行使部件供给带输送部将已变空的在先带20(1)向排出口2b输送的带排出处理。由此,能够将取出了电子部件P之后的空的在先带20(1)迅速地排出,极力削减后续的下一带20(2)的供给时的待机时间,能够使生产率提高。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供给装置中的部件供给带的处理方法,具有能够将取出了电子部件之后的空的部件供给带迅速地排出,使生产率提高的效果,在将电子部件安装于基板的部件安装领域很有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