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419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07月14日、申请号为201110201785.5、发
明名称为“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低阶亮度的两阶式发
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及发光二极管等各型光源是现有的照明装置。
户外照明装置通常运用光敏电阻来自动启动灯具的光源,称为光控工作模式
(Photo-ControlMode,简称PC模式),在光控模式下,运用计时器控制光源
在全亮一段固定时间之后把灯具的照明熄灭或切换成为较低亮度,称为节能
工作模式(Power-SavingMode,简称PS模式),在节能模式下常运用行动检
测器,当检测到人员靠近灯具时再启动灯具,作全亮照明一个短暂时间,之
后回复节能模式。无论是通过检测背景光亮度来自动启动照明,定时全亮及
通过检测人员行动从全暗或较低功率的亮度照明到全亮,或调整光亮度的控
制,常运用繁复的电路技术来实现。特别在发光二极管的驱动,仍然属于复
杂及高制作成本的技术。
各型光源亮度的控制,尤其在发光二极管的照明控制,针对如何增强照
明亮度及色温的对比,提出简易有效的作法,是本发明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两阶式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
置,其可利用调整电流或光源负载的方式,在节能模式下检测到人员行动时,
立即切换至高阶亮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达到警示的作用。在未检测到有人
时,维持在低阶照明的状态下以节省能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源管理

单元、一光敏开关控制单元、一行动检测单元、一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与一
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当该光敏开关控
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低于一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开启该发光
单元,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或一低阶亮度;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
到环境亮度高于该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关闭该发光单元;在节
能模式下,当该行动检测单元检测到人员行动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提
高流经该发光单元的电流,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亮度且持续一段预设时
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源管
理单元、一光敏开关控制单元、一行动检测单元、一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与
一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
元检测到环境亮度低于一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开启该发光单元
中的全部或部分发光二极管,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或一低阶亮度;当该
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该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
关闭该发光单元中的所有发光二极管;在节能模式下,当该行动检测单元检
测到人员行动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开启该发光单元中的全部个数的发
光二极管,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亮度并持续一段预设时间;在此实施例
结合定电流控制电路,以固定的直流电流驱动该发光单元内的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源管
理单元、一光敏开关控制单元、一行动检测单元、一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与
一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一相角控制器与一个或多个并联的交流光源,
该相角控制器耦接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并联的交流光源与交流电源之间;其
中,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经由该相角控制器调整该发光单元的平均电功
率;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低于一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
控制单元开启该发光单元,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或一低阶的亮度;当该
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该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
关闭该发光单元;在节能模式下,当该行动检测单元检测到人员行动时,该
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提高该发光单元的平均电功率,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
阶亮度且持续一段预设时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源管

理单元、一光敏开关控制单元、一行动检测单元、一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与
一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由X个高瓦特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与Y个低瓦特
数的交流发光二极管相互并联组成,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
低于一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开启该些低瓦特数的交流发光二极
管,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低阶亮度;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
高于该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关闭该发光单元;当该行动检测单
元检测到一入侵行动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同时开启该些高瓦特数的发
光二极管与该些低瓦特数的发光二极管,使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亮度且持
续一段预设时间,其中X、Y为正整数。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包括一电源管
理单元、一光敏开关控制单元、一行动检测单元、一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与
一发光单元,该发光单元包括一整流电路与一个或多个并联的交流光源,该
整流电路耦接于上述交流光源与交流电源之间;其中,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
元经由该整流电路调整该发光单元的平均电功率;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
测到环境亮度低于一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开启该发光单元,使
该发光单元产生一低阶亮度;当该光敏开关控制单元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该
预设值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关闭该发光单元;当该行动检测单元检测
到一入侵行动时,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提高该发光单元的平均电功率,使
该发光单元产生一高阶亮度且持续一段预设时间,其中该整流电路包括并联
的一开关与一二极管,该开关受控于该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两阶段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
明装置,可以执行光控及节能工作模式。在光控模式下,天黑时自动开启照
明,并在黎明时自动关闭照明。光控模式先产生高阶亮度照明一段设定时间,
之后自动经由控制单元切换成为产生低阶亮度照明的节能模式。在节能模式
下,当行动检测器检测到人时,照明装置会立即切换至高阶亮度并维持一段
短暂的预设时间,以达到照明或警示的效用。在预设时间后,照明装置会自
动切换回到低阶亮度的照明以节省能源。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
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路
结构图。
图2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
路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脉波宽度调变信号PWM的波形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
路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
路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
路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波
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路
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路
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的电路
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
110:电源管理单元;
120:光敏开关控制单元;
130:行动检测单元;
140: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
150、250、350、450、550、650、750:发光单元;
220:光传感器;
230:行动检测器;
240:微控制器;
260:时间设定单元;
L1~L3:发光二极管;
ACLED、ACLED1~3:交流发光二极管;
451、551:相角控制器;
452、552、553:可控硅;
651、652、751~753:开关;
Q1、Q2、Q4、Q5:晶体管
R、R1、R2、R16、R17:电阻;
GND:接地端;
J1、J2: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
明装置的电路结构图。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照明装置(简称照明装
置)100包括电源管理单元110、光敏开关控制单元120、行动检测单元130、
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与发光单元150。电源管理单元110用于提供系统
运作所需的电源,其结构包括例如现有的交/直流电压转换电路(AC/DC
voltageconverter)。光敏开关控制单元120例如是光敏电阻,其耦接于负载及
功率控制单元140,用于检测环境亮度以判断白天与黑夜。行动检测单元130
例如是无源红外线检测器(PassiveInfraredSensor,PIR),其耦接于负载及功
率控制单元140,用于检测是否有人进入。当有人进入行动检测单元130的
检测范围内时,行动检测单元130会发出检测信号,传送给负载及功率控制
单元140。
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可使用微控制器实现,其耦接于发光单元150,
可根据光敏开关控制单元120与行动检测单元130的检测信号,控制发光单
元150的亮度。发光单元150可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与开关元件。负载及功
率控制单元140可以控制发光单元150,以产生至少两种以上的亮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当光敏开关控制单元120检测到环境亮度低于预设值时

(天黑),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执行光控模式,开启发光单元150,使发
光单元150产生高阶亮度,又经过一个预设时间,切换成为低阶亮度的节能
模式。当光敏开关控制单元120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预设值时(黎明),负载
及功率控制单元140会关闭发光单元150。在节能模式下,当行动检测单元
130检测到人员行动时,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会提高流经发光单元150
的电流,使发光单元150产生高阶亮度且持续一段短暂预设时间。在短暂的
预设时间之后,会自动降低流经发光单元150的电流,使发光单元150产生
低阶亮度以节省能源。
请参照图2A,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电路示意
图。光敏开关控制单元120以光传感器220实现;行动检测单元130以行动
检测器230实现;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由微控制器240实现。发光单元
250包括串联的三个发光二极管L1~L3。发光二极管L1~L3连接于一个直流
电源与晶体管Q1之间,其直流电源可由电源管理单元110提供。晶体管Q1
为N通道金氧半场效晶体管(NMOS)。晶体管Q1连接于串联的三个发光二
极管L1~L3与接地GND之间。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以微控制器240实
现,其可以输出脉波宽度调变信号(PWM)至晶体管Q1的栅极,以控制发光
单元250所导通的平均电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图2A的元件仅为本发明
的一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图2A的元件。
请同时参照图2B,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脉波宽度调变信号
PWM的波形图。在光控模式下,PWM信号使晶体管Q1导通的时间Ton较
截止时间Toff长。在节能模式下,PWM信号使晶体管Q1导通的时间Ton较
截止时间Toff短。比较两种工作模式的照明亮度,在光控模式下,由于Q1
导通的时间Ton长,使得驱动发光单元250的平均电流较高,所以亮度较高,
属于高阶亮度;在节能模式下,由于Q1导通的时间Ton短,使得驱动发光单
元250的平均电流较低,所以亮度较低,属于低阶亮度。
微控制器240会在白昼关闭发光单元250,在天黑时启动光控模式,开
启发光单元250,使其产生高阶亮度一段时间之后切入低阶照明的节能模式。
在节能模式下,当行动检测器230检测到人时,会将发光单元250切换至高
阶亮度以达到照明或警示的作用。发光单元250维持在高阶亮度一段短暂时
间后,会自动切换至低阶亮度以节省能源。
另外,微控制器240耦接于一时间设定单元260,此时间设定单元260
可供使用者设定光控模式下其高阶亮度的持续时间或者全亮模式的时间,本
实施例并不受限。
(第二实施例)
再参照图1,其发光单元150的亮度变化也可以通过调整开启的光源负
载的数目来产生至少两种以上的亮度。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100可以通
过点亮部份发光二极管或者全部的发光二极管来产生低阶亮度与高阶亮度。
请同时参照图3A,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电路
示意图。图3A与图2A主要差别在于发光单元350,其中包括三个发光二极
管L1~L3及NMOS晶体管Q1、Q2。发光二极管L1~L3与晶体管Q1串联,
并且连接于直流电源与定电流控制电路310之间。另外,晶体管Q2与发光
二极管L2及L3的两端成并联连接。晶体管Q1及Q2的栅极分别连接到微
控制器240标示PC及PS的接脚。在本实施例中,定电流控制电路310限制
驱动发光二极管L1~L3的电流为定电流,即L1~L3以恒电流模式
(Constant-CurrentMode)发光。
参照图3A,微控制器240的PC接脚控制晶体管Q1导通或截止;当PC
接脚是高电位或低电位,分别使得Q1导通或截止,用来开启或关闭所有发
光二极管L1~L3。微控制器240的PS接脚控制晶体管Q2导通或截止,可在
发光单元350上形成两个电流回路351、352。当微控制器240的PS接脚是
高电位,Q2导通,电流回路351通过发光二极管L1与晶体管Q2;当PS接
脚是低电位,Q2截止,电流回路352通过全部的发光二极管L1~L3。如此,
微控制器240可以通过晶体管Q2控制所要开启的发光二极管数目,以产生
高或低阶亮度。
当光传感器220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预设值时,微控制器240从PC接
脚送出一个低电位电压,晶体管Q1截止并且关闭发光单元350中的全部的
发光二极管L1~L3。当光传感器220检测到环境亮度低于预设值时,微控制
器240启动光控模式,也即从PC接脚送出一个高电位电压并且PS接脚是低
电位,使得晶体管Q1导通并且晶体管Q2截止,形成图3A标示的电流回路
352,开启发光单元350中的三个发光二极管L1~L3来产生高阶亮度。高阶
亮度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之后,微控制器240进入节能模式,也即PC接脚

维持高电位,但是PS接脚送出一个高电位电压使晶体管Q2导通,形成图
3A标示的电流回路351,因此只有单一发光二极管L1发光,产生低阶亮度。
在节能模式下,当行动检测器230检测到人员行动时,微控制器240的
PS接脚短暂从高电位切换成低电位电压,使晶体管Q2短暂截止,形成电流
回路352,开启发光单元350中的所有发光二极管L1~L3,使发光单元350
短暂产生高阶亮度。其中,发光单元350是以定电流(定值)驱动,所以其亮
度会直接与所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个数成正比例。图3B是图3A的另一型实施
方式,以继电器J1及J2替代NMOS晶体管Q1及Q2的开关功能。微控制
器240经由控制NPN晶体管(NPN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Q4、Q5来控制
继电器J2及J1。电阻R16、R17为限流电阻。
在光控模式下,继电器J1吸合,且继电器J2弹开,定电流驱动所有发
光二极管L1~L3产生高阶亮度;在节能模式下,继电器J1及J2吸合,定电
流只驱动发光二极管L1产生低阶亮度,并且当行动检测器230检测到人员
行动时,微控制器240的PS接脚短暂从高电位切换成低电位电压,使得继
电器J2短暂弹开再吸合,产生短暂的高阶亮度。
为了加大高/低阶亮度的对比,发光二极管L1可以采用2700K色温发
光二极管,而发光二极管L2、L3可以采用5000K色温发光二极管。发光单
元350所包括发光二极管个数可以超过三个,例如5个或6个。晶体管Q2
可以相对并联于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两端,以调整高/低阶亮度的差异。另外,
发光单元350也可包括多个晶体管Q2,分别耦接于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两端
以提供更多选择方式。微控制器240可以依照设计需求,在不同的情况下,
决定所要点亮的发光二极管个数。在经由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后,本技术领域
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推知其实施方式,在此不加赘述。
(第三实施例)
再参照图1,其发光单元150也可以包括相角控制器与一个或多个并联
的交流发光二极管,相角控制器耦接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并联的交流发光二极
管与交流电源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负载及功率控制单元140可经由相角控
制器来调整发光单元150的平均电功率,以产生低阶亮度与高阶亮度的变化。
请参照图4A,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电路示意
图。图4A与图3主要差别在于发光单元450的光源负载是交流发光二极管

ACLED,耦接到交流电源,并且发光单元450还包括相角控制器451。相角
控制器451包括可控硅452、过零点检测电路453与电阻R。当光传感器220
检测到环境亮度高于预设值时,微控制器240关闭发光单元450。当光传感
器220检测到环境亮度低于预设值时,微控制器240启动光控模式,开启发
光单元450。在光控模式下,微控制器240选用一支控制脚,经由电阻R送
出脉冲信号以触发可控硅452,产生一个大的导通相角,使发光单元450产
生高阶亮度,持续一段预设的时间之后,由同一支控制脚送出节能模式的脉
冲信号以触发可控硅452,产生一个小的导通相角,使发光单元450从高阶
亮度切换成为低阶亮度的节能模式。在节能模式下,当行动检测单元230检
测到人员行动时,微控制器240由同一支控制脚短暂送出光控模式的脉冲信
号,使发光单元450产生高阶亮度,并且持续一段短暂时间之后回复低阶亮
度。
在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的照明控制,微控制器240结合过零点检测
电路453,通过所检测到的过零点时间(例如交流波形通过零电压时),送出
与交流电源同步的脉冲信号,触发相角控制器451内的可控硅452使之导通,
由此改变输入到发光单元450的平均电功率。因为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
具有一个开始导通的切入电压Vt,若脉冲信号触发可控硅452使之导通的时
间点不准确,在触发脉冲出现时,交流电压的瞬间值小于交流发光二极管
ACLED的切入电压Vt,可能会造成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闪烁或不发光
的现象。所以,微控制器240产生的脉冲信号必须落后交流电源电压弦波的
过零点一个合适的时间差距。
假设交流电源的电压振幅为Vm,频率为f,则针对具有切入电压Vt的光
源负载,微控制器240输出触发脉冲的过零点时间差距tD必须限制在一个范
围:to<tD<1/(2f)–to。其中to=(1/2πf)sin-1(Vt/Vm)。这个准则适用于各型的
交流发光二极管,以确定可控硅452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皆能够稳定触发。
以交流发光二极管的Vt(rms)=80V为例,并且假设Vm(rms)=110V及
f=60Hz,得到to=2.2ms及1/(2f)=8.3ms。因此,微控制器240输出的调变相
角的脉冲,其落后交流电压弦波的过零点的时间差距tD必须设计在2.2ms<
tD<6.1ms的范围。
请参考图4B,图4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两阶式发光二极管安全监控

照明装置的波形示意图。图4B中的波形(a)~(d)分别代表交流电源、过零点
检测电路453、微控制器240的过零点延时脉冲的输出接脚、及发光单元450
两个端点之间的电压波形。过零点检测电路453把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弦波,
如图4B中的小图(a),转变成包括一低及一高的电压值的对称方波,如图4B
中的小图(b)。在交流电压弦波的过零点,对称方波从低电压值升为高电压值,
或从高电压值下降为低电压值。也即,对称方波的边缘在时序上对应交流电
压弦波的过零点。微控制器240依据过零点检测电路453所输出的波形产生
相对于交流电压弦波的过零点的过零点延时脉冲,如图4B中的小图(c)。过
零点延时脉冲在时序上相对于对称方波的边缘落后一个时间差距tD。tD必须
在一个有效范围,以确定可控硅452能够稳定触发并且使得交流发光二极管
ACLED导通。图4B中的小图(d)是加在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两端之间的
电压波形,发光单元450的亮度与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的导通时段ton有
关,也即ton的长度与输入到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的平均电功率成正比。
比较光控模式及节能模式的差异,在光控模式下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具
有较长的导通时段ton,发出高阶亮度;在节能模式时,交流发光二极管
ACLED的导通时段ton较短,则发出低阶亮度。
请参照图5,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电路示意图。
照明装置100的发光单元550包括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及ACLED2与
相角控制器551。相角控制器包括可控硅552及553,过零点检测电路554
与电阻R1及R2。图5的发光单元550与图4A的发光单元450的差异在于
发光单元550具有不只一个交流发光二极管与不只一个可控硅,且交流发光
二极管ACLED1与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2的发光色温可以选择不相同。
在图5的实施例,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为高色温发光,交流发光二
极管ACLED2为低色温发光。在光控模式下,微控制器240经由相角控制器
551控制导通相角并且同时点亮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及ACLED2,使发
光单元450产生高阶亮度及混合色温照明。在节能模式下,微控制器240经
由相角控制器551控制导通相角并且只点亮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2,使发
光单元450产生低阶亮度及低色温照明。并且在节能模式下,当行动检测器
230检测到人员行动时,微控制器240经由相角控制器551控制最大导通相
角并且点亮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及ACLED2,使发光单元450产生高阶

亮度及高色温照明,产生具有警示功能的高亮度及高色调对比,且持续一段
短暂预设的时间。据此照明装置,可产生高或低阶亮度的照明,且高阶亮度
与低阶亮度的照明具有不相同色调。发光单元550其他部份的操作原理与发
光单元450相同,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6,其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电路示意图。
发光单元650实施图1的发光单元150,包括三个相同发光功率的交流发光
二极管ACLED1~3及开关651与652。开关651与652可以是继电器。交流
发光二极管ACLED1及ACLED2并联并且与开关652串联,构成两倍功率
光源,此再与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并联,构成三倍功率光源,经由开关
651耦接到交流电源。另外,图6以微控制器240实现图1的负载及功率控
制单元140。微控制器240的PC及PS的接脚分别耦接到开关651与652,
输出电压信号分别控制开关651与652以产生短路或断路。
在光控模式下,微控制器240的PC及PS接脚控制开关651与652同时
产生短路,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3因而连接到交流电源,使得发光单元
650产生三倍功率的高阶亮度。高阶亮度持续一段设定时间之后,微控制器
240切入节能模式,维持开关651在短路状态,但PS接脚控制开关652断路,
只有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连接到交流电源,使得发光单元650产生一倍
功率的低阶亮度。在节能模式下,当行动检测器230检测到人员行动时,微
控制器240短暂启动开关652产生短路,发出三倍功率的高阶亮度且持续一
段预设时间,再回到开关652断路的状态,发出一倍功率的低阶亮度。图6
的照明装置因此能够以简易方式,经由控制开关651与652产生至少3:1亮
度对比的两阶段照明。
图6的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及ACLED2可以是高发光功率及5000K
色温光源,并且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是低发光功率及2700K色温光源,
则不须使用过零点检测电路,从交流发光二极管产生出两阶段照明,其具有
更强烈的亮度及色温对比。
(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7,其所示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的电路示意图。
图7的发光单元750与图6的发光单元650的差异是在交流发光二极管

ACLED3与一个整流二极管D串联。整流二极管D与开关753并联,且连
接于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与开关751之间。当开关753导通时,通过交
流发光二极管ACLED3的交流电源为全波形。当开关753断路时,通过交流
发光二极管ACLED3的交流电源因整流二极管D的整流而为正半波形,其
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的发光功率剩下一半。
开关753与开关752同样受控于微控制器240的PS接脚,同步产生短
路或断路。若三个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3的发光功率相同,在光控模
式下,微控制器240的PC及PS接脚控制开关751及开关752~753同时产生
短路,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3同时发光,使得发光单元750产生三倍于
单一发光二极管功率的高阶亮度。在节能模式下,微控制器240维持开关751
短路,但控制开关752及753断路。此时,只有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
会发光。因为交流电源经过整流二极管D整流后,只剩下正半波的波形,所
以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3的发光功率只有未经整流状态下的一半。在高阶
亮度下,交流发光二极管ACLED1~3会全亮,而在低阶亮度下,只有交流发
光二极管ACLED3会产生功率一半的亮度。比较高阶亮度与低阶亮度,其发
光功率的比为6比1,因此可以产生很强烈的亮度对比,以达到警示入侵者
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五实施例中,发光单元不限定于交流发光二极管,
发光单元可以是交流发光二极管、白炽灯或萤光灯等的交流光源。
根据本发明五个实施例,运用多数个发光二极管,结合微控制器及各型
检测元件,以简易的驱动电路实现一型照明装置。在环境亮度不足时可以自
动启动高亮度照明,之后定时切换成低亮度照明。此外,当有人进入检测区
域时,照明装置可以从低亮度切换成高亮度照明,以提供人员充足的照明,
或产生强烈的亮度及色温对比,对侵入者进行监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