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2925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器,尤指一种压电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等行动装置追求轻薄化且高效能发展下,使得传统的热管或风扇已不适用,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新型的压电式散热器,其厚度只有3~4mm,使得压电式散热器相较于热管或风扇更适合安装在轻薄化的行动装置上。
压电式散热器,其主要包括一支撑框架及贴附在支撑框架两侧的二压电片,并在支撑框架与二压电片之间形成一腔室,压电片会因为外部施加电场的改变而发生形变,使腔室内部的容积进行膨胀及缩小的往复动作,而不断地从外界吸入冷空气,再将热空气挤出散热器,使热量散发出去。
然而,上述压电式散热器具有以下缺点,支撑框架具有连通腔室的一开口,因压电式散热器通过同一开口流入冷空气及挤出热空气,所以容易在腔室内产生紊流,导致热空气无法全部排出腔室,冷空气又无法顺利流入腔室,进而降低压电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即成为本发明人开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电式散热器,其是利用开口用于冷空气的流入,贯通口通过单向流通件以用于热空气的排出,避免腔室内产生紊流,使热空气能够顺利排出腔室,冷空气能够顺利流入腔室,以达到提升压电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压电式散热器,包括:一支撑框架,具有一开口;二压电振动件,贴附于该支撑框架的相对二端面,该支撑框架与该二压电振动件共同围设出一腔室,至少一该压电振动件设有连通于该腔室的一贯通口;以及至少一单向流通件,覆盖于该贯通口。
进一步地,其中该单向流通件为一单向限制膜片。
进一步地,其中该单向流通件为一逆止阀。
进一步地,其中每一该压电振动件包含一放大器及一压电片,该放大器贴附于该支撑框架,该压电片贴附于该放大器,该贯通口自该放大器上开设。
进一步地,其中每一该压电振动件为一压电片。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撑框架具有一横向杆并自该横向杆两端延伸有二直向杆,该开口形成在该二直向杆之间,该二端面形成在该横向杆及该二直向杆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撑框架为一可压缩式弹性框架。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撑框架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所构成。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撑框架具有形成在该二端面之间并向内凹陷的一凹陷段,该凹陷段的厚度小于该支撑框架的厚度。
进一步地,其中该支撑框架自该二端面朝该凹陷段逐渐缩小厚度,而令该支撑框架的断面呈一V字状。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
第一、压电振动件包含放大器及压电片,压电片通过放大器更加强压电振动件的形变变化,以让更多热空气挤出压电式散热器外,进而增加压电式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第二、支撑框架为可压缩式弹性框架,更方便电振动件进行形变,以加强压电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压电式散热器;
1支撑框架;
11开口;
12端面;
13横向杆;
14直向杆;
15凹陷段;
2压电振动件;
21贯通口;
22放大器;
23、23’压电片;
3单向流通件;
31单向限制膜片;
32逆止阀;
a、b厚度;
s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压电式散热器的第一实施例,此压电式散热器10主要包括一支撑框架1、二压电振动件2及一或多个单向流通件3。
支撑框架1具有一开口11及二端面12,详细说明如下,支撑框架1具有一横向杆13及自横向杆13两端延伸有二直向杆14,开口11形成在二直向杆14之间,二端面12形成在横向杆13及二直向杆14的上、下表面。
另外,支撑框架1可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所构成,使支撑框架1为一可压缩式弹性框架;或者,支撑框架1具有形成在二端面12之间并向内凹陷的一凹陷段15,凹陷段15的厚度b小于支撑框架1的厚度a,使支撑框架1受压时,支撑框架1易朝凹陷段15方向进行压缩,使支撑框架1为一可压缩式弹性框架。
其中,撑框架1具有凹陷段15时,支撑框架1自二端面12朝凹陷段15逐渐缩小厚度,而令支撑框架1的断面呈一V字状,但支撑框架1的断面也可呈一U字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二压电振动件2分别贴附于支撑框架1的相对二端面12,支撑框架1与二压电振动件2共同围设出一腔室s,本实施例的每一压电振动件2设有连通于腔室s的一或多个贯通口21,但实际上,只要其一压电振动件2设有贯通口21即可。
进一步说明如下,每一压电振动件2包含一放大器22及一压电片23,放大器22贴附于支撑框架1,压电片23贴附于放大器22,贯通口21自放大器22上开设。
二单向流通件3覆盖于二贯通口21,此单向流通件3为一单向限制膜片31,单向限制膜片31提供气流由外部通过贯通口21流入腔室s内,且限制气流由腔室s通过贯通口21流出外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10的组合,其是利用支撑框架1具有开口11;二压电振动件2贴附于支撑框架1的相对二端面12,支撑框架1与二压电振动件2共同围设出腔室s,压电振动件2设有连通于腔室s的贯通口21;单向流通件3覆盖于贯通口21。借此,开口11用于冷空气的流入,贯通口21通过单向流通件3以用于热空气的排出,避免腔室s内产生紊流,使热空气能够顺利排出腔室s,冷空气能够顺利流入腔室s,以达到提升压电式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如图3至图4所示,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10的使用状态,压电片23会因为外部施加电场的改变而发生形变,压电片23通过放大器22进一步加强压电振动件2的形变变化,使腔室s内部的容积进行膨胀及缩小的往复动作,而不断地自开口11从外界吸入冷空气,再自贯通口21通过单向流通件3将热空气挤出压电式散热器10外,往复作动下,使热量散发出去。
另外,开口11用于冷空气的流入,贯通口21通过单向流通件3以用于热空气的排出,使冷空气的流入与热空气的排出采用不同路径,避免冷空气与热空气在腔室s产生紊流,使热空气能够顺利排出腔室s,冷空气能够顺利流入腔室s,以达到提升压电式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另外,压电片23通过放大器22更进一步加强压电振动件2的形变变化,使腔室s内部的容积进行膨胀及缩小的往复动作更加剧烈,以让更多热空气挤出压电式散热器10外,进而增加压电式散热器10的散热能力。
再者,支撑框架1为可压缩式弹性框架,更方便电振动件2进行形变,以加强压电式散热器10的散热效率。
请参考图5所示,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10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单向流通件3为一逆止阀32。
进一步说明如下,单向流通件3为逆止阀32,逆止阀32提供气流由外部通过贯通口21流入腔室s内,且限制气流由腔室s通过贯通口21流出外部。借此,以达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考图6所示,是本发明压电式散热器10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在于压电振动件2不包含放大器。
详细说明如下,每一压电振动件2为一压电片23’,压电片23’会因为外部施加电场的改变而发生形变,使腔室s内部的容积进行膨胀及缩小的往复动作。借此,以达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及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