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206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英文全称:PortableAndroidDevice,英文简称Pad)等越来越多的应用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上述移动终端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对用户指纹进行识别的指纹识别元件。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指纹识别元件设置于手机的电池壳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手机的电池壳10上开设有用于露出指纹识别元件11的触摸孔101,并通过在孔的周边点胶的方式先将指纹识别元件11固定于电池壳10上。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得主板与指纹识别元件11之间实现信号传输,该FPC12的还需要与主板13相连接。然而在上述安装过程中,FPC12上固定有指纹识别元件11的一端以及与主板相连接的另一端需要固定在不同的部件上,因此为了便于安装工作人员需要较长的FPC12。这样一来,当上述组装过程结束后,在将电池壳10与安装有主板13的前壳(图中未示出)进行扣合时,还需要对较长的FPC12进行弯折,从而导致FPC12占用较多的组装空间,并且FPC12较长时还会造成制作成本上升以及信号传输延迟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能够将指纹识别元件固定于主板上,避免了将指纹识别元件固定于电池壳上而导致柔性电路板较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该主板上设置有屏蔽罩。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固定于屏蔽罩上表面的指纹识别元件。这样一来,由于指纹识别元件固定于屏蔽罩上,而屏蔽罩设置于主板上,因此通过屏蔽罩可以将指纹识别元件安装于主板上。在此情况下,由于指纹识别元件还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相连接,因此可以将主板上用于与该柔性电路板相连接的连接器设置于上述屏蔽罩的附近,从而使得该柔性电路板的长度无需过长,进而避免由于柔性电路板过长而导致占用组装空间较多以及信号延时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主板上各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与指纹识别元件相连接的各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B方向的得到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沿A方向的得到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凸筋与图5中的第二泡棉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沿C-C’进行剖切得到的示意图;图10为图2所示的屏蔽罩设置有限位凸台和拐角的示意图。附图标记:01-移动终端;10-电池壳;101-触摸孔;102-凸筋;103-凹槽;11-指纹识别元件;12-FPC;121-第一连接器;13-主板;130-屏蔽罩;131-第二连接器;1301-限位凸台;1302-拐角;14-钢片;15-第一泡棉;16-驱动器;17-第二泡棉;H1-凸筋1与第二泡棉的重叠宽度;H2-凹槽的深度;L1-凹槽的宽度;L2-指纹识别元件的宽度;△H-指纹识别元件与触摸孔的单边的宽度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2所示,包括主板13,该主板13上设置有屏蔽罩130。此外,该移动终端还包括固定于屏蔽罩130上表面的指纹识别元件11,该指纹识别元件11通过FPC12与主板13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主板13上设置有许多电子元件,例如电容、电阻,以及不同功能的驱动芯片。在此情况下,可以在上述电子元件或驱动芯片上安装屏蔽罩130,然后再将指纹识别元件11固定于该屏蔽罩130上,从而可以避免安装位置重叠的指纹识别元件11与上述电子元件之间发生信号串扰或干扰等不良现象。此外,该指纹识别元件11通过FPC12与主板13相连接是指,如图2所示,指纹识别元件11安装于FPC12的一端,该FPC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21。该第一连接器121可以与主板13上的第二连接器131相配合,从而将FPC12的另一端连接于主板13上,使得主板13以及指纹之别元件11之间实现信号传输。其中,上述第一连接器121和第二连接器131可以称为板对板(BoardtoBoard,英文简称BTB)连接器。在此情况下,由于将指纹识别元件11固定于屏蔽罩130,而该屏蔽罩130设置于主板13上,因此可以将上述第二连接器131设置于该屏蔽罩130的附近,这样一来,通过很短的FPC12,就可以将指纹识别元件11与主板13相连接,从而无需过程的FPC12,进而避免由于FPC12过长而导致占用组装空间较多以及信号延时等问题。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用户在使用上述移动终端的过程中,能够方便触摸到上述指纹识别元件11,优选的,如图1所示,在移动终端包括与主板13相对于设置的电池壳10时,该电池壳10上设置有与上述指纹识别元件11位置相对应的触摸孔101。从而可以使得用户通过手握移动终端时,手指能够通过上述触摸孔101接触到该指纹识别元件11。需要说明的是,进一步的,由于FPC12的材质较软,因此为了方便将指纹识别元件11能够安装于FPC12的一端,需要如图3所示,在FPC12背离指纹识别元件11的一侧贴附钢片14。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在FPC12上需要安装电子元件的位置均需要设置钢片14以加强FPC12的刚度,利于电子元件的安装。例如,在FPC14安装有第一连接器121的位置,以及安装有用于驱动指纹识别元件11的驱动器16的位置均需要再FPC14背离上述电子元件的一侧贴附上述钢片14。在此情况下,为了将贴附有钢片14的FPC12固定于上述屏蔽罩130上的同时,能够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避免指纹识别元件11受到撞击而导致损坏,该钢片14与屏蔽罩130之间还需要粘贴第一泡棉15。具体的,可以将双面带胶的第一泡棉15粘贴于钢片14与屏蔽罩130之间。此外,为了避免安装于FPC12另一端的第一连接器121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撞击而导致损坏,可以在对应第一连接器121位置的钢片14背离该第一连接器121的一侧粘贴上述第一泡棉15。上述第一泡棉15的粘贴位置可以如图4所示(图3中沿B方向得到的视图)。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双面带胶的第一泡棉15将指纹识别元件11固定至屏蔽盖130的方式,相对于点胶固定的方式而言,成本更低,且易拆卸,避免在拆卸过程中对指纹识别元件11造成损坏。在此基础上,用户在触摸上述指纹识别元件11的过程中,手指上的静电容易引起静电释放(英文全称:ElectroStaticDischarge,英文简称:ESD),从而对指纹识别元件11造成损坏。为了避免上述静电释放的现象,上述第一泡棉15可以具有导电性,从而能够通过接地的方式使得用户手指上的静电得以释放。此外,为了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指纹识别元件11朝向电池壳10的一侧受到电池壳10的碰撞。优选的,如图3或图5(图3中沿A方向得到的视图)所示,在FPC12背离主板13一侧粘贴有第二泡棉17,且该第二泡棉17设置于指纹识别元件11的周边。需要说明的是,当该FPC12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纹识别元件11的过载保护元件16时,该过载保护元件16可以由电容和电阻等元件构成,能够避免指纹识别元件11在使用的过程由于电流过大而造成损坏。此外,为了避免过载保护元件1616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损坏,同样需要再该驱动器16的周边设置上述第二泡棉17。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组装后的电池壳10与安装有主板13的前壳(图中未示出)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尘土或水汽等进入上述间隙,还可以如图6所示,在触摸孔101的周边设置凸筋102,该凸筋102的位置与第二泡棉17的位置相对应。其中,优选的,如图7所示,上述凸筋102与第二泡棉17的重叠宽度H1可以为0.5mm~0.7mm。当上述重叠宽度H1小于0.5mm,凸筋102与第二泡棉17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而当上述重叠宽度H1大于0.7mm时,虽然密封效果较好,但是相应的均需要增加第二泡棉17与凸筋102的宽度,从而增加了制作成本以及布件空间。因此当重叠宽度H1在0.5mm~0.7mm之间时,既能够有效的提高密封效果,又能够不增加制作成本和布件空间。此外,为了对指纹识别元件11进行保护,避免指纹识别元件11完全裸露于触摸孔101中,该指纹识别元件11与触摸孔101的宽度之差在0.6mm~0.8mm,即如图9所示(图9为图8所示的移动终端01沿C-C’进行剖切得到的剖视图),指纹识别元件11与触摸孔101的单边的宽度差△H在0.3mm~0.4mm。当上述单边宽度差差△H小于0.3mm,指纹识别元件11的边缘容易暴露于触摸孔101中,从而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因素的影响。此外,当纹识别元件11与触摸孔101的单边的宽度差△H大于0.4mm时,虽然能够很好的对指纹识别元件11的边缘进行保护,但是由于指纹识别元件11的边缘被电池壳10过多的覆盖,从而影响该指纹识别元件11与用户手指接触程度,进而指纹识别的精度。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小触摸孔101的深度,避免用户在触摸指纹识别元件11时,由于触摸孔101的深度过大而导致触摸凹凸感较强。因此,如图6或图9所示,可以在电池壳10靠近主板13的一侧,在对应触摸孔101的位置设置凹槽103。该凹槽103的深度H2为0.15mm~0.35mm。当凹槽103的深度H2小于0.15mm时,降低上述触摸凹凸感的效果不明显,而当凹槽103的深度H2大于0.35时,虽然能够有效的降低上述触摸凹凸感,但是同时也会大大降低该电池壳10在上述触摸孔101位置处的刚度。此外,指纹识别元件11位于所述凹槽103内,即该凹槽103的宽度L1大于指纹识别元件11的宽度L2即可。进一步的,为了在将指纹识别元件11固定于屏蔽罩130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提高指纹识别元件11的安装精度,可以如图10所示,在屏蔽罩1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凸台1301。其中,该限位凸台1301设置有至少一个拐角1302,该拐角1302用于卡入于上述指纹识别元件11的一个角,以达到对指纹识别元件11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的目的。其中,在制作屏蔽罩130的过程中,可以在屏蔽罩130的上表面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上述限位凸台1301。此外,当FPC12背离指纹识别元件11的一侧贴附有钢片14时,上述将指纹识别元件11安装于FPC12的过程包括,先将钢片14的一个角卡入上述拐角1302内,从而对指纹识别元件11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再将钢片14靠近屏蔽罩130一侧的第一泡棉15贴附于屏蔽罩130上,从而可以完成指纹识别元件11的安装。通过上述安装过程可知,需要先将钢片14的一个角卡入上述拐角1302内,才可以对将指纹识别元件11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因此,如果第一泡棉15的宽度大于钢片14的宽度,那么与拐角1302相接触的为第一泡棉15,并非上述钢片14,因此上述钢片14需要比第一泡棉15单边宽0.1mm~0.3mm。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