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762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智能移动设备具有一定的总量,用户在浏览新闻或欣赏电影时,一般需要将智能移动设备定位放置在外部环境中,以解放双手,避免长时间手持智能移动设备带来的手部酸软的问题,然而,现有的照明设备通常不具备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的功能,例如,不具备放置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的功能。进一步,现有的支撑架也不具备照明功能,在夜晚视线较昏暗的环境下,不能较好地保护用户的眼睛。并且,智能移动设备发热量较大,现有的支撑架依然存在较难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使用智能移动设备时,能够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以及能够对智能移动设备较好地进行散热的散热设备。一种散热设备,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板、支撑背板、旋转轴、限位条及两个安装条,所述支撑面板与所述支撑背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上,两个所述安装条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邻近所述旋转轴的两个侧边边缘上,所述支撑面板、所述限位条与两个所述安装条围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若干LED子光源,若干所述LED子光源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条及所述安装条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缓冲垫、散热板、循环水泵及若干导热柱,所述导热缓冲垫贴合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所述导热缓冲垫开设有若干第二穿孔,每一所述第一穿孔与一所述第二穿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热柱的第一端穿设第一穿孔,并容置于所述第二穿孔内,所述散热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支撑面板远离所述导热缓冲垫的侧面贴合,所述散热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循环散热通道,所述循环散热通道容置有导热介质,所述循环散热通道具有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导热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并且所述导热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热介质接触,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第二侧面上,并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连通,用于使所述导热介质在所述循环散热通道内循环流动;及防滑定位组件,所述防滑定位组件包括两组防滑定位部,两组所述防滑定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及所述支撑背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组所述防滑定位部包括若干个所述防滑定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防滑定位部依次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固定部的端部设置若干防滑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固定部的端部具有环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防滑凸起以所述环形结构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具有半球状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防滑定位部的中心的连线为直线结构。上述散热设备通过设置支撑组件、LED组件及散热组件,支撑组件能够较好地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LED组件能够起到照明和保护用户用眼的效果,此外,散热组件还能够对智能移动设备较好地进行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A-A线方向的剖示图;图5为图4在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与智能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例如,一种散热设备,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面板、支撑背板、旋转轴、限位条及两个安装条,所述支撑面板与所述支撑背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条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上,两个所述安装条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邻近所述旋转轴的两个侧边边缘上,所述支撑面板、所述限位条与两个所述安装条围成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若干LED子光源,若干所述LED子光源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限位条及所述安装条上;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缓冲垫、散热板、循环水泵及若干导热柱,所述导热缓冲垫贴合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所述导热缓冲垫开设有若干第二穿孔,每一所述第一穿孔与一所述第二穿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热柱的第一端穿设第一穿孔,并容置于所述第二穿孔内,所述散热板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支撑面板远离所述导热缓冲垫的侧面贴合,所述散热板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循环散热通道,所述循环散热通道容置有导热介质,所述循环散热通道具有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导热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散热板的第一侧面连接,并且所述导热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热介质接触,所述循环水泵设置于所述散热板的第二侧面上,并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连通,用于使所述导热介质在所述循环散热通道内循环流动;及防滑定位组件,所述防滑定位组件包括两组防滑定位部,两组所述防滑定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及所述支撑背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散热设备,又一个例子是,一种散热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设备。请参阅图1,散热设备10包括:支撑组件100、LED组件200及散热组件300,LED组件200及散热组件300均设置于支撑组件100。请参阅图1,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面板110、支撑背板120、旋转轴130、限位条140及两个安装条150,支撑面板110与支撑背板120分别与旋转轴130转动连接,具体的,支撑面板110的侧边边缘与支撑背板120的侧边边缘分别与旋转轴130转动连接。支撑面板110用于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这样,当用户在浏览新闻或欣赏电影时,只需将智能移动设备定位放置在支撑面板110上,从而能够解放双手,避免长时间手持智能移动设备带来的手部酸软的问题。此外,通过旋转轴130,可以调节支撑面板110与支撑背板120之间形成夹角,进而调节定位放置在支撑面板110的智能移动设备的放置角度,使其更符合用户的预期放置角度。请参阅图1,限位条140设置于支撑面板110远离旋转轴130的侧边边缘上,两个安装条150分别设置于支撑面板110邻近旋转轴130的两个侧边边缘上。例如,所述限位条与两个所述安装条连接后形成字形结构;又如,其中一所述安装条、所述限位条与另一所述安装条依次连接;又如,所述限位条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条垂直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条平行设置。请参阅图1,支撑面板110、限位条140与两个安装条150围成限位槽160,限位槽160用于容置智能移动设备,例如,用于容置智能手机或/和平板电脑,具体的,智能移动设备的侧边与限位条140的内侧抵持,即朝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面抵持,如此,可以用于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定位放置。例如,限位条与两个安装条一体设置。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限位槽140的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111,也就是说,支撑面板110开设有若干第一穿孔111,第一穿孔111贯穿支撑面板110。例如,若干所述第一穿孔依次间隔设置;又如,若干所述第一穿孔呈矩形阵列分布;又如,若干所述第一穿孔呈矩形阵列分布于所述限位槽的底部。请参阅图3,LED组件200包括若干LED子光源210,若干LED子光源210依次间隔设置于限位条140及安装条150上。通过设置LED子光源210可以起到照明效果。例如,用于在用户使用智能移动设备时,起到背光的作用,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眼睛,即用眼更加健康卫生;又如,还能够将所述散热设备独立使用,即在未放置智能移动设备时,所述散热设备可以用作照明工具,如,放置在办公桌、餐桌或床头柜上,用于起到照明效果。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散热组件300包括导热缓冲垫310、散热板320、循环水泵330及若干导热柱340,导热柱340穿过导热缓冲垫310并与散热板320接触,循环水泵330设置于散热板320。请参阅图3,导热缓冲垫310贴合于限位槽160的底部,请一并参阅图7,导热缓冲垫310用于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20,即智能移动设备20的产热量较大的背面与导热缓冲垫310接触。可以理解,智能移动设备20的价值一般比较高,无论是塑料或金属材质的背面都容易在与外物摩擦时,产生背面磨损的问题,而导热缓冲垫310具有合适的柔软度,当智能移动设备20靠在导热缓冲垫310上时,可以起到减少磨损和缓冲的作用,从而可以更好地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20。请参阅图5,导热缓冲垫310开设有若干第二穿孔311。每一所述第一穿孔111与一所述第二穿孔311一一对应设置,例如,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连通,又如,所述第一穿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穿孔的孔径相同。导热柱340的第一端穿设第一穿孔111,并容置于第二穿孔311内。若干导热柱340的第一端用于与智能移动设备20的背面接触,当智能移动设备2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其背面上时,这些热量能够快速且及时地传递至导热柱340的第一端,进而传递至导热柱340的整体结构上,如,智能移动设备20与导热柱340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散热触点,这样,可以确保智能移动设备20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失至外部,降低其热负载,更有利于确保其内部的硬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例如,若干所述导热柱依次间隔设置,又如,若干所述导热柱呈矩形阵列分布设置。例如,所述导热柱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导热缓冲垫远离所述限位槽的底部的侧面平齐设置,即所述端面与所述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又如,所述导热柱的第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导热缓冲垫远离所述限位槽的底部的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隔,当智能移动设备20背靠在导热缓冲垫310,并且导热缓冲垫310发生形变时,智能移动设备20能够直接与导热柱340的第一端接触,且能起到更好的防磨损和缓冲的作用。请参阅图4,散热板320的第一侧面与支撑面板110远离导热缓冲垫310的侧面贴合,即导热缓冲垫310、支撑面板110及散热板320依次层叠设置。请一并参阅图6,散热板32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循环散热通道321,循环散热通道321容置有导热介质,请一并参阅图5,循环散热通道321具有进液口321a及出液口321b,循环水泵330设置于散热板320的第二侧面上,并且循环水泵330分别与进液口321a及出液口321b连通,用于使导热介质在循环散热通道321内循环流动,起到扰流导热的作用。请参阅图5,导热柱340的第二端与散热板320的第一侧面连接,并且导热柱340的第二端与导热介质接触,这样,循环流通的所述导热介质可以快速且及时地带走从智能移动设备背面传递至导热柱340上的热量,并均匀分散至所述导热介质主体中,并最终由散热板320将热量散出,以起到对智能移动设备较好地进行散热的效果。上述散热设备10通过设置支撑组件100、LED组件200及散热组件300,支撑组件100能够较好地定位放置智能移动设备,LED组件200能够起到辅助照明和保护用户用眼的效果,此外,散热组件300还能够对智能移动设备较好地进行散热。为了更好地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固定和定位,例如,请参阅图8,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两组伸缩定位组件400,两组伸缩定位组件400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条150上,所述伸缩定位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410及第二伸缩杆420,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条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伸缩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均与所述限位槽底部所在的平面平行,如此,利用所述伸缩定位组件400可以更好地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固定和定位。为了更好地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固定和定位,例如,所述第一伸缩杆具有圆形杆状结构;又如,所述第二伸缩端具有圆形杆状结构;又如,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杆径大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杆径;又如,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硅胶抵持部;又如,所述硅胶抵持部具有圆形片状结构;又如,所述硅胶抵持部设置有若干防滑条纹;又如,所述第一伸缩杆及所述第二伸缩杆均与所述安装条垂直设置,如此,可以更好地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固定和定位。为了更好地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例如,请参阅图9,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充电组件500,所述充电组件500包括充电插接端510及电路组件,所述充电插接端设置于限位条内侧,且与所述限位槽底部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充电插接端电性连接。所述限位条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充电插接端至少部分嵌置于所述嵌置槽内,如此,利用充电组件500可以更好地对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例如,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池及电路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插接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又如,所述LED子光源及所述循环水泵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又如,所述电池包括可充电电池;又如,所述电池包括太阳能电池;又如,所述安装条具有矩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限位条具有矩形结构的横截面。为了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例如,请参阅图10,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防滑定位组件600,所述防滑定位组件包括两组防滑定位部,两组所述防滑定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及所述支撑背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每一组所述防滑定位部包括若干个所述防滑定位部,如此,利用所述防滑定位组件600可以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例如,若干所述防滑定位部依次间隔设置;又如,所述防滑固定部的端部设置若干防滑凸起;又如,所述防滑固定部的端部具有环形结构;又如,若干所述防滑凸起以所述环形结构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又如,所述防滑凸起具有半球状结构;又如,若干所述防滑定位部的中心的连线为直线结构,如此,可以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例如,请参阅图11,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展开限位组件700,所述展开限位组件700包括展开部710及限位部720,所述展开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面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连接,所述支撑背板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侧边边缘沿所述展开部滑动设置,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展开部的第二端,如此,利用所述展开限位组件700可以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例如,所述展开部具有长条的片状结构;又如,所述展开部具有矩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限位部具有长条的块状机构;又如,所述限位部具有矩形结构的横截面;又如,所述展开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夹角;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45度~145度;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90度~145度;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115度~130度。为了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例如,请参阅图12,所述散热设备还包括延伸定位组件800,所述延伸定位组件800包括延伸片810及两个卡置部,两个所述卡置部分别与所述延伸片的两端连接,且两个所述卡置部与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条,所述延伸片与所述限位条抵持,如此,智能移动设备放置在宽度较大的延伸片810,可以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起到防滑和定位的效果,例如,每一所述安装条分别开设有一卡置孔,所述卡置部嵌置于所述卡置孔中;又如,所述卡置孔具有圆孔状结构,所述卡置部具有圆形结构的横截面,所述卡置部转动嵌置于所述卡置孔内;又如,两个所述安装条平行设置;又如,所述延伸片与所述导热缓冲垫之间形成夹角;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30度~75度;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45度~70度;又如,所述夹角的度数为50度。可以理解,由于所述导热缓冲垫需要同时具备导热性较好和柔软度较高的优点,用于达到缓冲防磨损的效果,以及辅助所述导热柱进行导热的效果。例如,一实施方式的导热缓冲垫如下所示:例如,所述导热缓冲垫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交联物5份~8份、乙烯醋酸乙烯酯6份~10份、聚烯烃10份~12份、聚碳酸酯9份~11份、聚乳酸45份~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2份~15份、有机硅树脂1份~1.5份、甲基硅油1份~1.5份、双甲基硅油1份~1.5份、乙基硅油1份~1.5份、苯基硅油1份~1.5份、甲基乙氧基硅油1份~1.5份、甲基乙烯基硅油1份~1.5份、导热填料25份~30份、导热助剂10份~15份和固化剂0.5份~1份;其中,所述导热填料包括铝粉、锌粉、铜粉、氧化铝、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氮化硼中、所述针状材料为氧化锌晶须、钛酸钾晶须、氮化硅晶须、β-SiC晶须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导热助剂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和纳米石墨烯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上述导热缓冲垫通过加入25份~30份的导热填料和10份~15份的导热助剂,可以在原本导热性能极差,但是柔软度较好的橡胶-硅胶聚合体系中形成若干导热通路,从而可以将智能移动设备的背面传递而来的热量快速且及时地传递至所述导热柱中。此外,通过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交联物5份~8份、乙烯醋酸乙烯酯6份~10份、聚烯烃10份~12份、聚碳酸酯9份~11份、聚乳酸45份~5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2份~15份、有机硅树脂1份~1.5份、甲基硅油1份~1.5份、双甲基硅油1份~1.5份、乙基硅油1份~1.5份、苯基硅油1份~1.5份、甲基乙氧基硅油1份~1.5份和甲基乙烯基硅油1份~1.5份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导热缓冲垫的柔软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散热设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