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0520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伴热带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



背景技术:

电伴热带是一种新型高科技产品,其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应用领域以来,它们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液态物体在管道中输送和罐体的防冻保温、维持工艺温度、加热公路、坡道、人行横道、屋檐及地板等。在电伴热带工作时,伴热某一体系,若单位时间内电伴热带向体系传递的热量等于体系向外环境传递的热量,则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能使体系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最高维持温度。

恒功率电伴热带在通电后功率输出是一直恒定的,不会随外界环境、保温材料、伴热的材质变化而变化,其功率的输出或停止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来控制。并联式恒功率电伴热带是由金属合金丝作为加热体,采用并联连接方式,两根相互平行的导电铜线作为电源母线,在电源母线的外侧包裹绝缘层,然后在绝缘层外缠绕金属合金丝加热体,每隔一段距离将电热丝与电源母线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并联电阻,当电源铜母线通电以后,各并联电阻随之发热,即形成一个连续发热的电热带。由于恒功率电伴热带的并联结构,使得产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地剪切以加热不同长度的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源母线,每根所述电源母线均包括母线铜芯和包裹在所述母线铜芯外的母线绝缘层,两根所述电源母线外缠绕包裹有合金加热丝层,每根所述电源母线的所述母线绝缘层上设置有若干个焊接节点使所述合金加热丝层连接所述母线铜芯,所述合金加热丝层外包裹设置有总绝缘层,所述总绝缘层外包裹设置有金属丝编织层,所述金属丝编织层外还包裹设置有外护套层;所述总绝缘层为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所述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按照3︰7的质量比混合挤出而成,所述第一组分茂金属催化剂的乙烯和辛烯实现原位聚合的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第二组分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线铜芯为镀锡铜绞线制成,所述母线绝缘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合金加热丝层为镍铬合金发丝缠绕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护套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具有较好的加热性能,可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以及冶金等管道系统、储罐、阀门和泵体的伴热、防冻或仪表管线的工艺温度维持或防冻,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所述总绝缘层采用特定配方组成的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不仅可以提高电伴热带的阻燃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电伴热带的加热温度稳定性;金属丝编织层即能够为电伴热带提供结构保护,又能够实现电源母线和合金加热丝层的接地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电源母线,每根所述电源母线均包括母线铜芯1和包裹在所述母线铜芯1外的母线绝缘层2,两根所述电源母线外缠绕包裹有合金加热丝层4,每根所述电源母线的所述母线绝缘层2上设置有若干个焊接节点3使所述合金加热丝层4连接所述母线铜芯1,所述合金加热丝层4外包裹设置有总绝缘层5,所述总绝缘层5外包裹设置有金属丝编织层6,所述金属丝编织层6外还包裹设置有外护套层7;所述总绝缘层5为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所述低烟无卤阻燃热塑性聚烯烃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按照3︰7的质量比混合挤出而成,所述第一组分茂金属催化剂的乙烯和辛烯实现原位聚合的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第二组分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体地,所述母线铜芯1为镀锡铜绞线制成,所述母线绝缘层2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所述合金加热丝层4为镍铬合金发丝缠绕制成;所述外护套层7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测总绝缘层的低温弯曲性能:依据GB/T2951.14-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低温试验》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的总绝缘层的低温弯曲均-30℃情况下不开裂,符合GB19518.1-2004国家标准中-25℃~-30℃不开裂的要求。

测总绝缘层的热延伸性能:依据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的总绝缘层的热延伸率均≤80%,符合国家标准≤150%要求。

测总绝缘层的抗拉强度:依据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测电伴热带的总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均达到22 MPa,远高于12.5 Mpa国家标准要求。

测总绝缘层的热老化性能:GB/T295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测电伴热带的总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变化率≤±12%,小于国家标准≤±20%的要求。

测总绝缘层的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性能:依据GB12527-2008《额定电压1 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的总绝缘层的抗拉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变化率均≤±10%,小于国家标准≤±15%的要求。

测总绝缘层的耐矿物油性能:依据GB/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国家标准,测总绝缘层浸矿物油后的抗拉强度变化率和断裂伸长变化率均≤±28%,远小于GB/T12706.1-2008≤±40%的要求。

测总绝缘层热稳定性性能:依据GB/T19518.1-2004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140℃条件下存放4周后,承受1500 V/1min无击穿。

测总绝缘层的防水试验性能:依据GB/T19835-2005《自限温伴热带》国家标准,测电伴热带浸水48 h后承受3.5 KV/1min无击穿。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