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2915发布日期:2019-12-03 18:3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能够通过其产生的各类自由基、紫外线、带电粒子、激发态粒子等作用于生物体。使用等离子体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一方面等离子体能够通过自由基作用于细菌,杀死皮肤表面的细菌,达到消毒的作用;另一方面等离子体还能够促进皮肤细胞增生,从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因此,等离子体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等离子体发生器作为等离子体领域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它利用高频高压电离气体,从而产生温度较低的等离子体射流,使用介质阻挡结构的冷等离子体射流具有结构简单、活性粒子多等特点,可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消毒灭菌、皮肤病治疗、皮肤表面伤口处理、促进血液凝固、牙根管治疗)等领域。

目前,等离子体发生器通常采用毛细玻璃管内加一根金属电极,而管外加接地电极,并在毛细管内通入氦气、氩气等稀有气体或氮气等气源,通过高压在毛细玻璃管内放电,将管内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并利用气流将等离子体吹出来实现的。由于目前等离子体射流单一,无法改变射流大小,在针对大面积伤口治疗时,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效率极其低下,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如何在针对大面积伤口治疗时,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射流利用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在针对大面积伤口治疗时,提高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治疗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基体组件和喷头组件;

所述基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供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供气的通气腔体,所述第一供电电路能够与电源电连接;

所述喷头组件能够与所述基体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电离装置,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离腔体,所述电离装置能够电离所述电离腔体内部的气体;

当所述基体组件与所述喷头组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与所述电离装置电连接,所述通气腔体与所述电离腔体导通。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通气腔体包括:

进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的入口能够与气源导通;

匀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的出口与所述匀气腔体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匀气板,所述匀气板上均匀的开有多个匀气通孔,所述匀气腔体的出口能够与所述电离腔体导通。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基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在进气腔体的入口处的进气嘴,所述进气嘴能够与所述气源导通。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基体组件还包括密封盖;

所述密封盖安装在所述进气腔体的入口端,且所述密封盖上开有安装所述进气嘴的安装孔。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电离装置包括:

能够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电连接的第二供电电路;

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电连接的正极电极;

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电连接的负极电极。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电离装置还包括电极片;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电路通过所述电极片电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还包括插座和插头;

所述插座与所述第一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插头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和所述第二供电电路通过所述插座和所述插头电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密封垫;

所述密封垫套装在所述电离腔体的外壁上,且所述密封垫的顶面能够与所述通气腔体的底面抵接。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绝缘垫;

所述绝缘垫设置在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且环绕所述电离腔体的外壁设置;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二供电电路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使用时,将喷头组件与基体组件连接,将电源接通,并将气源与基体组件的通气腔体导通,气源输送的气体经过通气腔体进入电离腔体,电源将电通过第一供电电路输送至电离装置,使得电离装置放电将电离腔体内的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处理伤口。在针对大面积伤口治疗时,仅需将原来的喷头组件拆卸下来,更换具有大直径的电离腔体的喷头组件到基体组件上即可,增大了射流喷到伤口上的面积,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治疗效率。且发明在更换喷头组件时,避免了拆装电源及气源,提高了更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率。

当伤口面积很小时,可以将原来的喷头组件拆卸下来,更换具有对应的小直径的电离腔体的喷头组件到基体组件上即可。避免射流喷到伤口外的皮肤上,提高了射流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不仅可提高治疗效率,还能提高射流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基体组件和喷头组件未安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正极电极、负极电极及绝缘垫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3中:

基体组件1、第一壳体11、第一供电电路12、通气腔体13、进气腔体131、匀气腔体132、匀气板14、进气嘴15、密封盖16、喷头组件2、第二壳体21、电离装置22、第二供电电路221、正极电极222、负极电极223、电离腔体23、密封垫24、绝缘垫25、电极片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其中,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基体组件1和喷头组件2,喷头组件2能够与基体组件1可拆卸连接,此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插接或者卡扣连接的形式,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

基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一供电电路12,其中,第一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供气的通气腔体13,即通气腔体13的入口能够与气源导通,第一供电电路12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且第一供电电路12能够与电源电连接。

喷头组件2包括第二壳体21和电离装置22,第二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电离腔体23,电离装置22能够电离出电离腔体23内部的气体,使其形成等离子体流。喷头组件2的电离腔体23的直径可以设置成不同规格尺寸的直径,但为了保证通气腔体13内的气体进入电离腔体23的气体均匀,优选通气腔体13的直径大于电离腔体23的直径。

当基体组件1与喷头组件2连接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连接,第一供电电路12与电离装置22电连接,通气腔体13与电离腔体23导通。

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使用时,将喷头组件2与基体组件1连接形成完整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此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21连接,第一供电电路12与电离装置22电连接,通气腔体13与电离腔体23导通。再将电源闭合,并将气源与基体组件1的通气腔体13导通,气源输送的气体经过通气腔体13进入电离腔体23,电源将电通过第一供电电路12输送给电离装置22,电离装置22放电,将电离腔体23内的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处理伤口。当伤口面积大,需要更换可以喷出等离子体的面积大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时,仅需要将原来的喷头组件2拆卸下来,更换具有大直径的电离腔体23的喷头组件2到基体组件1上即可,增大了射流喷到伤口上的面积,提高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治疗效率。且发明在更换喷头组件2时,避免了拆装电源及气源,提高了更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率。

即本发明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更换其他喷出等离子体能力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时,仅需将原来的喷头组件2拆卸下来,更换具有相应直径的电离腔体23的喷头组件2到基体组件1上即可,避免了拆装电源及气源,提高了更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率。

当伤口面积很小时,为了避免射流喷到伤口外的其他肌肤上,造成浪费,可以将原来的喷头组件2拆卸下来,更换具有对应的小直径的电离腔体23的喷头组件2到基体组件1上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可以针对不同面积的伤口,更换具有对应直径大小的电离腔体23的喷头组件2,射流利用率高,治疗效率高。

本发明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射流利用率高,且射流喷出强度可变。

需要说明的是,喷出等离子体能力是指等离子体发生器喷出的等离子体射流喷到伤口面积上的大小。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提供又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实施例一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以喷头组件2与基体组件1采用插接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通气腔体13包括进气腔体131和匀气腔体132。其中,进气腔体131的入口能够与气源导通;进气腔体131的出口与匀气腔体132的入口之间设置有匀气板14,匀气板14上均匀的开有多个匀气通孔,匀气腔体132的出口能够与电离腔体23导通,通过设置匀气板14实现进气腔体131内的气体均匀的进入匀气腔体132。

为了便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制造,本发明公开了匀气腔体132和电离腔体23均由安装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部的玻璃管构成,其中,构成匀气腔体132的玻璃管的直径大于构成电离腔体23的玻璃管的直径。

为了便于气源输送气体到进气腔体131内,本发明公开了基体组件1还包括安装在进气腔体131的入口处的进气嘴15,进气嘴15能够与气源导通。

为了增加进气腔体131的密封性,基体组件1还包括密封盖16;其中,密封盖16安装在进气腔体131的入口端,且密封盖16上开有安装进气嘴15的安装孔,气源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嘴15进入到进气腔体131内。

本实施例中,进气腔体131的外壁和匀气板14为一体式设置,呈筒状结构,其中,密封盖16安装在桶状结构的顶端。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电离装置22包括第二供电电路221、正极电极222和负极电极223;其中,第二供电电路221能够与第一供电电路12电连接,正极电极222与第二供电电路221电连接,负极电极223与第二供电电路221电连接。电离装置22使用时,电源通过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将电输送给正极电极222和负极电极223,正极电极222与负极电极223通电后将电离腔体23内部的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流。

其中,为了便于制造安装,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均为导线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供电电路12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供电电路221包括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其中,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能够与电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导线的第二端能够与第三导线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导线的第二端与正极电极222电连接;第二导线的第一端能够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第二导线的第二端能够与第四导线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四导线的第二端与负极电极223电连接。

为了便于实现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的电连接,本发明公开了等离子体发生器还包括电极片3;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通过电极片3电连接。具体地为: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上分别电连接有一个电极片3,基体组件1和喷头组件2连接时,第一供电电路12上的电极片3和第二供电电路221上的电极片3接触导通。

为了避免电离腔体23与通气腔体13的连接处造成的气体泄漏,本发明公开了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喷头组件2还包括密封垫24;密封垫24套装在电离腔体23的外壁上,且密封垫24的顶面能够与通气腔体13的底面抵接。其中,密封垫24为硅胶密封垫,一方面实现了电离腔体23与通气腔体13的连接处的密封;另一方面,第二供电电路221上的电极片3安装在密封垫24的顶面上,密封垫24起到了很好的绝缘作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喷头组件2还包括绝缘垫25;绝缘垫25设置在正极电极222和负极电极223之间,起到了绝缘的作用。

为了实现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电离腔体23内电离气体的均匀性,本发明公开了正极电极222和负极电极223均安装在第二壳体21的内部,且环绕电离腔体23的外壁设置。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将金属电极放入毛细玻璃管内直接放电电离气体,本发明公开的方式,将正极电极222和负极电极223放置在电离腔体23的外部,实现气体电离的均匀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第一供电电路12安装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第一供电电路12安装在通气腔体13的外壁与第一壳体11的内壁之间;第二供电电路221均安装在第二壳体21的内部,且第二供电电路221安装在电离腔体23的外壁与第二壳体21的内壁之间。将第一供电电路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内部,将第二供电电路221设置在第二壳体21的内部,提高了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公开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中,正极电极222和负极电极223均设置在电离腔体23的外部,即双电极外置结构,保证了气体电离的均匀性,且电离出的等离子射流增大。

(2)通过改变构成电离腔体23的玻璃管的口径,做成不同规格的能够与基体组件1配合的喷头组件2,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电离腔体23的喷头组件2,实现对不同伤口面积的处理,使用灵活,大大提高了射流使用效率和伤口治疗效率。

(3)基体组件1和喷头组件2的连接采用快插连接设计,更换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电离腔体23的外壁是指电离腔体23面向第二壳体21的那面;密封垫24的顶面是指密封垫24远离电离腔体23的那面;通气腔体13的底面是指通气腔体13面向电离腔体23的那面。

实施例三

在本发明提供第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实施例二中的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了等离子体发生器还包括插座和插头。其中,插座与第一供电电路12电连接,插头与第二供电电路221电连接,第一供电电路12和第二供电电路221通过插座和插头电连接。当基体组件1和喷头组件2连接时,第二供电电路221上的插头插入第一供电电路12上的插座。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插座与第二供电电路221电连接,插头与第一供电电路12电连接,第一供电电路12与第二供电电路221的电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

在本发明中的“第一”、“第二”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他的特殊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创造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