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38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存设备,更具体说,涉及到一种U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U盘,通常仅具有一种USB接口,用户可以通过该USB接口方便地将U盘插入电脑等设备中的标准USB接口中去。然而,目前各种便携式设备(例如手机、MP3、数码相机等)中通常都不使用标准USB接口,而是使用尺寸更小的Micro-USB接口或其他接口。因此,现有技术中的U盘必须通过USB接口转换线,才能与这些便携式设备连接,因此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此外,市场上提供的U盘多数采用套帽的方式对U盘USB接口进行保护,然而这些套帽大多与U盘分离,容易丢失,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盘,包括U盘本体和设置在U盘本体外的护壳,所述U盘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U盘接口,所述U盘本体及U盘接口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护壳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所述的U盘本体上设置了多种不同的U盘接口,这样可以根据外部设备的接口不同选择使用相应的接口,从而大大提高了U盘的适配性,此外,所述的U盘本体采用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护壳上,不仅大大缩小U盘的整体大小,增加U盘的美观,不使用该U盘时,只需把所述的U盘接口旋转到护壳里面,这样更好保护U盘接口。其中,所述护壳包括内护壳及外护壳,所述外护壳上开设有的外护壳腔体,所述内护壳嵌入在该外护壳腔体内。其中,所述下内护壳上设有上内护壳的一部分。其中,所述上内护壳与下内护壳连接形成一可收容所述U盘本体的内壳腔体,所述U盘本体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内壳腔体内。其中,所述上内护壳与下内护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支撑凸台及下支撑凸台。其中,所述上内护壳上还设置有上壳安装槽,所述上内护壳上设置有下壳安装槽,所述下壳安装槽的位置与下壳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U盘接口呈“丄”字型分布在U盘本体的三个侧面上。其中,所述U盘接口分别为:A型USB接口、Micro-USB接口及Mini-B型USB接口。其中,所述U盘本体的上下两面均设置有转轴凸台,所述U盘本体通过该转轴凸台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内壳腔体中。其中,所述U盘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锁匙扣的锁扣安装孔。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U盘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盘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盘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盘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U盘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U盘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U盘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另一种U盘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盘,包括U盘本体10、内护壳20及外护壳30,所述的外护壳30采用金属材料由冲压模具拉伸形成一个具有一面开口的外护壳腔体31,所述的内护壳20通过压配等挤压方式嵌入所述的外护壳腔体3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护壳20与外护壳腔体31接连面上涂有液态胶,使得所述的内护壳与外护壳的配合更加紧密,这样使得所述的U盘显得更为美观,从而满足消费者求美心里及产品的艺术价值。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所述的外护壳30采用金属材料加工而成,所述的内护壳20为塑胶制造而成,这样不仅能增加产品的耐磨性及美观性,同时节约制造成本,使得所述的U盘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请参阅附图1-5,所述的外护壳30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半圆体或圆弧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护壳30与外护壳腔体31均呈圆弧体,所述的内护壳20外部结构与外护壳腔体31的形状及大小相符,且能够嵌入到外护壳腔体内。请参阅附图1-5,所述的内护壳20包括上内护壳21和下内护壳22,所述的上内护壳21及下内护壳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U盘本体10的上壳安装槽211及下壳安装槽221,所述的上壳安装槽211及下壳安装槽221均为圆形凹槽,且位置相对应,使得所述的U盘本体10能够顺畅的在所述的内护壳上转动。请参阅附图1-5,所述的上内护壳21的两侧上还设置上护壳凸台213,所述的下内护壳31两侧上同样设置有下护壳凸台224,所述的上护壳凸台213与下护壳凸台224配合形成一个可容纳U盘本体10的内壳腔体23。请参阅附图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内护壳22还包括上内护壳21前面的上内护壳边缘222,所述的U盘本体10通过下壳安装槽221放进下内护壳22上,所述的上内护壳21通过上壳安装槽211装到下内护壳22上,从而将所述的内护壳20嵌入所述的外护壳腔体31,其中,所述的上内护壳边缘222位于外护壳腔体31的开口面上,这样使得所述的U盘更为美观,同时装配后不会出现任何组装痕迹,看起来浑然天成。请参阅附图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U盘本体10呈现长方形块状,且四周设置有四个侧面11、12、13、14,所述的U盘本体10上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USB接口,并呈“丄”的分别在U盘本体10上的三个侧面11、12、14,其中,所述的侧面11上设置有Micro-USB公接口111,主要为了匹配外部设备上的Micro-USB母接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的侧面12上设置有A型USB公接口121,主要为了匹配外部设备上的MA型USB母接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的侧面12上设置有Mini-B型USB公接口131,主要为了匹配外部设备上的Mini-B型USB母接口(图中未示出),所述的Micro-USB公接口111、A型USB公接口121及Mini-B型USB公接口131均与U盘本体内部的储存芯片电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所述的U盘兼容多种USB接口,从而满足现有设备上USB接口多样化的需求,不需要借助其他数据线即可将U盘内部的数据传输到设备上或者设备上的数据传输到U盘上,此外,当所述的U盘接口中一个或者两个接口有所损坏,用户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个或者两个USB接口将U盘中的数据读取,不仅增加所述U盘的寿命,同时更能保护U盘内部的数据,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请参阅附图1-5,所述的U盘本体上下两个面上设置两个转轴凸台15,所述的转轴凸台15位置与所述的下壳安装槽221及上壳安装槽211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的转轴凸台15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的下壳安装槽221及上壳安装槽211的外径,这样使得所述的U盘本体10能够顺畅在所述的内壳腔体23转动。请参阅附图1-5,所述的上内护壳21及下内护壳22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上支撑凸台212及下支撑凸台223,所述的上支撑凸台212高度低于上护壳凸台213,所述的下支撑凸台223高度低于下护壳凸台224,其侧面为弧形状,以便所述的U盘本体转动,所述的上支撑凸台212及下支撑凸台223分别与所述的USB接口上下两侧面接触,不仅可以防止所述USB因转动摩擦产生的晃动,同时可以增加所述的U盘的接触摩擦。请参阅附图1-5,所述的U盘本体的侧面14上没有设置任何U盘接口,且转动到外护壳腔体31的开口面时,与开口面平齐,或者所述的侧面14上可以设置有花纹的圆形凸台(图中未示出),以便用户方便旋转所述的U盘本体1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用户可以根据设备上的USB接口,从而旋转所述的U盘本体,选择与设备相匹配的USB接口,使用完直接旋转回侧面14,这样可以起到保护所述的USB接口,不需要增加USB接口保护盖等部件,便可以避免因外界因素造成对所述的USB接口损害,从而增加所述的U盘的寿命。实施例二请参阅附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U盘,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护壳30形状为低端上没有倒圆角的圆弧体,此外,所述的外护壳上还设有一个锁扣安装孔32,所述的锁扣安装孔32位于侧弧面的下方,这样将钥匙扣或挂绳安装在该锁扣安装孔32上,在不影响产品外观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的U盘更具有实用性,便于用户携带。实施例三请参阅附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U盘,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护壳30形状为半圆体形状,其中,所述的锁扣安装孔32位于所述的外护壳30侧面的上方。实施例四请参阅附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U盘,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护壳30形状为长方体,其中,所述的锁扣安装孔32位于所述的外护壳30正面下方的拐角处。实施例五请参阅附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U盘,该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外护壳30形状同样为长方体,但在长方体的边缘上设置都倒圆角,所述的锁扣安装孔32位于所述的外护壳30侧面的上方,此外,在所述外护壳的正面上雕刻着铭牌,显得所述的U盘更有品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