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变热辐射方向的均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平面部件进行烘烤熨烫时,需要一个整体的温度基本一种的热源平面,以保证部件上平面内的每个区域得到的热量基本一致,这样该平面的烘烤熨烫效果才能形成均一的分布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改变热辐射方向的均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变热辐射方向的均热装置,包括:热辐射筒罩,以及同轴设置在所述热辐射筒罩内的均热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筒罩包括内外两层的内筒罩和外筒罩,所述内筒罩和所述外筒罩之间的间隙内缠绕有电热丝,所述均热导柱中部的周向设置有向内凹入的弧形结构,所述均热导柱一端的端面上设置容置槽,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热辐射筒罩底部的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罩为透明的石英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筒罩为不透明的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均热导柱为石墨材质或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的轴线与所述均热导柱的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均热导柱为回转体结构,所述热辐射筒罩为圆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环绕均热导柱外周的电热丝可以对均热导柱侧周形成加热,然后通过均热导柱的良好导热性能将热量传到导容置槽底面,这样能形成热量的间接均匀传递,热量的分部更加均匀柔和。
均热导柱向内凹入的弧形结构保证了均热导柱接近轴心部位的接收热量的能力得到提成,进而缩小了容置槽边缘与容置槽底面中心部位的温度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筒罩,2、外筒罩,3、均热导柱,4、弧形结构,5、电热丝,6、端盖,7、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改变热辐射方向的均热装置,包括:热辐射筒罩,以及同轴设置在热辐射筒罩内的均热导柱,热辐射筒罩包括内外两层的内筒罩和外筒罩,内筒罩和外筒罩之间的间隙内缠绕有电热丝,均热导柱中部的周向设置有向内凹入的弧形结构,均热导柱一端的端面上设置容置槽,另一端固定在热辐射筒罩底部的端盖上。
环绕均热导柱外周的电热丝可以对均热导柱侧周形成加热,然后通过均热导柱的良好导热性能将热量传到导容置槽底面,这样能形成热量的间接均匀传递,热量的分部更加均匀柔和。
均热导柱向内凹入的弧形结构保证了均热导柱接近轴心部位的接收热量的能力得到提成,进而缩小了容置槽边缘与容置槽底面中心部位的温度差。
内筒罩为透明的石英材料,外筒罩为不透明的保温材料,均热导柱为石墨材质或金属材质。
容置槽的轴线与均热导柱的轴线重合,均热导柱为回转体结构,热辐射筒罩为圆筒结构。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