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型硅钼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762阅读:1898来源:国知局
直型硅钼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型硅钼棒。



背景技术:

硅钼棒是一种以二硅化钼为基础制成的耐高温、抗氧化的电阻发热元件。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下使用时,表面生成一层光亮致密的石英(SiO2)玻璃膜,能够保护硅钼棒内层不再氧化。在氧化气氛下,最高使用温度为1800℃,硅钼棒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当温度不变时电阻值稳定。现有的直型硅钼棒多为实体棒状结构,使用时采用夹头将两个冷端卡住并夹紧,然后使两个冷端分别与两个电极导通,电流通过发热部产生热量并向周围发散;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冷端上没有限位结构,当夹头与冷端发生相对位移时,无法卡位,可能使得夹头与发热部接触,导致夹头或发热部损毁;另外,由于硅钼棒位实体结构,在高温下或变形时会产生内应力,降低硅钼棒的强度,而且通电后发热部的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散热效率高、夹持稳固的直型硅钼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直型硅钼棒,包括呈直线形结构的发热部和设在发热部两端的冷端,发热部和冷端均为实体棒结构,两个冷端外表面靠近发热部处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发热部和两个冷端内均沿轴向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发热部外表面间隔开设有散热孔,各散热孔均沿径向设置,每个散热孔靠近发热部中心处的直径小于远离发热部中心处的直径。

两个冷端外表面均设有摩擦纹。

通孔至少设有两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采用两个夹头分别夹紧两个冷端,两个冷端在靠近发热部分别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可以限制夹头的位置,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夹头和冷端相对位移使得夹头与发热部接触,使得工作更加稳定。

2、发热部和冷端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减小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所存在的内应力,从而增强了抗弯能力,提高了强度。

3、发热部外表面间隔开设有散热孔,并且散热孔的直径自内向外依次增大,使得发热部内部的热量更容易从散热孔内散发出来,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4、两个冷端外表面均设有摩擦纹,使得夹头夹持的更加稳固,避免在安放的过程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型硅钼棒,包括呈直线形结构的发热部1和设在发热部1两端的冷端2,发热部1和冷端2均为实体棒结构,两个冷端2外表面靠近发热部1处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发热部1和两个冷端2内均沿轴向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4,发热部1外表面间隔开设有散热孔5,各散热孔5均沿径向设置,每个散热孔5靠近发热部1中心处的直径小于远离发热部1中心处的直径,即散热孔5的直径自内向外依次增大。

两个冷端2外表面均设有摩擦纹6。

通孔4至少设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采用夹头卡住冷端2并夹紧,安放至合适位置后,将两个冷端2分别与两个电极导通,电流通过发热部1产生热量;冷端2上的限位环3可以限制夹头的位置,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夹头和冷端2相对位移使得夹头与发热部1接触,使得工作更加稳定,两个冷端2外表面均设有摩擦纹6,使得夹头夹持的更加稳固,避免在安放的过程中脱落;发热部1和冷端2内开设的通孔4,能够减小使用过程中内部所存在的内应力,从而增强了抗弯能力,提高了强度;发热部1外表面间隔开设有散热孔5,并且散热孔5的直径自内向外依次增大,使得发热部1内部的热量更容易从散热孔5内散发出来,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