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FC‑FPC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141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一种NFC‑FPC天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具体地,涉及一种NFC-FPC天线。



背景技术: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现如今NFC技术得到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主要是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例如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利用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因此,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PC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

由于手机、POS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型产品有很高的外观要求,因此天线一般需要内置,现通常采用铁氧体磁性薄膜与FPC合一的方式来制作NFC天线,其中由于FPC线路设计影响到产品的厚度、工艺和成本。随着手持电子设备的发展,产品趋于高性价比及薄型化,于是产品的薄型化和高性价比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FC-FPC天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NFC-FPC天线,包括FPC线路单面板和FPC跳线单面板,其中:所述FPC线路单面板上规划有电路;所述FPC跳线单面板设置有跨桥线路;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上均设置有两块金属区域,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焊接的方法为超声波焊接方法或者料带SMT方法。

优选地,焊接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时,FPC跳线单面板有电路的一面和FPC线路单面板有跨桥线路的一面贴合。

优选地,焊接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时,FPC跳线单面板上的电路和FPC线路单面板上的跨桥线路连接形成完整的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将两个单面板基材,通过辅助工艺制造出与双面板基材相同厚度和性能的产品;

2、本实用新型的综合成本低于同等双面板基材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NFC-FPC的结构成品外形图;

图2为NFC-FPC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FPC跳线单面板;2-FPC线路单面板;3-金属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NFC-FPC天线,包括FPC线路单面板和FPC跳线单面板,其中:所述FPC线路单面板上规划有电路;所述FPC跳线单面板设置有跨桥线路;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上均设置有两块金属区域,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焊接的方法为超声波焊接方法或者料带SMT方法。

进一步地,焊接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时,FPC跳线单面板有电路的一面和FPC线路单面板有跨桥线路的一面贴合。

进一步地,焊接FPC跳线单面板和FPC线路单面板时,FPC跳线单面板上的电路和FPC线路单面板上的跨桥线路连接形成完整的线路。

双面板基材排版率为70%-80%,相同的单面板基材排版率为70%-80%,PFC跳线单面板的排版率大于95%,而相同单面板基材是双面板基材成本的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达到了与双面板相同性能的同时节约了30%的成本。

在第一次实施案例中,在单面FPC线路单面板和FPC跳线单面板之间人工贴合一层FPC镀金软板。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振动和跌落振动的环境下,保证超薄型NFC-FPC线路不被穿透,保证性能;但由于增加了物料,增加贴合成本,所以整体上成本不是很理想。

在第二次实施案例中,使用金馒头替代常规弹片的方式接触天线,取消原有弹片。所述金馒头为一弹性连接件,利用金馒头本身硅橡胶的特性,实现电路接触。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振动和跌落振动的环境下,保证线路不被穿透,保证性能;同时也减少较贵接触弹片物料成本,且可以满足终端的成本、性能、可靠性等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