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导冷式机壳插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810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导冷式机壳插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导轨导冷式机壳插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组装密度、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可迅速拆卸和更换的导轨导冷式电子设备单元体已广泛应用。传统加工方式的机壳,受机壳材料导热系数的限制,单元体往往很难达到较高的散热等级。设备总功率确定的条件下,单元体的散热等级低将导致单元体的使用数量增多、箱体尺寸及重量增加、整机可靠性指标下降、制造成本、储存成本和使用成本增加等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轨导冷式机壳插件,解决了传统机壳插件散热等级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导轨导冷式机壳插件,包括基板和与基板固定连接的盖板,所述基板和盖板之间留有用于安装电子功率器件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远离盖板的一侧设有热管。

进一步,所述基板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和机箱的导冷插槽配合的导冷导轨,所述热管的一端覆盖于电子功率器件的安装区域,另一端靠近导冷导轨。

进一步,所述热管为U型或L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便于机壳插入/拔出机箱的助拔器。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顶端设有用于加固机壳插件和机箱间连接的锁紧器。

进一步,所述热管焊接在基板的铣槽内。

进一步,所述基板远离盖板的一侧焊接有用于覆盖热管的压板。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上下两端设有用于覆盖热管端部的压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机壳插件的内部设有组合的热管,且热管采用U型或L型结构,最大限度的覆盖了热源区域,大幅度提高了电子设备单元体的散热等级,可满足高功率电子设备的的散热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热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5所示,一种导轨导冷式机壳插件,包括基板1和与基板1固定连接的盖板2,所述盖板2可实现与基板1的整体对接,既能满足机壳插件的密封性要求,也能达到有效的电磁屏蔽效果。

基板1作为电子功率器件的安装载体,为了提高散热等级,所述基板1远离盖板2的一侧设有热管4,热管4焊接在基板1的铣槽内。热管4的数量及分布根据电子功率器件的数量和分布确定。所述基板1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和机箱的导冷插槽配合的导冷导轨5,所述热管4的一端覆盖在电子功率器件的安装区域上方,另一端与靠近导冷导轨5。所述热管4为U型或L型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覆盖热源--电子功率器件,并最大程度上与导冷导轨5实现热传递。

所述热管4为被抽成真空的容器,其内壁设有与内壁形状一致的毛细管心,液相介质充满整个管心。热管4分为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其蒸发段覆盖电子功率器件上方,当受到电子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段的液相介质开始蒸发,蒸汽带着汽化潜热被输送到冷凝段,热管4冷凝段靠近导冷导管,在此处蒸汽液化,并放出汽化潜热,然后依靠毛细泵力的作用使冷凝液返回到蒸发段完成一个循环。基于此原理,实现机壳插件的高效散热。

所述基板1的顶端设有锁紧器6,所述锁紧器6为楔形固定装置,可避免插件在使用条件下发生振动位移,同时保证插件与插箱之间可靠的热传导。所述基板1的一侧设有助拔器7,便于机壳插件插入/拔出机箱,并可以与机箱的卡槽配合,将机壳插件固定于机箱内。所述基板1远离盖板的一侧、热管4的上方焊接有用于覆盖热管的压板8。所述基板1的上下两端设有用于覆盖热管端部的压条9,防止热,4受压、磨损及腐蚀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