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低噪声放大器、用于进行放大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4010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放大电路、低噪声放大器、用于进行放大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信号的放大,并且更具体地但不排他地涉及重新使用单端低噪声电流信号获得经放大的差分输出信号的低噪声放大。



背景技术:

许多接收器在进一步信号处理之前使用低噪声放大器(lna)增强接收信号电平。例如,lna可以耦合到接收天线,在lna和接收天线之间可能有滤波器电路。位于射频(rf)接收器的输入端的lna可能被认为对于具有挑战性的灵敏度要求的任何现代收发器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用全差分lna(输出差分信号,基本上为具有相反极性的两个信号),因为全差分lna可以与双平衡混频器连接,该双平衡混频器固有地具有比单平衡混频器更低的二阶非线性,并且全差分lna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源自电源或地面的任何种类的共模噪声。

由于收发器中rf输入端口的数目不断增加,大多数多模和多频带收发器使用具有单端输出的单端lna,潜在地节省了输入球和芯片面积。因此,单平衡混频器被使用,其增加了混频器的二阶非线性,并且至少在一些情况下相应地导致了复杂的混频器校准,以及对引起噪声的笨重的和大的阻塞电容器的进一步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并且参考附图来描述装置和/或方法的一些示例,其中:

图1示出了放大电路或放大设备的示例、以及低噪声放大器的示例;

图2示出了放大电路或放大设备的另一示例;

图3示出了无线电收发器、移动收发器和基站收发器的示例;

图4示出了用于进行放大的方法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5示出了示例移动收发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各种示例,其中,一些示例在附图中被示出。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区域、层和/或线条的厚度可能被夸大。

因此,尽管另外的示例能够具有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通过示例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将在本文详细描述其中的一些示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不旨在将示例限制为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反,示例将覆盖落入本公开的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以及替代物。相同的标号贯穿附图的描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被连接”或“被耦合”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被直接连接或耦合至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为“被直接连接”或“被直接耦合”至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任何中间元件。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词语应该以类似的方式来解释(例如,“在…之间”相对于“直接处于…之间”、“相邻”相对于“直接相邻”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另外的示例。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当本文使用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和/或“含有”时,这些术语指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群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示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将理解的是,除非本文另外明确定义,否则例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在下文中将描述一些示例。一些示例介绍了单端低噪声放大器,其具有内置的源平衡-不平衡转换器(balun)功能以生成差分输出,允许应用双平衡混频器。因此与单平衡混频器相比,这些示例可以进一步允许具有降低的二阶非线性。

图1示出了放大电路或放大设备的示例、以及低噪声放大器的示例。图1示出了用于对无线电信号或输入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10。图1还示出了包括放大电路10的lna100(以虚线示出,因为除了放大电路的示例之外,它可以包括另外的组件)。

在示例中,可以在接收器的rf前端使用lna,例如通过其输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在lna和接收天线之间分别具有可选的滤波器电路、双信器(diplexer)、双工器。可以假设lna输入处的信号电平具有非常低的功率和噪声。因此,对于lna而言的一个设计目标是向输入信号添加尽可能低的附加噪声功率以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snr)保持地尽可能高。

如图1所示,放大电路10包括第一放大级12,第一放大级12被配置为对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以获得中间信号。放大电路还包括级联电路14,级联电路14被配置为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一输出信号voutn(t)。放大电路10还包括第二放大级16,第二放大级16被配置为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二输出信号voutp(t)。

在图1所描绘的示例中,具有差分-良好均衡-输出信号但具有最小额外电流消耗的单端lna可以在不牺牲lna的线性度或噪声系数的情况下实现。然后,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voutn(t)、voutp(t)可以形成放大器电路10的差分输出。差分输出可以对应于具有不同相位的两个信号,例如尽管差分信号可以仅定义为180度异相信号部分(voutp(t)-youth(t))/2,但相位可以相差90、120、150、160、170、180度,因此虽然理论上差分信号的信号分量可以具有180度的相移,但在示例中这可能仅仅近似如此。在另一示例中,第一放大级12和第二放大级16中的一个是反相放大级,而另一个是非反相放大级。由于一个放大级是反相的而另一个不是反相的,因此可以在两个输出信号之间实现近似180度的相移或者在上述边界内的相移。

图1还示出了用于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的装置10。该装置包括用于对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以获得中间信号的第一装置12。装置10还包括用于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一输出信号voutn(t)的级联装置14。装置10还包括用于对来自级联装置14的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的第二装置16。放大装置、级联装置、放大器级或级联电路可以对应于可以想到不同变型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设备、单元或模块。例如,可以使用晶体管电路。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voutn(t)、voutp(t)可以形成放大器设备10的差分输出,如上所述。在另一示例中,用于进行放大的第一装置12和用于进行放大的第二装置16中的一个是反相放大级,而另一个是非反相放大级。

在示例中,电路10或设备10生成差分输出,而不使用可能非常笨重且面积代价高的无源变压器。另外,与由两个分支构成的传统有源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相比,在场效应晶体管(fet)电路的共源极和共栅极放大级的情况下,示例可能仅利用两个共同的源级。由此,示例lna的噪声系数可能未受影响并且与共源极lna一样好。与使用两个附加分支的传统有源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相比,另外的示例可以仅使用一个额外的放大分支来构建异相信号。示例可以节省额外的电流消耗。

图2示出了放大电路10或放大设备10的另一示例。在该示例中,使用晶体管实现放大级或放大装置,其中将在后面详细解释图2所示的电路。图2的示例包括与图1所描绘的示例中的功能组件类似的功能组件,即第一放大级12、第二放大级16和级联电路14。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作为示例。在另外的示例中,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晶体管。其它类型的晶体管是fet、双极晶体管、双极结晶体管(bjt)等。

如图2所示,第一放大级12包括与级联电路14级联的推挽级。如图2所示,两个晶体管被设置为使用互补的晶体管集合交替地提供电流,其被称为推挽概念。第一放大级12包括与级联电路14级联的第一推挽级,并且第二放大级16包括被配置为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的第二推挽级。

然而,级联电路14可以对应于与第一放大级12相比具有不同配置的另一放大级,如图2所示。级联电路14的晶体管是共栅极配置,而第一放大级12的晶体管是共源极配置。级联电路14还可以称为后面跟随有电流缓冲器的跨导放大器。级联电路14可以与第一放大级12一起配置为提供更高的输入输出隔离(跨导)、更高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更高的增益和/或更高的带宽。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由第一放大级12生成的电流由级联电路14转换成电压信号。级联对应于阴极的级联并且可以实现高输入阻抗(输入信号vin(t)被耦合到图2中的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器,该栅极连接器用某参考电压被偏置)。级联还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非常低的耦合。此外,由于级联电路是共栅极配置。因为在运行频率下栅极有效接地,所以在运行期间,源极电压(因此输入晶体管的漏极)保持在几乎恒定的电压。换句话说,级联晶体管经受对第一放大级12的晶体管的低输入电阻,使得放大晶体管的电压增益较小,这可能降低从放大级的晶体管的漏极到栅极的米勒反馈电容。这种电压增益的损失可以由级联晶体管恢复。因此,级联晶体管可以允许放大级的晶体管以减小的米勒反馈来运行,这可以改善其带宽。

在图2所描绘的示例中,第一放大级12包括至少两个以推挽布置耦合的晶体管m1n、m1p。级联电路14包括图2的示例中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其以推挽布置被耦合在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之间。此外,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是两个具有不同的沟道类型的mosfet。因此,m1n、m1p在所呈现的示例中是互补的。级联电路14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也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互补的)mosfet。

如示例中进一步所示,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被耦合到参考电位或负电源电压。在一些示例中,参考电位可以对应于地面,在其它示例中,负电源可以是与正电源电压相比的对称电压,并且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负极化。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级联电路14的第一晶体管m2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级联电路14的第一晶体管m2n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晶体管m2p,并且级联级14的第二晶体管m2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

此外,第二放大级16包括推挽级,该推挽级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如图2中的示例所示。第二放大级16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互补的)mosfet。第二放大级16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并且可以被视为相对于输出端是并联的,其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被耦合到如上所述的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图2的示例所描绘的电路中,第二放大级16包括推挽级,该推挽级包括两个晶体管m3n、m3p。第二放大级16的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并且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和级联电路14的第一晶体管m2n。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和级联电路的第二晶体管m2p。

更详细地,在示例中,第一放大级12包括至少两个mosfet,n沟道型的第一mosfetm1n和p沟道型的第二mosfetm1p。级联电路14也包括至少两个mosfet,n沟道型的第一mosfetm2n和p沟道型的第二mosfetm2p。mosfetm1n、m1p、m2n和m2p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连接器。这些连接器在图2中由相应的字母“g”、“d”和“s”示出。在图2的示例中,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如上所述的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漏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源极连接器。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漏极连接器。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如图2进一步所示,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阻器rs1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rs1n可允许调谐或偏置m1n的源极电位。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另一电阻器rs1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rs1p可允许放大电路10的电阻源降低以增加线性度,并且rs1p可以按需要编程。输入信号vin(t)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和第二mosfetm1n和m1p的栅极连接器。级联电路14的第一和第二mosfetm2n和m2p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参考电位,该参考电位可以分别是示例中的地面、或nmos(n型mos)情况下的电源电压。要注意的是,对放大器级和级联电路的偏置可以单独应用。换句话说,对如图2所示的所有栅极来说,根据晶体管类型和实现方式,可以应用某些电位来将电路调谐到所需的要求。这样的电位可以相同或不同,在一些示例中,每个栅极可以被偏置到不同的电位。

在图2的示例中,输入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1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栅极连接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例如,期望的接收信号的带宽或频率)选择c1n。输入信号还通过至少一个其它电容器c1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栅极连接器。在示例中,电容器c1n和c1p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容量。

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2n被耦合到参考电位。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其它电容器c2p被耦合到参考电位。这些电容器可以将任何调制滤波成参考电位,就像栅极的射频缩短一样。栅极偏置的参考电位直接连接到栅极。在示例中,电容器c2n和c2p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容量,在一些示例中它们甚至可以等于电容器c1n和c1p。

在图2的示例中,第二放大电路16可以包括至少两个mosfet,n沟道型的第一mosfetm3n和p沟道型的第二mosfetm3p。第二放大级16中的mosfetm3n、m3p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如上所述的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二放大级的第一mosfetm3n的漏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正电源。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阻器rs2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rs2n允许mos的电阻源退化。

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另一电阻器rs2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rs2p允许mos的电阻源退化。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源极连接器。在该示例中,中间信号对应于由第一放大级12输出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是级联电路14的输入,并且由施加到级联电路14的电流信号引起的电压信号被输入到第二放大级16。第二放大级16的输入阻抗高(两个栅极连接器),这就是第一放大级12输出的电流流经级联电路14的原因。同样地,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漏极连接器,并且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源极连接器。

如图2进一步所示,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和第二mosfetm3n和m3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ac耦合。该电容器可用于缩短或衰减第二放大级16的输入处的某些高频。电容器还可以用于平衡输出信号voutn(t)和voutp(t)的增益,voutn(t)和voutp(t)形成差分输出对。第一输出的增益受第一放大级12(具有较高增益的共源极)和级联电路14(具有较低增益的共栅极)的影响。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的增益受到第二放大级16(具有高增益的共源极)的增益和电容器cac的影响。通过调谐电容器cac,可以调谐差分输出信号(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的增益或对称性。

此外,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3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通过电容器c3n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源极连接器。因此,第二放大级16相对于dc(直流)被与第一放大级12和级联电路14解耦。应当注意的是,电容器c3n以及随后将要介绍的电容器c3p还可以利用其与电容器cac的关系影响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的增益。如示例所示,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另一电容器c3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还通过另一电容器c3p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源极连接器。例如,电容器c3n和c3p可以具有相同的容量。在一些示例中,它们也可能具有不同的容量。

第一输出信号由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提供。第二输出信号由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漏极连接器和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漏极连接器提供。输入信号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输入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电阻器rfb和电容器cfb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在图2的示例中,电阻器rfb和电容器cfb允许设置放大电路10的输入阻抗或跨导。在示例中,放大电路可以是lna100的一部分,参照图1。

图2中的示例lna的拓扑结构忽略了偏置电路。如上面已经指出的,在应用或实现方式中,晶体管的栅极可以使用一定的dc电位被偏置,以便微调放大级12、16和级联电路以用于相应的应用。在图2的示例中,第一级12包括推挽级m1n、m1p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并且级联电路包括m2n、m2pmos晶体管。电阻和电容反馈rfb和cfb提供所需的输入阻抗匹配。该分支的输出被直接馈送到lna输出voutn(t)。

异相信号由包括mos晶体管m3p、m3n的第二推挽级16生成。以特定方式创建第二级的输入信号。它分别来自第一推挽级12m1n和m1p的gm(跨导)级的输出。这两个信号都是用电容器cac缩短到针对第二级16m3n、m3p的单个输入信号的ac(交流)。这可以基本上改善lna的相位平衡行为。第二推挽级16的输出最终被馈送到lna的voutp(t)。第一级12m2n、m2p中的级联级14以电流消耗中性的方式导致两级12、14之间的低或甚至最小的隔离,此外,它们可以用于将voutn(t)的增益与voutp(t)分支匹配,以确保两个分支之间良好的幅度平衡。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和第二放大级中的源极退化电阻器rs1n、rs1p、rs2n和rs2p来实现进一步的增益匹配。

由于在输入推挽级m1n和m1p之后实现输出差分信号的创建,所以该结构的噪声系数可能与传统单端lna的噪声系数一样好,但是在噪声系数和电流消耗方面胜过传统的主动平衡-不平衡转换器。

另外的示例在图3中示出。图3大体示出了无线电接收器200、300(移动收发器200和基站收发器300)的示例。图3示出了包括lna100a的示例的移动收发器200的示例。图3还示出了包括lna100b的另一示例的基站收发器300的示例。移动收发信器200和基站收发信器300来自作为另一示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例如对应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移动通信网络之一,其中术语移动通信系统与移动通信网络同义使用。移动或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对应于第五代(5g)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且可以使用毫米波技术。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对应于或包括例如长期演进(lte)、先进lte(lte-a)、高速分组接入(hspa)、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或者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演进utran(e-utra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或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网络、gsm/edge无线电接入网(geran)、或具有不同标准(例如,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网络ieee802.16或无线局域网(wlan)ieee802.11)的移动通信网络,其通常是正交频分多址(of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码分多址(cdma)网络、宽带cdma(wc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空分多址(sdma)网络等。

基站或基站收发器300可操作以与一个或多个有源移动收发器200进行通信,并且基站收发器300可位于另一基站收发器(例如,宏小区基站收发器或小小区基站收发器)的覆盖区域内或附近。因此,示例可以提供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收发器200和一个或多个基站收发器300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基站收发器300可以建立宏小区或小小区,例如,微微、城域或毫微微小区。移动收发器200可以对应于智能电话、蜂窝电话、用户设备、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通用串行总线(usb)棒、汽车等。移动收发器200还可以被称为与3gpp术语一致的用户设备(ue)或移动设备。

基站收发器300可以位于网络或系统的固定或静止部分中。基站收发器300可以对应于远程无线电头端、传输点、接入点、宏小区、小小区、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城域小区等。基站收发器300可以是有线网络的无线接口,其允许将无线电信号传输到ue或移动收发器200。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符合例如由3gpp标准化的无线电信号,或者一般地,符合一个或多个上面列出的系统。因此,基站收发器300可以对应于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远程单元和中央单位的节点b、enodeb、基站收发器站(bts)、接入点、远程无线电头端、传输点等。

图4示出了用于进行放大的方法的示例的框图。用于对在输入处获得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以在输出处提供经放大的信号的方法包括将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22以获得中间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对中间信号进行级联24以获得第一输出信号voutn(t),并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26以获得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voutn(t)、voutp(t)形成放大器电路10的差分输出。对输入信号的放大22或对中间信号的放大还可包括将输入信号反相。在示例中,放大级12包括推挽级,并且级联包括级联推挽级。对输入信号的放大22可以使用第一推挽级,级联24可以指第一推挽级,并且对中间信号的放大26可以使用第二推挽级。

在另一示例中,对输入信号的放大22使用第一放大级12,该第一放大级12包括以推挽布置耦合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并且级联24使用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m2n、m2p以推挽布置被耦合在第一放大级12的晶体管m1n、m1p之间。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是具有不同的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级联使用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可以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在另一示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并将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用于级联的第一晶体管m2n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并将用于级联的第一晶体管m2n耦合到用于级联的第二晶体管m2p。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用于级联的第二晶体管m2p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对中间信号的放大26可以使用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的推挽级。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可以是被包括在第二放大级16中的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用于进行放大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还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以及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根据关于图2所解释的示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的方式彼此耦合,并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耦合到正电源电压,并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和用于级联的第一晶体管m2n。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和用于级联的第二晶体管m2p。

图5示出了示例移动收发器200的示意图,该示例移动收发器200包括rf处理部分200a、基带处理器模块170和电源模块180。如图5所例示的,天线被耦合到rf处理部分200a,rf处理部分200a包括lna100a的示例。lna100a包括上述放大电路的示例。要注意的是,rf处理部分200a可以包括另外的滤波器或rf组件,例如,输入滤波器、rf频带滤波器、中间滤波器、输出滤波器、双信器,双工器等。然后,由变换器110对lna100a的输出进行下变频,并由滤波器120进行滤波,同样这里可以涉及另外的组件。然后将滤波器120的输出提供给基带处理器模块170。基带处理器模块170被配置为进一步处理基带接收信号。此外,移动收发器包括至少向rf处理部分和基带处理器模块170供电的电源单元180。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以概述如下:

第一示例是用于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10,其包括被配置为对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以获得中间信号的第一放大级12。电路10还包括被配置为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一输出信号voutn(t)的级联电路14,以及被配置为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的第二放大级16。

在示例2中,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voutn(t)、voutp(t)形成放大电路10的差分输出。

在示例3中,第一放大级12和第二放大级16中的一个是反相放大级,而另一个是非反相放大级。

在示例4中,第一放大级12包括与级联电路14级联的推挽级。

在示例5中,第一放大级12包括与级联电路14级联的第一推挽级,并且第二放大级16包括被配置为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的第二推挽级。

在示例6中,第一放大级12包括以推挽布置耦合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并且级联电路14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m2n、m2p以推挽布置被耦合在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之间。

在示例7中,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在示例8中,级联电路14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

在示例9中,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被耦合到参考电位或负电源电压,并且其中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10中,级联电路14的第一晶体管m2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级联电路14的第一晶体管m2n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晶体管m2p,并且级联级14的第二晶体管m2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

在示例11中,第二放大级16包括具有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的推挽级。

在示例12中,第二放大级16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是具有不同沟道型的两个mosfet。

在示例13中,第二放大级16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其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并且其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14中,第二放大级16包括具有两个晶体管m3n、m3p的推挽级,第二放大级16的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和级联电路14的第一晶体管m2n,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晶体管m2p。

在示例15中,第一放大级12包括至少两个mosfet,n沟道型的第一mosfetm1n和p沟道型的第二mosfetm1p。级联电路14包括至少两个mosfet,n沟道型的第一mosfetm2n和p沟道型的第二mosfetm2p,mosfetm1n、m1p、m2n、m2p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连接器。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并且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漏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源极连接器。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漏极连接器,并且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16中,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阻器rs1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另一电阻器rs1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17中,输入信号vin(t)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和第二mosfetm1n和m1p的栅极连接器,并且级联电路14的第一和第二mosfetm2n和m2p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参考电位。

在示例18中,输入信号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1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栅极连接器,并且输入信号通过至少一个其它电容器c1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栅极连接器。

在示例19中,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2n被耦合到参考电位。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其它电容器c2p被耦合到参考电位。

在示例20中,第二放大电路10包括至少两个mosfet,n沟道型的第一mosfetm3n和p沟道型的第二mosfetm3p。第二放大级16的mosfetm3n、m3p中的每一个至少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源极连接器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漏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源极连接器级16被耦合到正电源。

在示例21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阻器rs2n被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源极连接器通过至少另一电阻器rs2p被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22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源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源极连接器。

在示例23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和第二mosfetm3n和m3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ac耦合。

在示例24中,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一个电容器c3n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mosfetm1n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栅极连接器通过电容器c3n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源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至少另一个电容器c3p被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mosfetm1p的漏极连接器。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栅极连接器通过另一电容器c3p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源极连接器。

在示例25中,第一输出信号voutn(t)由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提供。

在示例26中,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由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mosfetm3n的漏极连接器和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mosfetm3p的漏极连接器提供。

在示例27中,输入信号vin(t)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

在示例28中,输入信号vin(t)至少通过电阻器rfb和电容器cfb被耦合到级联电路14的第一mosfetm2n的漏极连接器和级联电路14的第二mosfetm2p的漏极连接器。

在示例29中,用于对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的装置10包括用于对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以获得中间信号的第一装置12。装置10还包括用于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一输出信号voutn(t)的级联装置14。装置10还包括用于对来自级联装置14的中间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第二输出信号voutp(t)的第二装置16。

在示例30中,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voutn(t)、voutp(t)形成放大装置10的差分输出。

在示例31中,用于进行放大的第一装置12和用于进行放大的第二装置16中的一个是反相放大级,而另一个是非反相放大级。

在示例32中,低噪声放大器100、100a、100b包括根据上述示例之一的放大电路10或装置10。

在示例33中,无线电接收器200、300包括前述示例的低噪声放大器100。

在示例34中,移动终端200包括示例的低噪声放大器100a。

在示例35中,基站300包括示例的低噪声放大器100b。

在示例36中,用于对在输入处获得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以在输出处提供经放大的信号的方法包括:将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22以获得中间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对中间信号进行级联24以获得第一输出信号voutn(t)。该方法还包括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26以获得第二输出信号voutp(t)。

在示例37中,第一和第二输出信号voutn(t)、voutp(t)形成放大器电路10的差分输出。

在示例38中,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22或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还包括反相。

在示例39中,放大级12包括推挽级,并且级联包括级联推挽级。

在示例40中,对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22使用第一推挽级,级联24指第一推挽级,并且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26使用第二推挽级。

在示例41中,对输入信号vin(t)进行放大22使用第一放大级12,第一放大级12包括以推挽布置耦合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并且其中级联24使用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m2n、m2p以推挽布置被耦合在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之间。

在示例42中,第一放大级12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1n、m1p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在示例43中,级联所使用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2n、m2p是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

在示例44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并且将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45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用于级联的第一晶体管m2n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将用于级联的第一晶体管m2n耦合到用于级联的第二晶体管m2p,以及将用于级联的第二晶体管m2p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

在示例46中,对中间信号进行放大26使用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的推挽级。

在示例47中,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是被包括在第二放大级16中的具有不同沟道类型的两个mosfet。

在示例48中,该方法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至少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还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耦合到负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并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耦合到正电源电压。

在示例49中,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两个晶体管m3n、m3p以推挽布置彼此耦合,并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耦合到负电源电源电压或参考电位。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耦合到正电源电压,并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一晶体管m3n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一晶体管m1n和用于级联的第一晶体管m2n。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二放大级16的第二晶体管m3p耦合到第一放大级12的第二晶体管m1p,并耦合到用于级联的第二晶体管m2p。

说明书和附图仅示出本公开的原理。因而将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想到例示本公开的原理并且被包括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布置(尽管本文没有明确描述或者示出)。此外,本文所记载的所有示例主要明确地旨在仅用于教学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的原理以及(一个或多个)发明人为推进技术所贡献的观念,并且将被理解为不对这类具体记载的示例和条件进行限制。此外,本文记载本公开的原理、方面和示例的所有陈述以及其具体示例旨在于涵盖其等同物。

被表示为“用于…的装置”(执行某功能)的功能块应被理解为包括被配置为相应地执行某功能的电路的功能块。因此,“用于做某事的装置”也可以被理解为“被配置为或者适于做某事的装置”。被配置为执行某功能的装置因而不隐含该装置必须(在给定时刻)正在执行该功能。

附图中示出的各种元件(包括被标记为“装置”、“用于进行放大的装置”、“用于级联的装置”等的任意功能块)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硬件(例如,“放大器”、“级联器”等)以及能够结合适当软件运行软件的硬件来提供。此外,本文所描述的诸如“装置”之类的任何实体可以对应于或者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多个设备”、“一个或多个单元”等。当由处理器来提供功能时,功能可由单个专用处理器、由单个共享处理器或由多个独立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中的一些可被共享)来提供。此外,对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的明确使用不应被解释为排他地指代能够运行软件的硬件,而可以隐含地包括但不限制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网络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非暂态存储设备。还可以包括其它传统的和/或定制的硬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文的任何框图表示例示本公开的原理的说明性电路的概念性视图。类似地,将理解的是,任何流程图、流程示意图、状态变换图、伪码等表示实质上可以被表示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且因此可由计算机或者处理器执行的各种处理(无论这样的计算机或者处理器是否被明确示出)。

此外,所附权利要求被合并到具体实施例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其本身可以作为单独的示例而存在。尽管每个权利要求其本身可以作为单独的示例而存在,但要注意的是,尽管从属权利要求在权利要求书中可能引用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权利要求的特定组合,但其它示例也可以包括从属权利要求与每个其它从属权利要求或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的组合。除非声明不旨在于特定组合,否则本文建议这样的组合。此外,另外,旨在将权利要求的特征包括到任何其它独立权利要求中,即使该权利要求不直接从属于该独立权利要求。

还要注意的是,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方法可以由具有用于执行这些方法的每个相应动作的装置的设备来实现。

此外,要理解的是,对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多个动作或功能的公开可以不被解释为采用特定顺序。因此,多个动作或功能的公开不会将这些动作或功能限制到特定顺序,除非这样的动作或功能出于技术原因是不可互换的。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单个动作可以包括多个子动作或者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子动作。除非明确排除,否则可以包括这样的子动作并且这样的子动作可以是该单个动作的公开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