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讯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53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通讯机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通讯机箱。



背景技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1]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公元前100年鸿雁传书也就是很多人说的飞鸽传书,1792年法国人雪普兄弟发明了光信号传送器1837年美国人摩尔斯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试拍有线电报获得成功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1887年德国人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188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英法两国间试拍无线电成功。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1926年英国人贝阿特在英国皇家研究所完成电视图像研制;1947年美国人肖克莱发明晶体管;1953年IBM公司开发出″IBM 650″系列计算机;1958年美国人达沃斯发现了激光原理。1960年美国制成第一代小型机PDP I;1962年美国通信卫星与欧洲通信获得成功。1969年美国提出全球通信网蓝图;1977年Apple公司制成PC机″Apple II″;1978年美国提出建设高速通信网络规划;1993年美国Intel公司开发出非Risc高性能CPU;1994年美国Florida州建成信息高速公路;1995年微软开发″Windows95″,把网络功能集成在PC机上。

目前的通讯机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机体内部的元件保护效果差,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且冷却效果差,机体的内部零部件易受到老化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新型通讯机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通讯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机体内部的元件保护效果差,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且冷却效果差,机体的内部零部件易受到老化影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讯机箱,包括机体外壳和配电箱,机体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外线引入区,所述外线引入区的一侧安装有直熔盘,所述直熔盘的上方安装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中心处安装有下行纤通道,所述下行纤通道的上方安装有上行纤通道,且下行纤通道的下方安装有插片式光分路器,所述基板的一侧安装有水循环冷却装置,所述水循环冷却装置的一侧安装有主干区,所述机体外壳的前方安装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上安装有安全锁,所述机体外壳的下方安装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脚,且配电箱的内部安装有适配器,所述适配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适配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基板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机体外壳和安全门之间通过连接百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电箱的前表面上设置有散热栅格。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脚分别安装在配电箱的底端四个拐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同时设置有散热格栅和水循环冷却装置,散热格栅能够将配电箱内部的热量及时的交换到机体外部,进而确保其内部的电器元件能够高效正常的工作,进而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成产的消耗,水循环冷却装置能够将机体内部的热量在热交换的条件下带到机体外部,能够极大的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安全环保对环境无污染;设置有安全锁,安全锁能够保证机体的内部安全,免受外界的干扰同时也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整体采用全封闭式设计,能够有效的隔绝环境的干扰,进而确保内部零部件的安全,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配电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外壳;2-上行纤通道;3-基板;4-下行纤通道;5-基板固定装置;6-插片式光分路器;7-直熔盘;8-主干区;9-水循环冷却装置;10-外线引入区;11-连接百合;12-安全门;13-配电箱;14-支撑脚;15-安全锁;16-散热栅格;17-适配器;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通讯机箱实施例:一种新型通讯机箱,包括机体外壳1和配电箱13,机体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外线引入区10,外线引入区10的一侧安装有直熔盘7,直熔盘7的上方安装有基板3,基板3的中心处安装有下行纤通道4,下行纤通道4的上方安装有上行纤通道2,且下行纤通道4的下方安装有插片式光分路器6,插片式光分路器用于实现合理高效的工作,基板3的一侧安装有水循环冷却装置9,水循环冷却装置用于进行冷却处理,水循环冷却装置9的一侧安装有主干区8,机体外壳1的前方安装有安全门12,安全门12上安装有安全锁15,安全锁用于保护机体的安全,机体外壳1的下方安装有配电箱13,配电箱13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脚14,且配电箱13的内部安装有适配器17,适配器用于调配通讯信号,适配器17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8,且适配器17与控制器18电性连接,基板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基板固定装置5,机体外壳1和安全门12之间通过连接百合11连接,配电箱13的前表面上设置有散热栅格16,支撑脚14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脚14分别安装在配电箱13的底端四个拐角处。

工作原理;该新型通讯机箱使用时,首先检查机体各个零部件是否正常,机体外壳1有无破损现象,进而确保机体能够安全正常的工作同时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事故的发生,然后接通电源使机体处于工作状态,基板3上的上行纤通道2和下行纤通道4开始工作实现通讯信号的传输,直熔盘7来进行光纤的互相任意连接,配合使用,同时水循环冷却装置9会将机体内部产生的工作热量带出,控制器18会实时监控各个部位的工作情况,并进行分析调配,进而确保安全高效进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