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镁绝缘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3062阅读:2465来源:国知局
氧化镁绝缘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镁绝缘加热管。



背景技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关于氧化镁绝缘加热器的技术信息,如CN104378856A(金属氧化镁远红外辐射加热器)、CN2631182Y(氧化镁绝缘加热元件)和CN102905409A(氧化镁绝缘加热圈),但未见诸关于氧化镁绝缘加热管的技术信息,由于氧化镁绝缘加热器具有传热速度快耐高温(达760℃以上)以及功率密度高(15w/cm2)等长处,因而对于设计出管状的氧化镁绝缘加热元件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对内管中流经的被加热介质的加热速度、有利于将电热丝发出的热快速传递而藉以保障电热丝的使用寿命和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作与安装以及使用的氧化镁绝缘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氧化镁绝缘加热管,包括一内管和一外管,内管位于外管内,并且在外管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外管密封盖,内管的两端各探出外管密封盖;位于内管与外管之间的一第一氧化镁层、一第二氧化镁层和一电热丝,第一氧化镁层包覆在内管的外壁上,电热丝设置在第一氧化镁层外,第二氧化镁层包裹在电热丝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管探出所述外管密封盖的端部构成有安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热丝以螺旋状态设置在所述第一氧化镁层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氧化镁层和第二氧化镁层为氧化镁粉。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外管外设置有一隔套,该隔套的内壁与外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隔套腔,并且在隔套的左端延接有一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入接口,而在隔套的右端延接有一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出接口,该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入接口以及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出接口均与所述的隔套腔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入接口以及所述的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出接口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内管的外壁与外管的内壁之间依次设置了第一氧化镁层、电热丝和第二氧化镁层,因而由第一氧化镁层快速地将由电热丝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内管,由内管对流经其内管腔的被加热介质快速加热而得以提高加热速度并且同时保护电热丝;由于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因而既可方便制作,又能方便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一内管1和一外管2,内管1位于外管2内,并且在外管2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外管密封盖21,内管1的两端各探出外管密封盖21;示出了位于内管1与外管2之间的一第一氧化镁层3、一第二氧化镁层4和一电热丝5,第一氧化镁层3包覆在内管1的外壁上,电热丝5设置在第一氧化镁层3外,第二氧化镁层4包裹在电热丝5外。

由图1所示,在前述内管1探出前述外管密封盖21的端部构成有安装螺纹11;前述的电热丝5以螺旋状态设置在前述第一氧化镁层3外,具体而言电热丝5位于第一、第二氧化镁层3、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氧化镁层3和第二氧化镁层4为氧化镁粉。

依据专业常识,电热丝5的两端端部引出预设在外管2上的电热丝引出孔中,以便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在使用时,被加热介质流经内管1的内管腔,由处于通电状态的电热丝5发热,并且由第一氧化镁层3将电热丝5发出的热传递给内管1,由内管1对流经其内管腔内的被加介质如水或油等加热。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由该图3所示在外管2外设置有一隔套6,该隔套6的内壁与外管2的外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隔套腔61,并且在隔套6的左端延接有一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入接口62,而在隔套6的右端延接有一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出接口63,该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入接口62以及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出接口63均与前述的隔套腔61相通并且两者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

在使用时,被加热介质如水或油等等从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入接口62引入隔套腔61,经加热后从隔套腔被加热介质引出接口63引出。由此可知,本实施例能体现对内管1的内管腔以及对隔套腔61同时加热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