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306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热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屏的工作温度一般为0℃~60℃,而户外显示设备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超出工作温度范围,因而需要配套的温控装置来控制显示屏所处的环境温度在工作温度范围内。

一种现有技术将显示屏放置于一个密闭腔体内,密闭腔体内壁与显示屏接触,再将半导体制冷装置与密闭腔体接触,主要通过密闭腔体的壁进行传热,同时再在腔体内设置风扇进行对流换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温控装置结构复杂,且密闭腔体不能遮挡显示屏,其内壁只能接触显示屏侧壁和后面的背光板,导致显示屏正表面的温度会比内部和后方背光板的温度高很多,因而通过腔体薄壁结构进行传热效率低,散热效果差。且制冷时,密闭腔体内壁可能会产生凝露,而这种接触式结构无法将水很快的排出腔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可提高散热或加热效率。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前玻璃板、显示屏、热电致冷器和框架,其中,

所述框架与所述前玻璃板贴附,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框架中,所述前玻璃板的后侧、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所述框架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框架中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流通道;

所述热电制冷器附接到所述框架,所述热电制冷器包括第一风扇,其出风口与所述空腔连通,其进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框架包括固定板、侧框条和横框条,所述横框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所述侧框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侧端。

可选择地,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相对应的第一开孔。

可选择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向靠近所述前玻璃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

可选择地,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向远离所述前玻璃板的方向延伸出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倾斜角,所述横框条固定在所述第二板和所述前玻璃板之间。

可选择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两侧与所述前玻璃板之间填充有防尘棉。

可选择地,所述横框条上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侧框条通过所述第二开孔插入所述横框条。

可选择地,所述横框条上设置有第三开孔,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对着所述第三开孔。

可选择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框条中的第一气流通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三开孔之间的第二气流通道。

可选择地,所述侧框条在靠近上端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侧框条上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开口连通。

可选择地,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可选择地,所述热电制冷器包括半导体制冷芯片和贴附在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上的散热部件,所述第一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部件上。

可选择地,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后壳,所述显示屏、所述热电致冷器和所述框架被所述前玻璃板和所述后壳所包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在前玻璃板的后侧、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框架之间形成空腔,框架中形成与空腔连通的气流通道。热电制冷器包括出风口与空腔连通、进风口与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风扇,在空腔内温度过高时,热电致冷器制冷,向空腔内吹送冷风,冷风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并进入气流通道经热电制冷器降温后,返回到第一风扇的进风口,之后再次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以此在空腔和气流通道中循环,来降低显示屏的温度;当空腔内的温度过低时,热电致冷器制热,向空腔内吹送热风,热风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并进入气流通道经热电制冷器升温后,返回到第一风扇的进风口,之后再次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以此在空腔和气流通道中循环,来提高显示屏的温度。由于通过冷风或热风对显示屏显示面直接散热或加热,提高了散热或加热效率,并且气流在空腔和气流通道内循环,提高了散热或加热效率,有效防止显示屏工作时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从而使显示屏可在环境温度超出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时仍然能正常显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框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电致冷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热电致冷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横框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横框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侧框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侧框条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框架;

11、固定板;

111、第一板;112、第二板;113、第一开孔;114、第三板;

12、侧框条;

121、第一盖板;122、第一底框;123、第二风扇;124、托盘;

13、横框条;

131、第二盖板;132、第二底框;

1311、第二开孔;1312、第三开孔;

2、后壳;

3、前玻璃板;

4、显示屏;

5、热电制冷器;

51、第一风扇;52、风扇固定框;53、散热器;54、支架;55、半导体制冷芯片;56、密封垫圈;57、散热器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前玻璃板3、显示屏4、热电致冷器5和框架1,其中,框架1与前玻璃板3贴附,显示屏4安装在框架1中,前玻璃板3的后侧、显示屏4的显示面和框架1之间形成空腔,框架1中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气流通道;热电制冷器5附接到框架1,热电制冷器5包括第一风扇51,第一风扇的出风口与空腔连通,其进风口与气流通道连通。

如图1所示,热电制冷器5固定在框架1的下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热电制冷器5也可固定在框架1的上端或者两侧,此时气流通道的位置也需要相应改变。

热电致冷器又可称为半导体致冷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致冷器。当通直流电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会从半导体制冷芯片的一侧传到另一侧,从而形成“热”侧和“冷”侧,表现为一端吸热,一端放热。

前玻璃板3是透明板,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不限于由玻璃制成,而可由其他透明材料形成,例如透明树脂或透明塑料。

第一风扇51可以为可调速风扇,即转速可以被调节的风扇,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第一风扇51的转速。

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当空腔中的温度高于显示屏的最高工作温度时,热电致冷器制冷,冷风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并进入气流通道,进入气流通道中的气体经过热电制冷器降温后返回到第一风扇的进风口,并再次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以此在空腔和气流通道中循环,来降低显示屏的温度;当空腔中的温度低于显示屏的最低工作温度时,热电致冷器制热,向空腔内吹送热风,热风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并进入气流通道,进入气流通道中的气体经过热电制冷器升温后返回到第一风扇的进风口,并再次从第一风扇的出风口被吹向空腔,以此在空腔和气流通道中循环,来提高显示屏的温度。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冷风或热风对显示屏的显示面直接散热或加热,并且冷风或热风在空腔和气流通道内循环,提高了散热或加热效率,有效防止显示屏工作时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框架1可包括固定板11、侧框条12和横框条13,横框条13固定在固定板11的下端,侧框条13固定在固定板11的侧边。如图2所示,侧框条12的数量可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1的左右两侧。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侧框条12的数量也可为一个,一个侧框条12可固定在固定板11的一侧,此时固定板11的另一侧需向靠近前玻璃板3的方向延伸出与固定板11垂直的板来保证空腔的密封性;或者为了提高散热或加热效率,侧框条12的数量也可为多个,只要不遮挡显示屏即可。

注意在本申请中,上端和下端是以显示设备处于正常放置状态时而言的,同一实体的上端高于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前玻璃板3与显示屏4之间的距离可为5mm到30mm之间,例如可采用15mm,这样的距离可使空腔内有足够的空间来使气流流动,同时也保证设备体积不会太臃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固定板11上开设有与显示屏4的显示面相对应的第一开孔113,从而显示屏4卡在第一开孔113内,显示屏4的显示面可通过第一开孔113露出。第一开孔113的大小和形状被设置为刚好使显示屏4的显示面露出,在显示屏4与第一开孔113之间的缝隙填充有防尘棉,以保证空腔的密封性良好。固定板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反向延伸出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第一板111向靠近前玻璃板3的方向延伸,且垂直于固定板11,将显示屏4与前玻璃板3上端的空隙封堵。第二板112向远离前玻璃板3的方向延伸,与固定板11之间形成倾斜角,横框条13固定在第二板112与前玻璃板3之间。如图9所示,第二板112远离固定板11的一端可沿平行于固定板11的方向延伸出第三挡板114,从而横框条13可固定在第三挡板114与前玻璃板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1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的两侧与前玻璃板3之间填充有防尘棉,防尘棉将前玻璃板3与显示屏之间的两侧缝隙封堵,从而可保证空腔的密封性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横框条13可由第二盖板131和第二底框132组成,第二盖板131上可设置有第二开孔1311和第三开孔1312,侧框条12通过第二开孔1311插入横框条13中,第一风扇51的出风口对着第三开孔1312。第二开孔1311和第三开孔1312的数量可为两个,此时需要两个侧框条12和两个热电制冷器5,每一个框条12通过一个第二开孔1311插入横框条13中,每一个热电制冷器5的第一风扇51的出风口对着一个第三开孔1312。但本使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二开孔1311和第三开孔1312的数量也可为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包括设置在侧框条12中的第一气流通道和设置在第二开孔1311与第三开孔1312之间的第二气流通道。侧框条12的下端不封闭,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是连通的,从空腔进入第一气流通道中的气流可进入第二气流通道中,再通过第三开孔1312回到空腔中,从而实现在空腔和气流通道中的循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侧框条12在靠近上端的位置可开设有开口,侧框条12上设置有第二风扇123,第二风扇123的出风口与侧框条12的开口连通,气流适于从第二风扇123的出风口通过开口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并被吹向第二气流通道。如图9所示,侧框条12可包括第一盖板121和第一底框122。当第一盖板121和第一底框122组合在一起形成侧框条12时,在靠近上端的位置形成一个开口,这样空腔中的气流可通过此开口进入到侧框条12中。第二风扇123可通过托盘124固定在侧框条12的开口位置处,这样,气流可从第二风扇123的出风口通过开口进入第一气流通道,进而被第二风扇吹向第一气流通道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设置在空腔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温度传感器也可设置框架1的边框上的合适位置。温度传感器可测得空腔内的温度,当测得的温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时,热电致冷器可根据测得的温度进行制冷或制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热电制冷器5还可包括半导体制冷芯片55和贴附在半导体制冷芯片55上的散热器53,第一风扇51安装在散热器上。如图5和图6所示,半导体制冷芯片55的一端贴附有散热器53,散热器53固定在散热器固定框57内,第一风扇51与散热固定框57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芯片55的另一端贴附有散热器53,散热器53与风扇固定框52连接,第一风扇51固定在风扇固定框52内。两个散热器53通过安装在半导体制冷芯片55另一端的散热器53侧面的支架54及安装在风扇固定框52侧面的支架54进行连接,半导体制冷芯片55卡在两个散热器之间。本使用新型不限于此,半导体制冷芯片55的两端也可完全对称,均采用风扇固定框52或散热器固定框57将散热器53和第一风扇51连接。半导体制冷芯片55一端产生的冷或热及时传导到该端的散热器53上,再通过第一风扇51的吹风传递到空腔中,另一端产生的热或冷及时传导到另一端的散热器53上,并通过第一风扇51排到空腔外部。当热电制冷器5的冷端温度较低时,如-10℃,将导致气流中的水冷凝,此时可在横框条内放置干燥剂,从而防止冷凝水流动对显示屏或者热电制冷器的工作产生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热电制冷器5的上端位于空腔内,下端露出空腔。需要在横框条13的第二底框132的底面上开设开孔,从而热电制冷器5的下端可通过第二底框132的底面上的开孔露出横框条13。如图4所示,半导体制冷芯片55一端与散热器53之间可设置密封垫圈114,保证热电制冷器5与横框条13之间密封性较好,从而提高加热或散热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还包括后壳2,显示屏4、热电致冷器5和框架1被前玻璃板3和后壳2所包围。后壳2可保护显示屏4、热电致冷器5和框架1。

本实施例的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也可为其他类型的显示器件。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