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插框及其应用的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9353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插框及其应用的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插框及其应用的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插框电源一般采用直通风形式,由于风扇与外界没有隔绝,噪声大;同时由于外部的风流经过电源模块与配电电路的内部,导致内部器件易受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而在class C、class D类环境中,这种直通风的电子设备基本不能使用;为了杜绝外界环境对发热部件电源的影响,普通插框电源放在整体密封的机柜内部,与外界隔绝,同时需要利热交换器或空调进行散热,导致整体成本上升;用热交换的空调或热交换器,由于外部风机的存在,噪声仍然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插框,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受环境影响大、可靠性差、寿命短、噪声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源插框,包括底边;在所述底边的一端设有第一侧边;所述底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侧边;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上部设有顶边;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的横向截面呈褶皱状;在所述底边的后端还设有后面板;在所述底边的前端设有前面板;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后面板和前面板形成密闭的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的横向截面的褶皱状是呈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型或多边形的褶皱状。

进一步地,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是呈弧状和/或折状的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上还设有用于平衡气流气压的气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后面板和/或所述前面板上还设有用于散热的皱褶状散热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后面板和/或所述前面板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外循环的散热风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任一项电源插框的电源,其在所述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由电源变换器组成的自然散热电源模块和/或至少一个带有强制制冷风机的强制风冷电源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自然散热电源模块设在所述腔体的下部;所述带有强制制冷风机的强制风冷电源模块设在所述腔体的上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后面板上设有电源接口单元和/或在所述前面板上还设有电源监控单元。

进一步地,在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用于内循环的强制对流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框及电源中,由于采用密闭腔体和皱褶状外边;达到了外部可自然散热、减小环境影响、可靠性好、寿命长、噪声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内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插框,包括底边;在所述底边的一端设有第一侧边;所述底边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侧边;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上部设有顶边;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的横向截面呈褶皱状;在所述底边的后端还设有后面板;在所述底边的前端设有前面板;所述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后面板和前面板形成密闭的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框中,由于采用密闭腔体和皱褶状外边;达到了减小环境影响、可靠性好、寿命长、噪声小的目的。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源插框,包括底边1;在底边1的一端设有第一侧边2;底边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侧边3;在第一侧边2和第二侧边3的上部设有顶边4;底边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顶边4的横向截面呈褶皱状;在底边1的后端还设有后面板5;在底边1的前端设有前面板6;底边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顶边4、后面板5和前面板6成密闭的腔体;这样就可以得到密闭的电源部件空间;避免了电源部件的运行噪声外泄;同时密闭的空间使得外部的粉尘得到隔离;就减小了环境对腔体内的元器件的影响;同时底边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顶边4、后面板5和前面板6一般采用金属如铝合金;这样也可以有效屏蔽电源噪声对外的电磁干扰;这就增加了电源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延长了电源寿命;采用皱褶结构可以增加散热面积;可以把腔体内的热量通过传导或对流的方式从扩展的表面迅速散出,这样就可以抵消密闭造成的空气流动阻碍;也就是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代替空气直接与外界交换,这样就在保证散热的同时,又获得了与外界隔离的效果。

进一步地,底边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顶边4的横向截面的褶皱状是呈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型或多边形的褶皱状;皱褶不一定是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这样就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电源的具体应用来灵活设计皱褶的截面形状。

进一步地,底边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顶边4是呈弧状和/或折状的底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顶边;也就是腔体的整体截面不一定是长方形;也可以根据实际设计成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底边1、第一侧边2、第二侧边3、顶边4上还设有用于平衡气流气压的气孔;气孔采用微孔,这样就能避免粉尘落入,同时又使腔体内部的气流均衡。

进一步地,在后面板5和/或前面板6上还设有用于散热的皱褶状散热器;腔体的外部由大面积的褶皱板散热器及结构件组成;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的表面积;进一步促进散热。

进一步地,在后面板5和/或前面板6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外循环的散热风机;这样就可以加强腔体外部空气流动;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任一项电源插框的电源,其在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由电源变换器组成的自然散热电源模块8和/或至少一个带有强制制冷风机的强制风冷电源模块7;电源模块PSU(Power Supply Unit)可以根据需要装入腔体内;带有皱褶的外壳可以把电源模块的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自然散热电源模块8设在所述腔体的下部;带有强制制冷风机的强制风冷电源模块7设在所述腔体的上部;由于热气流都是往上升的;因此腔体的上部温度会由于热气的积累而升高;因为带强制风冷的模块发热量更大;所以把带有强制制冷风机的强制风冷电源模块7安排在上部,这样就可以通过强制制冷风机加强热气循环;而把自然散热电源模块8安排在下部,这是符合热力学的布局;这样的布局就可以使腔体内热量均匀;有利于稳定元器件的工作温度,使得电源稳定可靠;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换各部件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后面板5上设有电源分配接口单元和/或在前面板6上还设有电源监控单元;电源分配接口单元(Power Distribution Unit)可以将电源分配给负载;而电源监控单元(Power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Unit)可以监视电源的工作及环境情况。

进一步地,在腔体内还设有用于内循环的强制对流风机9;在电源插框的内部,强制风冷的电源模块将热风排到插框的后部后,被强制对流风机(FAN)压入框体的褶皱板的内表面。热气体沿褶皱板的内表面通道流动,并逐渐将热量传导到金属板面上;在电源插框背部风扇的驱动下,自然散热电源模块8其表面风流从前到后流动,并将热量传递给表面流经的风流,这些被自然散热电源模块8加热的风流,被强制对流风机9(FAN)压入框体的褶皱板的内表面。热的气体沿褶皱板的内表面通道流动,并逐渐将热量传导到金属板面上。

总之,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密闭腔体和皱褶状外边;达到了外部可自然散热、减小环境影响、可靠性好、寿命长、噪声小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