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数字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255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频感应加热逆变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数字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作为电源逆变主要组成部分,现普遍存在较多的是模拟控制电路,多以旋钮调整电流,数码管形式显示界面;主回路元器件布局杂乱,控制回路和强电回路交叉布置;机箱外壳多会有散热孔栅或者风机对机器内部进行散热;模拟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电路一般采用模拟器件控制,设置电流调整为旋钮式调整,运行电流显示多采用数码管形式显示,报警信息以发光二极管显示;

模拟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由于电路的性质比较难以实现高度集成,在一些集成度较高场合一些功能难以实现,比如没有预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定制化功能实现复杂;

旋钮式设置电流调节由于精度的因素很难使不同机器调整都工作在同一电流下;数码管形式电流显示只能单纯的显示当前电流转换值,没有更多的内容显示,不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内容;发光二极管显示报警的形式由于报警信息较多可能需要很多报警指示灯,因为只有报警指示报警后不能及时处理问题,会影响生产;比较多的按钮以及指示使得模拟机操作需要较长时间学习;

模拟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回路和强电回路交叉布置方式,这样强电回路干扰信号很容易引入到控制回路从而干扰控制回路信号,使得电源故障率较高;各种元器件多采用分立组合器件,使得主回路布局显得杂乱,为维修带来困难;

模拟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为了内部元器件散热机箱外部多采用散热孔栅或者引入风机散热,使得外部环境的粉尘容易进入机箱内部,长时间的粉尘积压可能造成内部电路板或者元器件短路损坏,影响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数字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数字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包括内部为双层结构的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侧壁的控制面板箱,机箱内设有整流回路和谐振回路,整流回路设置于机箱内上层,谐振回路设置于机箱内下层,控制面板箱内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机箱内整流回路和谐振回路通过端口连接,机箱底部设置有用于机箱内元器件冷却的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箱内设有与控制面板连接的数字控制系统,控制面板为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用于数字控制系统界面操作和数据显示。

进一步的,机箱为密闭结构。

进一步的,整流回路包括接触器以及滤波电容组,接触器与设置在机箱内壁的电源总开关通过整流桥连接,机箱侧壁开设有电源进线孔,外接电源电线通过电源进线孔接入电源总开关。

进一步的,谐振回路包括两个出线端子以及与滤波电容组连接的功率模块,功率模块两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为通水散热回路,与机箱底部的冷却装置连通,功率模块一路连接于谐振电容,功率模块与谐振电容之间设有电流传感器,功率模块另一路连接于其中一个出线端子,谐振电容连接于另一个出线端子。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通过设置在机箱内的控制变压器与外接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箱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翘板开关。

进一步的,机箱下层底板上设有与机箱底部冷却装置连通的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数字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通过在内部为双层结构的机箱侧壁设置控制面板箱,控制面板箱内用于安装控制面板,在机箱内上层设置整流回路,机箱内下层设置谐振回路,机箱的底部设置有冷却装置;所有控制电路板集成在机器前端控制盒内部,控制面板与机箱内部通过端口连接,谐振回路、整流回路和控制面板隔离布局,防止电磁干扰,降低故障率;底层水路布局不但使得机箱内部更加整洁也使上层布局抬高,受地面水位影响减小;减小因地面积水造成机器故障概率;元器件均采用集成元器件;布局简单明了,便于维修维护。

进一步的,机箱采用密闭结构,机箱内部能够根据机箱底部设置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散热;全密闭形式有效的防止外部粉尘和水的进入,减小短路故障发生,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液晶屏显示界面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换界面,方便用户操作,缩短学习掌握使用电源的时间;液晶显示给出的运行信息能够很好的检测电源运行状态,为用户热处理工艺提供更多信息;给出的报警信息和简单处理方法,缩短故障排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2、控制面板箱;3、冷却装置;4、接触器;5、整流桥;6、电源总开关;7、电源进线孔;8、控制变压器;9、出线端子;10、滤波电容组;11、功率模块;12、电流传感器;13、谐振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全数字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装置,包括内部为双层结构的机箱1以及设置在机箱1侧壁的控制面板箱2,机箱1内设有整流回路和谐振回路,整流回路设置于机箱1内上层,谐振回路设置于机箱1内下层,控制面板箱2内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机箱内整流回路和谐振回路通过端口连接,机箱1底部设置有用于机箱内元器件冷却的冷却装置3。

控制面板箱2内设有与控制面板连接的数字控制系统,控制面板为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用于数字控制系统界面操作和数据显示

机箱1为密闭结构;

整流回路包括接触器4以及滤波电容组10,接触器4与设置在机箱1内壁的电源总开关6通过整流桥5连接,机箱1侧壁开设有电源进线孔7,外接电源电线通过电源进线孔7接入电源总开关6;

控制面板通过设置在机箱内的控制变压器8与外接电源连接;

谐振回路包括两个出线端子9以及与滤波电容组10连接的功率模块11,功率模块11两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为通水散热回路,与机箱底部的冷却装置连通,功率模块11一路连接于谐振电容13,功率模块11与谐振电容13 之间设有电流传感器12,功率模块11另一路连接于其中一个出线端子,谐振电容连接于另一个出线端子。

谐振电容固定于机箱下层,机箱下层地板上设有与机箱底部冷却装置连通的散热孔,通过设置在冷却装置内的风机对机箱内进行气流交换。

控制面板箱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源开关的翘板开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步骤作进一步说明:

进线电缆穿过电源进线孔连接到电源总开关的进线端,电源总开关的出线连接到整流桥进线端,整流桥出线端正极出线连接接触器,接触器出线通过导线连接到滤波电容组正极;整流桥出线端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滤波电容组负极;整流测元器件处于机箱上层;

滤波电容组正极输出线通过中间板连接到功率模块的正极;功率模块有两块固定在散热器的两侧;散热器为通水结构;功率模块其中一块的输出端子通过导线穿过电流传感器连接到谐振电容的一边端子;谐振电容另一边端子连接到出线端子上;出线端子有两个不分正负极;另一个功率模块输出端子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到出线端子另外一个端子上。

控制面板采用液晶显示屏,采用7按键结构对各种参数进行设置;控制面板通过设置3个LED指示灯分别指示电源、运行、报警;液晶显示屏会显示当前工作电流以及电流曲线,加热时间,运行频率;工作状态,报警信息以及报警处理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