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屏蔽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540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屏蔽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底屏蔽罩。



背景技术:

换流阀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发展和应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换流阀的结构也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换流阀结构对应不同的换流阀屏蔽系统,换流阀的屏蔽系统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变换,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一般由水平设置的顶屏蔽罩、底屏蔽罩和设于顶、底屏蔽罩之间的换流阀组成。现有的底屏蔽罩仅具有屏蔽作用,但由于底屏蔽罩设于换流阀阀塔底部,容易造成雨水的积留,目前市场上的底屏蔽罩缺乏相应的排水以及漏水检测装置,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仅易使底屏蔽罩发生氧化损坏,而且极大地影响底屏蔽罩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漏便捷、屏蔽效果佳、空间利用率高的底屏蔽罩。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底屏蔽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底屏蔽罩,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表面的框架以及设于框架底部的检测装置,所述框架中部设有主梁,所述主梁两侧设有辅助梁,所述辅助梁的外侧设有与框架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所述主梁底部设有滴水盘,所述滴水盘侧壁上部设有滴落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置于壳体内表面底部的底板,设于底板上方的汇流膜以及牵引汇流膜移动的牵引辊,所述底板靠近牵引辊处设有竖板,所述底板和竖板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汇流膜出口,所述汇流膜出口上方设有漏水检测孔,所述漏水检测孔连接有漏水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框架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吊座,侧部设有用于牵引光纤的导线装置。

优选的,所述导线装置包括嵌设于壳体内壁的光纤转接槽,所述光纤转接槽一端通过光纤转接槽固定角件与框架侧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导线装置,使光纤能够在壳体内顺利过渡至目的地,同时避免造成壳体内部混乱。

优选的,所述光纤转接槽端部设有多个与框架固定连接的光纤转接槽支撑角件。利用光纤转接槽支撑角件加强光纤转接槽与框架连接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周设有弧形卷边。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框架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利用加强筋加强壳体与框架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同时提升壳体的结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装置,使其具备良好的电气功能的基础上,能够便捷进行漏水检测,为装置的屏蔽效果提供保障;同时,将导线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壁上,减少框架的受力点,提升框架的强度,充分利用了空间,简化了线路;而且利用滴水盘收集上部结构残留雨水,避免雨水滴落,造成底屏蔽罩因氧化发生损坏或使屏蔽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框架;3.主梁;4.辅助梁;5.连接座;6.滴水盘;7.滴落孔;8.底板;9.汇流膜;10.牵引辊;11.竖板;12.滴水检测孔;13.吊座;14.光纤转接槽;15.光纤转接槽固定角件;16.光纤转接槽支撑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底屏蔽罩,包括外周设有弧形卷边的壳体1,设于壳体1内表面的框架2以及设于框架2底部的检测装置,所述壳体1和框架2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框架2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吊座13,侧部设有用于牵引光纤的导线装置,所述框架2中部设有主梁3,所述主梁3两侧设有辅助梁4,所述辅助梁4的外侧设有与框架2固定连接的连接座5,所述主梁3底部设有滴水盘6,所述滴水盘6侧壁上部设有滴落孔7,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置于壳体1内表面底部的底板8,设于底板8上方的汇流膜9以及牵引汇流膜9移动的牵引辊10,所述底板8靠近牵引辊10处设有竖板11,所述底板8和竖板11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汇流膜出口,所述汇流膜出口上方设有漏水检测孔12,所述漏水检测孔12连接有漏水检测器。其中,所述导线装置包括嵌设于壳体1内壁的光纤转接槽14,所述光纤转接槽14一端通过光纤转接槽固定角件15与框架2侧部固定连接,所述光纤转接槽14端部设有多个与框架2固定连接的光纤转接槽支撑角件16。

安装时,通过螺栓将框架2和换流阀阀塔底部固定连接,光纤容纳于光纤转接槽14内;当需对底屏蔽罩进行漏水检测时,启动牵引辊10,利用牵引辊10带动汇流膜9沿底板8从一端移动到底板8与竖板11连接处,若发生漏水,水珠在汇流膜9的带动下移动至漏水检测孔12,再经漏水检测器检测确认是否漏水,从而提升了换流阀阀塔检修、排水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